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中勤教授行氣潤腸方治療功能性便秘經驗總結

2017-01-19 18:03李自強李瑞嬌黨中勤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下半月 2016年11期
關鍵詞:功能性便秘臨床經驗

李自強+李瑞嬌+黨中勤

【摘要】功能性便秘病因病機雖多,但脾虛氣滯、腸燥失潤、傳導失常是各型便秘的共同點。黨中勤教授在臨床中總結各型便秘共性,創立“行氣潤腸方”,并在此基礎上加減運用,用于治療功能性便秘療效滿意。

【關鍵詞】功能性便秘;脾虛氣滯;腸燥失潤;傳導失常;臨床經驗

【中圖分類號】R249【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6)21-0041-02

Abstract:

Keywords:

便秘,即西醫學之功能性便秘。凡糞便留滯腸內過久,秘結不通而致排便周期延長,或周期不長,但糞質干結以致排便困難,或糞質不硬,雖有便意卻排便不暢,均屬便秘[1]。黨中勤教授據多年臨證經驗,總結該病病因病機而立“行氣潤腸方”,治療功能性便秘屢獲良效?,F將黨中勤教授臨床運用“行氣潤腸方”治療便秘的經驗總結如下。

1病因病機

本病多由飲食不節、外邪犯胃、情志失調、稟賦不足或年老體虛、產后、病后所致[1]。飲食不節,過食辛辣、生冷者可有熱結、寒凝;外邪犯胃者,多寒凝、燥熱;情志失調者,多氣滯;稟賦不足或年老體虛、產后、病后者,多氣血兩虧乃至陰陽俱虛。黨中勤教授認為,便秘病因病機雖繁,但其基本病變位處大腸,《素問·五臟別論》云:六腑“傳化物而不藏”,《素問·靈蘭秘典論》以大腸為“傳導之官”,恢復大腸傳導功能應是貫穿治療始終的思路,故以“通”字立法。糞便通過大腸,首需推動有源,次賴腸道濡潤。動力的直接來源為氣,腸道因津液輸布而濡潤。若動力匱乏,道路艱澀,則糞便無以下行。正如《癥因脈治·大便秘結論》中所述:“諸氣怫郁,則氣壅大腸,而大便乃結”;又如《蘭室秘藏·大便結燥門》中所論:“若饑飽失節,勞役過度,損傷胃氣,食辛熱味厚之物,而助火邪,伏于血中,耗散真陰,津液虧少,故大便結燥”。故本病的病機關鍵在于脾虛氣滯、腸燥失潤、傳導失常。

2論治思路

針對便秘脾虛氣滯、腸燥失潤、傳導失常的基本特點,黨中勤教授立足脾主運化的生理功能,從氣、血、津、液入手,兼顧肝腎,創立“行氣潤腸方”以健脾理氣潤腸通便。方藥組成:生白術45g,生白芍30g,玄參30g,女貞子30g,火麻仁30g,肉蓯蓉30g,生決明子25g,厚樸10g,炒桃仁10g。

方解:津液化生輸布,始自脾,脾不健運,則無以行津液,故重用生白術為君藥;《本草會編》有云:“脾惡濕,濕勝則氣不得施化,津何由生?……用白術以除其濕,則氣得周流而津液生矣”,即是此理。津血同源,用白芍、玄參滋陰養血之品,以益津液化生;女貞子專入肝腎,補肝腎之陰,肝藏血,腎藏精,精血得養,陰津自然充沛,共為臣藥?;鹇槿?、肉蓯蓉、生決明子潤腸通便,直取其用;厚樸行氣通便,共為佐藥。血為氣之母,方中桃仁除潤腸通便之用外,亦能活血祛瘀,并引藥入大腸,血行則氣機通暢,氣行則便通。全方共湊健脾行氣、潤腸通便之功。

3隨證加減

臨證,遇氣虛甚者,加黃芪、黨參;陰虛甚者,加麥冬、生地;血虛者,加當歸、熟地;陽虛者,加附子、干姜;脘腹痞滿者,加大腹皮、沉香曲;納差者,加炒內金、焦三仙;大便燥結嚴重者加制大黃、芒硝。

4輔助治療

便秘往往與個人的飲食、生活習慣密切相關。過多飲食燥熱之品如干果、辣椒等均會誘發或加重便秘;起居不規律,難以形成固定的排便時間,也是便秘一大誘因。故在給予患者藥物調理的同時,需與患者積極溝通,使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以幫助緩解癥狀或避免復發。

5典型病例

患者陳某某,女,54歲,2015年5月26日來診訴大便不暢,日行3~4次,便質偏干,排出量少,腹脹,納食可,小便正常。舌質淡暗,苔薄膩微黃,脈弦滑稍細。行結腸鏡檢查,結腸未見明顯異常。診斷為便秘(氣虛腸燥證),給予行氣潤腸方加黃芪25g,當歸15g,沉香曲6g。7劑,水煎,2次/日,溫服。并囑注意飲食,養成良好排便習慣。1周后復診,訴排便困難癥狀有所減輕,偶覺腹脹。湯藥守上方,黃芪減至18g,加炒萊菔子25g。7劑,水煎,2次/d,溫服。三診:訴便質恢復正常,大便日行2次,大便排出仍稍覺不暢,湯藥在二診基礎上,去當歸、炒萊菔子,加郁李仁15g,生甘草6g。7劑,水煎,2次/d,溫服。治療1周后未見復診,電話回訪,訴大便已恢復正常,再次告知平時注意事項。后隨訪6個月,便秘未再復發。

按語:本例患者雖大便日行3~4次,但大便排出不暢,且大便量少、便質偏干,舌質淡暗,脈象稍細,氣虛明顯且兼血虛,考慮患者中年女性,年齡偏大,故以行氣潤腸方方加黃芪、當歸以增益氣補血之效。二診用炒萊菔子化氣之品,佐芪、術益氣之味,脹滿自除。三診除排便稍覺不暢外,已無他癥,則去當歸、炒萊菔子而加郁李仁、甘草,功專行氣潤腸。從初診到三診,以健脾行氣潤腸為主導,隨證加減,諸癥得除。

總之,功能性便秘在現代人群中發病率有逐年升高之趨勢[2],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困擾。黨中勤教授在臨床中總結各型便秘共性,創立“行氣潤腸方”,并在此基礎上加減,用于治療功能性便秘療效滿意,可供臨床參考。

參考文獻

[1]周仲英. 中醫內科學[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7:249-250.

[2]竺翊,余蘇萍.功能性便秘中西醫治療進展[J].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04):222-225.

(編輯:陶希睿)

猜你喜歡
功能性便秘臨床經驗
厲健運用少腹逐瘀湯治療慢性盆腔痛的臨床經驗
曹奕治療丹毒臨床經驗
張艷治療胸痹臨床經驗
溫補法治療痞滿臨床經驗
復方嗜酸乳桿菌對功能性便秘的改善效果觀察
蒙醫治療原發性痛經的臨床經驗
排便技術訓練對功能性便秘患者臨床癥狀及肛管直腸功能的影響
“讓愛繼續”優秀臨床經驗征集項目通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