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力衰竭合并貧血患者應用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的臨床觀察

2016-12-14 05:27馬樹人
河北醫學 2016年11期
關鍵詞:肌酐貧血腎臟

高 刻, 馬樹人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 江蘇 淮安 223002)

心力衰竭合并貧血患者應用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的臨床觀察

高 刻, 馬樹人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 江蘇 淮安 223002)

目的:探討促紅細胞生成素用于心力衰竭合并貧血患者的治療療效。方法:選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接收的80例CHF合并貧血患者,將其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兩組分別采取鐵劑和琥珀亞鐵劑+EPO治療,觀察兩組療效。結果:治療后,實驗組較對照組臨床有效率要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在心功能分級、LVEF、Hb、BNP、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均改善,且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僅BNP、心功能分級較治療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較對照組的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期間實驗組未發現難以控制的高血壓病例,僅出現2例皮膚瘙癢者。結論:CHF合并貧血患者應用EPO聯合鐵劑治療,可有效改善心功能,糾正貧血,進一步改善腎功能,具有推廣價值。

療 效; 促紅細胞生成素; 心力衰竭合并貧血

筆者于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間對我院部分CHF合并貧血患者采取EPO聯合鐵劑治療,探討其療效,現作以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接收的80例CHF合并貧血患者,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相關心衰診斷標準[1],貧血定義為血紅蛋白:女性<110g/L,男性<120g/L,納入標準:NYHA心功能分級Ⅱ~Ⅳ級;Hb<110g/L;左室攝血分數≤45%,排除標準:①活動性出血導致的貧血者;②舒張壓持續≥130mmHg者;③腫瘤及營養不良等繼發性貧血者;④急性腦血管疾病者;⑤排除葉酸及維生素B12缺乏者。將入選患者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組內均有40例患者。實驗組中,女18例,男22例,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66.8±5.3)歲,其中11例擴張型心肌病,29例缺血性心臟病,心功能分級:Ⅱ級21例,Ⅲ級15例,Ⅳ級4例,對照組中,女19例,男21例,年齡62~86歲,平均年年齡(66.9±5.5)歲,其中10例擴張型心肌病,30例缺血性心臟病,心功能分級:Ⅱ級20例,Ⅲ級14例,Ⅳ級6例。兩組CHF合并貧血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均給予包括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轉換酶受體拮抗劑(ARB)、β受體阻滯劑、醛固酮以及血管擴張劑、洋地黃等CHF的常規治療。實驗組在上述措施基礎上加用EPO治療,劑量100IU/ kg,以皮下注射方式給藥,每周2次,Hb達到120g/L時,改為原劑量的50%維持,同時口服琥珀亞鐵劑治療,劑量300mg/d。對照組以常規鐵劑治療。隨訪6個月,觀察治療前兩組患者Hb水平、左心室攝血分數(LVEF)、肌酐清除率、心功能分級、血肌酐、血漿腦鈉肽(BNP)水平,隨訪6個月觀察死亡率及再住院率。肌酐清除率根據患者年齡、性別、血清肌酐、體重,依照公式計算[2]。

1.3療效評價:心功能療效評價:治療后,心功能改善>2級為顯效;治療后,患者心功能改善1級為有效;治療后,患者心功能下降(建議改為“改善”)<1級為無效[3]。本文中將顯效、有效歸納為臨床有效。

1.4數據處理方法:采用SPSS15.0軟件分析及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療效對比:治療后,實驗組較對照組臨床有效率要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1.25,P<0.05),見表1。

表1 療效對比(n=40,%)

2.2觀察指標對比:治療前,兩組Hb、LVEF、肌酐清除率、心功能分級、血肌酐、BN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在心功能分級、LVEF、Hb、BNP、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僅BNP、心功能分級較治療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指標對比(n=40,±s)

表2 觀察指標對比(n=40,±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類時間Hb(g/l)LVEF (%)心功能分級血肌酐(μmoL/L) BNP (pg/mL)肌酐清除率(mL/min)實驗組治療前86.5±14.233.8±7.23.2±0.5196.3±65.2618.5±137.234.5±7.2治療后120.5±10.3?#39.2±5.1?#2.3±0.5?#162.5±38.3?#342.5±100.5?#44.6±7.2?#對照組治療前86.2±11.333.2±5.13.3±0.6193.5±71.2598.2±142.535.5±8.3治療后85.2±11.633.8±4.22.9±0.6?202.3±60.3432.5±140.3?36.5±9.2

