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早期家具的標準器

2017-03-14 17:00蔣群
文物天地 2017年1期
關鍵詞:方桌羅鍋桌面

蔣群

中國古代家具經歷漫長的發展時期。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家具從席地而坐的低矮型向垂足而坐的高型不斷演變發展。漢代以前的生活方式主要圍繞著前者,到漢代逐漸形成較完整的低矮家具體系。高型家具從三國兩晉南北朝出現萌芽,歷經唐代的繁榮發展,到宋代時基本上已形成體系,像桌、椅、凳、高足床、架幾、巾架等高型家具登堂入室,宋代家具風格雅致、質樸不事、雕琢。元代家具則偏向蒙古傳統,雄偉豪放、形體厚重、曲圓豐滿。明代家具主要承宋制,以造型簡潔明快、重神韻而著稱,現在社會和各大博物館保存流傳下來的多是明代中后期的名貴硬木家具。明代初期的家具受早期國力經濟發展的限制,用名貴硬木制作的極少,多為柴木,保存下來極為不易,所以明初家具較為少見。

魯荒王朱檀,朱元璋第十子,生活在明洪武初年,正契合那個時期,墓中出土的朱漆木桌、供案和明器家具模型是明代早期家具形式的標準器,極為難得,從中可以尋覓到宋、元及明代中后期家具的影子。

一、雕刻華美的案形木桌

石面心朱漆木長方桌,又名夾頭榫羅鍋棖半桌。桌長110、寬71.5、高94厘米。保存狀況較好,桌子通體朱漆,采用的是“披麻掛灰”的上漆工藝,先用白麻纏裹木胎,后抹上一層磚灰泥,再上大漆。柴木家具多采用這種方法,既可保護木料,又可起到美觀的作用。桌面由大邊、抹頭和花石面心構成。石面心平鑲在由三塊木板拼接的桌底之上,木板由四條穿帶固定,桌面四周設有攔水線。桌子直腿,微外斜,結構為夾頭榫式。夾頭榫是古典家具中最常用的一種結構,是從北宋發展起來的一種桌案的卯榫結構,靈感來自古代建筑,是從大木梁架構自柱頭開口中夾綽幕(清代稱雀替)的造法中受到的啟發。制作時在腿足的上端開口,嵌夾入牙條及牙頭,然后將腿的榫頭插入桌面底部相對應的卯眼內,外觀桌腿保持整體美觀,這樣牙條、牙頭與桌面接觸后,加大桌腿上端與桌面的接觸面,增強剛性結點,桌面和桌腿的角度不易變動,同時又能把桌面的承重均勻地分散至四條腿足上。這種借鑒保證高型家具的穩固,也是其發展起來的關鍵之一。

朱檀墓出土的長方桌是酒桌的一種。明代的長方桌分小長方桌、大長方桌和條桌三種類型。小長方桌的特點是桌面長在80 120厘米左右,長、寬之比約2:1或3:2,最常見的是桌長等于八仙桌之長,寬度約為八仙桌一半或多半,故稱為“半桌”,多用于飲酒用膳,又名酒桌,所以在桌面四周一般都設有攔水線,朱檀墓長方桌大小、尺寸范圍正符合這種明代的酒桌。在明代,宴飲往往主客兩人共用一桌,賓客多時,則每人各用一桌,因此半桌需求量大,非常流行。特別是此種長方桌雖稱之為桌,形制卻是“案形結構”。因為古代對于桌、案的定名,通常由腿的位置決定。腿的位置在四角邊緣,腿上端出高低榫,分別與面的邊挺和抹頭相交者為桌;腿的位置縮進一段距離,腿上端出等高雙榫與案面的邊挺相交者為案,與其高矮、大小、使用功能皆無關。所稱此“案”為桌,大概與民間稱酒桌的叫法有關。

