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分鐘白天,45分鐘黑夜:航天員陳冬揭秘太空生活

2017-03-17 17:09劉江浩李念
讀者·校園版 2017年7期
關鍵詞:陳冬重力航天員

劉江浩++李念

“神舟”十一號返回艙距地球的直線距離393千米,在這樣的高度下,航天員陳冬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太空生活細節?就讓我們在這些有趣的問答中了解一下吧。

1.航天員在太空中能不能洗澡?

陳冬:洗澡是一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太空環境是完全失重的,水碰到身上會彈走,到處飄,到處飛,完全不受控制。如果飄到設備上,就會非常危險。因此,太空中不可能有淋浴設施。

但是,30多天不洗澡也不行。因為要做實驗,航天員身上會涂抹導電膏,還有運動完后,身上會出汗,基本上我們是兩到三天清潔一次。其實并不是洗,而是擦。我們會使用一種特制的毛巾,毛巾上有特殊的液體,擦拭身體來進行清潔。擦完一遍,再用濕毛巾擦。這樣肯定不如洗澡那么痛快。

在太空中進行擦洗的唯一問題是太冷了,室溫在23℃,毛巾雖然加熱了,但是一旦和皮膚接觸,皮膚的溫度高于外界,而且是在一個開放的、會有空氣對流的環境內,甚至還會有一點小風,所以剛擦完之后,身上涼得特別快,那怎么辦?我們又害怕感冒,干脆就不脫衣服了,把衣服撩起來,簡單擦洗?;旧喜羵€3分鐘就結束了,時間長了會擔心因感冒而影響自己執行任務。

2.會不會專門定制特色食品?

陳冬:在地面吃早飯,可以一個星期都不帶重樣的,比如豆腐腦、胡辣湯、牛肉湯、羊肉湯、油茶、油餅、油條、包子等,但是,在太空里受形式和工藝的限制,不可能有地面的這些小吃。還好有面條,但是也比不了地面上的燴面可口。

我們的食物放在一個小袋子里,需要吃的時候,把袋子加熱,撕開一個口,把食物從袋子中擠出來,擠一口吃一口?,F在已經解決了食物有無的問題,以后要提升品質。相信未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宇航員在太空中吃上燴面還是有希望的。

3.太空第一夜是否會激動得失眠?

陳冬:第一夜確實很激動,但是也沒有睡不著覺。發射當天是早上7點多,其實,我們從半夜1點多就開始做準備,晚上睡得不多。入軌之后,馬上需要休息,因為任務量還很大。一個人值班,負責監視飛行器的工作狀態,另外一個人休息,然后兩個人再交換。

我把睡袋固定在軌道艙之后,鉆進去,一開始還是不適應,跟地面不同,睡在床上的感覺很踏實。在太空中,我們都是豎著睡覺,睡袋的幾個角固定在艙壁上,人鉆進袋子,拉上拉鏈,袋子并不是完全包裹著你,睡袋里面也是有空隙的。

因為確實是太累了,在整個發射過程中,我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腦海中要想著下一個動作、下一個程序、下一個指令。入軌后,精神相對放松一些,人頓時會感覺很累。

所以,盡管不適應,在調整了半天睡姿后,戴上眼罩,我也一覺睡了6個小時,然后開始交換工作。

4.太空中有沒有白天和黑夜?

陳冬:太空中也有白天和黑夜,不過日夜交替得很快?!吧裰邸笔惶栵w船繞地球一圈是90分鐘,實際上,也就是90分鐘經歷一個白天和一個黑夜,45分鐘的白天,45分鐘的黑夜,座艙里面也會明暗交替。

飛船中的每一個舷窗都有布簾遮擋,可以拉下來,就靠艙內的燈光照明。

我們的休息是按照地面的北京時間進行作息,非常規律。

早上6點半起床,開始洗漱,準備早餐,8點半開始工作,中午12點吃午飯。下午2點繼續工作,下午6點開始吃晚飯,晚上總結一下白天的工作,梳理一下第二天的任務。晚上10點半睡覺。

5.進入太空工作時會帶什么私人物品?

