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遷市殘疾人托養中心建設研究

2017-01-03 14:45殷志芳王霓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7年1期
關鍵詞:殘疾人社區

殷志芳 王霓

[提要] 在各地開展殘疾人托養機構建設時,宿遷市也積極探索如何建立發展托養中心。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難以確定殘疾人托養對象,難以滿足殘疾人迫切需求,難以提供專業化服務和管理等。面對這些問題,著重研究何為“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殘疾人托養中心應為哪些人提供保障,如何根據殘疾人需求為托養對象提供不同形式的服務,以及殘疾人托養中心要滿足殘疾人需求如何建設發展,從而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殘疾人;托養中心;托養服務;社區

中圖分類號:C913.7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3W視角下殘疾人托養中心的建設發展研究——以宿遷市為例

收錄日期:2016年11月7日

自2007年起,我國就開始殘疾人托養服務的探索,經過幾年的探索,全國各地殘疾人托養服務初成體系。殘疾人托養服務是指為符合條件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護理、生活自理能力訓練、社會適應能力輔導、職業康復和勞動技能訓練、運動功能訓練等方面的社會服務。機構托養,則是指在各級、各類寄宿制集中托養機構和日間照料機構中,為符合條件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提供上述托養服務內容。

一、宿遷市殘疾人托養中心的形成及實施現狀

(一)宿遷市殘疾人托養中心的形成。早在2007年,宿遷市殘聯就在全市開展了殘疾人托養服務需求調查。2008年,《市殘聯關于加強殘疾人托養服務機構建設工作的意見》的出臺,標志著宿遷市殘聯開始探索建設殘疾人托養中心。2009年,江蘇省被中國殘聯選為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的試點之一,宿遷市初步建立7所殘疾人托養服務機構,為156名成年中、輕度的智力、精神及重度肢體殘疾人提供日間生活照料與寄宿托養。2012年,宿遷市已建成101所殘疾人托養服務機構,為近1,700名成年中輕度智力、精神及重度肢體殘疾人提供免費日間生活照料和寄宿托養,輔助開展了殘疾人工療、農療、康復訓練及娛樂活動。2013年9月,宿遷市區共有32家鄉鎮(街道)殘疾人托養中心,實現了鄉鎮(街道)殘疾人托養機構建設的全覆蓋。2014年10月,宿遷市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面積從2008年前的1,500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7萬平方米,殘聯面積擴大了50倍,宿遷市殘疾人托養中心逐步建成。

(二)宿遷市殘疾人托養中心實施現狀

第一,建設方式不斷優化,運營方式靈活多樣。宿遷市在積極探索建立殘疾人托養中心的過程中,采用了靈活多樣的形式,如殘聯自辦、合作共建、公辦民營、民辦公助等形式。宿遷市以殘聯為主體創建托養中心是目前最主要的形式,如沭陽縣幸福殘疾人托養中心。除此各縣區殘聯與企業、學校合作,或依托鄉鎮敬老院等機構,每個鄉鎮(街道)都建立了殘疾人托養機構。泗陽縣王集殘疾人托養所依托王集敬老院為20名殘疾人提供托養服務。宿城區春暉庇護安養中心與宿城區啟智學校共建為26名殘疾人提供日間照料服務。宿豫區來龍鎮怡智之家,依托來龍鎮敬老院,采取公辦民營方式,建成宿豫區第一家殘疾人托養機構。泗陽縣殘疾人庇護安養所、宿豫區強維科技有限公司自辦的強維·康愛樂苑等機構采取民辦公助形式為輕度智力、精神殘疾人提供托養服務。目前,宿遷市殘聯系統共完成45個鄉鎮(街道)殘疾人托養機構建設。在運營方式上,采取政府購買集中服務及發放補貼等多種形式。2014年,集中托養服務項目是宿遷市政府購買服務重點項目之一,入住宿遷市殘疾人托養中心的殘疾人,每人每年可以享受8,000元服務補貼。服務內容包括生活護理、技能培訓、康復訓練、庇護就業、心理輔導等。

