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責任思想論要

2017-02-10 19:13洪巍城韋冬雪
理論導刊 2017年1期
關鍵詞:習近平

洪巍城+韋冬雪

摘要:習近平責任思想是當代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它初步回答了廣大黨員干部“為何工作、如何工作”的時代課題。它是由使命、責任、擔當組成的內核一致、定位不同、互相補充、互相支撐的理論體系,具有相對完整的結構和內涵:使命是前提,責任是核心,擔當是落腳點,權責一致是保證。習近平責任思想繼承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理論精髓,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深刻內涵,是黨的建設理論在十八大以來的創新性發展。

關鍵詞:習近平;責任思想;為政之道;擔當精神

中圖分類號:D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7408(2017)01-0084-04

縱觀習近平總書記為政之道的論述,可以發現其突出的精神特質就是強烈的使命感、高度的責任感和無私無畏的擔當精神。他將組織與個人的實踐經驗、理論研究都融入到黨和國家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去,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責任思想。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的場合闡述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歷史使命,多次強調黨員干部要有責任擔當,并認為責任擔當是領導干部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他深入論述了何為責任擔當、責任擔當為何、如何責任擔當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觀點、新思想,形成了以“使命、責任、擔當”為核心結構的思想體系,呈現出博大的歷史情懷、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強烈的創新精神,是新時代黨員干部從政履職的重要指導思想之一。

一、習近平責任思想的形成

習近平責任思想是以習近平為主要創立者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和理論探索中逐步形成的精神成果,其生成也是一個繼承與開拓的演進過程。

1.中國共產黨人一脈相承的責任觀是習近平責任思想的起點。責任感是中國共產黨人與生俱來的可貴品質。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一代又一代黨和國家領導人都以民族和國家使命為己任,奉獻終生,他們留下的大量關于責任問題的精辟論述,是習近平責任思想的起點。

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從不同的角度談了他們的責任觀,但尚未形成系統性的觀點。毛澤東同志在1945年8月13日發表的《抗日戰爭后我們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中指出,“我們的責任,是向人民負責。每句話,每個行動,每項政策,都要適合人民的利益?!?[1]鄧小平同志1962年2月6日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黨成為執政黨之后,黨的責任就加重了,每一個黨員、每一個領導同志的責任也更重了。[2]江澤民同志1997年12月22日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面對新世紀,我們黨肩負著重大的歷史責任,我們廣大干部首先是幾千名高級干部、幾萬名中級干部肩負著重大的歷史責任?!?[3]胡錦濤同志也在不同場合分別強調領導干部、社會媒體、企業、青年團員、教師等等群體的責任意識,并針對不同的群體分別做了重要指示。這些寶貴的關于責任觀的論述是習近平責任思想的重要理論來源,是中國共產黨人可貴品質的體現。

2.長期的工作實踐是習近平責任思想的現實來源。習近平在進入中央之前長期在農村、部隊和地方工作,具有豐富的執政實踐經驗,長期的工作實踐和思考是習近平責任思想的現實來源。這一時期是習近平責任思想形成的重要時期。

習近平任浙江省主要領導時就曾多次指出:“領導干部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黨和人民把我們放在這個崗位上,這是對我們的信任,是賦予我們的責任,是給我們為黨分憂、為國效力、為民盡責的機會?!盵4]25“拎著‘烏紗帽為民干事,就要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第一位,把自己擔任的領導職務看作是黨和人民賦予的重托和責任,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兢兢業業、殫精竭慮,時刻把人民的安危和貧富掛在心上?!盵4]50“敢于負責,是領導干部必備的精神狀態……領導干部重任之下,必須能負重才能擔當。負重就要敢于負責。敢于負責,就要求我們的領導干部大膽工作,以敢抓敢管、盡職盡責、奮發有為為榮,以不負責任、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為恥,……遇到問題不回避,遇到困難不躲避,遇到風險不逃避,而是敢于迎難而上,勇于承擔責任,善于總結教訓、糾正錯誤?!盵4]229

