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現狀研究

2017-03-01 12:12楊艷
科技傳播 2016年21期
關鍵詞:存在問題

楊艷

摘 要 當前,我國科技創新體系穩步發展,各項機能逐步發揮,體系運行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幾個方面的突出問題,影響到科技創新體系的良性運行。造成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制度基礎、政策法規、創新環境等三方面因素比較突出。

關鍵詞 科技創新體系;機能發揮;運行成效;存在問題;主要原因

中圖分類號 G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74-0009-02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和科技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經過多年建設,我國科技創新體系逐漸初具規模,進而發揮出各項機能,取得了一定的運行成效,為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極大推動了國家科技競爭能力大幅提升。但是,從系統的角度審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亟須進一步優化,加快完善和發展。

1 我國科技創新體系的機能發揮及運行成效

當前,我國科技創新體系穩步發展,各項機能逐步發揮,孕育創新的作用更加凸顯,取得的創新成果更加顯著,呈現出較好的發展態勢。

1.1 科技創新體系機能逐步發揮

經費保障機能方面。近年來,我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呈不斷上升趨勢,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科技經費投入大國,為科技創新打下了可靠的物質基礎。

人才支撐機能方面??傮w來講,我國科技人才隊伍逐年穩步壯大,人才總量位于世界前列。無論是按人頭數還是按全時當量計,我國投入研發活動的人力規模都已經成為全球最高的國家。

技術中介機能方面。各類技術中介,包括生產力促進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開發中心、創新咨詢公司、孵化器、創業服務中心等中介機構近年來發展迅速,使創新活動得到顯著改善。

研發執行機能方面。近年來,企業不但成為技術成果的使用者,也成為主要的研發執行單位。中小企業成為新的研發與創新主體。大學集中了一半以上從事基礎研究的人員,在技術轉移及興辦科技企業上有重大發展。

1.2 科技創新體系運行取得成效

科技創新取得重大成果。近年來,我國基礎研究國際影響力迅速提升,鐵基高溫超導、量子反?;魻栃?、干細胞等重大創新成果舉世矚目。戰略高技術持續突破,涌現出載人航天、超級計算機、北斗導航等重大成就。綜合分析,我國已成為有世界影響的科技大國?!皬目傮w上看,我國在主要科技領域和方向上實現了鄧小平提出的“占有一席之地”的戰略目標,已進入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盵 1 ]

科技支撐作用日益增強。近年來,經濟增長中的科技含量顯著提高,2015年科技進步貢獻利率提高到55.3%。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勢頭良好,重大技術裝備正在成為出口生力軍,電子商務和信息消費的多樣化個性化成為社會消費的新亮點。

創新能力呈現新的變化。與國際先進水平比,從本世紀初幾乎處于全面跟蹤階段,發展成為領跑、并跑、跟跑并存新格局,越來越具備彎道超車的基礎和條件。

2 我國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盡管科技創新成就巨大,但科技創新體系的運行還未進入真正良性狀態。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對科技創新體系各項機能的發揮和運行效率的提升存在不利影響。

2.1 企業創新能力不符合創新地位

近年來,我國企業的研發經費、研發人員、技術與專利產出都大幅增加,表明我國企業開始成為技術創新的最重要力量。但是,企業的創新能力遠未達到創新主體地位的要求。

缺少長遠的企業技術戰略。在我國,企業負責人或其他不同意見往往容易影響甚至干擾技術開發,從而導致長遠技術目標的實現受到影響。華為公司專門制定了《華為基本法》作為企業戰略規劃,其中明確規定,企業永不進入通信行業以外的領域。相比之下,我國絕大部分企業恰恰十分缺乏這種收斂、專注的技術戰略。

缺少核心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核心技術和能力的積累需要漫長的過程,需要連續多年的投入才能見成效。據統計,知名跨國公司一般要把銷售額的6%~8%用于研究和開發,而國內企業的投入常常達不到售額的2%。這是我國在許多制造業領域世界領先,但自主核心技術開發成就卻小得多的重要原因。

缺少有效的技術創新活動組織。發達國家的公司傾向于橫向細分,以研發小組作為創新的關鍵單位。而我國企業長期實行等級制管理,僵化的組織形式不利于企業核心技術攻關和技術創新,有限的研發投入也難以轉化為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

2.2 科技創新體系缺乏整體互動效應

科技創新體系行為主體被現行的科技體制條塊分割,隸屬不同,研發單位、試驗單位和應用單位難以形成合力,造成技術轉化機構形同虛設,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之間不匹配等后果。官、產、學、研之間缺乏緊密合作,產學研一體化不夠順暢。

2.3 中介機構發展水平相對較低

我國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發展整體上仍處于起步階段,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弊端:

過度依賴政府。目前,分布在大中城市的6萬多個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多由政府有關部門或各級科技管理部門開辦,這些中介機構寄生于主管部門之上,客觀上破壞了不同類型中介機構之間的平等競爭,形成了對某些中介活動不同程度的壟斷。