2.3隨訪情況:實驗組較對照組的再住院率及病死率要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6個月死亡再住院情況比較

2.4不良反應對比:對照組未出現皮膚瘙癢等不良反應,實驗組出現2例皮膚瘙癢,肝腎功能無異常。

3 討 論

研究表明,CHF患者中有33%~50%患者合并貧血,且李艷等[4]發現,隨著CHF心功能分級的提高,貧血發生幾率且嚴重程度亦會增加,二者呈正相關。CHF并發貧血有以下機制:①心力衰竭時腫瘤壞死因子-а活性增加,影響骨髓EPO活性和腎臟EPO產生,干擾鐵離子從網狀內皮系統釋放;②心力衰竭時胃腸道吸收功能降低,影響機體鐵的攝入,引起缺鐵性貧血而阿司匹林的預防性應用使胃腸道出血發生缺血性貧血;③應用ACEI,尤其是劑量應用較高時,降低骨髓EPO活性和阻礙腎臟EPO產生;④CHF時腎臟缺血、缺氧,腎功能減退,減少EPO產生;⑤CHF時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激活(RAAS),促進血管緊張素分泌,增加稀釋性貧血風險。心力衰竭時,心輸出量減少,使腎臟血液灌注下降,腎臟缺血、缺氧,造成腎臟細胞死亡和纖維化發生,導致腎功能損傷。腎功能不全時,代謝毒素抑制骨髓,腎臟EPO產量減少,降低EPO活性,使貧血嚴重程度增加,而貧血又會促使CHF惡化,進一步降低腎臟血液灌注,使腎功能進一步減弱,進一步干擾腎臟EPO產生,因此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與貧血之間相互影響,互為因果。

EPO是165個氨基酸組成的糖蛋白,在機體內可與紅系祖細胞表面受體結合,促使紅系祖細胞分化;促使骨髓細胞向血液中釋放,加速成熟紅細胞的產生,提高血紅蛋白水平;還可穩定紅細胞膜,使其抗氧化酶的功能增加;改善心肌及內皮細胞功能。EPO用于CHF合并貧血患者,能提升機體造血功能,同時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還可促進心肌血管形成,增加心肌供血,改善心功能。本研究中顯示,應用EPO聯合鐵劑后,Hb水平、心功能分級改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心功能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說明慢性心力衰竭與貧血相互作用,貧血糾正后,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同時,治療后實驗組肌酐清除率提高、血清肌酐降低,提示糾正貧血可改善腎臟缺血,使腎臟功能得以改善。NT-Pro BNP是一項能夠反映心臟舒縮功能的臨床指標。本研究中,實驗組NT-Pro BNP降低,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LEVF升高,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原因主要包括:①貧血糾正后,增加脈搏輸出量并改善心動過速,而降低心臟負荷;②貧血糾正后Hb攜氧增加;③減少RAAS及交感神經活性;④EPO增加內皮前體細胞活性,使氧化應激降低,改善心肌細胞凋亡,促進新生血管生成,從而使血清NT-Pro BNP降低,心功能改善。

[1] 魏群,劉勇,李煥明,等.左卡尼汀聯合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貧血患者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9):4134~4135.

[2] 田乃亮,陳紹良,劉志忠,等.促紅細胞生成素聯合鐵劑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貧血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綜合臨床,2011,27(1):35~37.

[3] 劉旭,刁宗禮,郭王,等.影響血液透析患者促紅細胞生成素抵抗的相關因素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6,15(2):105~107.

[4] 李艷,曾智,石衛晨,等.促紅細胞生成素聯合鐵劑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貧血的臨床觀察[J].現代預防醫學,2010,37(19):3768~3770.

1006-6233(2016)11-1829-03

A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11.029

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項課題,(編號:2013JSJG037)

猜你喜歡
肌酐貧血腎臟
保護腎臟從體檢開始
蹲久了站起來眼前發黑就是貧血?
3種冠狀病毒感染后的腎臟損傷研究概述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著”——沒有精神就是“貧血”
貧血了?先別急著補鐵
哪些藥最傷腎臟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腎衰嗎
憑什么要捐出我的腎臟
男人貧血
肌酐升高有何臨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