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性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017-01-21 13:47許飛翔
卷宗 2016年10期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應用研究

許飛翔

摘 要:探究性學習是一種包含著全新的教育思想的教學實踐活動。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是小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主提出問題,選擇探究的策略,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利用多種渠道收集信息,應用各種材料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方式。它不僅能促進學生主體發展,而且還有利于學生主動性的養成、獨創性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以及集體主義精神和團結協作思想的培養,因此,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探究性學習,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也是教師本身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式的體現和需要。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小學語言教學;應用研究

上世紀60年代開始的美國“教育現代化運動”促使許多教育家、心理學家參與“探究學習”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的科學教育課程改革,都大力提倡“探究學習”。1999年,我國啟動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現已進入試點實驗推廣階段,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一。探究性學習這一現代學習方式日益受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關注和重視。這種能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性學習方式,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壓抑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極大地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和智力,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的保持。讓學生在自己的學習環境下自主探索、討論總結、獲得知識,從而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促進綜合素質的發展。

1 開展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的條件

語文探究性學習是需要一定的條件的,我們充分了解影響探究性學習開展的主客因素:學生、教師、學習資源,有利于我們有選擇地開展,避免形式化,庸俗化。

1、需時間和空間

學生進行語文探究性學習需要一定的時間保障,需要一定的活動空間,例如要留有學生收集信息討論問題的時間,留一定空間讓學生參與語文實踐活動。學生必須有合作與交流的機會,探究過程很多不是在教師的視線下完成的,必須留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課堂上,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功能,有三分之二的時間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促進自主探索能力的發展。

2、需保證有力的條件和良好的環境

學生所生活的家庭條件,學校的物質基礎設施、社會環境是制約語文探究性學習的基礎因素,無視這些客觀條件開展探究性學習,必然風吹草動。例如,缺乏圖書設備、網絡設備的農村學校對于需要文獻參與支撐的探究活動往往無法深入,偏僻山區的農村學生要他們探究各種家用電器的功能作用,顯然辦不到。學生應該可以方便、經常地使用多種設備、材料及其它資源,以便進行實驗研究和調查研究。因此充分考慮學生物質條件和學習環境,恰當選擇充分利用周圍資源,才能有效開展語文探究性學習活動。

3、考慮學生的語文基礎和經驗

學生已有的語文知識和能力水平,語文學習的方法、態度、習慣,對具體的語文探究性學習有著相應的促進或制約作用,基礎較差又沒有自主學習興趣的學生,要他們探究性地賞析文章,肯定有困難?;A扎實,學習主動的學生,對淺層的材料搜集、整理、說明探究,就提不起興趣,學習能力比較強的,我就根據不同的課文提出不同的探究要求。開展語文探究性學習,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和知識結構等特點,尤其是生理、心理,學習活動變化的梯度,探究性學習的目標應該是靈活的,方法也是多樣的,確保學生也能通過一定的努力,獲得探究性學習的成果。

4、需教師更新教育觀念

教師在語文探究學習活動中,必須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新課程倡導新型的師生關系以民主平等和諧為特征;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作為教師不僅要參與教學,更要善于調控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的體驗和想法并作正確的評價和引導,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激情。因此教師應該把教學重心放在如何促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運用多種方式獲得語文知識。

2 小學語文實施探究性學習的策略措施

開展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和知識結構等特點,尤其是生理、心理學習活動變化的梯度。探究性學習的目標是靈活的,方法是多樣的,確保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探究性學習的成果。

1、創設情境,培養興趣

問題是探究方式教學的核心。小學生年齡小,情緒較易波動,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因此,認知興趣和求知欲望是小學生最現實、最活躍的探究學習的內驅動力。在課堂教學中,師生要從實際出發,創設各種情境和提出可誘發興趣的問題,可在教材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制造某種不協調,在語文知識與生動的生活聯系的過程中,激起學生的疑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需求,促使師生共同進入學習研討的氛圍,交流彼此的認識和心得。

2、從生活與課本中設定學生感興趣的課題

提出問題是學生思維活動的外顯過程。探究性閱讀能否很好開展,關鍵是確定探究課題。如何才能選好課題,要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要堅持把課題的選擇確立在學生的興趣愛好之上,才能使小學生對課題的探究始終保持巨大的內在動力,才能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求知欲和探索熱情,并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如教《回聲》一課,在課文結束時,老師讓學生說說日常生活中在什么地方能聽到回聲?有個學生說在新房子里聽到回聲,另一個學生就問為什么在自家新房子聽不到回聲?教師抓住機遇,創設情境,組織討論,因勢利導,使學生帶著好奇心去探索、去發現。

3、質疑問難,增強探究意識

探究意識來自于質疑,善于發現問題才會去探究解決問題。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好求謀解”來增強其探究意識。漢語中有很多一字多義、一詞多義的現象。如《邱少云》一課中有這樣兩句話:“從發起沖鋒到戰斗結束才用20分鐘?!边@里為什么用“才”不用“共”?“烈火在他身上燃燒了半個小時才漸漸熄滅”。這一句的“才”與上一句的“才”一樣嗎?學生通過質疑了解到兩個“才”的意思不一樣,前一句表示時間短,后一句表示時間長。戰斗之所以結束得快,是因為戰士們被邱少云的精神所激勵。

4、鼓勵獨特見解,鞏固探究意識

在語文教學中,要使學生不輕易認同別人的觀點,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判斷,敢于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有利于鞏固學生探究意識。如教學《狐貍與烏鴉》一課時,對狐貍有什么樣看法?大部分學生認為狐貍很壞,有個別學生提出狐貍很聰明,善于動腦筋。對不同的看法教師應予肯定。同時指出狐貍確實動了腦筋,但是它是采取欺騙的手段來達到不勞而獲的目的,這是不好的。

5、教給學生“捕魚”的“方法”和“場所”

面對這個知識爆炸的知識經濟時代,今天的知識明天就不夠用的現實,我們不能只注重教給學生“如何捕魚”的學習方法,還需要告訴學生“捕魚”的場所,告訴學生學習的多種渠道和網上的龐大資源應該在何處去找、在何處去學、在何處去發現自己所需要的內容,怎樣去收集一些資料,從哪兒去獲取資料,即告訴學生收集資料、獲取信息的途徑和渠道。如通過報紙剪貼、通過書刊摘抄、電視錄音、收音機錄音、光碟、磁盤、網上下載、實地調查、自己生活體驗、專題采訪等一些怎樣收集信息、獲取知識的途徑和處理信息的方法。

總而言之,探究性學習是在教學改革中新提出的學習方式,它并非對其他學習方式的否定?,F代教學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教師的作用在于鼓舞和指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探討、研究的過程能動地發現對人類是已有對自己卻是未知的知識,教師不再指令學生學習,而是教授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學生的學習產生創造性的結果。在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提高了教師主動學習的自覺性,凸現了學生的主體,也大大激發了學生獨立、主動探究的興趣,豐富了學習的體驗,增強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了合作與共享的個性品質。

猜你喜歡
探究性學習應用研究
探究性閱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探究策略的培養
AG接入技術在固網NGN的應用研究
空域分類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
分層教學,兼顧全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