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語境下城市臺的輿論引導策略

2017-01-03 21:34朱伯敏
科技傳播 2016年16期
關鍵詞:輿論引導新媒體

朱伯敏

摘要當下,以微信、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自媒體快速發展,地方城市電視臺如何發揮主流媒體的功能,加快媒體融合的步伐,搶抓輿論陣地,“以我為主、主動出擊”,把握輿論引導的主動權,是新時期黨的宣傳輿論工作的重點。本文從幾個方面探討了新媒體語境下城市臺進行輿論引導的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城市臺;輿論引導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從2011年到2015年全國電視觀眾的規模平均每年下降2%,人均收視時長有所下滑。與此同時,到2015年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了6.88億,互聯網普及率首次超過50%,手機網民6.2億,個人上網設備進一步向手機終端集中。以微信、微博等為代表的新興媒體快速崛起,推動受眾規模此消彼長,傳統電視媒體一統天下的格局逐漸松動,輿論的主導地位開始受到威脅。新媒體平等參與,“去中心化”的特點順應了受眾的心理,但是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輿論引導上負面效應,其中包括不良信息的傳播,缺乏解釋引導,誤導公共政策,導致政府公信力下降等。針對這一現象,作為傳統主流媒體的城市電視臺,如何努力轉型,在社會輿論引導上積極發揮作用有所作為,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現實課題。

筆者認為,作為城市電視臺來說,要在傳播生態更加多元多變的新形勢下,要轉變思路、揚長避短,發揮好主流媒體的功能,要“搶占陣地、以我為主、加強服務、主動出擊”,在新聞輿論引導中發揮“主渠道、主平臺、主心骨”的作用。

1加快媒介融合,推動平臺建設,搶占輿論陣地

在移動互聯網大潮的沖擊下,媒介融合已經成為了傳統電視媒體自我變革、自我調整的一大趨勢。電視與報紙、電視與廣播、電視與網絡、電視與手機等移動終端的融合一直在加速。通過媒介的融合,傳統電視媒體的傳播形式出現了新的變化,內容更加豐富,平臺更加多元,媒介融合帶來的直接好處是能夠吸引不同偏好受眾的注意力,通過網絡可以看電視,通過手機可以看電視,傳統媒體的傳播平臺在繼續延伸。只有抓住了觀眾,城市電視臺搶占輿論陣地才有了“珍貴土壤”。

近年來,國內的不少電視臺都在媒介融合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有益的經驗。以城市電視臺揚州廣電為例,2015年揚州廣電進行體制改革,成立新媒體中心。從節目內容的生產到市場推廣,新媒體中心深度介入。通過吸納新媒體資源來進行內容創新,《揚州新聞》開通微信群、QQ群,吸引觀眾爆料,“有圖有真相、網友在現場”;開發“無限揚州”城市信息客戶端、“茉莉花開”等微信第三方平臺;同時發起“百萬粉絲”計劃,到2015年年末,揚州廣電33個微信公眾號,“粉絲”總量超過230萬。這些“粉絲”就是城市電視臺賴以生存的土壤空間,是主流媒體輿論引導的對象,更是城市臺可持續發展的源泉。

2“以我為主”發揮品牌優勢,權威發布以正視聽

在新媒體的語境之下,受眾對信息有選擇的權力,而且大家更愿意相信貌似有轟動效應的“爆炸性新聞”,加上網絡媒體的幾何傳播速度,一些未經證實的“壞消息”常常不脛而走,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很多社交媒體的發布者在自己也無法確認事實的前提下轉發消息,這讓一些不實信息加速傳播。在這種情況下,包括傳播者自身,相關的政府部門以及事件的利益攸關方,都需要有一個權威發布來“以正視聽”,這個時候作為主流媒體的城市電視臺,絕對不能默不作聲,特別是在一些重大的公共事件面前,更要借助自身的媒體平臺,“以我為主”積極發聲有所作為。

