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中國文化的視角探討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的必然性

2017-02-23 18:07張滋林
關鍵詞:哲學馬克思主義文化

張滋林

(遼寧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從中國文化的視角探討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的必然性

張滋林

(遼寧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于中國的巨大指導意義絕非是移花接木。從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與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著眼,立足于唯物史觀,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歷史發展的契合性,以動態的視角進行觀察,發現了二者對于歷史、社會本原的共同追求與對于人本身社會活動的高度關注是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的重要動因之一。并且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十分注重歷史延續性這個問題,也都有強大的包容性,這些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能夠在中國落地生根的具體條件。而學科的階級性使得其具體價值的實現不具有普適性,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之所以能夠為中國實踐問題的解決提供強有力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支撐,其與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能夠產生強烈共鳴是不可被掩蓋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我們應該對于自己的選擇有著充分的理論自信。

中國文化; 馬克思主義哲學; 思維方式; 包容性; 歷史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在當今時代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導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層面的思考給予我們深遠的啟示,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其中的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學詩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學倫理可以知廉恥、懂榮辱、辨是非。這就從文化的角度印證了不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還是中國傳統文化,都是注重將事物放到歷史中去進行分析的,這一點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能夠在中華大地落地生根具有關鍵性意義。

一、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聯系

1.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更具契合性

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哲學家們思考問題的視角是同以古希臘哲學所代表的西方哲學家們所思考問題的視角是大相徑庭的。由于地緣、氣候等因素的影響,造就了東方人在思考問題時往往喜歡以一種綜合性的思維模式去探討。先以東方古國印度為例,如果研究印度的宗教哲學,肯定繞不過一部叫作“奧義書”的宗教經典。奧義書中兩個最重要的概念是“我”和“梵”。奧義書用許多現在看來不可捉摸的比喻來說明,梵(宇宙、天)就是一切,也就是最高存在。宇宙就是梵,梵就是我;“梵我同一”這個最高理想就是奧義書主要表達的基本內核,在奧義書的思想基礎上產生了吠檀多派,乃至后來直接影響到印度教改革與印度哲學的整體思維模式。而這樣的思維方式在中國則產生得更為久遠,以莊子與董仲舒為代表所強調的天人合一的觀念所造成的影響是振聾發聵的,這種所謂的“大宏觀視角”影響了以中國為代表的整個東方社會長達數千年之久,直到現在也很少有異動。而西方社會則更喜歡從現象與個體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是一種分析性的思維模式。因此,如果從思維模式的選擇上來分析,東方人更能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并不難理解的,那為什么偏偏又是中國能夠選擇馬克思主義哲學,而不是印度?這就是接下來要闡述的一個問題。首先,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繼承式的哲學體系,是站在人類歷史發展的大視域下的具有承接漸進與融合改進能力的動態科學。如果要順利接受其中的諸如聯系的觀點、發展的曲折性觀點、矛盾轉化等一系列問題,那就需要一定的歷史事實加以佐證,才能為社會順利接受。這里面就需要有一個歷史傳承性的問題,在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保證自己的歷史保存的持久連續與完整性能夠超越中國。印度更是這樣,甚至可以說印度本身是沒有自己的歷史的,印度本體的歷史都是從類似于玄奘的《大唐西域記》這樣的外國人的作品中所總結,印度人自己是沒有史書的。關于這方面的研究可參考季羨林先生的作品為范本,這些都有具體的史實為佐證,在這里筆者只是陳述一個觀點,就是以印度為代表的這樣的國度缺乏“歷史傳接意識”,這就對于歷史唯物主義本身會有疑惑性,加之印度又是一個受到宗教影響巨大的國家,雖然思維方式是不沖突的,但是缺乏歷史的繼承與完整性是無法形成一個客觀全面的經驗總結與合乎社會發展規律的理論突破這樣的心理自信的,最多也只能是照抄照搬,生搬硬套的“本本主義”導致的社會變革失敗,成為理論失望,再去尋找其他道路而已。