第二,殘疾人被托養數量不斷上升,解放部分家庭勞動力。宿遷市殘疾人托養中心托養殘疾人的數量從2008年的156人提高到2012年的1,700人。重度一級智力、精神、肢體殘疾人,已經得到集中托養、日間照料或居家安養。在宿豫區的一次調查中,共調查2,522名殘疾人,年齡在60周歲以上的有556人,其中愿意被托養的有224人,占40.29%。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殘疾人年輕,其監護人想外出工作,出錢也愿意托養。對于殘疾人,日常生活得到全面護理,技能方面得到專業培訓,心理健康方面得到及時疏導。對于殘疾人家庭,負擔減小,可以投入勞動生產增加家庭經濟收入。將這部分殘疾人托養起來,達到“托養一人,解放一家,幸福一方”的效果。

二、宿遷市殘疾人托養中心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障礙

(一)難以確定殘疾人托養對象。江蘇省的殘疾人機構托養的對象是指16~60周歲智力殘疾人、病情較為穩定的精神殘疾人、生活不能自理或自理困難的重度肢體殘疾人。目前,宿遷市共有35萬殘疾人。其中,智力殘疾人2.65萬人,精神殘疾人2.73萬人,重度肢體殘疾人2.31萬人,有托養需求的殘疾人為1.44萬人。2014年對宿遷市四個街道中的1,100名非就業殘疾人進行入戶調查。被調查對象的年齡介于16~50周歲,殘疾等級為二級或三級的智力、精神和肢體殘疾人。調查結果顯示:在663個有效數據中,對于機構日托、寄宿托養和居家安養三種托養方式的偏好選擇,只有6.9%的人選擇機構日托方式,12.1%的人選擇寄宿托養方式,有81%的人選擇居家安養方式。

為什么選擇托養中心的人只占20%?在分析為何不選擇機構托養的原因時可以得知,最主要的原因是殘疾人家庭負擔不起費用,占總數的36.7%;次之較重要的原因是殘疾人親屬不放心,占總數的24.1%;排在第三位的原因是認為去托養中心不太方便,占總數的9.2%。在調查過程中,有近四成的殘疾人家庭經濟困難,生存在低保線邊緣或以下。如果收費,使這部分殘疾人對托養望而卻步,難以得到更高質量的生活照料和專業護理,無法促進殘疾人學習技能積極就業,也不能解放更多的勞動力緩解家庭經濟壓力。如果免費,托養中心則面臨經費不足的難題,不能提供較高的服務標準,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收費與否,收費的高低使殘疾人托養中心陷入“兩難抉擇”的困境。

(二)難以滿足托養殘疾人的迫切需求。對于選擇機構托養的殘疾人,他們有哪些需求?哪些需求是最迫切需要被滿足的?通過調查得知,進入托養中心接受勞動技能訓練成為殘疾人最迫切的需求,占選擇總數的62%,占總人數的32.7%。希望得到康復服務的選擇占31.6%,希望得到醫療保健服務的選擇占26.6%,還有12.4%的殘疾人對表1中的需求全無。(表1)

對于殘疾人最迫切的需求——勞動技能訓練,宿遷市托養中心目前還只能提供簡單的手工技能培訓,如與一些工廠合作對零件進行加工,按件給殘疾人提供勞動報酬。對于培養殘疾人更專業更具價值的勞動技能,暫時還無法滿足。宿遷市多數托養機構由于經濟負擔能力的限制,一些機構在服務設施、活動場地及無障礙設置等方面都不完善,僅能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和簡單的護理,而對于培養技能、康復訓練、心理服務、人際交往等方面難以滿足殘疾人的多層次需求。