事實上,很多城市電視臺也有不少類似成功的實踐。以嘉興廣電為例,2015年7月,嘉興廣電整合電臺、電視臺部分新聞部門人員,成立了全媒體中心,并利用原有廣電報、《嘉興人網》資源,投入200多萬開發“禾點點”App。在向全媒體轉型的過程中,嘉興廣電善于利用品牌欄目,比如嘉興當地收視率最高的《小新說事》,在其牽頭下,全媒體各個平臺同時出擊,對一些突發的公共事件進行輿論引導,發揮了較好的社會效果。2015年8月13日,嘉興的朋友圈大量轉發一則消息:“消息絕對真!嘉興要建Px項目!”部分網友呼吁抵制,市政府門前出現人員聚集。這一消息出現后,嘉興廣電直覺敏銳,《小新說事》欄目主動跟進,大量采訪市民的擔心、疑問和訴求,接著層層深入,從市民的角度出發去向相關政府部門求證,結果發現網傳的Px項目只是一個小型的煉油加工廠。在整個事件中,嘉興廣電始終發揮著輿論引導的作用,通過電視、廣播、微信、微博、移動客戶端等平臺滾動關注事件的進展,及時發布消息全程跟蹤。媒體的角色一方面幫助市民逐一求證,另一方面,幫助相關部門逐一解說,最后在社會輿論的推動下,尚在審批階段的項目未獲政府批準。通過這事件可以看出,在公共事件發生后,主流媒體要“以我為主、權威發布”,既能引導輿論解決難題,又能在觀眾當中樹立威信和形象。

3“主動出擊”設置議題。把握輿論引導主動權

在日常的新聞實踐中,作為傳統媒體地方電視臺很多時候是在被動地參與輿論,這是遠遠不夠的。事實上,作為主流媒體只有設置議題“主動出擊”,才能把握住輿論引導的主動權,使得輿論引導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這樣的例子也有很多,以嘉興廣電為例,2016年6月1日早晨嘉興市區受強對流天氣影響突降暴雨,短時間道路大面積積水,部分路段交通幾近癱瘓,到某某地方“看?!钡膱D片刷爆了朋友圈。而嘉興是全國的海綿城市試點,就在同一個時間點,海綿城市的試點建設項目正在陸續啟動。面對這一情況,嘉興廣電全媒體中心“主動出擊”,在網絡新媒體尚在“看?!敝畷r,設置議題主動介入,比如“一遇特大暴雨,為何很多路段難以招架?”“海綿城市改造后的哪些小區可以告別積水?”“嘉興的《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內容是什么?專家的意見是什么?改造后,能給我們的城市帶來什么?”通過全媒體各大平臺的滾動播出,一場原本的公共危機,因為媒體的主動介入,被引導到“大家關注海綿城市的建設上來”,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4提升互聯網氣質,在強化服務中提高輿論引導公信力

城市電視臺獲得輿論引導的公信力,有時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而是細致入微的服務,通過強化對觀眾的服務能產生一種“感化效應”,從而增強媒體的說服力。以揚州廣電的全媒體實踐為例,媒體融合改革前,揚州廣電有很多節目,熱線電話眾多。為了改善用戶體驗,揚州廣電整合資源,設立了統一的96189特撥號,這一平臺匯聚了電話語音、短信、QQ、微信、微博、App等各種交互手段,提供爆料求助、節目互動、信息咨詢等一站式服務,半年時間接入服務7 700多次。另外,揚州廣電還開發了《相親相愛》《多多房》等社交商業平臺,形成相親節目和房地產節目線上線下良性互動。良好的客戶體驗,拉近了媒體和觀眾之間的距離,樹立起城市臺服務觀眾的品牌形象,也為城市臺搶占輿論話語權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總之,在新媒體快速崛起的環境下,作為地方主流媒體的城市電視臺,一定要提高服務觀眾的意識,積極拓展輿論陣地,“以我為主、主動出擊”,才能把握輿論引導的主動權,在黨的宣傳輿論工作中發揮應有的主導作用。

猜你喜歡
輿論引導新媒體
大數據時代社會群體心理行為和輿論引導范式
網絡語言暴力現象及對策分析
法制節目策劃的再創新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大數據、網絡輿論與國家治理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新招數化解新難題:新媒體環境下防止報道差錯路徑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