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壯藥穴位貼敷治療中虛氣逆型胃食管反流病30例療效觀察

2017-01-19 18:25周燕萍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下半月 2016年11期
關鍵詞:胃食管反流病

周燕萍

【摘要】目的:觀察壯藥穴位貼敷治療中虛氣逆型胃食管反流病臨床療效。方法:選擇符合納入標準的中虛氣逆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給予奧美拉唑腸溶片口服治療,治療組30例給予壯藥穴位貼敷治療,兩組均以4周為1個療程。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總有效率治療組為833%,對照組為60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壯藥穴位貼敷治療中虛氣逆型胃食管反流病療效顯著,值得進一步探究。

【關鍵詞】壯藥穴位貼敷;中虛氣逆型;胃食管反流病

【中圖分類號】R57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6)21-0083-02

Abstract:

Keywords:

胃食管反流?。℅astr Oesophageal Reflux Di sease,GERD)是一種臨床常見病,是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適癥狀和(或)并發癥的一種疾病[1]。西醫除應用抑制胃酸及促進胃動力藥外, 沒有其他的治療方案, 難以解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涉及食管內、外、精神心理等多方面的困擾。筆者觀察壯藥穴位貼敷治療中虛氣逆型胃食管反流病30例, 取得了良好的療效,觀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60例患者均為我院脾胃科門診、住院患者,均符合胃食管反流病診斷標準。對照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齡18~60歲,平均(3683±999)歲;治療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18~60歲,平均(4083±1143)歲;兩組性別、年齡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121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分會中國胃食管反流病共識專家組制定的《中國胃食管反流病共識意見》中制定的診斷標準,進行診斷:①有典型的燒心和反流癥狀,且無幽門梗阻或消化道梗阻的證據,排除可能引起燒心癥狀的其它疾??;②內鏡下可能有GERD 的表現[1]。

122中醫證候分類標準參照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第21屆全國脾胃病學術深圳會議《胃食管反流病中醫診療共識意見》[2]。中虛氣逆證,主癥:反酸或泛吐清水;噯氣反流。次癥:胃脘隱痛;胃痞脹滿;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溏??;舌淡、苔薄,脈細弱。

13方法

131[JP2]對照組:奧美拉唑腸溶片20mg(生產廠家:北京太洋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號:H19990114),每日2次,4周為1個療程。[JP]

132治療組:壯藥藥方組成:八角茴香(學名:八角)30g,兩面針30g,穿破石30g,丁香10g,茶辣(學名:吳茱萸)10g,玉桂(學名:肉桂)30g,回頭青(學名:香附)30g,山辣(學名:沙姜)30g加工方法:把上述藥物粉碎后,過篩,加入鮮姜汁調和成膏狀,選穴:脾俞、胃俞、膈俞、三焦俞、天樞、足三里、氣海穴;每日換藥一次,以4周為1療程。

兩組治療期間,糾正不良飲食習慣,禁食生冷、肥甘厚味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

14觀察指標記錄患者初診時與結束時主要癥狀(反酸、燒心、胃痞滿、胸骨后疼痛) 單項的記錄與評價,進行癥狀療效評價和證候療效評價。

15療效評定標準參照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2006 年版《中醫消化病診療指南》。癥狀總積分=程度總積分×頻率分,治療前、治療4 周及停藥后4 周對反流癥狀進行評估,計算治療前后的積分變化判斷療效。臨床痊愈: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5%;顯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0%,但< 95%;有效:癥狀、體征均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但<70%;無效: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證候積分減少< 30%。對反酸、燒心、胃痞滿、胸骨后疼痛程度積分,無癥狀(0分);輕度(1分):需經提醒方能憶起有癥狀;中度(2分):有癥狀主訴但不影響日常生活;重度(3分):有癥狀主訴且影響日常生活。三項積分之和為反流癥狀程度總積分。頻率積分,無發作(0分);輕度(1分):每周發作次數≤3次;中度(2分):每周發作次數>3次,但<7次;重度(3分):每周發作次數<7次。

16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15 統計軟件分析研究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從表1可以看出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總有效率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提示壯藥穴位貼敷治療中虛氣逆型胃食管反流病具有明顯療效。

3討論

現代醫學認為GERD 的發生多由于食管下段括約肌一過性失調,食管清除作用異常,食管黏膜屏障作用下降等因素所導致[3]。治療多用PPI抑制劑加促胃腸動力藥,雖有一定療效,但復發率高,總體效果欠佳[4]。采用壯藥穴位貼敷的方法治療中虛氣逆型胃食管反流病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壯醫認為人體的大多數疾病,主要是因正氣虛而受痧、瘴、蠱、毒、風、濕等有形無形之毒的侵犯,致使天、地、人三氣同步失調,或人體三道兩路運行不暢,功能失調。壯醫藥的治療原則是調氣解毒補虛,治法大體可分為外治法和內治法兩類。壯藥穴位貼敷是以壯醫三道兩路等理論基礎上,結合中醫經絡臟腑腧穴理論,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采用特定壯藥貼敷,作用于脾俞、胃俞、膈俞、三焦俞、天樞、足三里、氣海穴等穴位,調整、調節、調動人體氣血,使之趨于均衡,而具有調節谷道、平順三氣、降逆和胃之功,使疾病自然向愈。

本研究中治療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P<0 05) ,說明壯藥穴位貼敷具有較好療效,提高臨床痊愈率,為臨床治療中虛氣逆型胃食管反流病提供一種可行方法,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林三仁,許國銘,胡品津. 中國胃食管反流病共識意見[J] . 胃腸病學,2007,12 (4):233-239.

[2]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 胃食管反流病中醫診療共識意見(2009,深圳)[J].中醫雜志,2010,51 (9):844-845.

[3]葉任高,陸再英. 內科學[M] .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70-373.

[4]時玉華. 小陷胸湯合平胃散治療胃食管反流病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6 (11):166-167.

(編輯:穆麗華)

猜你喜歡
胃食管反流病
腹腔鏡抗反流手術聯合生物補片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療效觀察
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效果探討
莫沙必利聯合埃索美拉唑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療效觀察
胃食管反流發病相關因素與治療分析
針對消化內科門診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特征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