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的邏輯起點和發展演變

2016-12-14 21:22王燕閆站站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16年11期
關鍵詞:邏輯起點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

王燕 閆站站

[摘 要] 生命教育在當代大學生這一群體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針對高校生命教育這一領域的研究我們做得既不全面也不深入。生命教育這一命題被我國學術界所關注始于20世紀90年代,并逐漸地發展起來,但是我國對于生命教育的實踐還不完善,尤其是針對當代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生命教育。我們應該積極地研究其事理邏輯,判斷其教育演變,并指導高校生命教育實踐。

[關鍵詞] 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邏輯起點;演變展望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6)11-0028-02

在整個人類的社會發展歷程中,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對于推進人類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整個人類社會中各要素的和諧相處,諸如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正是生命價值的外在表現。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是在1968年,由美國學者杰·唐納·華特士首次提出,這一概念一經提出即刻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生命教育的思想經歷了由被人們不熟悉到逐漸地被人所接受和認可的過程。生命教育這一命題被我國學術界所關注始于20世紀90年代并逐漸地發展起來,但是我們對高校生命教育這一領域的研究既不全面也不深入,對于生命教育的實踐還不完善,尤其是針對當代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生命教育,我們應該積極地研究其事理邏輯,判斷其教育演變,并指導高校生命教育實踐。

一 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的邏輯起點

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的邏輯起點即是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的最一般、最簡單的本質規定。

(一)從當代大學生的特征以及發展需要出發

當代大學生群體的成長環境主要是新一代的多媒體環境,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計算機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逐漸普及,尤其是在當代大學生這一群體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智能手機、聊天軟件、BBS、MSN、微博、博客、微信等新媒體已經成為這一大學生群體展現自身個性、表達自身情感的載體。新媒體改變了當代大學生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學習習慣等日常生活里的各方面,對他們的行為方式和思想特征等方方面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于當代大學生這一群體,我們應該理性評估,合理分析,更新對他們的觀念。當代大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他們自身具備一些其他大學生所不具備的特征。第一,主動接受知識,在新媒體普及的大環境下,他們由被動地接受各類信息知識轉為主動地去搜索信息,獲取資源,知識接納方式主動化了,他們不僅接受知識,還傳播知識。相反的,教育者則失去了單向施教、刻板傳授的地位,也失去了優先獲取資源的權利。第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當代大學生群體的互聯網上個人私密空間得到了發展,這樣就淡化了傳統文化的熏陶,這一個人空間的出現滋生了排他的心理,排他的心理又導致了這一群體與老師、與他人之間的交流減少,不利于提高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和文化品格。

(二)傳統文化占主導地位的大環境下人們對生命價值的認識程度和接受程度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其傳統文化視野中對人的生死問題有著獨特的解讀和闡釋,這些解讀和闡釋是不同于其他文化樣式的。這些傳統文化中對生死的態度對人們產生著或多或少的導向性的影響,這些傳統文化范疇中對生死的闡釋與界定遵循教育規律,尊重我國的國情。錢穆先生有言“中國的傳統文化,徹頭徹尾,乃是一種人道精神、道德精神”,并且說,這種“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乃一切寄托在人生實務上,一切寄托在人生實務之道德修養上,一切寄托在教育意義上”。以儒、釋、道三家學說為根基的中國傳統文化對生命的態度“是一種反思自我生存方式、價值和意義的生命意識,融感性、理性于一體,合萬物生命于一體”。

二 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的發展趨勢

(一)生命教育和新媒體高度融合,教育方式呈現全時空化

以交互性和數字化為基本特征的現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進行信息和資源共享的工具,也成為他們日常生活學習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他們進行咨詢獲取、進行學習研究、開展人際交流、表達情感思想的重要的方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動的兩個基本因素,他們兩兩之間多種形式與類型的資源交流和信息溝通依賴于新媒體良好的交互性、有效的即時性、高度的集成性。針對新媒體在當代大學生這一群體中的作用和效能是不容忽視的,在對當代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過程中,教育者應該以新媒體為手段,以培養大學生生命教育意識為目的,采取合理、有效、科學的手段進行生命教育。所以,在當前針對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和新媒體高度融合,讓這一群體在教育者的指導下積極參與、主動探索并自我教育,避免單調地接受教育者傳授知識的應試教育的傾向,開展專屬于當代大學生的全時空的生命教育的新時代。

