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定市文化產業發展策略

2016-12-07 10:03楊佩陳靜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6年24期
關鍵詞:京津冀一體化鉆石模型文化產業

楊佩 陳靜

[提要] 在京津冀一體化大背景下,京津冀文化產業協同發展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位于京畿重地的保定在京津冀一體化過程中的優勢得天獨厚,作用至關重要。然而,保定在發展文化產業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嚴重限制其發展。本文運用“鉆石模型”對保定市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及瓶頸進行分析,并提出4C對策。

關鍵詞:文化產業;鉆石模型;京津冀一體化

基金項目:2016年度保定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基于‘鉆石模型提升保定市文化產業競爭力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016A018)成果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6年10月26日

文化產業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提出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逗颖笔窠洕蜕鐣l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也指出了文化產業的重要性。保定市在“十三五”開局之年提出把文化產業作為支柱性產業來發展。保定在京津冀一體化戰略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文化產業發展上基礎堅實、優勢得天獨厚。近年來,保定市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取得了顯著成績,初步形成了“兩個園區”、“十大基地”的格局。然而,保定市文化產業發展也存在一系列問題:文化產業傳統的多、新型的少,低附加值的多、高科技含量的少等,這嚴重限制了保定市文化產業的發展。

一、概念界定

(一)文化產業與產業競爭力。文化產業被看作“世界性的朝陽產業”,英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都把文化產業視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我國國家統計局把文化產業定義為“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活動,以及與這些活動有關聯的活動的集合”。國內外對于文化產業競爭力目前尚沒有形成一個公認的概念。波特把產業競爭力定義為一個國家(地區)創造一個良好的商業環境,使該國(地區)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能力。

(二)鉆石模型。哈佛大學商學院邁克爾·波特于1990年提出“鉆石模型”,認為國家或產業的競爭優勢要從四個關鍵要素來討論,即生產要素條件、需求條件、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的表現以及企業組織、戰略、競爭程度。此外,政府和機遇是兩個輔助要素。

二、保定市文化產業發展的障礙性因素分析

根據“鉆石模型”中的要素,本文對保定市文化產業從不同要素進行了分析,并總結出了限制其文化產業發展的障礙性因素。

(一)基礎條件障礙

1、文化資源要素。保定市歷史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高級別文化古跡眾多,如清西陵是世界文化遺產,清河道署等60余處古跡被列為國家級保護單位;有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和紅色旅游資源,如河北省第一屆旅發大會期間重點建設的淶淶易京西百渡休閑度假區、冉莊地道戰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眾多,且形式多樣,如高陽縣的紡織工藝、曲陽縣的石雕等。然而,保定豐富的文化資源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及合理應用,自然資源和紅色資源旅游只追求“量”的增長,而忽視了“質”的提升,仍然停留在“觀光旅游”而沒有轉變為“休閑旅游”,“回頭客”不多,旅游相關行業發展滯后,沒有對旅游形成支撐帶動作用,反而限制了保定市旅游行業的發展后勁。例如,2014年保定市旅游業接待人數、旅游總收入年增長率在河北省均占第一位,而住宿餐飲業年增長率卻僅排第五位。

2、人才資源要素。保定市有眾多高等院校,受到高等教育的師生成為保定市發展文化產業的中堅力量。依托河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高校創建的高新區大學科技園聚集了多家高科技企業,成為科技企業孵化器。河北大學創建了創意產業研究中心,把文化創意產業產、學、研一體化,為保定市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一批專門人才。然而,保定市文化產業依舊面臨領域窄、質量低的問題。目前,影視制作、傳統手工藝、動漫仍然是保定市文化產業的三大領域,而軟件開發、藝術設計等創意創新形式基礎還很薄弱,創新性不高,文化研究轉化率低,大多數創意依賴于外來引進人才,本土文化產業創意較少。

(二)核心條件障礙

1、龍頭文化企業匱乏、發展緩慢。文化產業要想發展壯大,必須要依靠強大的龍頭企業的力量,而且要充分發揮產業集聚效應。當前,保定市文化企業以印刷、傳媒企業為主,規模小、業務單一,尚未形成在省內及京津冀區域較有影響力的大文化企業。各企業之間分布分散,業務往來較少,尚未形成產業集群。

2、保定城市經濟水平較低。文化產業要得到大發展有賴于城市居民的需求。而文化產品是一種精神追求,是城市經濟水平和消費水平較高層次的產物。根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城市GDP排名,保定市2015年GDP為2,988億元,同比增長6.7%,落后于唐山、石家莊、滄州和邯鄲。由此可見,保定市在整個河北省經濟實力不強,這也限制了保定市民對文化產品的需求。

