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信息化環境下的計算機公共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2017-02-27 19:07藍雪芬
課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12期
關鍵詞:改革教學模式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在當今這個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對計算機公共課程教學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計算機公共課程的設立,以培養專業型人才為教學目標,但目前,我國計算機公共課程中仍存在很多的問題,本文針對計算機公共課程的教學模式和改革路徑上進行研究探討,以提高計算機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計算機公共課程 ?教學模式 ?改革

【基金項目】主管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廣西職業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重大招標課題,課題編號:GXZJ2016ZD21,課題名稱:經濟欠發達地區中職學校信息化教學資源庫建設與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5-0113-02

引言

教學模式都基于一定的理論指導,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教與學的活動。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它是教學過程中軟件開發的依據。目前,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國教學活動在信息化的背景下發展的非常迅速,但是仍不夠科學和完整,體系不完善,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要求。因此,進一步推進計算機公共課程教學的改革有著重要的意義。

1.現代信息化環境的教學模式

現代信息化環境的教學模式呈現多樣性,根據標準的不同、指導方式、教學目的不同,可對教學模式進行不同類別的劃分?,F代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模式主要為以下幾種:第一,自主學習模式。該模式是學生根據老師所設定的任務和目標,結合老師提供的資源,自主的選擇學習內容,找出與自身特點相適應的學習方法,安排學習的進度,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發展和完善。在當前信息化的環境下,自主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學習計劃;第二,研究性學習教學模式。該模式具備一定的自主積極性,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自身不斷的進行自我提問,自我探索,搜索相關的資源解決問題,并驗證自己探索的結果,對結果進行評價;第三,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該模式是把信息技術、相關資源、課程的內容進行整合的教學方式,把計算機作為學習的手段和工具,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結構,使得學生在信息技術的運用過程中,提高實踐能力。

2.基于信息化環境下的計算機公共課程教學改革路徑

2.1及時更新軟硬件資源

計算機課程要應用到多媒體技術、辦公軟件、操作系統等軟件工具,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Windows系統也更新了好幾代。目前,windows 10已經被廣泛使用,但很多高校在進行計算機教學時仍在使用windows XP系統,辦公軟件仍然使用的版本是Microsoft Office2003,該版本在功能上已經不能滿足用戶需求。所以,計算機課程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及時更新計算機的軟件和硬件,以適應當前時代的發展,從系統的操作到軟件的應用上都應該及時更新,使得學生在學習計算機課程中能夠學有所用。

2.2分級教學

分級教學已經成為計算機課程教學研究過程中的熱點問題。分級教學的實施情況是計算機課程教學是否有效的關鍵,部分學校分級教學都是以學生的成績為劃分標準,對于低層次的學生,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很差,如果直接開始VF系統和數據庫的操作,必然打擊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成績并不能作為計算機分級教學的標準,如果盲目分級會嚴重影響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效果。所以,分級教學時要根據學生對于計算機操作的掌握程度上進行劃分,比如學??蛇M行無紙化考試系統,進行計算機操作能力的考核,并以此成績作為分級教學依據,這種劃分更科學,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教學內容,并合理的進行教學內容上的調整。

2.3加強教師培訓

計算機課程教學除了軟件和硬件,師資力量也是重要影響因素。大部分高校的計算機老師都缺乏專業的技能,很少有培訓的機會,老師也不會主動去更新學校提供的資源,水平落后,而且授課方式一般都是照搬課本,枯燥乏味。所以,學校應該定期對計算機老師進行培訓,給予教師發展的空間,拓寬視野,加強教師的專業技能,教師也應該經常和學生進行交流,在相互學習中共同進步。

2.4根據專業設置教學內容

傳統教學內容的設置都是針對所有學生,不具針對性,學校應該根據專業對教學內容進行安排,不同專業,計算機的應用熟練度是不一樣的。有的專業經常使用辦公軟件,可以加強該類專業的office教學,有的專業經常用到表格和數據的處理,可以加強該類專業excel等相關軟件的教學。

2.5考核方式的改革

計算機課程的考核方式普遍已經使用無紙化考試系統,該系統題庫較為全面,知識點比較系統,隨機抽取試題的方式更加具有客觀性,也更加公平。但是該系統更新不及時,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由于部分學校的不重視,使得系統的更新得不到實施。無紙化考試系統也容易受到網絡的影響,經常有學生提交試卷時出現錯誤的現象。所以無紙化考試系統進行考核時,學校應該及時的更新系統和數據庫,并把學生計算機知識的差異性考慮進去,進行適當的調整,使考核充分的發揮其作用。

結語

總而言之,科技的進步推動著計算機應用技能的發展,計算機已經成為大多是人的一項基本技能。高校計算機課程的設置,其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計算機來解決實際問題。計算機課程的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其涉及到教學方式、教學內容、考核內容等方面,只有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的配合,才能達到計算機課程開設的目的,促進學生對計算機的運用能力,計算機的教學才能取得成效。

參考文獻:

[1]孫凡士,田小勇.教育信息化資源開發與利用[M].科學出版社,2008.

[2]中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教學研究組.中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體系[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

藍雪芬(1973年7月-),女,廣西河池人,大學本科,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高級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操作,教學研究與管理。

猜你喜歡
改革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創新線上英語教學模式的思考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高中英語“讀寫學思”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