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拯:開封府中包龍圖

2017-02-22 18:15
月讀 2017年2期
關鍵詞:包公權貴包拯

“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系列之八

包拯(999—1062),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主要事跡記載于《宋史·包拯傳》中。包拯為官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又有“包待制”“包龍圖”之稱。包拯逝世后,謚號“孝肅”,有《包孝肅公奏議》傳世。后世將包拯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文曲星、奎星轉世,可見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之高。

上世紀90年代初,有一部風靡大陸的香港電視劇《包青天》。每到晚間,隨著“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的旋律響起,就到了一家老幼圍坐在電視機前,看包拯和他的屬下們巧破各種奇案的時候。當然,包拯的故事不是香港導演的獨創,中國傳統京劇里有《赤桑鎮》《打龍袍》《鍘美案》等一系列的“包公戲”,傳統評書中也有《包公案》《三俠五義》這樣以包拯為主要人物或全書線索的節目。若再求之于古昔,南宋羅燁所著《醉翁談錄》中已載有話本《三現身》的名字,學界普遍認為即《警世通言》中《三現身包龍圖斷冤》一篇的前身。如果確實如此,則以包拯為主角的斷案故事最晚在南宋已經是人們喜聞樂見的說書題材了。包拯的故事能夠流傳千年不絕,而且在流傳中還不斷得到豐富,最終使“包公”成為民間故事中智慧與道德的化身,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那么,歷史上真正的“包公”,究竟是怎樣的人物呢?

一、包拯的生平仕歷

歷史上的包拯是北宋中期的一名官員,字希仁,宋真宗咸平二年(999)生于廬州合肥縣,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中進士,與韓琦、文彥博、吳奎等名臣同榜。此后,包拯被任命為建昌縣知縣,卻由于父母年高而請求辭職回家奉養雙親。幾年后,包拯的父母先后去世,他服喪完畢,又家居兩年才去京師赴選,獲任天長縣知縣。

雖然正式出仕時已近不惑,但包拯的仕途還是很順利的。他在天長縣任滿后即奉命知端州,再次任滿,回京數月即轉任監察御史里行,循資改監察御史。監察御史一職官位雖不高,但能“分察百僚,巡按郡縣,糾視刑獄,肅整朝儀”,權限很廣。包拯在任時建議選將練兵、慎擇宰相,所言都頗有見地。特別是他主張清理河東、河北已經敗壞的民兵制度,選拔兩路民丁精壯加以訓練,在澶淵之盟后以息兵講好為主流的時代,堪稱眼光獨到。

此后,包拯又奉命出使遼國,回國后經三司戶部判官一職,升為京東路轉運使,后又調到陜西路、河北路任轉運使。轉運使是宋代負責一路(相當于今天的?。┴斦闹匾殑?,也是中級官員晉升重臣行列的必經之路。受任轉運使,標志著包拯在朝廷中獲得了相當的重視與肯定。果然,不久包拯就被召回朝廷,任三司戶部副使,成為最高財政官員三司使的副手。在任時,包拯對稅收制度進行了整改與修訂,并建議把漳河流域適宜農耕的大片官營牧場分給河北平民耕種,這對增加百姓的收入有不小的幫助。

由于任職出色,慶歷八年(1048),包拯以天章閣待制知諫院,晉升侍從之列,成為御史臺的第二號人物。在任期間,宰相宋庠、宣徽南院使郭承祐、翰林學士李淑、淮南轉運使王逵等權貴、重臣都遭到包拯彈劾。尤其是宋仁宗所寵張貴妃的伯父張堯佐,因裙帶關系平步青云,身兼四項榮銜。包拯與同僚力諫仁宗,最終迫使張堯佐出外任職,并由仁宗下詔,將“后妃之家不得任兩府要職”著為明令。包拯在知諫院任上近四年,功績頗著,最終雖因同年兼下屬吳奎被貶而自求出外,但仁宗對他仍非常重視,將他的職名遷為龍圖閣直學士,并加以河北都轉運使的要職,這也是包拯被后世稱為“包龍圖”的來由。

嘉祐元年(1056),幾經調任的包拯從知江寧府任上回京,以龍圖閣直學士權知開封府,成為京城開封及周邊地區的最高行政長官。開封府民情復雜,不僅案件繁多,而且常與官員、外戚有關。包拯在任期間興利除弊、不畏權貴,以致民間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的俗語。民間故事中包拯善于斷案、敢拿權貴開刀的形象,與他在開封府任上的作為很有關系。

