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邏輯史研究的回顧和展望

2017-03-17 21:30孫中原
船山學刊 2017年1期

孫中原

摘 要:

回顧中國邏輯史研究,由梁啟超和胡適開端,取得初步的成就。沈有鼎的研究,有突破性進展,奠定現代研究的堅實基礎。后人研究大盛,爭議多,無定論。展望未來研究,建議從元典的正確詮釋開始,端正分析方法,概括科學結論,推進中國邏輯史理想化和完善化的研究,完成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為中華民族復興和新文化建設的偉業竭盡心力。

關鍵詞:中國邏輯史研究;元研究;創造性詮釋

一、見仁見智中邏史

“名學辯學與邏輯,見仁見智顯神通?!被仡欀袊壿嬍费芯?,由梁啟超和胡適開端,取得初步的成就。沈有鼎研究有突破性的進展,奠定現代研究的堅實基礎。后人研究大盛,爭議多,無定論。

中國古代邏輯學,從墨子開始萌芽,到后期墨家著作《墨經》形成體系。晉魯勝寫《墨辯注序》,把《墨經》叫“墨辯”和“辯經”,“墨辯”在中國逐漸成為固定詞組,其含義一是指《墨經》元典,二是指墨家辯學?!赌洝繁磉_的墨家辯學,是中國傳統邏輯學(古典邏輯學、經典邏輯學)的典型代表,是新時代新中國亟需深入攻關鉆研的重要課題。

清代以前,“名”和“辯”,是分別使用的兩個單獨術語,各代表儒家和墨家兩種邏輯學說?!懊钡拇碜魇恰盾髯印ふ?。晉魯勝《墨辯注序》推崇《墨經》,把《墨經》稱為《墨辯》和《辯經》,魯勝受儒家傳統思想影響,把先秦邏輯思想,一概歸在“名家”的“名”范疇內。魯勝《墨辯注序》開宗明義給“名”(意指名學)的功能,定義為“別同異,明是非,道義之門,政化之準繩”(突顯其認知和政治倫理功能),接著歷數先秦名學的譜系、范疇和作用,末尾歸結為“名之至也”,意即名學的極致。

“辯”的代表作是廣義《墨經》,指《墨子》中《經》和《經說》上下以及《大取》、《小取》六篇。狹義《墨經》指《經》和《經說》上下四篇(以下引《墨子》,只提篇名)?!缎∪ 烽_宗明義說:“夫辯者,將以明是非之分,審治亂之紀,明同異之處,察名實之理,處利害,決嫌疑焉:摹略萬物之然,論求群言之比?!边@是給“辯學”制定功能定義。接著分說思維形式各論“以名舉實,以辭抒意,以說出故”,相當于邏輯學的概念論、判斷論、推理論。又列舉判斷推理形式“或假效譬侔援推”七種。并制定思維規律“以類取,以類予。有諸己不非諸人,無諸己不求諸人”,相當于同一律、矛盾律。下面再說“譬侔援推”,特別是“侔”式推論(比詞類推)的各種謬誤?!缎∪ 肥侵袊糯壿媽W的簡明教學大綱。

“名”和“辯”兩種學說源流,本質一致,但又各有特點。其特點,分別是以“名”統“辯”,或以“辯”統“名”?!懊毕喈斢谡Z詞概念,把它加以擴張,用其廣義,統帥一切思維形式,于是把邏輯叫名學?!稗q”,即辯論,相當于證明反駁,用“辯”統帥一切思維形式,囊括名辭說(概念判斷推論),于是把邏輯叫辯學。古代辯辨二字通假,辯學、辨學是一個意思。

“名”和“辯”,是近代中國學者引進西方邏輯時,把邏輯叫名學、辯學(辨學)的歷史淵源,必然被借用的民族傳統和特色。英國穆勒(J.S.Mill,1806-1873)1843年出版的A System of Logic,Ratiocinative and Inductive,直譯《邏輯體系:演繹與歸納》。嚴復(1854-1921)譯為《穆勒名學》,1905年由金陵金粟齋木刻出版。