陳冬:因為重量受限,我們私人能夠攜帶的物品極少。當時我是帶了照片,為了減輕重量,我把照片印在了布上。一張普通照片的重量可能是幾克,印在非常薄的布上,就只有零點幾克,這樣就可以多印幾張。真的是“寸克寸金”。

我這次帶的是家人的照片和戰友的照片。家人的照片有妻兒、父母的照片;戰友的照片是航天大隊21名戰友的集體照。為什么要帶戰友的照片?我們相處了很長時間,一起生活、工作、學習、吃飯,他們也是我的家人。

我們在太空工作,他們在地面每天都會進行飛控值班,關注著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他們的心始終和我們在一起。太空那么大,我代他們去看看。我覺得,不光是我一個人執行任務,也是大家跟著我一塊去“飛天”,所以我就選了這張集體照。

在飛船上,工作區兩邊各有一個兩立方米的睡眠區,我就把照片貼在旁邊的艙壁上,可以時不時看看。

6.在太空時生病了怎么辦?

陳冬:這種情況在地面我們是考慮到的,會準備一些藥。常見的病癥像發燒、感冒、腹瀉、便秘等。一旦出現身體異樣,地面醫生會根據你出現的癥狀,指導你吃藥。但是一旦生病,對執行任務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我們本來就只有兩個人,任務又很重,如果一個人生病了,需要兩個人協同完成的工作就干不成了,會打亂整個任務的計劃安排,所以我們是非常非常小心的,任何細節都不能出現問題。比如,我們在飛船內騎自行車時會出汗,我們就會把對著我們的幾個通風口都關掉,以防感冒。

有些感冒發燒會有一個潛伏期。比如說,第二天要執行任務,頭一天有可能是病毒潛伏期,但第二天會在進入太空后發病。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們會在飛行前進行醫學隔離,在潛伏期就要把病毒排除掉。

7.飛船經過中國上空時,你心里是什么感覺?

陳冬:在太空中,我和景哥(景海鵬)是有分工的。我們會根據飛船儀表顯示運行的軌跡來判斷位置,馬上到祖國的時候,如果景哥負責照相,我就會跟他說:“快到中國了?!奔词拐诔燥?,快到祖國上空時,我們也會趕緊過去拍幾張照片,然后接著吃。

從太空中拍出的地球很漂亮,更多的是想拍祖國。中國地圖形似一只“雄雞”。飛船是從“雞尾巴”那里進入,到“雞脖子”那里出去。飛船經過中國境內的時間非常短,大概只有四五分鐘。飛船的軌跡是從西往東走,從太空中看下去,能看到祖國的山河、沙漠,很美、很清晰。

其實,在組合體駐留的30天中,任務排得非常滿,前15天根本沒有時間看外面的景色,后面的15天才有時間拍照。

8.在飛船上升和降落的過程中,會產生多大的壓力?

陳冬:由于技術不斷進步,在飛船上升和返回時,艙內的環境條件越來越好,航天員也會越來越舒適。上升時,重力加速度在5.5個g,返回時在4個g左右。一個g就是一個重力加速度。

我們訓練的時候要達到8個g,講得通俗一點,8個你的體重壓在你身上。像我重70公斤,就是8個70公斤壓在我身上,我要能頂得住。一般人如果是8個g,會被壓得胸痛,無法呼吸。普通人基本上能做到4個g就很不錯了。

盡管實際運行中壓力并不會達到8個g,但是,訓練還是要高標準,這樣是為了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因為一旦意外情況發生,飛船會有一種應急返回,應急返回的時候,這個g值就會很高。

9.飛天歸來,重回地面,你會不會有一些不適應呢?身體狀態會發生哪些變化?

陳冬:落地后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恢復身體。從太空返回之后,有些方面是可以短時間恢復的,比如平衡機能、心血管功能、肌肉功能、骨骼恢復、血液和免疫功能等。

在太空中待30多天,影響比較大的是肌肉,肌肉會萎縮;還有就是心血管,因為沒有重力,血液會集中到頭部和上肢,下肢就不那么明顯。而回到地球后,因為有了重力,血管就要重新適應。所以落地后,我們不能站立,因為肌肉發生萎縮,站立時會比較費勁。

此外,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我在太空中待了1個月,身高長了2厘米,這是因為在太空沒有重力?;氐降厍蚝?,身體受到重力影響,身高會逐漸恢復到原來的水平。

猜你喜歡
陳冬重力航天員
我是小小航天員
寫給航天員叔叔的一封信
重力之謎
重心漫談
航天員失重是怎么回事
陳冬:把能用的勁兒都使出來
“整式的加減”綜合檢測題
一張紙的承重力有多大?
重力與質量的比較
不愿錯過的節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