(二)精神生命教育、自然生命教育和社會生命教育共進互融,教育內容趨向拓展化

人的思想具有邏輯思維能力,人的意識具有社會性質。人的自然、社會、精神三種生命相互融合在一起。生命教育應該站在提高受教育者生命力價值的角度,做到關注人性完善,關懷人的生命歷程,關注人的價值的實現。引導他們對人本身的科學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喚醒他們的生命意識,逐漸養成自身真、善、美的完美人格,進而實現自身的價值。一個人的生存信念受生命態度的影響,而生命態度又是生存信念所決定的,針對當代大學生正確的生命價值觀教育能夠幫助他們樹立正確健康的生存觀念,能夠促進他們的精神生命教育、自然生命教育和社會生命教育的共進互融,使生命教育向拓展化方向發展。

(三)生命教育資源建構要實現社會各界多方資源的互補,趨向協同化

生命教育是一項較大規模的,比較系統的工程,所以生命教育不能僅僅依靠一方資源,而是需要協同多方資源進行整合,構建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科學、規范的生命教育體系。學校作為生命教育的主要渠道,要積極地研究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的相關內容,因為學校是針對大學生實施生命教育的主要力量,關乎生命教育實施的成敗,學校通過對當代這一大學生群體的生命教育進行的研究,為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科學的生命教育理念奠定了基礎,并形成了生命教育科研能力,通過開設生命教育相關課程為當代大學生創設健康向上的生命教育環境。保證生命教育能順利開展的基礎是家庭,家庭環境中的生命教育對于當代大學生的影響是不可抗拒的,尤其是對他們的成長所起的作用,對當代大學生的生命教育的認知態度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家庭在實施大學生生命教育的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進行大學生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場所。在對當代大學生實施生命教育的過程中,家庭教育要和學校教育協同發揮作用,共同將生命教育這項工程完美完成。當今復雜的社會環境,使得當代大學生們已經不能像以往一樣僅僅在象牙塔般的大學里接受教育,而規避社會的復雜環境,所以社會和政府是實施生命教育的后盾力量,是完成生命教育過程的重要保障,有了社會和政府的支持,針對當代大學生開展的生命教育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讓學校、家庭、社會和政府合同協作,給當代大學生創建開拓一個良性循環的教育空間,使教育的形式和教育的內容保持均衡一致。

人的一次次的生命活動組成了人的整個生命過程,人的一次次的生命活動需要教育來對其進行生命的關懷,所以,要通過對當代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讓他們形成某種生命意識,即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識。并使當代大學生的生命觀念科學正確,目的是促使這一特殊群體形成正確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生命教育對于當代大學生整個生命過程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內容,有效、持久地在當代大學生群體內開展生命教育,對于他們更深刻地認識生命內涵,更全面地掌握生命內容,更有效地珍愛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并且能夠提高他們的生命質量,使他們的生命觀念朝著正確、完善、系統的方向發展,提升他們的生命品質,使他們真正地去認識、理解、熱愛、感悟、敬畏、關懷并最終信仰生命,這對于整個的當代大學生群體的成長和發展來說具有非凡的意義和作用。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C].中共中央馬克

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5.

[2]雅斯貝爾斯.什么是教育[M].鄒進,譯.北京:生活·

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

[3]劉湘溶.大學應積極成為社會創新文化的引領[J].中國

高等教育,2007(7).

[4]錢穆.民族與文化[M].香港:新亞書院,1962.

[5]張英,鐘毅平,譚千保.生命意識的文化底蘊與生命教

育的抉擇[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5).

[6]蔣義剛.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傳播要素分

析[J].南方論刊,2009(11).

[7]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0.

[8]蒙臺梭利.蒙臺梭利方法[M].江雪,編譯.天津:天津

人民出版社,2003.

[9]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編.教育

——財富蘊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猜你喜歡
邏輯起點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
紅色基因融入精準扶貧工作的價值研究
建構體現學術自由精神的現代大學制度
當代高校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與對策分析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
當代大學生正義觀培育的路徑探析
基于貨幣視角的“經濟生活”的邏輯分析
當代大學生的科學人生價值觀念探析
淺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