(三)托養中心難以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和管理。殘疾人托養機構形式多樣,但是管理方式參差不齊,服務水平偏低。其一,雖然2014年8月,宿遷市殘聯出臺了《宿遷市殘疾人托養服務規范》,在服務內容、服務管理、服務質量評價三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規范。但是在執行過程中,還有很多方面達不到要求;其二,在現已運行的托養機構中,大部分托養機構都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和護理人員。托養中心的服務人員文化程度普遍較低,缺乏專業的護理知識和醫學常識。殘疾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生產勞動能力難以得到有效的訓練;其三,宿遷市殘疾人托養機構建設資金缺乏,來源單一,沒有專項資金。目前籌集資金主要有三個渠道:一是縣(區)殘聯得到當地黨委政府支持,從殘疾人保障金中撥付機構改造、服務運營經費;二是上級殘聯撥付給縣區殘聯的建設補助資金;三是合作單位以固定資產或設備作為資產支持建設發展。

三、宿遷市殘疾人托養中心發展建議

(一)充分考慮殘疾人的需求,按需建立。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殘疾人的需求多種多樣,這就需要多種途徑滿足殘疾人需求,同時要按照需求的迫切程度逐次滿足。對于目前最迫切需求的勞動技能訓練和康復服務,要與企業、醫院、保健所等機構開展合作,舉辦殘疾人勞動技能培訓與心理健康講座,利用互聯網優勢,讓殘疾人主動學習容易掌握的技能。

(二)發揮社區托養優勢,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殘疾人托養中心的建立不僅是為進入中心的殘疾人提供保障與服務,更重要的是通過教育與培訓,讓殘疾人自強自立、融入社會。依托社區、敬老院等公共活動中心,可以使殘疾人獲得便捷的生活照料、鍛煉康復、技能培訓等服務,還可以使服務人員、活動場地、設施設備等資源整合共享,實現資源高效利用,效率有效提升的目的。動員社會力量,關注殘疾人群體,定期為殘疾人提供康復保健、心理關懷、技能培訓等服務,鼓勵企業為殘疾人創造就業崗位,營造互幫互助的社會氛圍。

(三)完善標準化和信息化管理,提供專業化服務。殘疾人托養中心的管理要注重兩個方面:一是標準化,對于不同形式的托養,如寄宿托養、日間照料、居家安養,都要簽訂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明確規定服務的項目、標準、質量、報酬、監督管理等內容。開展殘疾人滿意度調查;二是信息化,通過調查確認后,要將殘疾人基本信息錄入殘疾人信息系統,并定期維護更新殘疾人及護理人員信息,利用信息平臺向殘疾人推送重要通知與信息,提高服務質量與效率。此外,要對護理人員及管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還可以直接招聘有相關專業經驗的人員,提高護理服務的專業性。

(四)多渠道籌集資金,高效運營。殘疾人托養中心的建設與可持續發展,需要有充足的資金保障??梢詮囊韵峦緩交I集資金,如征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福利彩票按規定應投入殘疾人事業的部分,鼓勵社會各界捐資助殘。對于籌集到的資金,應當合理使用,??顚S?,設置監督機制。鼓勵購買服務,提高運營效率。

主要參考文獻:

[1]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印發《殘疾人托養服務基本規范(試行)》的通知(殘聯發[2013]20號).2013.

[2]范莉莉,張淺淺.關于殘疾人托養服務工作的思考——以殘疾人托養服務模式為視角[J].社會福利(理論版),2012.3.

[3]方舒.社區為本的殘疾人托養服務體系研究[J].殘疾人研究,2013.3.

[4]孔雪琳.橋梁型殘疾和殘疾人社會工作的橋梁模式——巴中市殘疾人社會工作模式創新研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4.10.

[5]楊立雄.中國殘疾人托養服務標準化研究[J].殘疾人研究,2011.4.

[6]何東云.轉型期重度殘疾人托養工作探討[J].中國城市經濟,2011.6.

猜你喜歡
殘疾人社區
3D打印社區
在社區推行“互助式”治理
淺析殘疾人就業對策
我驕傲
方便殘疾人用的櫥柜Chopchop
便于殘疾人進行登機的Skycare輪椅
如何積極應對社區老年抑郁癥
社區統戰與社區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