朱檀墓出土的長方桌造型獨巨匠心,牙條與牙頭為一木連做,從正面看,夾頭榫好似“一腿三牙”式,但實際上桌腿之外的牙頭并未轉45。角。桌子在牙角與牙頭上透雕卷云紋牙花,高高拱起的羅鍋棖抵住牙條,兩端雕刻成獨特的卷葉形,桌子的腿、羅鍋棖、橫棖均加委角線,加工技法嫻熟,不僅實用而且美觀。特別是對牙角和牙頭的精心設計,卷云紋雕刻輕盈靈動,可與明代中后期傳世的名貴桌案家具的卷云紋相媲美,得到王世襄先生的交口稱贊:“如果是一件傳世品,很可能將時代定為明晚期,想不到會早到十四世紀末?!笨梢娖浣浀渲?。

二、造型渾厚的翹頭供案

彎腿帶托泥翹頭供案,體形高大厚重,翹頭間距107、寬69、案高90、托泥長104、寬65.5厘米,在墓中時放置“魯王之寶”木印,從其尺寸判斷,是實用的供案,而非明器。供案有髹飾,大部分已脫落。

案面由三塊木板拼接攢邊裝板而成,兩端插有高大的翹頭,翹頭的榫頭插入案面抹頭,非一木聯作。所謂翹頭,是指案面兩端上翹的部分,明代稱“飛角”。翹頭的造型不僅使平案在視覺上產生優美的線性變化,而且有實際使用功能,初源自畫案,是為防止畫卷展開時卷軸滑落而設置的,畫案的翹頭一般較矮。移到供案上,翹頭變的很高,主要供陳設之用,多至于寺院、祠堂和衙門,屬于供案的一種形式。朱檀墓翹頭供案四足上截挺直,抵案面,肩部向外彎出,順勢而下,至下部內斂后再向外兜轉,足端外卷,落在長方框形的托泥上。案面吊頭下有角牙,前后面在案腿之間的外彎處安順棖,并與案面之間裝絳環板,開海棠式魚門洞,下安壺門式弧線牙條,側面兩腿間安有兩根的橫棖。供案腿部呈“S”狀,俗稱“三彎腿”,看上去顯得比較夸張,再加上高高的翹頭遠觀給人一種威嚴感,在其上陳設祭祀用具、供品則表示對神靈、對祖宗的一種敬畏。另外高大的翹頭案也用在官衙,其形制從心理上起到暗示、警告、“不怒自威”的作用。

翹頭供案的形式可追述到宋代,許多珍貴的宋畫中留下了圖像資料,如北宋佚名《六尊者像》、南宋高宗書《孝經圖》等。朱檀墓這張翹頭供案雖為實用器,且用料粗壯渾厚,但為柴木制作,且未髹大漆,所以與供在寺院、祠堂和衙門的翹頭供案還是有些差別。明代許多翹頭案髹大漆,整體制作渾圓飽滿,腿部彎料大,腿面起線繁縟,雕飾精美。供案的形式與宋代的供案形式差別不大,但宋代的供案更加清麗纖瘦,歷經元代的發展后,供案融入元代家具的風格,成就渾圓厚重造型。

三、玲瓏逼真的家具模型

朱檀墓出土一批種類和式樣較為豐富的家居生活用具模型,既有木質家具類的桌、凳、方幾、架子床、衣箱、衣架、巾架、盆架、屏風等,也有衣食生活中用到的盆、桶、盤、碗、壇,以及飼養雞鴨的禽合、儲糧的倉房,插置兵器的木架,還有竹制的簍、筐,銅制的釜灶、火盆等,基本上滿足了日常生活所需,擺放起來儼然一幅溫馨的家居院落生活場景,是明代早期家居生活用品的微縮。

其中,主要的是家具模型,根據明代家具研究專家楊耀先生在四十年代提出的家具使用功能分類方法,歸為以下六類:

(一)凳類:朱漆木長凳、朱漆木長方桌形箱座、涂金方杌、涂金木圓后背交椅、腳踏。

(二)幾案類:朱漆木長方桌、朱漆木四足束腰方幾。

(三)床榻類:朱漆木架子羅漢床。

(四)貯藏類:朱漆木長方形箱。

(五)臺架類:朱漆木衣架、朱漆木布巾架、朱漆木六足矮面盆架、朱漆木架。

(六)屏座類:朱漆木屏風模型。

這些家具模型是朱檀入葬時制作的家具明器,造型小巧玲瓏,比例協調,應是明初實用家具的真實微縮。家具模型注重細節的裝飾,如朱漆木架子羅漢床三面圍屏上的裝飾欄格和床前雕花的須彌座式牙板,長方形箱子上鏤空花形底板和銅扣吊,木四足方幾腿足部內側的“牙花”,朱漆木衣架、布巾架、屏風兩側的抱鼓墩子座等,都反映出明早期實用家具的神韻。將其與明中后期家具對比,就能發現之間的異同點,譬如朱漆木架子羅漢床,架子與羅漢床分離的獨特造型,與明中后期架子與床一體的造型存在差異。而一些如長方桌的壺門牙條、馬蹄足,方幾的束腰等明式家具中的標準元素,在中后期的家具中演義的更加精致、典范。

四、承前啟后,繼往開來

朱檀墓明代早期家具因位于元末明初,所以必然受到元代家具風格的影響。元代家具的特點是渾厚、粗放、豪邁,如鼓腿膨牙、三彎腿等,都給人以壯實的蒙古漢子的印象,裝飾上也表現出蒙古族對濃烈色彩的熱愛。同時元代家具也非常注重細節的創新,羅鍋棖就是元朝人對家具舒適性和實用性的一種創造,蒙古人喜盤腿而坐,桌子高拱的羅鍋棖比直棖、彎棖在盤坐時更加舒適實用。元代家具雕刻繁復,曲線多,委角和委角線也是元代家具常用的細節裝飾,這種細膩的手法常用在委角羅鍋帳桌子和委角開光裝飾的柜子上。朱檀墓朱漆木長方桌高拱頂牙的羅鍋棖和在腿足、羅鍋棖、橫棖均打窿加委角線等,都是這種元代家具的遺風。后在明代中后期和清早期傳世的硬木家具中,桌子的這種頂牙式高拱羅鍋棖,已漸平,位置下移,最后演變成矮佬、卡子花等結構造型,可見頂牙式高拱羅鍋棖是明代早期家具的一個顯著標志。通過這種局部某些部位比較,從中既可領略明早期洪武家具的魅力,也可以了解其與元和明中晚期家具之間的傳承發展關系。

總之,朱檀墓明代早期家具,歸依漢制,承接宋代家具典雅質樸的風格,但因存在于元末明初過渡時期,所以局部攜有元代家具的元素。家具明器模型按照比例尺寸復原后,整體感覺仍較為粗壯厚重,帶有元代的遺風。但從家具做工及簡潔流暢的風格來看,又儼然是后期明式家具的“鼻祖”。隨著明朝城市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尤其是明代中后期家具制作工藝和材料的不斷發展,創新和審美意識的變化時刻在發生,如在明早期家具中卯榫結構為明榫,后期家具則以暗榫居多,這樣看上去更好地保持家具表面的美觀,不見一卯一榫,“渾然天成”,也成為明代中后期家具的一個特點。尤其是黃花梨、紫檀等名貴硬木的開采,促使以家居、書房家具為代表的明式家具得到長足發展,造型上特別注重形體線條,以優美、明快、清新著稱,進入真正意義上的“明式家具”創新時期,逐漸形成了用料選材考究、造型簡練大方、卯榫結構精密、制作工藝精良的明式硬木家具,開創我國古典家具發展的黃金時期。

猜你喜歡
方桌羅鍋桌面
桌面舞龍
基于APP在線控制雙擠出頭FDM桌面3D打印機的研制
桌面云技術在鐵路行業中的應用
山菊
好用的方桌
現代紅木家具鑒賞
——方桌與茶桌
蘭州市北環路羅鍋溝大橋抗震分析
當灰塵厚厚地落滿了桌面
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方桌”模型構建研究
——基于獨立學院的實證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