這些觀點論及了使命感、責任感和擔當精神的重要性與相互關系,初步形成了習近平責任思想的基本框架。

3.十八大以來的理論與實踐將習近平責任思想推向成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高瞻遠矚、理論聯系實際,逐步形成了三位一體、互相支撐、互相補充的責任思想,將習近平責任思想推向成熟,是馬克思主義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的新發展。

習近平在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就莊嚴地提出“三個責任”:對民族的責任、對人民的責任、對黨的責任,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大擔當。他多次強調:“我們一定不負重托,不辱使命!”[5]“我深知,擔任國家主席這一崇高職務,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將忠實履行憲法賦予的職責,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恪盡職守,夙夜在公,為民服務,為國盡力,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決不辜負各位代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盵5]“中國共產黨堅持執政為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盵6]

這些表述將使命和責任緊密聯系起來,并闡述了“堅持人民是歷史主體、堅持為人民服務”的馬克思主義責任觀,顯示了責任觀的新向度、責任感的新來源——憲法賦予的法定責任是領導人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

在新常態下經濟發展壓力增大、簡政放權大力推進、追責問責壓力加大的環境下,少部分黨員干部顯示出不適應形勢的情況,習近平同志及時指出其核心是缺乏責任和擔當。他精辟地指出了擔當的深刻涵義,把權力和責任聯系起來,對擔當、責任和權力的關系進行了深刻的闡述:“敢于擔當,黨的干部必須堅持原則、認真負責,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7]“干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盵7]“馬克思主義權力觀概括起來就是兩句話: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權力的行使與責任的擔當緊密相聯,有權必有責??匆粋€領導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沒有責任感,有沒有擔當精神。各級領導干部要珍惜使命、不負重托,在難題面前敢于開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風險面前敢擔責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盵8]

這些論述深刻闡釋了責任、擔當的內在本質,闡述了責任與權力、責任與擔當的關系,形成了成熟的習近平責任思想,以使命為前提、以責任為核心、以擔當為落腳點、以權責一致為保證的理論結構清晰呈現,使命、責任和擔當形成一個既相互區別、又相互支撐和補充的完整體系。

二、習近平責任思想的科學內涵

習近平責任思想是一個結構嚴謹、內涵豐富的思想體系,一方面繼承了優秀傳統文化中“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另一方面又繼承了馬克思主義者解放全人類的理想信念,體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在理論和實踐上的雙重進展。

1.“使命”是習近平責任思想的前提。習近平責任思想首先強調的是共產黨人的使命感。所謂“使命”就是“派人辦事的命令,多指重大責任”。[9]1183換而言之,“使命”一般是指宏大敘事視角下的責任,“命令發布者”是人民、國家,是一種歷史和政治范疇,“命令承擔者”則是具有特定自我意識的群體和個人?!笆姑笔且环N自覺意義上的道德感,它對于歷史后果的承擔不是簡單的履行職責,而是一種道德律令,是一種為了內心的呼喚而勇往直前的精神,是超越功利性的存在。使命本身更多傾向于對歷史責任的承擔性沖動渴望。從一定意義上講,使命是一種指向未來的熱情。它不僅僅是個人的心理結構,甚至可以是一代人乃至整個民族的共同心理體驗。它必須和理性精神進行調和——和現實的、理性的、預期的責任進行結合,二者的形成既有現實理性,又有超脫性的合理的存在。

歷史已經證明,強烈的使命感是中國共產黨人重要的信念之一,他們有著高度的自覺性和主體意識,積極地將自身定位于歷史的坐標并超脫于當下的存在,具有清晰的自我認知。在中國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建設的關鍵時期,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關鍵時期,當代中國共產黨作為先鋒隊擁有不容推卸的領導責任,這既是歷史判斷,也是對自身的認識。

