?

遼寧沿海經濟帶區域旅游合作研究

2016-12-07 02:05王曉宇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6年24期
關鍵詞:全域旅游區域合作

[提要] 本文結合全域旅游重要發展戰略,通過對遼寧沿海經濟帶旅游區域合作和競爭進行分析,探討遼寧沿海經濟帶區域合作的可能性,為實現區域合作提供理論基礎,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全域旅游;遼寧沿海經濟帶;競合條件;區域合作

本文系2015年度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旅游+戰略背景下遼寧沿海經濟帶區域旅游合作模式創新研究”(項目編號:L15BGL034);項目負責人:王曉宇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6年10月22日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游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游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在全域旅游中,各行業積極融入其中,各部門齊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參與,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為前來旅游的游客提供全過程、全時空的體驗產品,從而全面地滿足游客的全方位體驗需求?!叭蚵糜巍彼非蟮牟辉偻A粼诼糜稳舜蔚脑鲩L上,而是旅游質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對人們生活品質提升的意義,追求的是旅游在人們新財富革命中的價值。

遼寧沿海經濟帶所包含的主要城市為大連、丹東、錦州、營口、盤錦、葫蘆島等,地處環渤海地區重要位置和東北亞經濟圈的核心地帶,工業基礎優勢和資源優勢突出。旅游業基于其較強的帶動作用,在遼寧沿海經濟體系中的比重逐年增加,現已成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不可或缺的產業部門。隨著旅游開發的逐步深入,旅游業發展環境的日趨成熟,旅游業發展面臨眾多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如何進行有效資源整合,實現企業轉型升級,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優勢的旅游產業鏈,實現陸島一體化發展,包容性增長等方面已經成為遼寧沿海經濟帶旅游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遼寧沿海經濟帶旅游發展概況

遼寧沿海經濟帶主要包括位于我國東北地區的大連、丹東、錦州、營口、盤錦、葫蘆島六個沿海城市所轄行政區域。海岸線長2,920km,其中陸域、海域面積分別為5.65萬km2和6.8萬km2。遼寧沿海經濟帶憑借其明顯的區位優勢、優良的資源稟賦,較強的工業實力和較為發達的交通體系在環渤海和東北亞經濟圈中占有重要地位。與日本、韓國、朝鮮、蒙古、俄羅斯貿易往來頻繁,已經發展成為東北地區對外開放、進行旅游貿易的重要門戶。同時,該經濟帶也是省內優質旅游資源的集聚地,形成了以大連、丹東、營口、盤錦、錦州、葫蘆島為主體的濱海旅游城市群。自然與人文景觀豐富,是國內外知名的旅游勝地。

遼寧沿海經濟帶的六市在資源類型、發展歷程方面既存在一定的共性,又各具特色。因此,在旅游開發過程中取長補短、實現優勢互補、密切合作勢在必行。杜絕惡性競爭、重復建設,加強旅游產品聯合研發,打造特色,提升經濟帶整體形象是實現遼寧沿海經濟帶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一)旅游競合模式。競合模式是針對主導旅游資源相似的臨近地域而提出的一種旅游發展模式,旅游競合即旅游地的競爭與合作,是基于競爭的前提下的有機合作,其實質是推動區域旅游一體化,促進和實現區域旅游可持續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競合的動力以區域旅游的整體發展為背景,以相關地方利益為基礎,市場交易為基本方式,以政府協作為補充,在塑造和發揮各相關地方及景區特色的基礎上,最終建設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競合是旅游發展的較高階段,在競爭與合作的基礎上,既競爭又合作。

(二)旅游競合優勢。資源、區位交通、政策優勢是沿海經濟帶六市旅游競合較為突出的優勢所在。

1、資源優勢。遼寧沿海蘊藏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優美的海濱風光、金黃色的海灘、獨特的自然景觀、奇特的人文景觀、發達的社會景觀、濃郁的民族風情、豐富的地下溫泉資源和一批大型人造景觀,讓遼寧具有建成中國沿海旅游大省的諸多要素。諸如,分布在黃海北部的金州區、旅順口區沿岸和遼東灣東岸的蓋州市及西岸的興城綏中一帶的海岸景觀資源;分布在黃海北部東段和遼東灣頂部的平原淤泥質海岸地帶,景觀自然性別具特色的海濱濕地景觀資源;以及83處天然海水浴場資源等。