經營水平較低。中介機構從業人員多數素質不高,缺少專業化、社會化服務能力,業務方式以 “牽線搭橋”式的低水平中介方式為主,距離服務對象的多樣化需求還有較大差距。

結構不合理。我國科技中介機構不僅數量遠遠不夠,而且從結構上來看,發展也極不平衡。服務類中介機構發展相對較快,而服務于科技與金融結合的機構則發展遲緩。

2.4 創新要素相互作用的基礎不盡如人意

《2014-2015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在決定世界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方面,人才開發、創新能力和制度保障繼續發揮著決定性作用?!盵 2 ]這三者恰恰是創新要素相互作用的基礎,目前來看,尚且存在諸多問題。

人才資源相對缺乏。以企業為例,國外一些企業“巨無霸”擁有龐大的研發機構,其人數之多、規模之大、水平之高,堪稱世界一流。而在我國,絕大多數科技工作者都集中在事業單位,企業嚴重缺乏一流的科研人才,技術突破和創新就無從談起。

創新能力亟待提高。雖然我國科技創新碩果累累,但是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并未根本改變,特別是一些航空設備、精密儀器等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裝備制造業仍然主要依賴進口,一些武器裝備和核心元器件只能依靠進口,創新能力不強使我們依然存在被別人“卡脖子”的危險。

體制機制不夠有效。以激勵與保障機制為例??蒲性核透咝i_展科研缺乏自主權;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不合理,條條框框多,程序復雜,成本高;科技成果轉化通道不暢,實際操作中一些后續審批程序繁瑣,周期長,甚至走不通。

3 我國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分析

科技創新體系不能有效運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制度基礎、政策法規、創新環境等3方面因素比較突出。

3.1 制度基礎不夠完善

我國科技創新體系運行的主要問題就在于制度的非完善性,即制度制約。

管理體制繁雜分割,資源配置缺乏效率。當前,國家各部門組織實施的科技創新及相關計劃以及地方性的相關計劃項目種類過于繁雜,有的還重復設置,這就分散了國家科技扶持資金力量,減小了系統集成力量,不利于集中有限資源重點解決短板問題。

現代企業制度尚未建立,國企改革任重道遠。大多數國有企業尚未完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尚未真正確立企業的法人地位,既無力承擔創新風險,也無法獲得創新收益,從而扼殺了國有企業技術創新的內生動力。

科技體制仍有弊端,創新基礎相對較弱。例如,科研機構重復建設、科研活動各自為政、研究方法任務雷同,造成有限的科技資源和資金的巨大浪費。又如,在發現、培養、使用和配置創新人才上不能突破學歷門檻、資歷要求、地域限制等框框,難以廣集天下英才,難以從根本上改變人浮于事、創新能力不強的狀況。

3.2 政策法規不夠健全

自改革開放以來,多項科技創新方面的法律及其配套法規相繼制定并實施,科技創新法制的基本框架體系初步建立。但較為完善的科技創新外部支持機制尚未建立,特別是支持企業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和法規制度尤其缺乏。

科技創新專門法尚未制定。一些先進國家普遍通過立法手段強化政府和科研機構對技術轉移承擔的責任,為技術轉移掃清障礙。我們也有必要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科技創新法》,為科技創新提供法律保障。

財政、金融和稅收政策扶持力度不夠。雖然已出臺了相關政策支持科技創新,但整體看來,現有財政、金融和稅收政策對科技創新的扶持力度依然不夠。針對企業科技創新的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和金融手段應擴大種類范圍;科技財政投入應進一步增加,并加快形成多元化的投資、融資以及風險投資機制。

科技創新知識產權保護缺位。大學和科研機構的評價體系普遍以論文和獎勵為導向,不重視知識產權和創新成果產業化;企業重視短期經營目標,依賴單純引進技術,缺少進行科技創新和擁有知識產權的強烈動力;國家對剽竊和盜用知識產權的打擊力度不夠,知識產權侵權和流失的現象仍然比較嚴重。

3.3 創新環境不夠良好

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環境,可以極大推動我國科技創新。反之,如果環境不佳,科技創新體系運行的有效性就會大打折扣。

對創新的思想認識滯后。我國研究科技創新起步較晚, 1995年以后才開始實施創新工程。因此,在認識上,我們就拉大了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尤其是,長期以來,一些政府和企業沿襲了技術引進的發展思路,習慣于跟在技術先進國家后面亦步亦趨,不能深刻認識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不夠。當前的科技評價追求論文和獲獎數量,不注重發揮市場對科技創新成果的評判作用;科研機構缺乏自主權,科研人員坐不住冷板凳,不能全身心的投入科研;部分科技工作者缺乏科學精神,學術上心浮氣躁,急功近利,甚至發生學術不端。

企業創新活力不足。這些年,國有企業創新動力不足以及民營企業缺乏創新能力和資源的問題依然十分突出。由于缺乏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部分企業尋租獲益,知識產權得不到有效保護,企業就很難產生創新的內在動力,技術創新就只能淪為空談。

參考文獻

[1]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斗——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6-1(2).

[2]姜南.2014-2015年全球競爭力報告述評[EB/OL].[2015-5-25].http://www.sipo.gov.cn/zlssbgs/zlyj/201505/ t20150525_1122384.html.

猜你喜歡
存在問題
醫院門診一卡通收費信息化發展研究
余額寶的理財方式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我國信用評級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瞬變電磁在礦井水文地質工作中的應用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淺談高校生物學專業遺傳學課程的教學現狀與改進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