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觀繼承了優秀傳統文化精神——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觀是傳統知識分子的精神追求,今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人共同的心理基礎和信仰。封建時代的知識分子以為民請命、替天行道為己任,是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在要求,其哲學根源是具有神秘色彩的天道觀;而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感則來源于歷史唯物主義,來源于對黨和人民歷史地位和作用的清晰認知,因此當代的使命觀不是建立于客觀唯心主義的基礎之上,而是扎根于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之上。習近平責任思想將這種傳統精神升華為更加深刻的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對這種封建時代的精神進行歷史的、階級的分析和考察,肯定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強調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強調領導干部的公仆地位,將個人的、封建的歷史使命升華為政黨的、現代的歷史使命。

2.“責任”是習近平責任思想的核心。責任就是“分內應做的事或者沒有做好分內應做的事,因而應當承擔的過失”。[9]1627根據責任的涵義,可將責任分成三種形態:一種是客觀存在的責任,如工作職責,是一種客觀要求,不會因個人的意志改變而發生改變,即分內應做的事。另一種責任是“沒有做好分內應做的事,因而應當承擔的過失”,但這種承擔分可為積極的和消極的兩種形態。積極的承擔是一種開放式的、主動性的,消極的承擔是內斂性的、被動式的。積極的承擔稱之為擔當,而消極的承擔則是推諉、推卸,實踐中往往表現為推諉扯皮、明哲保身、懶政庸政。在新常態下,懶政庸政成為拖累中國經濟下行、阻撓改革發展的幫兇,責任與擔當已經成為中國行政倫理中的急需品。習近平責任思想及時強調擔當精神,就是要凸顯擔當的積極性、主動性,黨員干部個體正是在這種開放式的承擔中體現創造性,實現信仰、抱負和實際工作的一致性,而不是理論和實際形成“兩張皮”。

習近平責任思想緊緊抓住解決中國問題的關鍵:黨員領導干部的高度責任感是解決中國改革發展諸多問題的重要基礎。中國共產黨作為長期執政的黨,擁有治理國家的各項權力,各級黨員領導干部代表黨和國家行使一定的權力,這種權力不是一種福利,而是一種義務和責任,領導干部行使權力的方式體現了執政黨的權責觀。習近平指出:“對我來講,人民把我放在這樣的工作崗位上,就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記人民重托,牢記責任重于泰山?!?[10]

傳統的知識分子雖然在心態上懷有為民請命、為國出力的情懷與使命感,但是一方面因為封建專制制度的禁錮和官僚體制的傾軋,其學而優則仕的目的往往是光宗耀祖、升官發財,把當官當成獲得個人和宗族利益的手段,而不是實現理想,出現了理論與實踐的背離;另一方面封建時代的使命感及其理論基礎具有不可靠性,源于天命觀的使命感和源于固定的人性假設(人性善、人性惡等等)的道德責任論都將責任歸咎于主體以外的壓力或固有性質,成為主體逃避責任的借口,具有一定的相對性和虛偽性?,F代倫理學認為只有將責任的來源歸因于主體的自由意志、自由抉擇才具有堅實的基礎。

習近平責任思想強調“權力的行使與責任的擔當緊密相聯,有權必有責”,將責任和權力聯系起來。共產黨人清醒認識到權力本身就是可以違背他人意志而對他人進行支配的能力,這種能力不是領導者個人所固有的,而是由人民群眾所認可和賦予的。行使權力就是領導者的自由意志對他人施加了影響,他的自由抉擇支配了他人的行為,因而他的自由就是他的責任的來源,他的責任是絕對的、無可逃避的。習近平責任思想建立在堅實的權責觀和歷史觀的基礎之上,是現代執政理念的體現。它借助了傳統的表達形式而注入了現代化的深刻內涵,是典型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3.“擔當”是習近平責任思想的落腳點。擔當既不是脫離實際的空洞口號,也不是一種遠離現實的精神哲學。擔當是對責任的一種開放式、預期性、肯定性的承擔,強調責任主體對行為后果的一種主動性的確認,這種確認不僅僅是精神的,而且是現實的,它需要對主體進行懲罰或獎勵。習近平責任思想的最終落腳點在于擔當,即“接受并負起責任”,[9]252要求把責任落到實處。