2.中國文化與馬克思主義哲學都注重對于人的思考

中國長久以來是一個農業國家,這是不爭的事實。雖然中央集權的制度影響了中國長達千年之久,但是沒有一個統治者能夠忽視大眾的社會力量,僅有的那些下場也是甚為悲戚。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重視民眾的思想就已經初步形成了, “天之愛民甚矣,豈其使一人肆于民上?”“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毕啾扔跉W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光輝燦爛,中國在同時期甚至更早的階段對于人性這個主題的考量也并不遜色。王維、王勃、岑參等人的送別詩;杜甫的“三吏三別”;李清照、朱淑真的窗欞相思之詞更是把個人心靈深處的憂傷展現得淋漓盡致。在這一時期,中國的宗教也充斥著濃濃的人文主義色彩,遠在西南邊陲的西藏,那聲見或不見,它轉山轉水轉佛塔,攜挽著高原最純凈的空氣,翻山越嶺,靜靜地流淌,最終安睡在最盼望的伊人的心坎兒里。至于佛教當中的人的精神,那就要提到具有中國自身特色的佛教流派“禪宗”。佛教之所以在印度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并不受待見的原因應該就是其自身紛繁復雜、令人眼花繚亂的教義闡釋使一般受眾缺乏信仰的穩定性。比如,大乘與小乘流派之爭,很久也無法定奪個所以然。而禪宗作為中國自己發展形成的佛教流派,所提倡的人人皆有佛性,也就是說那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以一種濃厚而接地氣的親切的形式很快為大眾所接受,確立了自己的位置。

因此,不論是從中國早期的政治文化,抑或是宗教哲學再到百姓自身的日常體味來看,都是重視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力的。而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僅對于人民群眾推動社會歷史的發展的作用進行一個高度的肯定,并且其哲學系統本身的目的也是指導廣大群眾的社會實踐,去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最終實現人民幸福,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

我們可以看到,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就算是在中央集權制度下的維護皇帝的個人統治的目的來看,在主流的歷史進程中,順應與關注百姓的思想意識是占據主導的,當然這也和中國本身地域廣大、人口眾多、民族多樣、信仰多元,無法像西方國家那種單純能夠依靠武力或者是獨立的宗教意識去完成統治,而想要維護統治就必須讓人民主動接受帝王的統治思想這樣的客觀因素所造成的被動形成的重民的思想意識是分不開的。但是這也正是和馬克思主義哲學所立足的方式不謀而合,都是以一種和平的方式讓人民主動去理解其自身的具體內涵,讓人民形成一種相對的理論自信,進而主動地跟隨理論的引領者進行社會實踐。這也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都具有傳承性與發展價值的共性因素,在人類發展史上任何思想意識形態的立足的根基就是強大的群眾基礎與受眾認可度,而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對于這個問題都有著慎重的思考。

3.中國人更能運用變化的邏輯與動態的視角進行問題思考

提到變化這個問題,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可以上溯到《周易》,當然也有一些學者認為應該把《說文解字》納入進去,這些都有各自的道理。當我們將這些作品進行初步的咀嚼之后,雖然核心意義并不一定能完整準確地演繹出來,但是可以感知到變化的內涵貫穿于文化內容本身。放下最強調變化韻味的《周易》不談,太過于深刻,不敢妄加言論。拿另外的事物來說,如果對中國的傳統經典作品稍加了解就會發現,中國人從古至今,對于文化傳統在骨子里是具有發展的意識的,很多國外學者疑惑,為什么中國會留下那么多可考的經典作品保存到現在,原因就在于此了。如今最出名的就該是走向世界的把“中和”思想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儒家文化,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也開辦得如火如荼。再拿《說文解字》這部“大字典”來說,也是經歷幾個朝代的修訂與學者解讀進而使其對于文字的解讀更加詳細。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到,我們很多的文化作品都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內涵更加豐富明確,也就是前文所述的對于“歷史的承接性與延續性”。這也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所強調的發展的觀點,并且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是會不自覺地將事物放在運動的角度上去看的,各個時期的史學家在研究歷史的時候也往往會以一個宏觀動態的邏輯去對各個時期的具體事實進行考量。雖然這些片段與習慣在當時并沒有上升到純正的理論高度,但是的確正是因為中國人對于事物有著隨著時代的變化進行發展創新的文化傳統,保證了中國文化自身的歷久彌新,也就在客觀上佐證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變化發展理論。

