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新生代農民工報道的縣級電視臺創新思路研究

2016-12-27 14:37丁曉萍
科技傳播 2016年19期
關鍵詞:縣級電視臺新生代農民工創新思路

丁曉萍

摘 要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自媒體不斷嵌入生活,各大衛視壓力重重,尤其是縣級電視臺更是需要迎合技術變革,不斷強化創新思維模式。本文借鑒相關的新聞傳播理論,通過文獻的梳理提出縣級電視臺應根據自身的情況,從報道內容中不斷關注符合受眾群體的報道思路??h級電視臺應該發揮雙重功效,把關注的焦點從傳統農民工轉移到新生代農民工,不斷地了解處于轉型期的新生代農民工的工作環境現狀,幫助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

關鍵詞 縣級電視臺;新聞報道;新生代農民工;創新思路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72-0017-02

隨著農民工數量的不斷增加,農民工問題的不斷凸顯,改善農民工的工作環境問題,對我國的城市建設和社會安定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媒體對農民工工作環境問題的忽視,也會加速農民工問題的惡化,影響社會的穩定和我國城市化建設的進度。因此,我國媒體有必要改進農民工工作環境報道,促進農民工工作環境問題的早日解決。農民工問題作為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然產物,他們一直都被社會和公眾所忽視,而軟性工作環境作為潛在的工作環境問題,也一直都未被公眾所了解,正是由于這種忽視,才有了富士康員工的“12連跳”這種極端的方式引起全社會和媒體對農民工工作環境問題的關注。我國媒體作為社會的守望者,應該積極主動地去反映社會各群體的利益訴求,因此需要加大對農民工軟性工作環境問題的報道力度。

1 對新生代農民工工作環境報道的縣級電視臺創新思路研究

1.1 加強對企業用工環境的監督

新聞輿論監督是一種強有力的社會監督。隨著人類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社會民主化進程的不斷進步,新聞輿論監督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在社會主義國家,新聞輿論監督更是人民行使民主權力的一個重要手段。輿論監督是新聞媒體的一項重要職能,也是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一種制約機制。為了不斷地改善農民工的工作環境問題,我國媒體應該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加強對企業用工環境的監督,加大農民工工作軟環境的報道力度,讓農民工潛在的工作環境問題被社會和公眾所了解。這不僅可以樹立新聞媒體客觀公正的形象,贏得公眾和農民工的信任,而且還能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通過制定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等措施,改善農民工軟工作環境問題。同時,督促企業通過自查或他查的形式,發現企業自身存在的農民工軟工作環境問題,不斷地改善和預防農民工軟工作環境問題,還農民工一個健康的工作環境。

1.2 培養新生代農民工權益維護的意識

無論是管理體制和法制上的缺陷,還是觀念上的歧視和不理解,都是農民工權益受侵害的外在因素。農民工權益受侵犯,除了外在因素,與民工自身缺乏維權意識和能力勇氣有關,很多農民工在自己合法權益受侵犯時,不懂得通過合法手段保護自己。有的農民工雖有維權意識,考慮身處弱勢,不敢維護自身權益。

農民工進城首要考慮的是找到工作,對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是考慮很少的,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工作中有哪些合法權益,很容易陷入不法企業所設置的侵權陷阱。有些農民工想要維權,但是法律知識缺乏,沒有辦法提供有力的證據,或者錯過維權的最好時期,只能通過非法手段或者殘害自身來維護自己的權益,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因此,我國媒體也要加強關于農民工工作軟環境法律知識的報道,增加農民工法律知識的同時,培養農民工的維權意識。讓他們了解在工作環境中,所應有的權利,避免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在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也能采取合法的方式,來維護自身的權益。

2 增加對女性和新生代成年農民工的關注

農民工一直被認為是社會性的弱勢群體,而女性農民工作為這一群體中的生理性弱勢群體,一直都被媒體所忽視,在農民工工作環境報道中,媒體對女性農民工的關注較少。新生代農民工雖然已經成為了農民工的主力軍,但是在農民工工作環境報道方面,媒體給予新生代農民工的關注要明顯少于傳統農民工,就算是關于新生代農民工的報道,也沒有真實地表達出新生代農民工對工作環境的訴求,女性農民工和新生代農民工就成為農民工工作環境報道中的“弱勢群體”。因此,在農民工工作環境報道中,媒體應該增加對女性和新生代成年農民工的關注。

2.1 增加女性農民工工作環境報道的比例

女性農民工不僅是生理性的弱勢群體,也是社會性的弱勢群體。在農民工工作環境問題上,女性和男性農民工從事同樣的工作,沒有法定的節假日,甚至沒有法定的孕產假,她們本來就已經成為了社會中的弱勢群體。而媒體把大量的目光都集中在男性農民工的工作環境問題上,對女性農民工的忽視,讓她們成為了農民工工作環境報道中的“弱勢群體”。媒體對女性農民工工作環境問題的報道頻率過少甚至被忽視,這反映了媒體對待女性農民工工作環境問題的態度,進而就會影響公眾對于女性農民工工作環境的認識。長此以往,女性農民工工作環境問題就會被社會和公眾所忽視,這會給女性農民工的身心造成巨大的影響。因此,媒體應該增加女性農民工工作環境報道的比例,表達出女性農民工群體的利益訴求,讓女性農民工擺脫媒體“弱勢群體”,能和男性農民工處于媒體平等的位置,讓公眾了解女性農民工的工作環境,維護她們的合法權益。