習近平責任思想將使命的熱情和責任的冷靜都落實到擔當精神上,這種熱情性、現實性和理性的完美融合就是擔當精神的精髓,一方面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理想向度——對未來公平公正的社會的追求,另一方面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向度——對現實的批判性和改變現實的實踐性。習近平責任思想體現了黨的執政思維與時俱進的發展維度,它要求黨員干部的職業道德、職業倫理要考慮到當代條件下“擔當”所體現的創造性與主體性,不是要以集體利益的重大來消滅個人的正當利益,而是要在實現集體利益的過程中保障和實現個人正當利益,這是習近平責任思想的現代性體現。

習近平責任思想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要將擔當作為重要的內心修養和工作理念。黨和人民賦予黨員領導干部一定的工作職責及其權力,職責范圍及其邊界是具有一定的寬度的,也就是說領導者個人都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在這個自由權范圍內做出的決策都不算違反職責,唯一決定領導者的行為的就是其內化的主觀責任和擔當精神。如前所述,責任的來源在于自由意志、來源于自由抉擇。自由裁量權體現了主體(領導者)抉擇的可能性范疇,而主體內心的期待、理念、信仰是賦予主體抉擇的根本動力。領導者正是通過這種抉擇,體現了自身的價值,體現了其自我需要與自我實現,但同時也得到了責任。優秀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工作中秉持內心的信念,選擇了以人民根本利益為宗旨、以公平公正為重的正確決策。他們在重要的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沖突的時刻,并沒有如當代西方行政倫理學所說的那樣陷入對職業、政治意識和國家合法性的質疑,而是牢記黨員的理想和追求。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與社會形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各種矛盾與弊端集中凸顯,政治行政領域也不例外。有少部分黨員干部不能主動適應新的形勢、不愿勇挑重擔,將個人利益、小團體利益看得比國家和大集體利益更重,一旦失去部分不當得利就精神萎靡、無心工作,迅速從“勇猛快干”到“縮手不干”,嚴重影響各項工作的推進,其客觀原因是能力不強、本領恐慌,主觀原因是不愿擔責、懶政庸政。習近平責任思想正是一劑解毒良藥,從黨員干部的基本工作倫理入手,著重解決部分黨員干部應該擔責、如何擔當的重要問題,重振和提升黨組織和行政組織的精神狀態和工作效率,提醒每個黨員不辱使命、不忘初衷。

三、習近平責任思想的重大現實指導意義

習近平責任思想具有深刻的哲理性,是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的發展與創新,是當代黨的建設的理論和經驗總結,對與推進黨的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指導意義。

1.習近平責任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責任論的新發展。習近平責任思想繼承了馬克思理論崇高的理想追求和歷史唯物主義精神,是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責任觀,它體現了共產黨人作為“先鋒隊”的自我歷史定位,是當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亮點。

習近平責任思想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前提:沒有使命感去講責任感是缺乏感情基礎和心理動力的,沒有使命感去講擔當精神是空虛的,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擔當精神。它以高度的責任感為主題:責任感是工作當中須臾不可離的價值觀,直接關系著工作職責的履行和工作行為的決策,對黨和人民的事業有著巨大的影響。有使命感的工作決策才更會從宏觀把握個人的行動后果,負責的實際行動才是使命感的現實體現。只講使命不講責任,就會失去客觀尺度;只講責任不講使命,就會減少主觀的能動性,二者互相制約、互相支撐。它以無私無畏的擔當精神為著力點:使命和責任都必須落實到最后的結果承擔上來,沒有對結果的承擔就談不上責任,更談不上使命,擔當就是主動對自己的決策承擔任何后果。沒有擔當的使命和責任都是虛妄的。

習近平責任思想通過這一系列辯證的論述闡釋了新時代共產黨人應當具備的精神品質,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重要的指導思想。

2.習近平責任思想是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習近平責任思想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成果,是對當今時代主題的回應和解答,體現了當代共產黨人的基本執政理念,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新典范。