英國耶芳斯(W.S.Jevons,1835-1882)1876年在倫敦出版Primer of Logic(直譯邏輯初級讀本,邏輯入門)。1896年出版英人艾約瑟(1823-1905)中譯《辨學啟蒙》。嚴復1909年重譯為《名學淺說》,1909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英國耶方斯1870年出版Elemenfary lessons in logic:Deductive and inductive(直譯《邏輯基礎教程:演繹和歸納》)。王國維(1877-1927)譯為《辨學》,1908年北平文化書社出版。內容包括名辭(概念)、命題、推理式、虛妄論、方法論(分析、綜合)、歸納法(觀察、實驗、假說、分類、抽象)。

現代中國學者,超脫儒墨的宗派性和狹隘性,根據名學、辯學本質的一致性,把二者綜合起來,叫名辯邏輯。其中名辯是中華民族歷史固有的術語,邏輯是跟西方接軌,增加現代色彩,標示學說的學科性質。這體現一種邏輯觀,即把名辯看作邏輯的特品,把西方邏輯看作全人類共同的知識學科。西方邏輯由于發展的系統性、完整性和典型性,成為全人類共同的邏輯,全世界同一的邏輯。

所謂中國古代邏輯(古典邏輯、經典邏輯、傳統邏輯)、“名學”、“辯學”和“名辯學”等,應該用西方現代邏輯的理論方法,衡量分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改造轉型,不然就沒有出路,也沒有意義。這是全球化時代,中華民族進入偉大復興的新時代,順乎歷史潮流,合乎世界大勢的必然現象。近代以來,處理中西邏輯關系,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鋪路搭橋,融會貫通,而不是挖溝筑墻,割裂分離,不相往來。

“名”是中國古代邏輯的重要術語,在《四庫全書》中有1071146次出現,涉及典籍79592卷,在《墨子》中有93次出現?!懊边@一邏輯術語,最初直接的來源,是孔子率先提出的“正名”。

“正名”就是把“名”,即語詞和概念搞正確??鬃犹岢觥罢?,對中國古代哲學和邏輯有深刻巨大的影響??鬃右院蟮闹T子百家,都喜歡談論“正名”?!罢背蔀楣糯軐W和邏輯領域爭論非常激烈的課題,各學派學者都爭相發表意見,提出論點。

戰國后期,秦始皇統一中國前,諸子百家都進入總結概括的學術發展階段。墨家著作《墨經》、儒學大師荀子《正名》和名家領袖公孫龍《名實論》,不約而同地,把這種爭論上升為純邏輯知識,形成中國古代邏輯、古典邏輯、名辯學。荀子《正名》,有以“名”統“辯”的傾向,對名作了系統闡述。荀子詳論“制名之樞要”,略論辭說辯。辭說辯是荀子名學的具體內容和下位概念。

《墨經》有以“辯”統“名”的傾向,對辯名辭說,有系統學說?!缎∪ 酚谩胺蜣q者”云云作墨辯的開頭語,而名辭說是墨辯的具體內容和下位概念。公孫龍《名實論》講物實位正名等邏輯哲學概念,跟墨子荀子一致。公孫龍《名實論》講正名的邏輯規律,用詞造句跟《墨經》一樣。墨子、荀子、公孫龍三家的邏輯總結,幾乎同時,本質一致,又各有特點。

在墨家看來,“辯”是比“名”更重要的概念?!稗q”的第一個意義是辯論。辯論是邏輯學研究的對象,是邏輯學發展的動力,是邏輯學服務的對象。邏輯學從辯論中來,在辯論中發展,回到辯論中去?!稗q”的第二個意義是辯學,即邏輯學?!缎∪ 氛f:“夫辯者”云云,從整篇的語境看,是指關于辯的學問,即邏輯學。它是用古漢語表達,有中國和墨家特色的傳統邏輯。