2、區位交通優勢。遼寧沿海經濟帶是中國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的窗口,是連接歐亞大陸與太平洋的橋梁與紐帶。遼寧濱海大道的建成及投入使用拉近了沿海六市的距離,重要港口云集、通航國家和地區已達160多個,是東北地區出海唯一的、重要的門戶。加之煙大輪渡、多條國內外航線、鐵路干線、多條高速公路的開通使遼寧沿海經濟帶的交通運輸線路四通八達,區位優勢日益凸顯。

3、政策優勢。政府在遼寧沿海經濟帶的旅游發展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自1993年起的“大旅游發展戰略”的實施,“多層次、立體發展”新格局的努力構建進一步加強了沿海六市相互聯系和合作。遼寧省委、省政府于2005年提出打造“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的戰略構想;2009年7月,遼寧沿海經濟帶作為整體開發區域上升為國家戰略;2009年10月,《遼寧濱海大道六城市聯合體丹東宣言》的簽署,使沿海六市的旅游合作有了突破性的進展。與此同時,“海洋旅游年”成為2013年旅游的主題,更是為遼寧沿海經濟帶旅游業的進一步合作發展,實現有效區域聯合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陸島一體化發展方面存在的障礙

隨著旅游產品開發的不斷完善,旅游產品類型日益豐富,海洋旅游產品的需求不斷提升。突破傳統旅游發展模式,實現陸域旅游與海洋旅游的融合發展已經成為一種必然。

(一)港口產業缺乏合作,郵輪旅游發展受到影響。遼寧沿海經濟帶港口眾多,鏈接了環渤海地區20多個港口,形式上形成了較為密切的港口群。但是,由于各港口獨立性強,合作缺乏,雖然各具發展優勢,但是始終未形成港口間的合作共贏發展,以郵輪旅游為代表的富有特色的郵輪旅游產品打造缺乏。目前,唯一實現、郵輪發展方面的突破性進展的僅為從大連港始發的中華泰山號郵輪,但是其郵輪路線并不是對沿海經濟帶的現有港口的鏈接,而是將日、韓作為目的地進行部分購物旅游開發。郵輪上相關配套雖然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與國際上知名郵輪品牌相比差距突出,郵輪旅游產品質量亟待提升。

(二)片面強調腹地城市依托,缺乏與海洋的互動。近年來,遼寧沿海經濟帶憑借其廣闊腹地城市不斷加強與東北腹地的互動發展,相互依存關系得到進一步增強。但是,作為沿海地區其海洋旅游業發展卻較之長三角與珠三角地區略顯落后,主要表現在:陸島一體化進程,海島旅游產品開發設計,陸島旅游產業鏈建設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

(三)規劃系統化有待加強。由于各行政區域在旅游開發方面缺乏統一管理和規劃,導致旅游開發重復性、隨意性增強,嚴重制約了遼寧濱海旅游城市群建設進程。主要表現在,遼寧沿海經濟帶六市都致力于各自的旅游開發,但是不難發現在如火如荼的旅游開發過程中各市的互動與交流及旅游產品的共同研發幾乎不存在。過于絕對的競爭關系實質上透露出的是遼寧沿海經濟帶競合關系的非正常發展。

(四)環島旅游路線開發不完善。海島旅游近年來已經成為旅游開發中備受關注的對象。遼寧沿海經濟帶海島數量眾多,資源豐富,但是無人島及未開發島嶼所占比重較大。在現已開發的海島中開發力度仍有待加強。尤其是已開發各海島的聯合開發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各海島間交通路線的連接已經成為海島旅游聯合開發方面存在的瓶頸。

