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原則研究》的仁愛觀探析

2016-12-19 01:49曾繁琪
西部學刊 2016年19期
關鍵詞:仁愛同情理性

摘要:當今社會文明高度發展,人性卻逐漸冷漠,在冷漠之中探索溫情與仁愛迫在眉睫。休謨在《道德原則研究》中利用一個章節專門闡述了其仁愛思想?!叭蕫邸边@一社會德性源于同情機制的內在作用與有用性的價值驅動。判斷一個道德行為是否可以稱之為仁愛,不僅僅要觀察其作用效果是否有價值,更要看其所選擇的作用對象是否符合理性分析的結果。仁愛情感對個體對象產生效用的同時也會對自身起到反作用,使自身感到愉悅的同時可能還會收獲意外的利益。

關鍵詞:仁愛;同情;自愛;理性

中圖分類號:B561.2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CN61-1487-(2016)11-0078-03

西方社會崇尚理性,講求規則,然而又不失溫情,能夠使社會維持在這樣的狀態中,可以說休謨是功不可沒的。他否定了道德是完全源于理性的,提出情感也同樣對道德的形成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他將道德描述的更加符合人性,使德性不僅僅見于圣人洞穴之外的海闊天空,也使洞穴之中的人能夠窺見光亮而向外探索。如果說康德理清了道德的每一條脈絡,給予了道德筋骨與精髓,那么我想休謨一定是那個給道德筑以血肉的人。

一、仁愛的來源

休謨說過“熄滅一切對德行的火熱的情和愛、抑制一切對惡行的憎和惡,使人們完全淡漠無情地對待這些區別,道德性則不再是一種實踐性的修行,也不再具有任何規范我們生活和行動的趨向?!钡拇_,道德不應該僅僅局限于理性的冰冷規則中,我不知道失去了情感作為輔助的道德還能否稱之為道德。休謨認為仁愛不僅是一種社會德性,通過對仁愛的闡發還可以衍生出解釋其他德性的門徑??梢?,仁愛思想在休謨的道德理論體系中起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仁愛情感之所以能夠衍生出其他美好的德性,是因為仁愛情感自身就足夠說明人性的真善美。

休謨認為,仁愛是人生而就有的自然之德,是“人類本性所能達到的最高價值”。他以自己深沉的經驗主義情懷詮釋著道德與情感的關系,將“仁愛”這一有用的美好情感推至道德的至高點。在休謨的世界里,仁愛的價值是顯而易見的,任何人都會對這種溫柔而美好的情感表示出好感和贊同?!叭蚀取?、“友愛”、“慷慨”、“善良”這一切美好的人類情感都是仁愛的表現形式,而這些情感的產生都有一個共同的根源,那就是同情。人類通過同情將他人在特定情境中的情感轉移到自身進行體會,從而達到判斷苦樂,分辨善惡的目的。正是這一過程,給人在道德選擇的過程中提供了必要的依據,讓個體能夠作出應有的道德行為。在很多道德情境之中,純理性顯然是無力的。在同情的驅動之下,我們對美好的行為與感情報以贊許和好感,對丑陋的惡行投之反感和蔑視。同樣,在這一系列情感的作用之下,人們對一切的行為能夠作出判斷并且給各個不同的道德行為冠以善惡的標簽,對于應當堅持的和應當拋棄的在胸中有了自己的劃分。理性能夠提供的僅是一種判斷標準,它無法左右人的好惡,或者說在純理性作用之下的人本就沒有好惡。假設,一個連環殺人犯作案數起,無數的生命在其手中仿佛螻蟻。當這個殺人犯被捕的時候,理性的看,他剝奪了他人的生命,這是惡事,但是他所犯的錯誤和在爭吵之中失手殺了作惡多端的暴徒的人是一樣的,他們同樣都剝奪了他人的生命。然而,倘使一個人能夠在同情的作用之下看待這件事情,便會對這兩起案件作出不同的評價。情感使人們仿佛能觸碰到第一起案件中被傷害的人的恐懼,也使人們仿佛能體會到第二起案件中傷人者的無可奈何,這顯然會產生與純理性判案不同的量刑結果。同情使人產生的仁慈可能會左右一個人的命運。