習近平責任思想首先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是在社會發展可能性選擇域下的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抉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與堅持是習近平責任思想的基本底色,思想中所體現的強烈的擔當意識來自對奮斗目標的深刻預見、現狀的冷靜分析、對自身的清醒認識和履行義務的自信,其背后是共產黨人的品格和能力。這種精神和現實抉擇首先體現出中國共產黨人的群眾觀、歷史觀,只有在胸懷人民、以人民的利益為根本宗旨的信仰下,使命感才具有豐富、博大的歷史情懷,責任感才具有現實的指向,擔當精神才體現服務人民的取向。

其次,習近平責任思想回應了時代的呼喚。當前,中國人民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奔向中國夢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既有過去取得的寶貴經驗也有過去留下的歷史包袱。我國改革開放的任務還很重,各項改革艱難推進,我國的周邊政治軍事形勢相對嚴峻,經濟形勢不容樂觀,我們的理想目標清晰可見而又需要巨大努力才能達到。這個時期必須統一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擺脫慵懶散,必須振作廣大黨員干部的精神,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擔當精神推動各項事業的發展。

習近平責任思想正是回應了時代呼喚,回答了新常態下全體黨員領導干部“為何工作、如何工作”的歷史課題,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新境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最新發展,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指南。

3.習近平責任思想是當代意識形態的試金石。習近平責任思想堅持以人民群眾利益為根本導向的責任觀,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實踐品格,凸顯出強烈的宗旨意識。

是否出于為最廣大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否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共產黨人與其他國家執政者的根本區別。西方國家的公務員隊伍和官僚機構,表面上是價值中立的工具性組織,沒有意識形態性,但其本質是以政治官僚為代理人的資產階級的國家工具,將行政部門和行政人員變成表面上價值中立、提供公共服務的機構和個人,剝奪其價值傾向、掩蓋人員的階級特征,其實質是將行政人員群體工具化,馴服為利益集團的服務工具,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官僚機構歸根結底代表的是少部分人的利益,服務于資本家集團的利益。

中國的執政黨組織、政府機構的功能和特征與西方的大不相同,它不僅僅承擔著公共服務的職能,它公開承認自身就是人民群眾利益的載體,承擔著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的引導職能,承擔著解放和發展生產關系的職能。中國共產黨人和西方國家的政黨人員、中國公務員與西方國家公務員區別在于鮮明的政治立場和黨性。中國的黨員干部不是價值中立的工具,恰恰相反,他們本身就是人民群眾的利益的代表,是人民群眾中優秀分子的集群。中國共產黨人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的土壤之中,從根本上說他們不存在特殊的團體利益,他們對人民群眾長遠利益的深刻了解和維護是中國共產黨人長期獲得人民群眾衷心擁護的重要原由,而這也正是中華民族在黨的領導下快速崛起的根源所在。黨的領導是,是否堅持黨的領導、是否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服務是中西方執政人員意識形態的根本分歧所在。從這個意義上說,習近平責任思想是廣大黨員干部的工作指南,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特征,是區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其他社會思潮的試金石。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28.

[2]鄧小平文選(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03.

[3]江澤民.論黨的建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75.

[4]習近平.之江新語[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25.

[5]習近平等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EB/OL] .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15/c_113697411.htm.

[6]習近平2014年2月7日在俄羅斯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EB/OL],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2/09/c_119248735.htm.

[7]習近平2013年6月28日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EB/OL],中國中央政府網:http://www.gov.cn/ldhd/2013-06/29/content_2437094.htm.

[8]習近平出席中央黨校2010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EB/OL],中國中央政府網:http://www.gov.cn/ldhd/2010-09/01/content_1693698.htm.

[9]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10]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6∶409.

【責任編輯:閆生金】

猜你喜歡
習近平
習近平,大國抗疫與經濟重啟
習近平的可持續發展之“策”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廣大少年兒童
習近平用典
習近平的會議外交:談問題,交朋友
習近平總書記在清鎮職教城考察
知之深 愛之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