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前玩手機是否對大學生睡眠質量產生影響

2017-03-12 08:35薛賽男王小朋通格拉
教育教學論壇 2016年52期
關鍵詞:睡眠大學生

薛賽男+王小朋+通格拉

(1.內蒙古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9;2.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9;3.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九中學,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本文為了了解睡前玩手機是否會對大學生睡眠質量產生影響,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量表的方法,發現睡前玩手機的PSQI得分高于睡前不玩手機的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從而得出結論,睡前玩手機更易發生睡眠問題,對睡眠質量產生負面影響。

關鍵詞:大學生;睡眠;PSQI

中圖分類號:G424.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52-0086-02

睡眠的好壞對健康有著直接的影響,良好的睡眠將是高效學習和工作的有效保證。睡眠出現問題可能為各種疾病埋下伏筆,對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研究顯示,睡眠問題影響著全球約四分之一的人,是一個尚未解決的問題。大學生作為中國網民的主要群體,大多數人都習慣在睡前刷微博、聊微信、看電影、玩游戲等,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大學生的睡眠問題。根據可靠報告得知,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存在睡眠質量問題,而大學生白天需要學習科學知識,良好的睡眠是高效學習的可靠保證,因此,研究睡前玩手機是否對睡眠質量產生影響這一問題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本研究旨在探討睡前玩手機是否會對大學生睡眠質量產生一定影響,從而引起在校大學生的重視,為提高大學生的睡眠質量提供可靠依據。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實驗時間為2016年3月—4月。在內蒙古醫科大學選取在校女學生200名,納入標準為每周至少有三晚睡前玩手機時間≥0.5h,對本次調查研究知情同意者。排除標準為進入臨床實習的畢業生和確診為有睡眠障礙的女學生。將這200名女生隨機分為兩組,對100名女生進行干預使其睡前不玩手機的定為實驗組,剩余的100名女生則為對照組。這200名女生都無睡眠障礙且一般情況無差異。對實驗組的干預方法為通過有效溝通告知實驗組女生在此次調查研究的前一周開始至調查結束每晚睡前不玩手機。

2.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以班級為單位發放問卷,調查前統一對被調查班級班長進行培訓。問卷前言采用統一指導語,在被調查者知情同意后進行問卷的填寫,問卷由班長發放,問卷采用不署名方式填寫,打消被調查者心理顧慮。被調查者自己獨自完成調查問卷,問卷完成后當場收回并密封,此次調查一共發放問卷200份,經過仔細檢查發現無效問卷為4份,即問卷有效率為98%。

3.研究工具。①一般資料調查問卷。通過廣泛查閱文獻后自行設計一般資料調查問卷,調查內容有出生日期、年級等。②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該量表是由美國匹茲堡大學精神衛生中心的多位專家學者于1989年精心編制完成的。該量表在國外是學者和研究人員用來評定睡眠障礙以及精神障礙患者睡眠質量的重要研究工具,但同樣也可以用來對一般人睡眠質量進行評估。該量表在評定被試者最近一個月的睡眠質量方面有較高的信效度。PSQI中文版由我國知名學者劉賢臣等人精心修訂完成,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被廣大學者應用多年。19個自評和5個他評條目共同組成了PSQI量表,量表中的第9個自評條目和5個他評條目不參與此次調查計分。18個參與計分的量表條目由7個維度組成,每個維度得分范圍為0—3分。7個維度累計相加的最后得分為PSQI總分,總分范圍為0—21分,得分高低與睡眠質量成反相關即得分越低,表示睡眠質量越高。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4。當PSQI>7分時,可判斷睡眠質量有問題。

4.統計學方法。使用EpiData3.0軟件對數據進行錄入,經仔細核對并確認無誤后應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統計學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1.大學生睡眠質量一般情況。對照組PSQI入睡時間平均得分為(2.48±1.13),睡眠時間的平均得分為(2.46±0.50),睡眠質量得分(2.50±0.50),睡眠效率平均得分為(2.45±0.50),睡眠障礙平均得分為(2.04±0.84),催眠藥物平均得分為(2.17±0.76),日間障礙平均得分為(2.01±0.89)。實驗組PSQI入睡時間平均得分為(1.19±1.16),睡眠時間的平均得分為(1.49±1.10),睡眠效率平均得分為(1.53±1.11),睡眠障礙平均得分為(1.36±1.37),睡眠質量(1.53±1.51),催眠藥物平均得分為(1.70±1.12),日間障礙平均得分為(1.63±1.13)。催眠藥物得分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質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值分別為7.60、7.90、7.75、10.03、4.41、3.81、2.64)。PSQI得分越高,睡眠質量越差,即實驗組學生睡眠質量高于對照組學生睡眠質量。

2.對照組睡眠質量現狀分析。本次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睡前玩手機的大學生睡眠質量指數量表得分明顯高于實驗組,且有17名實驗組學生存在睡眠質量問題,占對照組總人數的17.3%,高于國內報道中的成年人發生睡眠障礙的占比為13.18%。結果顯示,睡前玩手機是影響大學生睡眠質量的重要因素,這可能與手機這一特殊信息載體有關。

3.實驗組睡眠質量現狀分析。實驗組的睡眠質量從調查結果看,各維度得分均低于對照組,催眠藥物這一項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無統計學差異,估計和大學生不是催眠藥物的使用群體有關。

三、小結

本研究結果表示睡前玩手機的大學生的PSQI得分明顯高于睡前不玩手機的大學生的PSQI得分,說明睡前玩手機對睡眠質量有一定影響,由于大學生睡眠質量還未到吃催眠藥物的地步,所以催眠藥物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SQI其余六個因子的得分發現睡前玩手機的得分高于睡前不玩手機的大學生。說明睡前玩手機對睡眠質量有一定影響,應該引起大學生的重視,大學生在睡前應盡量避免玩手機以保證獲得高質量的睡眠,以防睡眠質量問題對今后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F在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低頭玩手機已經成為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甚至可以說丟了手機就像自己丟了魂一樣。人們往往對手機的喜愛和依賴程度勝過對自己的父母和老婆,這就是現代人的一種生活的狀態。同樣的,睡前玩手機已經成為在校大學生的一種習慣性行為。學校應該對學生睡眠質量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多和學生溝通,在學校開展睡前不玩手機的活動與宣傳,以現實案例教育學生不要睡前玩手機,學生自身也應該提高自制力,盡量做到睡前不玩手機。另一方面,高校也應盡可能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校園文化氛圍,在課余時間多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如辯論賽、運動會、詩歌朗誦等,讓更多的學生放下手機,培養健康的興趣,擺脫對手機的依賴。

本研究為橫斷面研究,雖然現在已經知道睡前玩手機會引起大學生睡眠質量問題,但是睡前玩手機影響睡眠質量的具體生物機制還不為人知,需要其他學者對其作出更深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黃海,侯建湘,余莉,周春燕.大學生網絡和手機依賴及其與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性[J].中國學校衛生,2014,(11).

[2]馬云會,郭菲,陳祉妍.網絡與手機使用對青少年睡眠質量影響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4,(12).

猜你喜歡
睡眠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骨創傷后疼痛的療效觀察
新大學生之歌
早產兒不同體位護理對其心肺功能睡眠呼吸暫停胃潴留影響的臨床研究
現代醫學與傳統醫學對睡眠生理的不同認識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