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輝縣市小麥莖基腐病發生原因及防治技術探析

2017-01-13 10:57郭彩霞
種子科技 2017年8期
關鍵詞:輝縣市基腐病田塊

郭彩霞

(輝縣市胡橋鄉人民政府,河南新鄉453600)

輝縣市小麥莖基腐病發生原因及防治技術探析

郭彩霞

(輝縣市胡橋鄉人民政府,河南新鄉453600)

莖基腐病屬于土傳病害,在輝縣市部分農田區塊發生嚴重。結合該病害發生原因,從病原組成、發生特點、影響因素等方面,提出多種防治方法。

小麥;莖基腐??;發生特點;影響因素;防治措施

小麥莖基腐病主要是由病原真菌誘發的土傳病害,與部分農田區塊土壤病菌積累、氣候條件等諸多因素有關。結合輝縣市胡橋鄉病田小麥病株采集樣本資料,從致病性、形態學等方面來探討小麥莖基腐病的發生特點和影響因素,分析其成災機制,提出綜合防治方法和措施。

1 小麥莖基腐病的病原菌及癥狀特點

小麥莖基腐病是由多種病原菌引起的土傳病害,誘發此病的病原菌較為復雜,有假禾谷鐮刀菌、黃色鐮刀菌、禾谷鐮刀菌等主要病原菌。病原菌通常從小麥植株根部、莖基部侵入,與不同田塊土壤中病原菌的分布情況有直接關系。在免耕田塊,病原菌多存在于土表或地面,以莖基部及以下位置為侵染點;在小麥植株殘體密集地塊,病原菌主要從根莖部入侵。其癥狀特點有3類。

(1)苗期出現死苗、爛種現象。該類情況多發于種子萌發前受到病原菌侵染,而導致苗期枯萎,莖基部葉鞘、莖稈變成褐色,也表現為小麥根部出現腐爛。

(2)莖基部變成褐色。該類情況多發于小麥生長期,莖基部1~2個莖節出現褐變,嚴重時延伸至第6莖節,但不會影響到穗部。在雨水潮濕條件下,莖節處可見紅色或白色霉層。

(3)白穗現象。根據對胡橋鄉部分田塊的跟蹤調查,莖基腐病從小麥分蘗期到成熟期均有可能發生。最早出現在11月中下旬,地面以上葉面發黃,莖基部出現褐變;初春2月和3月,返青期小麥生長加快,抗寒力下降,誘發莖基腐病發生;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氣溫上升,加之降雨影響,為莖基腐病多發期;小麥生長后期,因田間小麥植株密度大,溫濕度高,加劇莖基腐病的危害。

2 小麥莖基腐病發生影響因素

2.1 土壤條件

輝縣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土壤砂質黏度高,為小麥莖基腐病的傳播提供了條件。2016年胡橋鄉大部分田塊遭遇山洪暴雨侵襲,土壤含水量增加,加劇了小麥莖基腐病的發生與傳播。在進行病區田塊調查中發現,病害發生嚴重區塊與洪水澇災有關,加之降雨量高,地勢低洼處莖基腐病的發生更為普遍,后期出現枯白穗現象明顯,導致減產。

2.2 秸稈還田

依照輝縣市玉米秸稈粉碎還田要求,大部分地塊已實施,而采用旋耕機播方式時,因秸稈多、耕層淺,部分地塊出現病原菌累積。通過走訪胡橋鄉部分病害田塊發現,小麥莖基腐病發生嚴重區域,玉米莖腐病也較為突出。

據統計,2015年玉米莖腐病發生嚴重地塊,次年該地塊小麥莖基腐病出現嚴重的成片枯死或白穗病害。

2.3 氣候條件

小麥莖基腐病的發生與氣候條件有直接關系,多發生在播種期和揚花灌漿期,這一階段因氣溫、降雨、濕度的影響而導致病害多發。2016年9月小麥生長后期降雨集中,導致田間濕度過大,在部分低洼地塊出現大量積水;11月積溫達到287.5℃,高于往年24.8%,小麥機播期提前,麥苗生長旺盛,而抗病性差,導致莖基腐病侵染。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揚花灌漿期間,降雨集中,30 d累計降雨達到65.3 mm,高出往年42.3 mm的平均值,導致莖基腐病病害蔓延嚴重。

2.4 土壤營養

根據小麥莖基腐病致病性因素分析,缺鋅是誘發病害的主要因素。通常情況下,小麥施肥偏施氮肥,而氮肥易促進小麥生長旺盛,導致植株葉面郁蔽,不利于通風透光,反而適宜小麥莖基腐病的發生和傳播。對胡橋鄉部分小麥莖基腐病發生嚴重地塊的農戶走訪中發現,40%的農戶施氮肥過量,一些農戶氮肥使用量嚴重超標,卻忽視了對鋅肥的有效施用。

2.5 病蟲害

小麥在生長過程中易受多種蟲害侵染。近年來,受冬季氣溫偏高影響,越冬小麥出現長勢旺盛的現象,由此誘發麥蚜蟲、麥葉螨蟲等病害,降低了小麥植株的抗病力。2014年和2015年冬季溫度普遍較高,加劇了蟲害侵染。

3 小麥莖基腐病防治措施

針對輝縣市小麥莖基腐病的發生病理及發生情況來看,在完善防治措施上以農業防治為主,兼施化學防治及選育抗性品種等方法。在農業防治措施上,采用多種方式來提升防治效果。

(1)深耕。在機播前,對病害嚴重的地塊加大玉米秸稈的粉碎還田,再利用深耕作業來減少土壤表層病原菌殘體含量,同時,在秸稈還田時,適當追加秸稈腐熟劑,破壞病原菌的生存環境。

(2)開展輪作換茬。部分病害嚴重地塊,可以與蔬菜、大豆、棉花等雙子葉作物進行輪換種植。

(3)選用抗病性小麥品種。結合輝縣市氣候特點,應選半冬性、矮桿耐病、抗倒春寒小麥品種,如化育198、百農207等。

(4)控制好播種時機和播種量。根據不同小麥品種自身特性差異,優化播種方案。半冬性品種以10月5—18日為適宜播期,弱春性品種以10月15—25日為適宜播期,播種量控制在150~200 kg/667 m2,避免因播量過大導致植株發育不良,降低抗病性。

(5)優化施肥方案。根據病害地塊情況,合理施肥,在優化氮磷鉀比例基礎上,適當增施鋅肥,以15~30 kg/667 m2為宜,并追施腐熟有機肥,確保麥苗健壯。

(6)科學防治。利用種子包衣,以3%苯醚甲環唑、25 g/L咯菌腈或2%戊唑醇懸浮種衣劑包衣,可以減輕病害發生程度。在小麥生長期,做好冬前病害防治,小麥返青期、拔節期選擇藥劑防治1~2次,每667 m2以50%氯溴異氰尿酸可濕性粉劑0.6 kg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3 kg、30%苯甲·丙環唑懸浮劑300~450 mL進行混施,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1005-2690(2017)08-0098-02

S435.121

A

2017-07-19)

猜你喜歡
輝縣市基腐病田塊
渭南市小麥莖基腐病的發生及防控
“施肥寶” 微信小程序端設計與實現
小麥莖基腐病抗性QTL的分析
太行山區域資源在城市品牌形象設計中的應用
水稻-紅螯螯蝦共作模式下不同蝦苗放養模式對比試驗
水稻細菌性基腐病的發生與防治
輝縣市
田塊尺度上的農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勻性*
百香果莖基腐病綜合防治技術要點
輝縣市災后疾病防控工作井然有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