最近幾年,我們對于可持續發展這個問題討論得很是熱鬧,在經歷一些現象之后,我們再翻出來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的時候,“規律”這個詞也是甚是醒目。世間萬物,看似無常變化,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西方不亮東方亮,就像現在有人又穿起了“破衣裳”認為這是復古,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吃野菜,認為更健康。若把這種現象說成是“輪回”,不免容易被化作“唯心主義”的那一撥,其實這也就是規律的體現形式罷了。就像價值規律一樣,總會有一個量化或者是非量化的準線約束著,任何事物都不會無休止地在偏離正常社會運行規律的道路上無限地越走越遠,就算是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太多的問題也還是要以回歸的形式去尋找答案。中國傳統文化思想豐富異常,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很少有一些問題的看法統一過,但是對于順應自然與社會的發展規律這個問題卻是很少有所爭辯的。在孔子看來,天地萬物依照自然規律正常運轉,與人類社會的有序活動是統一的。老莊思想更不必提,對于要順應規律的問題也不止一次地提到過?!吨庇巍樊斨小疤斓赜写竺蓝谎?,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 “古之人外化而內不化,今之人內化而外不化” 都在強調重視自然規律的重要性。再到古代官吏的工作時間,百姓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也都是隨著自然規律而有序地進行。并且古代帝王將相都是對于上天存在敬畏的思想意識的,也就是說,在中國文化的范疇里,對于自然和規律的尊重是根植于文化起源的,而所謂的“征服大自然”“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這些特殊時期的特殊概念是不能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的。對于自然與規律的尊重與認知是與馬克思主義哲學高度契合的。

更加可喜的是,對于中國傳統文化中這些優秀成分的“理性回歸”目前是上到中國領導層,下到普通百姓所津津樂道的,意識上升到能夠以一種揚棄的態度去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以對立統一規律的觀點去看待歷史問題,利用規律去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實事求是的觀點去努力認識事物內部的必然穩定的聯系,把握市場關系,以生產關系的不斷調整以適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需要,從而讓經濟社會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文化思想領域形成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最終形成了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與文化自信!

4.中國文化重視對于問題起源的追溯

認祖歸宗、追本溯源、順藤摸瓜,這些對于事物本源進行追溯的詞匯在《辭?!分斜缺冉允?。在中國,歷朝歷代也都設有專門的史官去幫助帝王記載、傳承并了解前度與現實文明。紀傳體、編年體的史書浩如煙海,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主導意識流是這樣,中國的民族哲學中也有大量的精華去印證這一實際。

在古羌裔納西族所包含的哲學認識中就有關于對于時空方位與陰陽觀念的起源探究,如從象形文字“日”“夜黟”“年”“月”諸字看原始時間觀念的產生;象形文字“鋪、咩”以及“盧、色”即陰陽的最初來源等??梢哉f,中國歷史上有太多類似的文化現象能夠揭示中國人對于事物本原的追逐的熱情,這也是中國文化能夠以如此完整的姿態傳承下來的重要思想源泉之一,一直到現在這種力量也不曾削減。

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并且具有深厚功底的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時間與場合不止一次地闡釋對于問題本原追尋的重要意義。比如,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所強調的“不忘初心”;再比如,2015年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南調研時與當地干部群眾的談話中提到的“要記得住鄉愁”。從古至今,中國人的意識里是包含一種認知的,就是一切的發展都離不開對于事物本原的追溯,如果模糊了事物的本原,那事物在日后的發展道路上必將偏離正確的軌跡。

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夠形成并且具有完善而又科學的歷史體系與緊密的邏輯性,正是因為對于世界本原的認識是清楚的,是基于客觀歷史事實而發展起來的。而老子的樸素唯物主義亦對于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指導意義。世界的本原就是物質,馬克思主義哲學意義上的本原就是這樣一個抽象,至于有的人想要說到底這個物質是怎么個形態和組成,這是不可能的,物質不能去做具體的解釋,它就是馬克思恩格斯基于一切客觀實際與人類斗爭與思想史所總結出的一個科學答案,基于這個源頭才能進一步引述到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中的其他方面。其研究的這種從源到流的縱向性是科學的,同樣也是與中國歷史文化的研究方向和中國文化自身所承載的這種重視“本原價值”的理念是符合的,所以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文化結合是有著這樣的意識統一性的。