在任一年半以后,包拯升任御史中丞,后又升任權三司使。包拯與同時另一名臣宋祁都很有聲望,但二人長期不得躋身兩府,故民間有歌謠為他們抱不平道:“撥隊為參政,成群作副樞。虧他包省主(宋時稱三司為‘計省,三司使稱‘省主),悶殺宋尚書(宋祁官工部尚書)?!比欢?、宋兩人仍然遲遲不得升遷。直到嘉祐六年(1061),包拯才得以升任樞密副使,進入宰執行列,此后僅過了一年就去世了。包拯在樞密院任職時間有限,未能一展抱負,這是很可惜的。

包拯去世后,獲謚“孝肅”?!靶ⅰ闭?,指的是他因父母的緣故辭職歸養,家居十年;“肅”者,指的是他無論在臺諫任上,還是在開封府任職期間,都以整肅綱紀聞名,時人甚至將包拯的微笑比作黃河水變清,可見他為人的嚴肅?!靶⒚C”二字,可以說是對包拯一生最正確的評價。

二、“包公”盛名傳千載

包拯活躍的宋仁宗時期,是我國古代一個政治較清明、經濟較發達的時代,也可稱得上人才輩出。與包拯生活于同一時期的文臣,我們耳熟能詳的,有范仲淹、韓琦、富弼、文彥博、宋祁、歐陽修等,武將則有張亢、種世衡、狄青等,但若論在民間口碑卓著、婦孺皆知,上述這幾位在被老百姓親切稱為“包公”的包拯面前,都要甘拜下風。那么問題來了:包拯的名氣為什么會這樣大呢?

首先一個原因是他肯為民做主。包拯到開封府上任時,府中舊有規定,到府衙打官司的民眾不得直接到公堂呈訴,要經過本府吏員轉呈,于是吏員就得到了上下其手的機會。包拯下令大開府門,命民眾上堂陳述曲直,并當堂聽候審斷,從此斷絕了府吏徇私枉法的可能,不僅開封府上下風氣為之一振,而且民眾確實得到了好處。后來包拯做三司使時,看到朝廷對地方有多項不合理的征收,民間頗受其困,就將這些征收項目改為官辦市場,定點收購,百姓因此增加了收入。包拯的這一德政頗為民眾所感念。

其次,包拯不畏權貴的作風,也是他被民眾銘記的一個因素。開封府中有一條惠民河,是官方開鑿的漕運水道,每逢雨季,也是一條重要的泄洪河。自北宋建國以來,很多權貴、內侍看中惠民河兩岸風景優美這一點,在河道周邊陸續起建別墅、園林,導致惠民河嚴重壅塞。包拯到開封任職時,恰逢大雨滂沱,京城積水不得宣泄,形成洪澇災害,給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極大不便。包拯知道惠民河對于泄洪的作用,遂下定決心,將這些豪門勢族占用惠民河河道建造的園林統統拆毀。洪水得以從惠民河排出,京城遂轉危為安。此后,包拯擔任御史中丞,向宋仁宗奏請裁抑宦官,減除冗余開支,而且頗有真抓實干之風,彈劾了多名高級官員。經過這番整頓紀律、打擊犯罪的行動,京城的“貴戚宦官”都受到震懾,一時風氣大有轉變。直到南宋時,宋人談起包拯,還充滿敬意地稱之為“真中丞”。在封建時代,權貴魚肉小民的事件時有發生,包拯敢于與權貴“對著干”,維護了百姓的利益,他的故事被民間傳頌是理所當然的。

第三是包拯的清廉正直、始終如一。在民間故事中,包拯“清如水,明如鏡”,是一個清官、好官,這一形象完全來自歷史上的包拯。北宋時的端州(今廣東肇慶)已經開始生產著名的端硯,而且被列為貢品,歷任地方官借任職之便,往往超出貢額幾十倍地斂取,用來送禮“拉關系”。包拯在端州任職時,嚴格按照規定征收端硯進貢,一方硯臺也不私藏。后來包拯升任監察御史,又向皇帝提意見,要求嚴抓地方官的選用工作,并主張廢錮(永遠取消其任職資格)貪污官員——這在北宋時期來說,是極為嚴重的處理。后來包拯彈劾三司使張方平,也是因為張以國家最高財政官員的身份,向“豪民”購買產業,有以權謀私的嫌疑。包拯去世前,還留下遺囑說:“后世子孫有為官犯贓罪的,不許將他列入家族成員之列,死后不得葬在祖墳。不聽我的話,就不是我的子孫?!卑@種清正的作風,受到了后人的尊重。