2.2 關注新生代農民工的工作環境訴求

隨著時代的變遷,新生代農民工終將取代傳統農民工,成為城市中農民工群體的主體,新生代農民工的工作環境問題,將會成為農民工工作環境的主要問題。2010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農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著力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讓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新生代和傳統農民工由于成長環境的不同,他們對于工作環境的要求也就不同,然而現在的媒體把大量的筆墨都放在了傳統農民工身上,忽視了新生代農民工的利益訴求,公眾從媒體接觸到的農民工的工作環境問題,都是傳統農民工所面臨的問題,更多的表達傳統農民工的利益訴求,媒體對新生代農民工工作環境問題的忽視,就會導致公眾認為新生代和傳統農民工對工作環境問題的訴求相同,而忽視了新生代農民工工作環境中存在的真實問題,這不僅不利于農民工工作環境問題的解決,而且媒體的這種忽視,也會導致新生代農民工認為自己被社會所遺忘。

3 豐富新生代農民工工作環境報道的內容和形式

受眾不能接觸到社會的各方面的事務,只能通過媒體所呈現的媒介真實,來了解現實社會,媒體報道的內容是否全面,報道形式是否多樣化,都會影響公眾對事件的理解和判斷。我國媒體對農民工工作環境報道的內容并不是很全面,報道的形式也比較單一,因此,我國媒體應豐富農民工工作環境報道的內容和形式,

讓公眾更深入地了解農民工工作環境問題,促進農民工工作環境問題的解決。

3.1 擴展農民工工作環境報道的內容

豐富的報道內容,有助于公眾更全面了解農民工工作環境問題。目前,媒體對農民工工作環境的報道,主要是以反映農民工工作環境惡劣的內容為主,缺少農民工通過自身的努力,而改變工作環境的正面報道。農民工工作環境差,一直是國家關注的重點,但是除了受戶籍制度的影響,農民工本身職業技能的缺失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改善農民工工作環境,不能僅僅是依靠國家對農民工工作環境的各項政策的實施,農民工也應該有意識的去提高自身的技能。媒體大量的報道關于農民工工作環境惡劣的內容,雖然可以加強公眾對農民工工作環境問題的認識,但是也會讓農民工認為工作環境差是一種常態,而忽視了自身的努力對改善工作環境的重要性。

3.2 豐富農民工工作環境報道的形式

報道形式的多樣化有助于公眾從不同的角度來關注和了解農民工的工作環境?,F在媒體對農民工工作環境的報道多以簡短的消息為主,直接表達觀點的評論性文章和深度報道所占比重較少,這都表現出我國媒體對農民工工作環境報道的議程設置的不足。報道所占版面多少,不僅可以反映媒體對事件的報道深度,而且也可以反映出媒體對該事件的重視度。農民工工作環境報道在所占版面上,并不是很占優勢,這就表現出我國媒體對農民工工作環境問題的重視度較低。新聞圖片可以讓受眾從圖片上看到現實生活中不曾親歷的事情,也可以讓受眾能夠擺脫文字的抽象性,產生一目了然的視覺體驗,也能帶給受眾身臨其境的感覺,無論在視覺還是心靈上都有著強烈的碰撞。這使新聞圖片廣泛的使用于新聞報道中,媒體在農民工工作環境報道中,已經認識到新聞圖片在反映農民工真實的工作環境中的重要性。但是所采用的新聞圖片的種類較少,這也會影響傳播效果。因此,我國媒體應該豐富農民工工作環境報道的形式,加強評論和深度報道的數量和比重,重視農民工工作環境報道的版面問題,豐富新聞圖片的種類,從多重視角來反映農民工工作環境問題,促進農民工工作環境問題的解決。

參考文獻

[1]李星.《南方周末》視閾下的農民工——《南方周末》(1984—2008)農民工報道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9.

[2]林暉.“解讀”時代——中國媒體新聞報道的新跨越[J].現代傳播,2004(3):6-11.

[3]劉光.大眾傳媒對弱勢群體的歧視[J].青年記者,2006(5):59.

[4]裴立新.農民工報道如何避免類型化[J].傳媒觀察,2007(5):59-60.

猜你喜歡
縣級電視臺新生代農民工創新思路
縣級電視臺新聞采訪工作的創新探析
新媒體時代下縣級電視臺的局限及發展趨勢探析
新形勢下企業宣傳工作的創新思路探究
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核心能力發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權流轉改革思路
新生代農民工教育培訓意愿影響因素分析
關于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選擇因素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