二、中國文化的包容性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宏大歷史觀

漢族文化的包容性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本身的包容性能夠產生共鳴。 眾所周知,漢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民族。從歷史趨勢來看,除了漢族的人口數量越來越多這個現象之外,其他少數民族自身的獨特文化完整繼承下來的量是呈現出越來越少的趨勢的,而漢族自身的文化是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穩定的。這點在我們身邊能看到:很多的滿族朋友、蒙古族朋友的戶口簿上雖然顯示的是各自的民族,但是他們的舉止行為、語言邏輯、風俗習慣等基本都被“漢化”,與其他漢族人差不多了。就連苗族這個以往一直被外界視為神秘的民族也被劃分為“生苗”和“熟苗”兩個部分,用以區分是不是被漢化的成分。從遠在東北邊境的黑河滿洲里一帶的俄羅斯人,鴨綠江邊的朝鮮人,到西南邊陲的中國與緬甸交界的果敢,這些地方都有一個共同的現象就是外國人往往是被“中國化”的,而中國人卻還是中國人。這就很有意思,世界上的其他的民族能做到中國“漢文化”這種巨大包容性與承載力的是絕無僅有的。這就也從側面反映出這樣一個問題,就是中國文化是具有獨特的合理性的,之所以能為其他民族所接受,那就又要提到中國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中和”的問題。中國文化可以定義為一種“柔性文化”“水文化”,它的存在是不會以犧牲其他文化為基礎的,就是可以與其他文化和諧相處。同樣這種開放迎合式的文化形式甚至可以允許其他文化和自己在同一個環境領域共生,而正是由于中國文化是站在一個大的歷史宏觀高度上,并且由于中國本身就是一個從跌宕多難、文化多元、人口眾多、朝代更迭數量巨大、不同民族先后統治等一系列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國家,所以文化能有這樣的姿態也是水到渠成。我們必須有這樣的文化自信,這也就是習近平總書記談到“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但現在已經睡醒”這句話的時候,一些國家會膽戰心驚的原因所在。

正是因為中國文化有別于德國法西斯的“納粹文化”、日本帝國主義的“軍國主義”文化這些“排他文化”,所以才使得中國的文化不但沒有為歷史與現實所淘汰,反倒是由于更多更加多元的文化融合,具有了鮮明的時代特征,煥發了新的生機。而西方這種解構領域下的文化,把物質不斷分解,在最開始的確是會形成一些新的發現與科技發明,不過目前他們已經把物質分解到“夸克”這個單位了,分不下去了,因此,我們也看到了他們也在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理念,向東方“取經”。同樣,中國的烹飪之道世界聞名,品嘗過西方與東南亞的菜品就會有所感觸,他們的菜普遍味道特別單一,酸的酸,辣的辣,充其量能綜合出個酸辣味道。而中國菜普遍能在一道菜中品味出不同的味道,原因就是中國的烹飪很講究對于食物的調和,懂得食物的相生相克。中國的調味品與食材種類繁多而復雜,只有在中國人手上,才能讓這些復雜的來自不同地域的食材散發出最彌久的味道。

因此,中國文化的進程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就是只有和平發展,有包容性地接納人類的優秀物質與精神財富,與他人共同進步,允許其他文明的存在,才能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中國的道路就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是否定之否定,揚棄的一個發展過程,一定的時期抓住了主要矛盾,就能夠取得發展;反之,無數的歷史事實都已經證明,唯心主義,失去實事求是的態度,過度自信,就無法抓住主要矛盾,忽視了整體與部分之間的聯系,決策層就會做出錯誤的決策。中國這么大,人口這么多,那等待著整個民族的必將是一次次的浩劫與對國家的巨大慘重的損失。中國人其實很早就意識到這一點,只是沒有上升到具體的理論層面上,而馬克思主義哲學正是將這一系列歷史問題所遺留下來的碎片化信息上升到一個系統的理論層面,歸納出來,用以指導實踐。也正是由于中國經歷這些過程,才會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所提到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有著自己的獨特領悟。所以說,馬克思主義哲學能夠與中國進行結合是必然的,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

三、結語

費孝通老先生提到過16個字,個人覺得是將中國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結合概括最為精妙的一句話,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從機器轟鳴的大工業時代,到科技文明的當今社會,風風雨雨,馬克思主義哲學已經走過一百多年的歷程。春華秋實,紛紛擾擾,最終在現實的夾縫中生存了下來,在中華大地獲得了新的春天。我們要做的就是回到理論中,將它本原的思想同我們中國的自身實踐、自身文化所結合,讓這個偉大的哲學思想體系真正能夠為人類謀求最長遠的幸福發光發熱,讓這股人類思想史當中的涓涓細流,滋潤世間萬物,迸發出最蓬勃的生機!

[1]季羨林.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

[2]乃文.奧義書[M].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2008.

[3]陳衛平.變革·融合·制約[J].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2001(3).

[4]李國文.東巴文化與納西哲學[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5]季羨林.季羨林談佛[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9.

[6]肖前.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合訂本[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7]安啟念.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規律和形態[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3).

[8]余建軍.從進化論到唯物史觀——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起源史研究[D].天津:南開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

[9]陳秀榮,王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理性反思[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4).

[10]張曉彤.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互動[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6(1).

[責任編輯劉馨元]

2017-04-10

張滋林,遼寧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B15

A

2095-0292(2017)03-0012-04

猜你喜歡
哲學馬克思主義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菱的哲學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誰遠誰近?
大健康觀的哲學思考
馬克思主義的“破舊”與“立新”
晾衣哲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