第四是包拯善于斷案、明察秋毫。在天長縣任職時,有農家的牛舌頭被割,農家到縣里報案。牛吃草用舌頭卷進嘴里,沒有舌頭,牛只能等著餓死。包拯得知后對報案者說:“回去把牛殺了吧?!睔⑴J俏覈糯俜矫髁罱沟呐e動,農家殺牛后,便有人到縣里來舉報,包拯召見舉報人,責問道:“你為什么割了別人家的牛舌頭,又來告發他?”舉報人驚恐服罪。后來到開封任職,有人在地契上動手腳,到府衙打官司,聲稱自己的土地被侵占,包拯也能辨明其偽造之舉,不僅未使偽造者不當得利,還讓他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后來的《龍圖公案》《包公案》等書寫了很多包公斷案的故事,甚至將包拯說成是“日斷陽,夜斷陰”的神人,又有人說包拯死后在陰間做閻羅王,都是從他生平善于斷案、豪猾不能欺之以方這一特點產生出來的。

三、我們應該向包拯學什么?

從包拯的事跡可以看出他不愧是我國古代一位出色的官員,一個道德和治績都有可稱道之處的人。那么,生活在當代的我們,可以從包拯身上學到些什么呢?

我認為,首先應該學習他剛正不阿的作風。包拯以不畏權貴、不徇私情著稱,《宋史》本傳說他“與人不茍合,不偽辭色悅人”,也就是從不說違心話。在他的老家合肥有一條包河,河中產鯉魚和蓮藕。合肥民間給魚起名“鐵面鯉魚”,傳說這種鯉魚身闊背青、黝黑似鐵,如同包公一般“鐵面丹心”;而河里所產的藕也跟常藕不同,一般的藕斷開以后能拉出很長的絲,故有“藕斷絲連”之說,包河的藕切斷看不到絲,古人說這也是受包公“直道無私”精神的感染而形成的。當然,鯉魚、蓮藕的這些異象,不過是長期演化產生的品種差異,但古人編出這樣“天人感應”的故事,說明百姓是尊敬、喜愛包拯的。今天,習近平同志仍強調領導者要有高尚的氣節,要敢于堅持真理、剛正不阿,可見包拯的精神是符合時代需求的。

其次,我們應該學習包拯清正廉潔的持身之道。包拯是著名的清官,他為防止親朋好友向他請托人情,影響施政,真正做到了“平居無私書,故人、親黨皆絕之”。這種看似不通人情的做法,卻是他從政近三十年,始終能夠清白立身的重要保障。對于包拯的清廉,古人有詩贊曰:“孝肅祠邊古樹森,曲橋回轉倚城陰。清溪流出荷花水,猶是龍圖不染心?!庇绕潆y得的是,包拯能夠以自己為榜樣,感染人、教育人。他的兒子包綬在包拯去世時年僅五歲,但在成長過程中能以父風自勵,成年后幾度出任地方官員,以“清苦守節”著稱,死后除官誥、著述外,沒有留下任何余財,真可說得上“克紹箕裘”了。而包家的第三代包永年也是一位被人贊嘆為“包公之后,信乎有是賢孫也”的清正良吏。包拯能管好自己,還能以身作則,影響子孫,的確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第三,我們應該學習包拯善于察斷的本領。包拯以善于斷案聞名,自天長到開封,他都曾斷明奇案,著于史傳。這些案子看似頭緒紊亂、難以明晰,但包拯能從情理和證據兩方面入手,以事實為依據,判明事件真相,這是包拯被民間稱為“青天”的主要原因。我們今天固然無需像民間傳說中的包拯那樣“審烏盆”“游陰山”,但向包拯學習善于從細微處發現問題,做到見微知著、明察秋毫,還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我們應該學習包拯為民分憂的思想。不畏權貴、清廉正直、善于察斷這些作風的源頭來自包拯關心民瘼、肯為民做主的優良品質。不把百姓放在心上,就不可能從百姓的實際需要出發,解決百姓面臨的緊迫問題。當代從政者當然應該以包拯為榜樣,把以古為鑒落到實處,真心實意地為人民服務,為百性分憂。

最后,我想用包拯的《書端州郡齋壁》來結束全文: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

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

史冊有遺訓,無貽來者羞。

猜你喜歡
包公權貴包拯
包拯的臉是怎么變黑的
包公吃魚
“女包公”
“女包公”
古羅馬廣場雕像探析
包拯智擒偷鍋賊
包拯:我的好名聲多虧了歐陽修
李鐵夫的朋友圈·權貴篇
包公與魔鏡
唐伯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