休謨所講的同情是一種感同身受,同情機制的內在作用使人在面對他人的時候仿佛是面對自己一樣,任何一個罹難的個體都像是自己的一面鏡子。這就要求個體首先要實現自愛,只有先愛自己,對自身遭遇產生憐憫與苦樂感才能在體會他人境遇的時候作出應有的道德行為評判。在現在看來,自愛應該是無條件的,自然而然的,但是在現實之中做到真正的自愛卻并非易事。自愛應該并非是單純的自我保存與享樂,更應該以理性為前提,真正的自愛應該會促使個體成為更為有益和有價值的存在。理性離開情感會變成冷漠的規則,而情感離開理性的支持也會變成魯莽和沖動。人在自愛的同時也應該作出一種是非的判斷,有的事情的確會使自身產生愉悅,也會使自己的處境有所好轉,但是卻是非道德的。道德判斷的標準理應先在自身實現實踐再運用到同情機制之中才能達到造福他人與社會的功用。休謨所講的自愛是仁愛的基礎,卻還沒有達到仁愛的高度,脫離了理性的自愛會使自愛成為一種自私與狹隘,這顯然是與仁愛背道而馳的。

除了同情機制的內在作用,有用性的價值驅動也是仁愛的根源之一。在休謨的倫理思想體系之中,一切的德性品質都應有其所具有的效用程度衡量。毫無例外,被稱之為仁愛的情感與道德行為必定是對某一個體或是整個社會產生了效用價值的。行善的目的一定是造福,如果某一出于仁慈的行為所帶來的后果是毫無價值的甚至是可怕的,那么這一定不能被稱之為仁慈。人類為了保護初次出巢的小海龜免受鷹的傷害一路護送其回到海中,然而卻給隨后成群的小海龜以錯誤的安全信號,讓更多的海龜幼崽葬身鷹爪之下。從效用的角度來講,這顯然不可以被稱之為仁愛。休謨說“社會性的德性沒有其有益的趨向決不會受到重視,他們也決不能被看作無果實和無效益的?!比蕫垭m然不似正義那般將公共效用作為惟一起源,但是顯然效用對于仁愛是否成立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仁愛的作用對象選擇

休謨的仁愛思想是廣博而無等差的情感。所有人都不會因為血緣的紐帶而對自己的親人差別待遇,也不會因為輩份與身份的差異而向任何其他個體施加不當的壓力。人對任何一個個體履行義務或者施加恩惠都僅僅是因為仁慈,所有囊括于仁愛情感之中的個體對象都是平等的,之所以將仁慈作用于個體對象完全是出于施恩主體的感同身受以及這一仁慈行為將對個體對象產生有價值的效果。然而,當人們將慈悲付諸實踐的時候,必然需要經歷思考過程,如果對作用對象不加判斷便盲目施于援手便使仁愛的作用效果變成了一個不可控的事情。失控的仁愛有時候會造成可怕的后果,無法創造任何價值。

仁愛作用對象的選擇首先要以理性推理作為前提。如果在產生仁愛情感的同時,人們憑借好惡而對作用對象進行了篩選那無疑會有違仁愛情感的初衷。我們不能因為對一個體面美好的人產生好感而對其仁慈,更不能因為一個落魄的人的凄慘穢形而無視他的苦樂。正如我們不能因為一個人的過去不堪入目而拒絕對想要步入正途的他施以援手,當我們對一個人抱有慈悲之心的時候必然要是沒有任何偏見的,經過理性推理分析的。在這一理性分析過程之中,我們不僅要考慮施恩的原因,更要分析仁愛的作用效果,如果自身慈悲的作用效果很可能是毫無價值的或是起到相反效果的,那么顯然需要我們將這種慈悲抑制下來。我們首先要在心中進行是非的劃分,而后所作出的道德行為才是有意義的,有益于其他個體乃至整個社會的。東郭先生與中山狼的故事家喻戶曉,東郭先生的慈悲心不分對象,在救狼的時候絲毫沒有進行理性的分析,東郭先生對狼所施的恩惠在當下看的確可以挽救狼的生命,然而這一生命的保存很可能會使更多的生命罹難,所以東郭先生所認為的自己的慈悲所導致的效用很可能是極為可怕且毫無價值的。正如一個竊賊在行竊過程中被發現而被緝捕,被抓住后他就一定會飽受牢獄之苦,然而如果有人愿意將他藏匿起來,他的確可以暫免于身陷囹圄的災禍,但是這一次的包庇很可能使這個竊賊再次以身犯險,這一出于慈悲的行為不僅無法使竊賊得到真正的救贖,還會坑害更多無辜的人,這顯然不是仁愛。