三、沿海經濟帶海陸聯動旅游創新策略

(一)著力開發精品郵輪旅游產品。遼寧沿海經濟帶連接條件優良港口20多個,郵輪旅游業發展空間較大。建設海洋旅游強省,提高海洋旅游知名度,打造精品郵輪旅游產品成為遼寧省旅游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郵輪旅游產品的開發能夠集中遼寧沿海經濟帶海港資源優勢進一步開發旅游資源,實現旅游聯合開發,資源共享,提升旅游產品開發質量,提高遼寧旅游產業核心競爭力。同時,郵輪旅游的進一步開發也能夠加強遼寧與東北腹地的經貿往來,密切與周邊鄰國的國際聯系。

(二)大力開發海洋旅游產品。海洋旅游開發在發展海洋經濟及建設海洋強省中發揮重要作用。遼寧沿海經濟帶應該深入貫徹落實海洋強省戰略,積極開發海洋旅游資源,建立科學的、富有特色的沿海經濟帶城市群總體發展戰略,打造海洋旅游精品,豐富旅游產品類型,提升旅游地知名度。與此同時,深入挖掘當地歷史文化,加強旅游區域合作,引領新旅游消費熱點,創造新的旅游經濟增長點,著力推動遼寧沿海經濟帶海洋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打造遼寧沿海經濟帶旅游城市群,提高整體影響力。遼寧沿海經濟帶六市發展存在不均衡現象,其中作為龍頭城市的大連發展較快。目前,國內沿海城市一體化發展較突出的有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作為環渤海地區的遼寧沿海經濟帶旅游城市群的發展可借鑒二者經驗,依托主體城市的增長極作用,帶動次增長極城市發展。遼寧沿海經濟帶旅游城市群建設可以大連為中心,圍繞大連這個區域增長極,形成丹東、營口和葫蘆島為主的第一圈次增長極及盤錦和錦州為主的第二圈次增長極。各城市從不同的角度呼應大連,接受大連輻射的發展策略。隨著各個城市旅游結構的調整,區域內產業分工趨勢加強,這種區內的緊密聯系有助于大連增長極的經濟擴散和整個遼寧沿海經濟帶旅游城市群的形成和發展。

(四)設計多條環島觀光游艇旅游線路,著力打造區域整體旅游形象。區域整體旅游核心競爭力的加強是實現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沿海各市必須在區域整合、聯合開發機制的指導下,做好旅游資源整合工作,制定旅游市場開發總體方案,聯合研發設計旅游產品,包裝線路,印制旅游宣傳品,打造旅游產業鏈,統一宣傳。充分利用互聯網進行線上、線下營銷宣傳并使之有機結合,加強網站建設,共同建設開發旅游網站,拓展市場,提升競爭力和影響力。遼寧海島呈弧形分布且多數為近陸島,離岸較近,根據其分布特點可以劃分為不同的旅游區,諸如遼東灣覺華島旅游區、黃海北部長山群島、大鹿島旅游區??梢钥紤]設計多條游艇旅游路線將各景區串聯起來,形成內容豐富且能將自然與人文景觀有機融合并凸顯特色的海島觀光旅游產品。

主要參考文獻:

[1]南宇.西北絲綢之路五省區跨區域旅游合作開發戰略研究[M].科學出版社,2012.7.

[2]薛瑩.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區域旅游合作研究綜述團人文地理[J].2013.18.1.

[3]于希賢.旅游規劃的藝術:地方文脈原理及應用[M].重慶出版社,2006.

[4]壓輝.初始性沿海地域開發的“經濟-環境-旅游”耦合模式探討[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4.10.

[5]謝春山,夏正超,楊力平.遼寧旅游產業的區域整合對策[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

猜你喜歡
全域旅游區域合作
亞太區域合作的話語消退與重新激活
全域旅游視角下朝陽市旅游發展探索
全域旅游視角下嘉峪關市經濟文化一體化發展探索
英國區域合作元治理的實踐與啟示
長三角區域合作
加強區域合作 統籌推進杭寧發展帶建設
聚焦美國職業教育跨區域合作
歐盟職業教育跨區域合作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