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沈陽藥科大學藥用植物栽培學教學方法改革的研究

2017-02-04 15:10王晶李敬李丹義路金才
學周刊·下旬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教學改革方法

王晶+李敬+李丹義+路金才

摘 要:藥用植物栽培學是農林院校和醫學類院校中藥專業的一門專業課,也是一門理論性、直觀性、 實用性較強的學科。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通過調整藥用植物栽培學實驗課與理論課的設置,學生分組教學,參與課程的講解及實驗課考核方式的改革,有效地促進藥用植物栽培學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關鍵詞:藥用植物栽培;教學改革;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6-00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005

藥用植物栽培學是農林院校和醫學類院校中藥學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它是研究藥用植物生長發育、產量和品質形成規律及其與環境條件的關系。并在研究的基礎上采取栽培技術措施以實現高產、穩產、優質、高效、低耗的綜合生產目標。藥用植物栽培學是一門應用型課程,也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課。

一、我校藥用植物栽培學的教學現狀

(一)與藥用植物栽培相關學科開設的課程較少,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沈陽藥科大學自2004年新開設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本科專業,藥用植物栽培學是該專業學生的必修課。與之相關的學科很多,有植物形態解剖學、植物生理生化學、生態群落學、生物學、農業氣象學、土壤學、農業化學、植物病理學等。上述學科各自從藥用植物的某一方面,或者從生活環境的某一側面研究與藥用植物栽培相關的問題。然而,我校為傳統的醫藥院校,沒有農學背景,相關學科也沒有開設,重視度不夠。

(二)藥用植物栽培學理論課和實驗課設置存在問題

藥用植物栽培學理論課和實驗課由于沒有安排在同一個學期教學,理論課安排在每年的上學期,時間基本為每年的9~12月,在冬季講述植物具體的栽培技術和田間管理方法時,藥用植物園的植物大部分已經采收或進入休眠期,學生沒有現實的觀察體會場所。而實驗課雖然安排在下學期,但由于理論課考試已經結束,很多內容由于沒有與實踐教學同時進行,例如,田間病害和蟲害的調查實驗中,學生已經記不清理論課中講述的一些病害的癥狀和田間害蟲的識別,影響了實驗的教學效果。

(三)學生對藥用植物栽培學的認識不足,缺乏學習動力和興趣

學生雖然參加了藥用植物栽培實驗教學中的各項技能學習, 但多處于被動地位,該課程在學生看來就是“種地”, 興趣不濃,由于學生對該學科的認識不夠深入,導致學生在藥用植物栽培實驗方面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未能得以體現。

(四)藥用植物栽培學實驗的考核體系存在較大弊端

由于藥用植物栽培學實驗的特殊性,個別生產性實驗結果不能及時、客觀地反映出來,具有一定的生長周期性,所以通過傳統形式,根據實驗報告給出成績考核方法不適用。實驗期間,學生獨立思考、動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效果體現不出來。

二、 藥用植物栽培學教學改革探討

(一)調整理論課與實驗課設置

理論課調整在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的第三學年的下學期,即與實驗課同步進行。春季四月份,安排決明子播種和銀杏嫁接及金銀花扦插實驗;中間為一次室內實驗,做種子活力及丹參葉片磷素測定實驗;六月份安排田間病害和蟲害的調查實驗。這樣理論課和實驗可內容相呼應,增強了教學效果。

(二)開展案例教學的方案

有序推進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是當代一種很有發展潛力的教學模式,但在藥用植物栽培學教學中應用很少。在各論中,對藥材道地性強,或栽培方法特殊的品種,進行選擇性的教學,以案例的形式講述各論重點品種。目前“三七道地性區域及栽培關鍵技術”“鐵皮石斛品種選育及產業化關鍵技術” “吉林撫松人參基地建設及其產業發展”“黃連硒富集的特殊營養生理”等研究成果,以案例的形式進行了講解,講解時力求表達生動,邏輯性強,并十分重視學習環境和氛圍的營造。在多媒體展示案例成果時,盡可能多地展示圖片,每張幻燈片中,圖片要清晰,要避免圖文脫節,提高案例在學生中的感染力,增強學生對栽培課的興趣。

(三)開展小組教學方案

總論結束和各論開始之間,利用兩課時的時間介紹當年中藥材市場的國內外行情并進行分析,提出若干問題供學生思考。同時對這幾年市場價格大起大落,或栽培技術有新突破的品種單獨列出來,分給每個小組,由組長分配任務,負責查詢和講解。每個學生都有一次上講臺的機會介紹他所講述的中藥材新的研究進展。確定的品種如下:冬蟲夏草、金銀花、太子參、番紅花、天麻、五味子等品種。

(四)藥用植物栽培學實驗考核方式的完善方法

藥用植物栽培學實驗作為獨立的一門課程進行教學和考核??己朔椒ê兔恳粋€實驗都緊密聯系。在實驗考核的過程改革如下:(1)平時實驗成績占20%,包括實驗報告和平時表現。(2)決明子的栽培試驗根據每個學生管理實驗地的出苗情況,田間除草情況及施肥管理情況單獨考核占20%。(3)金銀花扦插實驗根據每個學生扦插的成活率單獨考核成績占20%。(4)銀杏嫁接實驗根據每個學生嫁接成活率單獨考核占10%。(5) 室內種子活力測定及丹參葉中磷素含量的測定,根據實驗數據和實驗表現單獨考核占10%。(6) 田間病害和蟲害的調查實驗,根據學生采集的病葉和捕捉的田間害蟲種類多少,現場進行識別考試,單獨考核占20%。

總之,我校藥用植物栽培學教學改革的創新研究,通過調整實驗課與理論課的設置,可以解決這幾年來藥用植物栽培學的理論課和實驗教學的不同步性,有效地促進藥用植物栽培學的教學效果;開展案例教學,學生分組教學,參與課程的講解,進一步提高理論課學習的興趣和加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提高其綜合能力和創新意識,保證教學質量;藥用植物栽培學實驗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解決這幾年來藥用植物栽培學實驗中,學生對每個實驗中田間管理的不重視,通過考核方法的完善,保證了每一個實驗的完成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榮,馮立新,溫中林,黃華希.藥用植物栽培技術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安徽農業科學,2011(21):13237-13239.

[2] 張新慧,張彩芳.藥用植物栽培學實驗教學的改革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2(22):89-90.endprint

猜你喜歡
教學改革方法
學習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對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賺錢方法
捕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