仁愛作為一種社會德性,雖然廣博而無等差,但也需要理性的選擇作用對象。出于仁愛的道德行為,作用于正確的個體對象身上才可以被稱之為仁愛,否則只是無用的浪費。當我們抱著仁慈之心想要給予他人救贖的時候,同時也要考慮到自身是否能夠得到救贖。有些情境之下,盲目的出于仁愛所作出的行為會使自身淪喪。因此,選擇仁愛的作用對象的同時要對結果作出權衡,我們無法完全預知任何一個道德行為的效果,但卻可以把效果置于一個可控的局面當中。當一個道德行為只在當下產生了小范圍效果,而后卻可能使更多個體面臨危機的時候,我們只能把傷害控制到最小。

休謨認為,仁愛的作用對象應當是被無限延展的。以自愛為出發點的仁愛雖然在愛的程度上沒有等差,但是在范圍上是要無限擴大的,而且這種范圍的延展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當我們的仁愛作用與小范圍個體對象身上的時候,必然會的到一定的社會效用,這一社會效用會在主體身上產生反作用,從而使主體升至一個可以將仁愛作用效果廣化的位置。這一過程循序漸進,仁愛作用受益范圍的廣度影響著主題的高度,當仁愛的作用對象廣泛至一個程度的時候,那么施恩主體自然會上升至一個可以波及至這一廣度的位置。仁愛的作用對象的無限延展使得仁愛的社會功用無限擴大,而社會功用的擴大也使得最初的仁愛情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仁愛的作用對象應當是由個體至社會逐步擴大的,我們不應只把仁愛局限于小范圍的自我滿足,而應使這種美好的情感更大范圍地造福人類與社會。

三、仁愛情感對自身的反作用

任何的道德行為和情感對人類個體自身都是具有反作用的,仁愛這一社會德性也不例外?!爱斶@些可親的品質伴隨出身、權力和卓越的能力而展現于人類良好的政府或有用的教育中時,他們就似乎將那些擁有他們的人提升到幾乎超越于人類本性之上的地位,使他們在某種程度上近乎神圣?!憋@然,人們更希望擁有仁愛之心的人擁有地位以及權力。這不禁讓人想起中國古代的“以德配位”思想。人們自然地認為身居高位的人也應該抱有仁慈之心,這是因為擁有權力和地位的人往往掌握著更多人的命運,因而那些無德暴虐的高位者總是會在眾怒之中喪失自己的權力與地位敗得體無完膚。而那些以慈悲之心施恩于眾的人,往往會被推居一個能夠使其仁愛的作用效果更廣的位置上。因此,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仁愛具有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反作用呢,即使我們與人慈悲的初衷并非如此。從這一角度講,仁愛也是一種自愛。我們以自愛為基礎,對他人的情感感同身受并施以恩惠,而后這一溫柔的情感反作用于自身,帶給了主體以近乎驚喜的回報,以自愛為基礎的仁愛又復歸于自愛,這想必是世間最美好的輪回。

