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報的群眾性

2016-12-20 09:49吳鼎銘
新聞界 2016年15期
關鍵詞:解放日報群眾性文風

吳鼎銘

“黨報的群眾性”是中國共產黨黨報理論中的一個概念,使用較為普遍,其內涵也隨著黨報建設的持續推進而不斷豐富與深化。

早期黨報關于“群眾”的論述主要指涉對群眾的宣傳鼓動。例如1929年中共宣傳工作決議提到;“要注意對于群眾直接要求的鼓動,并且要使鼓動與宣傳聯系起來……所以,黨必須特別注意于隨時抓住每個實際問題去鼓動群眾,將這種鼓動口號聯系到宣傳口號上來,這樣,群眾才會有興趣而接受擁護我們的政治口號?!?930年3月26日《紅旗》雜志發表《提高我們黨報的作用》,再次確認了黨報對于鼓動群眾、教育群眾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共產黨,必須有全國范圍內的經常定期的政治機關報,有系統的對全國無產階級及廣大的勞苦群眾作廣大的政治教育……”這里的“群眾”概念,與當時革命處于低潮,群眾基礎薄弱的現實狀況相關,黨需要借助黨報進行宣傳,從而、鼓動與教育群眾,從而擴大黨在群眾中的影響。

1942年4月1日,《解放日報》改版社論《致讀者》將這個概念與黨報的黨性、戰斗性、組織性并列為黨報“四性”。這篇社論關于群眾性的解釋如下;“密切地與群眾聯系,反映群眾的情緒、生活需求和要求,記載他們的可歌可泣的英勇奮斗的事跡,反映他們身受的苦難和慘痛,宣達他們的意見和呼聲。報紙的任務;不僅要充實群眾的知識,擴大他們的眼界,啟發他們的覺悟,教導他們,組織他們,而且要成為他們的反映者、喉舌,與他們共患難的朋友?!笨梢钥闯?,在40年代初黨對黨報的群眾性的理解有所發展,把反映群眾提到了日程上。

1942年8月25日,《解放日報》發表題為《展開通訊員工作》的社論,把發展通訊員視為群眾性的主要內涵之一。文章指出;“我們的報紙是黨的報紙,同時也是群眾的報紙,群眾的利益、群眾的情緒是黨決定政策的依據,群眾的意見、群眾的行動也是考驗我們政策的依據與工作標尺……因此,我們的報紙就不僅需要有能干的編輯與優秀的記者,而尤其需要有生活在廣大人民中間的,參加在各項實際工作里面的群眾通訊員?!逼浜?,《解放日報》社長博古對此做了進一步解釋,他說;“我們不僅是帶了筆自己去寫,更需要培植當地的通訊員。只有依靠廣大通訊員,報紙才能有群眾基礎。他們熟悉當地情況,了解本身業務。我們必須虛心地向他們學習,細心地幫助他們,組織他們。除了現有的特約通訊員以外,更要注意培養工農兵通訊員?!睋敃r《解放日報》記者田方的回憶;“通過一系列的努力,到1944年11月,全邊區通訊員已近2000人,其中工農兵通訊員1100多人。他們為報紙提供的地方消息,占地方消息總數的1/2左右。這就使《解放日報》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大大加強了報紙和實際以及和群眾的聯系?!庇纱?,共產黨對黨報“群眾性”的理解進一步深化,它不僅是啟發群眾,反映群眾的聲音,而且是讓群眾加入到黨報的內容生產過程中,拉近了黨報與群眾的距離。

隨后,黨報進一步提出了向群眾學習的要求。1945年5月16日《解放日報》社論《提高一步一紀念本報創刊四周年》提出;“我們報紙的內容,一切從群眾中來,又到群眾中去?!薄耙髲V大新聞工作者向群眾學習,甘當人民群眾的小學生,當好人民公仆?!蓖?月《晉察冀日報》的社論《三論如何提高一步》表述得更為明確;“寫群眾要寫得好,還要老老實實的去學群眾、不但要學群眾的創造經驗,學群眾的英勇誠實,而且要學群眾的習慣語言,使我們的報道真正能夠體現廣大群眾自己的生活與斗爭,而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p>

除上述內容之外,黨報的“群眾性”還表現在黨報文風方面的改進。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一文就曾明確指出;“共產黨員如果真想做宣傳,就要看對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說、談話、寫字是給什么人看、給什么人聽的,否則就等于下決心不要人看,不要人聽?!?942年8月4日,《解放日報》刊發了胡喬木寫的社論《報紙和新的文風》,他提出了“如何來建立新鮮活潑生動有趣的文風”這一重要問題,要求黨報“打破一切固定的格式”,“不公式化”,“少點‘八股氣”;“內容要有新的東西”,要尋找新的材料,同時又要寫得“具體細致”、“親切有味”、“深刻精到”。不過,“建立新的文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辦到的。這是長期學習和工作的過程”,“廢除黨八股,建立新文風,只有在不斷的刻苦的努力中才能達到”。這年《解放日報》社長博古對編輯部的指示中也曾提出“寫什么”和“怎樣寫”的問題,他說道;“我們要去發掘埋藏在群眾生活中積極的東西,在平凡的群眾里,去找出他們正在創造的新事物。浮光掠影、走馬觀花的作風要丟掉。只有深入地了解事物,才能淺出地把它反映出來。寫作的文字和形式要打破老一套,廢除新聞八股,要寫出老百姓的語言,但要反對庸俗的通俗化?!?

猜你喜歡
解放日報群眾性文風
守正創新 繼往開來
不良文風要害在“假”
關于通過改進文風促進作風轉變的探究
劉奇葆:改文風永遠在路上
增強服務意識 打造為民頻率
淺談現代民間繪畫的特性體現
新時期如何做好群眾性戲曲活動的引導工作
大力發展我市公益性文化事業
延安時期博古黨報思想探究
舒群在延安文藝座談會前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