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出版物質量管理

2017-01-05 09:12郝樂
內蒙古教育·職教版 2016年12期
關鍵詞:出版物質量管理

郝樂

摘 要:出版物的質量決定了出版社的聲譽,加強出版物質量的管理非常重要。然而,目前出版物質量良莠不齊。要提高出版物質量,必須強化出版物質量管理,首先應依法行政,加強出版物出版后的管理與檢查;其次各出版社應嚴格執行出版政策、制度和流程,并加強自檢;最后編輯應提升編校水平。

關鍵詞:出版物;質量管理;質檢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12C-0013-02

出版物質量是出版物的生命,是出版社聲譽的重要保障。因此,出版物的質量決定了出版社的發展,出版物質量管理不容忽視。

一、出版物質量現狀

近幾年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緊抓出版物質量管理,年年開展出版物質量管理專項工作,總體來說,出版物質量有所提升,但不合格圖書種類、數量仍不在少數,少兒讀物類不合格圖書數量居高不下,差錯率過高,影響極大。經筆者整理歸納,發現圖書質量問題主要表現在:

文字和內容錯誤。語言文字使用不符合語言規范,已退出舞臺的異體字仍活躍在新出版的圖書中,繁簡體字混用;有的圖書錯別字、漏字、多字數量遠遠超出萬分之一的差錯率。如“己”和“已”不分,“以”“已”混淆,“汨羅江”誤為“汩羅江”。

知識性錯誤。由于編輯業務水平不高導致的知識性錯誤不在少數,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句子邏輯不嚴密、不通順,如“人員傷亡和車輛損毀極大”誤為“人員和車輛傷亡極大”,“車輛傷亡”邏輯有誤;二是犯了知識性錯誤,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語出范仲淹而非諸葛亮。

標點符號錯誤。圖書中標點符號不規范使用的現象頻發?;蛞欢旱降?,或冒號套用,或濫用分號,致使語句層次不清,給人以圖書質量差的印象。

盲目跨專業出版??鐚W科、跨專業出版問題目前仍比較普遍,出版單位策劃自己不熟悉、不了解領域的選題,往往從一開始就埋下了多種質量隱患。如某些養生類圖書中,將“黃帝內經”誤為“黃帝內精”,“清肺熱”誤為“輕肺熱”,還有“舒張壓就是血管壁承受最大壓力那一瞬間的數值”“收縮壓則是血管壁承受壓力最小那一瞬間的數值”等錯誤。這類圖書在市場流通,誤人不淺。

裝幀設計方面。封面文案一味追求對仗工整而忽視漢語語法,或者為了追求美觀而使用異體字、繁體字;不分圖書種類將書名譯為英文書名,錯誤頗多。

二、出版物質量問題頻發的原因分析

出版物質量問題頻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過分析現狀,筆者發現導致出版物質量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編輯工作態度不端正,對編校質量重視不夠。有些編輯未認識到圖書質量的重要性,在編校過程中,沒有依據,隨意任性改稿,更有甚者將正確的內容修改錯誤。一些出版單位的編輯任務過重,編輯為了追求經濟效益,沒有充裕時間細致作書,導致圖書質量無法保障。部分出版單位不重視培養校對人才,校對人員不足,導致不得不委托社外編校人員來做。社外編校人員多是兼職看書稿,質量缺乏保障。

編輯業務能力不足。當今社會是學習型社會,不進則退,只有不斷地學習和提高,才能與社會共同進步。一些編輯,或因剛入門使所學與所編的圖書專業不對口,或不熟悉現行法規和行業標準,或能力有限,工作能力不足,又不積極進行繼續教育,不注重能力的提高,嚴重影響出版物編校質量。

管理者對編校認識不到位。一些出版社更重視圖書效益,將主要精力和財力用于選題策劃、開發和圖書營銷,對文字編輯的工作不夠重視,對圖書質量的重要性意識淡薄。一些管理者對編校工作的認識停留要集中在對校對工作的認識層面上,認為“校對是簡單勞動,認得字的都可以干”。這種觀念往往會導致編校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不重視培養校對人才。此外,現在出版社通行的“三審三校一讀制”流于形式,沒有被落實,導致從制度上保障圖書質量未達到應有的效果。

圖書質量審查不到位。出版單位自檢多流于形式,審查人員礙于情面,基本是略挑錯誤,將審查圖書差錯率控制在萬分之一以內。上級單位抽查,不但范圍窄,而且抽查數量有限,不能準確地反映圖書質量。

三、強化出版物質量管理的對策

依法行政,加強出版物出版后質量管理及圖書抽檢。加強出版物質量管理, 依法行政是關鍵。質檢部門應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及語言文字國家規范標準對圖書進行隨機抽查,并確保檢查過程規范嚴謹。此外,應嚴格落實監督機制,從管理人員自律、復審終審制約、工作人員回避等多個方面,建立嚴格的約束機制,實現質檢專家、質檢機構、管理部門之間既相互合作、相互促進,又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確保圖書抽查起到作用。

出版社加強圖書質量管理和圖書自檢,優化圖書品質。首先,出版單位應提高對圖書質量重要性的認識,重視圖書質量,加大投入,定期對文字編輯和校對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提高編校技能。其次,出版管理部門應常抓不懈努力實施“三審三?!敝贫?,將其落到實處,并逐級終身負責。最后,各出版單位應加強圖書內部自檢。加大對不合格圖書的責任編輯的處罰力度,使之與其效益掛鉤。內部自檢時,應打破人情藩籬,力求公平、公正、真實,促使編輯重視圖書質量,提高編校能力。

編輯提升編校水平。作書如做人,出版物質量首先取決于編輯的正確工作態度和敢于負責的工作責任心。只有嚴謹、積極的工作態度和對工作高度負責,才有可能提高工作質量,圖書質量才有可能會有保障。有正確積極的工作態度,還需不斷學習提高業務技能才能勝任工作。因此,編輯應不斷學習和積累,了解最新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及出版政策、法規,提高政治敏感度和文字敏感度;還應深入學習編校知識。循序漸進的業務知識的學習,再通過實踐操作的強化,能使編輯業務能力有突飛猛進的提高,出版物的質量也會更有保障。

參考文獻:

[1]梁濤,彭寧,曾令維.責任編輯的責任[M].北京:中國出版社,2004.

[2]健文.出版物質量問題的現狀及其應對策略[J].編輯之友,2013,(1).

猜你喜歡
出版物質量管理
2017年出版物
基于項目管理的企業年度重點工作管理
淺談智能建筑電氣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
入廠抽樣檢驗規程的編制
淺談在公路橋梁施工環節的質量管理及控制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Two circulation regimes of the wind driven Arctic Ocean
The central role of diminishing sea ice in recent Arctic temperature amplification
2015 年出版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