當我們因為同情而將真正的仁愛作用于其他個體的時候,我相信沒有人的初衷是想獲得回報的,然而某些時候,善行對自身所產生的效果是無法推辭的。上古的堯舜因德居位,而后又因德而被奉為圣人,他們仁愛的目的并不是權力與地位,他們得到權力與地位想要實現的最終目標只是向讓其仁愛的作用范圍更加廣博。正如休謨所說的“唯有通過行善,一個人才能真正享受做杰出者的好處。他的高位自行地使他更加暴露于危險和風暴面前。他的惟一特權是給那些安于他的蔭蔽和保護的下屬提供庇護?!睋碛袡嗔偷匚蝗绻灰允┒鳛槟康哪敲此玫降闹荒苁侵肛熀褪サ目謶?,沒有慈悲心的高位者的確無法真正享受作為杰出者的樂趣,因為他們每天都在憤怒的指責聲中戰戰兢兢,為保全自己的權位而坐立難安,得不到贊許與擁護的權位不過是一種貌似甜蜜的負擔。在某種程度上仁愛具有著讓人獲得權力與地位的反作用,然而這種反作用也讓人置身于一個更為醒目的位置,只有讓仁愛惠及更廣才能免于煩惱。人類應當抱有仁愛之心卻不要苛求所謂的反作用,并不是每一個善行都能使自身獲得明顯利益的,而且作用的周期也并不固定,如果我們為了反作用而踐行仁愛,那這便不是真正的慈悲,虛假的情感是無法得到自然而美好的反作用的。只有發自內心的,純粹的慈悲才能使主體獲得相應的福報。

仁愛會讓人體會到愉悅與寧靜。休謨認為仁愛的情感不論出現在哪里都會博得人類的贊許和善意。這種贊許和善意無疑會使人類產生愉悅的感覺。人類都渴望被認同,這會激發人類的自我實現感。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類的需要分為階梯似的五個層次,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自我實現作為最高層次的人類需求,可見其地位以及對人類情感的作用效果。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對他人的愛與慈悲會讓一個人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對他人苦難的感同身受同樣會帶來對他人度過陰霾之后的喜悅產生共鳴,個體之間由于共鳴產生的協調統一有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更有助于人自身的發展。仁愛之于他人是有價值的情感,于自身也同樣,仁愛反作用于自身的愉悅與寧靜是其他情感無法替代的。這種愉悅實現了個體本身的價值,讓人復歸于最初的真與善,因此,時刻抱著仁愛之心,不僅是惠人,也是利己。

參考文獻:

[1]張欽.休謨的同情原則探析[J].倫理學研究,2004(4).

[2](英)休謨.人性論[M].關文運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3](英)休謨.道德原則研究[M].曾曉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4]劉時工.休謨論道德的基礎[J].道德與文明,2005(6).

[5]劉霞,陳淑瓊.《道德原則研究》與休謨仁愛思想[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10(4).

[6]張欽.休謨倫理學意義上的人性論探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6).

[7]羅偉玲.休謨道德哲學的道義論傾向[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3).

[8]孫小玲.同情與道德判斷——由同情概念的變化看休謨的倫理學[J].世界哲學,2015(4).

[9]李偉斌,張李娜.休謨對利己論的認識及其道德目的設定[J].道德與文明,2014(6).

[10]黃濟鰲.從善良動機到雙重動機——對休謨道德動機觀轉變脈絡的考察[J]. 倫理學研究,2014(1).

[11]白翠紅.仁愛與正義的融合——休謨道德哲學啟示[J].上饒師范學院學 報,2005(1).

[12]李偉斌,張李娜.休謨道德哲學新論[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13(2).

[13]于斌.對休謨情感主義倫理學的探析——從仁愛到友愛[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3(5).

[14]羅偉玲,陳曉平.理性與情感的張力——評休謨的道德哲學[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

[15]高全喜.休謨的正義規則論[J].世界哲學,2003(6).

[16]吳亞玲.論休謨的同情理論[J].江西社會科學,2009(8).

[17]周曉亮.休謨[M].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

[18]周曉亮.休謨哲學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9]張欽.休謨倫理思想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20]曾曉平.休謨道德思想的發展[J].江漢論壇,2000(6).

作者簡介:曾繁琪,女,河北保定人,作者單位為黑龍江大學。

(責任編輯:楊立民)

猜你喜歡
仁愛同情理性
增強必勝、責任、仁愛、謹慎“四心”
不該有的同情
理解即同情——以明清以來限制對外交往為例
仁愛篇(上)為人撐傘
那些理財被騙的人,有多少真正值得同情?
論“仁愛”與“兼愛”之異同
“本轉職”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歸
理性的回歸
對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減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