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遺產繼承法律問題探析

2016-12-15 13:12胡玉姝
法制與社會 2016年33期
關鍵詞:繼承法律

摘 要 數字遺產作為現代社會的一個新興概念,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始終。在網絡日益普及的今天,我國對于數字遺產方面的法律還處于“空白”狀態,所以對數字遺產相關法律問題進行探討意義非凡。本文在概述數字遺產的基礎上,提出數字遺產法律保護受到影響的主要因素,然后提出解決措施,希望可以對數字遺產繼承的法律問題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關鍵詞 數字遺產 繼承 法律

作者簡介:胡玉姝,山西省委黨校法學教研部。

中圖分類號:D92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1.435

由于我國對于數字遺產相關法律制度缺少明確的定義,所以在相關數字遺產案件的審理過程中,往往就會陷入“無法可依”的局面。所以,針對數字遺產,就需要加快其立法速度,能夠將相應的法律體系完善,使得數字遺產繼承能夠更好的受到法律的保護,將數字遺產法律方面的空白逐一彌補,這樣對于今后網絡虛擬化的數字遺產繼承相關問題的分析也會更加的輕松。

一、數字遺產的概述

(一)數字遺產的內涵

數字遺產是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個新興概念,這一個概念是基于個人數字資產,如果將其界定為個人儲存在計算機、網絡上或者是云儲存中任何具有感情價值、經濟價值以及個人價值的東西,那么數字遺產就可以被認定為被繼承人死亡時候合法擁有的,主要是通過數字信息的形式存在的人身價值的物或者是財產,而這一部分數字信息包含了錄像、文檔、郵件、音樂等,同時也包含了網店、游戲裝備、網頁等 。

(二)數字遺產的必要性

在2010年4月《法律日報》當中刊登了一篇關于是否立法保護數字遺產有爭議的文章,其中提到:夏女士和王先生通過網絡認識了彼此,在QQ賬號之后包含了兩者的信息、郵件以及照片等,但是王先生遭遇意外,這時,王女士就希望可以將兩人之間的數字信息保存,于是求助騰訊,但是騰訊公司要求其經過“找回密碼”的程序。但是這一部分操作包含了王先生的一切基本信息、密保資料等,需要王先生的好友驗證方可繼續。但是因為意外去世,所以,這樣的程序就無法履行。

隨著網絡的發展與普及度的逐漸加快,人們所擁有的數字資產的種類和數量都在飛速的增多,人們在其中也投入了大量的金錢、時間,甚至是感情,其中所擁有的精神利益和財產利益對于繼承人與被繼承人都擁有巨大的價值。在數字遺產繼承法律缺失的境地,對數字遺產繼承法律問題研究就顯得格外關鍵。

二、數字遺產法律保護受到影響的因素

數字遺產法律保護問題主要受到的影響包含了數字遺產虛擬化、成本高以及個人隱私這三個方面的阻礙,只有認清阻礙,分析其原因,才可以找到合理的方向,將其改善。

(一)數字遺產虛擬化,缺少現實財產屬性

第一,因為數字財產存于互聯網,與現實生活當中我們所接觸的實物財產有所差異,所以,相對的民事行為都需要在虛擬的互聯網中完成,這樣就無法輕松的得到記錄交易信息,導致立法工作面臨巨大的問題。

第二,數字遺產的民事主體不確定性較大。由于法律立法工作無法完善,所以,對于民事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也無法使用這一部法律來加以調整。

第三,微波、游戲賬號、QQ等數字遺產的人身專屬性較強,一旦主人離世,數字遺產價值很可能就會直接喪失。換而言之,這就使針對主人才會具有的價值。如果數字遺產本身并非是財產,同時也無法將財產最基本的屬性反映出來,那么就無法將當作遺產來繼承。如,存折的賬號與密碼就是價值的體現,但是QQ卻無法體現這一點 。

(二)立法成本的偏高,所需要的針對性、必要性過強

考慮到在我國互聯網發展時間片段,并且網絡用戶是以年輕人為主體,所以,數字財產繼承糾紛案例很少。再加上立法的成本高,程序復雜,需要花費大量的成本去保護不普遍,并且還屬于虛擬的財產。所以,在山西大學的李老師表示:“通過立法去保護數字遺產,不僅缺少現實性,同時也沒有任何的必要?!?/p>

(三)數字遺產涉及到個人隱私

在網絡運營商的網站上進行個人資料的注冊時,一般都會提供給個人一個服務協議,只有同意之后方可繼續注冊。也就是說,網絡運營商有義務保護用戶個人資料。另外,數字遺產之中有可能包含了死者不愿意透露給其他人的隱私。如果數字遺產被繼承,也就意味著所有聯系人都會被一起繼承,這樣就違背了個人隱私、通訊秘密、通訊自由的公民權利。也就是說,在我國,數字遺產繼承超出了《繼承法》所包含的范圍?;趥€人角度而言,有多少人愿意自己的信息被“共享”呢?