3、外部條件障礙。保定市近年來發展文化產業有良好的機遇,如京津冀一體化政策驅動,然而也面臨著一些外部挑戰。在省內,石家莊在《河北省文化產業振興規劃(2010-2015)》中憑借其政治、交通、區位以及文化資源優勢,被定位為河北省文化創意產業中心城市。此外,廊坊市與保定相比與北京距離更近,交通更加便利,在與北京進行對接時優勢明顯。

在京津冀一體化過程中,保定與京津在文化產業實力上的差距成為保定市與京津文化產業對接的一大挑戰。北京市2013年文化創意產業占GDP比重為12.3%,而同年保定文化創意產業比重僅為3.43%。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已形成集聚發展態勢,共有30個市級集聚區,而保定僅有兩家創意產業園,尚未形成集聚。北京的文化創意產業涵蓋領域廣泛,形成了以計算機服務業和軟件技術為主,涵蓋廣播影視、設計藝術、新聞出版、廣告會展、文化藝術等領域的文化產業結構體系。而保定的文化產業一定程度上還是依賴于傳統手工藝,創新性不高。

三、保定市文化產業發展4C對策

(一)加大資本投資力度,對文化資源合理開發(capital)。目前,保定市文化產業發展多依賴于歷史文化資源,即初級生產要素。而在天然資源基礎上進行的開發力度不夠,即加入人類創新思維的高級生產要素不足。因此,發展文化產業,首先要通過多渠道資本投資,加大對文化資源的開發、創造升級。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企業主體作用以及金融機構的輔助促進作用,建立多元資本投資體系。目前,保定文化產業發展對政府資本依賴程度較高,如傳統的印刷業、產業園區建設、旅游開發等項目。但也要看到,近年來民營資本也越來越多地參與到保定市文化產業建設中來,如吸納民營資本進行改制后的直隸大劇院已成為保定文化體制改革的范例。涿州“夢東方”主題樂園建設也體現了政府資本與民營資本的有機結合。旅發大會投資300億元建設的京西百渡休閑度假區30億元來自政府,而其他全部來自社會資本。保定市應該在相關政策的引導下,進一步開放文化市場,拓寬資本渠道,使文化市場發展充滿活力。

(二)加強人才培養體系和引進制度,提高文化創新能力(creativity)。發展文化產業,人才是關鍵,應將積極引進和本土培養結合起來。首先要充分發揮緊鄰京津的地理優勢,通過積極宣傳城市形象、提供創業優惠、有競爭力的待遇及居住條件等,加大對文化人才的引進。同時,也要加強本土文化人才后備力量培養。充分利用高校優勢,建立文化人才培訓基地,并鼓勵文化相關專業學生參加各種創意大賽,加強文化產業實踐。

(三)優化文化消費結構,提高文化消費需求(consumption)。消費需求是拉動產業發展的內在動力。保定市整體經濟水平較低,居民可支配收入較少,這就從根本上制約了文化產業的發展。因此,保定市文化產業發展的根本性措施在于優化產業結構,加大第三產業比重,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擴大文化產品消費。同時,還要積極開拓新的文化消費點。通過引進新的文化項目,帶動相關消費需求。如旅發大會期間舉辦的大激店世界音樂節、2016黑貓之夜群星演唱會等對保定而言新型文化項目有力提高了保定的知名度,并帶動了相關行業的發展,也體現出保定向多元化的城市邁進。

(四)積極培育龍頭文化企業,加強文化產業集群(cluster)。保定應借鑒京津兩地文化產業園集群發展模式,促進相關產業集群發展,形成完整的文化產業鏈。如可以構建以文化資源(自然資源、歷史資源)為上游、旅游開發(景點建設、餐飲、住宿、交通)為中游、演出宣傳(影視、廣播電視、平面媒體、賽事、演出、會展等)為下游的文化產業鏈。通過政府的周旋協調,使三個環節有效互動,加強對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并通過各種媒介宣傳,大力推廣文化資源旅游發展。此外,還要加強文化產業發展外圍配套設施建設。政府、高校、科研機構、民間組織、金融機構都要納入文化產業集群中,成為保定市文化產業發展的有力支持。

主要參考文獻:

[1]陳亞楠,董賀.京津冀三地文化產業園區發展研究[J].中國經驗研究,2014.

[2]勾煥茹,張靜.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河北文化產業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保定學院學報,2015.

猜你喜歡
京津冀一體化鉆石模型文化產業
中國設計產業競爭優勢研究
京津冀一體化下的內容創業激發下的創新創業
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
文化產業
關于文化產業發展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