除開上述三個方面,對于數字遺產的現實價值、繼承的意義、思想內涵等確定也很困難。至少,在國內還沒有相關的數字遺產評估的相應機構和規定。

三、數字遺產繼承法律問題的完善

對于數字遺產繼承法律相關問題的完善,首先就應該考慮到相關法律條款的完善,然后才是數字財產法律歸屬,網絡遺囑等方面的問題。以下就這幾個方面的問題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和探討。

(一)完善相關法律條款

我國從1985年10月1日開始施行《繼承法》,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資源表達的形式逐漸多樣化。信聰林律師說過這樣的話語:“在制定法律的時候,博客、QQ以及游戲裝備等數字化的概念還沒有出現,所以,在《繼承法》當中在遺產列舉規定之中,對于博客、QQ以及游戲裝備等書否屬于遺產的界定還沒有?!?/p>

實際上,在國內,我們已經開始重視虛擬財產的保護,在新的刑法修正后,對于盜竊虛擬財產的黑客也可以判定其罪責。但是針對遺產繼承這一方面,目前還無法完全滿足要求,畢竟網民都太過于年輕。但是國家需要對虛擬物權立法進行更進一步的考慮。雖然其很繁瑣,但是需要考慮是必然的。

因為數字遺產與現實之中的遺產不同,幾乎沒有任何可以加以參照的。所以,在分析數字遺產的繼承問題上,不僅起討論很宏觀,并且也非常的虛幻,很難有一個清晰的定論。一旦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高度,數字遺產就會通過一個無法想象的方法呈現在我們面前。由于數字遺產繼承的必要性和普遍性,所以,這一時候就需要通過完善法律條款來對數字遺產的繼承權力加以保護 。

(二)確定數字財產的法律歸屬

當網絡運營商和用戶簽訂協議的時候,會將其繼承權排除在外,如騰訊公司與用戶簽訂協議的時候,就清楚的表示:用戶對于QQ號碼只擁有使用權,但是沒有所有權。但是這一個協議對于用戶是不公平的,一方面是因為網絡運營商格式合同的出現,用戶想要使用QQ就只能夠接受,無法與之進行平等的協商,這一點是非常不利的。另外,QQ號碼包含了用戶一定的付出,主要是用戶對于賬號所投入的精力、時間和情感,這樣的價值是脫離QQ號碼而單獨存在的,如果按照騰訊公司的規定,用戶只享有使用權,那么,當一定時間內用戶沒有使用QQ號碼,就有可能被收回,這樣就會直接威脅到用戶的合法權利。另外,在協議之中規定了賬號使用權只屬于初始的申請人員,不得以任何的方式轉讓、租用或者是售賣。如果發現使用者并非初始的賬號注冊人,在沒有經過通知的情況下,就有權利收回,并且也不會承擔任何的法律責任。

針對這一個問題,在法律條例之中就需要限制網絡運營商出示的用戶協議,最好是賬號的所有權能夠完全的歸于用戶,在其中添加轉讓和處分等相對應的條款,這樣對于今后的數字遺產的繼承也有一定的鋪墊和幫助作用。

(三)網絡遺囑

1.提升數字遺產保護意識:

提升數字遺產保護意識,不僅僅是個人問題,同時也要強調團體、結構等共同的關注。

第一,與繼承人通過記錄或者是口頭的形式事先進行約定。一旦出現意外,繼承人就可以及時的憑借賬號和密碼登錄,處理好相關的事宜。

第二,通過網絡運營商所提供的服務,從而將個人數字財產的保護意識增強。

第三,提升網絡安全意識,開通電子支付安全數字證書等一系列的服務。確保自己的網絡賬號和密碼可以得到妥善的保管,確保沒有任何的惡意攻擊或者是病毒的存在。在網絡交易環節,要考慮到每一個流程,不得輕易相信網站的低價或者是某一些不完善的付款界面。一旦遇到數字財產受到侵害的問題,應該及時報案,由公安機關帶頭進行處理。

2.構建安全保障體系,服務數字遺產保護:

通過一定的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利因素的影響,消除危害,憑借技術手段,可以強化信息安全方面的防護措施,幫助數字信息技術完善數字遺產保護安全體系的構建,將信息安全可能存在的隱患消除,這樣才有利于數字遺產的保護。在技術層面上,通過查詢網絡供應商的后臺數據庫數據,就可以得到數字財產交易、IP地址等相關的信息。在解決數字財產糾紛的時候,IP地址和交易記錄成為數字遺產糾紛得以解決的主要證據。

3.制定管理制度,健全數字遺產管理:

強化基礎性工作,完善服務化管理。因為數字遺產是基于網絡環境產生并存在的,所以,就需要建立數據庫的管理系統、信息的審查制度、安全監測體系以及在線的投訴制度。這樣就可以通過分析和預測信息安全形勢,從而發現問題的根本所在,以此來提升數字遺產管理水平,確保數字遺產得到更加良好的保護。

四、結語

總而言之,現階段我國對于數字遺產的保護意識還不夠強烈,導致在立法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困境無法解決。這樣的問題就使得數字遺產繼承相關的法律制度的起草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落實法律制度所需要耗費的時間就更長了。在法律還沒有完全實施之前,就需要通過相關司法解釋的制定,來針對數字遺產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協調。在虛擬網絡當中,數字遺產本身就屬于一個系統化、全面的工程,只有做好不斷完善化處理,才能夠在出現數字遺產問題的時候更為妥當的處理,也能夠更好的利用虛擬化的網絡世界。

注釋:

陳雅萍.“數字遺產”涉外法定繼承探究.法制博覽(中旬刊).2012(2).104.

孫婷、任淑楠.“數字遺產”的法律界定與保護.現代物業(中旬刊).2012(10).24-27.

陳湛鴻.數字遺產繼承的必要性.法制與社會.2014(25).230-231.

潘天文.淺析網絡數字遺產的可繼承性.法制與社會.2016(5).265-266.

猜你喜歡
繼承法律
法律推理與法律一體化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適用中的邏輯思維
魯迅小說對傳統文學藝術的繼承和創新
淺談杜審言、杜甫的祖孫關系:推崇、繼承、發展
探討私小說中的“自我”
論電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評析張學英訴蔣倫芳遺產繼承案
氣象科技史研究領域又一重要學術成果
讓人死亡的法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