中國古代邏輯學大廈的三根支柱,第一是《墨經》,第二是《荀子·正名》,第三是《公孫龍子·名實論》。三足鼎立,構成中國古代邏輯的基礎性資料,是中國古代邏輯存在的實證根據。以后所有研究,都是這三大元典的不同詮釋和發揮。更滿意的研究,是更滿意的詮釋和發揮。

二、踏入征程奮不止

“時代決定人命運,形勢終竟比人強?!蔽?956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1960年哲學本科畢業。1958—1961年奉調,就讀中共中央直屬高級黨校自然辯證法班與邏輯班,研究生學歷。1961—1964年奉調,師從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哲學研究所邏輯組汪奠基、沈有鼎,專攻中國古代文獻和中國邏輯史。

個人學術經歷,受時代條件,外界環境決定和制約。起因是毛澤東關注中國邏輯史研究。1949年后,毛澤東見章士釗,執意向章氏借閱其著作《邏輯指要》。毛澤東對章氏說:“聞子于邏輯有著述,得一閱乎?”章氏猶豫不決,遲疑回答說:“此書印于重慶,與叛黨(指國民黨)有關,吾以此呈上一覽,是侮公也,烏乎可?”毛澤東笑著說:“此學問之事,庸何傷?”

毛澤東以繼承吸取歷史上一切有價值思想文化成果的態度看待此事。毛澤東向章氏借閱《邏輯指要》三個多月后,把章氏請到書房。章氏見自己的《邏輯指要》放在毛澤東案頭。毛澤東笑著對章氏說:“吾于此書已一字不遺者閱一通。多少年來吾覽此類述作亦夥矣,然大抵從西籍迻譯(同移譯,翻譯)得來,不足稱為專著,獨子刺(采)取古籍資料,排比于邏輯間架之中,在同類書中,為僅見?!薄拔嵋獯俗阋詾榻袢諈⒖假Y料,宜于印行?!雹?/p>

章氏用西方邏輯框架,充實中國邏輯內容,獨辟蹊徑,開拓中國邏輯研究新領域,駁斥中國無邏輯的偏見謬說,跟毛澤東的思想相合。毛澤東建議中央政治研究室邏輯組編輯《邏輯叢刊》,收入章士釗《邏輯指要》。毛澤東一直把親自設計督編的這套叢書珍藏身邊。

毛澤東1959年6月7日上午8時感冒病中,“依枕”為章士釗《邏輯指要》代擬250字出版說明,是一篇精彩的重版序言。章士釗1959年6月14日寫《重版說明》,照錄毛澤東代擬文字。②

毛澤東病中“依枕”為章士釗《邏輯指要》代擬重版序言,是對章氏罕見的特殊待遇。周谷城曾兩次請求毛澤東為其書撰序,都被毛澤東婉言謝絕。③章士釗1939年5月12日在重慶寫《邏輯指要·自序》說:“尋邏輯之名,起于歐洲,而邏輯之理,存乎天壤。其謂歐洲有邏輯,中國無邏輯者,讏言也?!薄拔彡儆兄疽詺W洲邏輯為經,本邦名理為緯,密密比排,蔚成一學,為此科開一生面?!薄独浴氛f:“邏輯起于歐洲,而理則吾國所固有?!薄氨揪幨滓阅q雜治之,例為此土所有者咸先焉。此學誼當融貫中西,特樹一幟?!薄跋惹孛麑W與歐洲邏輯,信如車之兩輪,相輔而行?!泵珴蓶|一字不漏閱讀,此語受關注。

1959年7月28日毛澤東致信康生(時任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理論小組組長,文教小組副組長)說:“我有興趣的,首先是中國近幾年和近數十年關于邏輯的文章、小冊子和某些專著(不管內容如何),能早日匯編印出,不勝企望!姜椿芳同志的介紹甚為有益,書目搜編也是用了功的,請你便時代我向他轉致謝意?!?/p>

姜椿芳(時任中央編譯局副局長)的“介紹”和“書目搜編”,指姜負責編輯的《邏輯學論文集》六集,收入中國大陸1953年后發表全部邏輯學論文,1958年8月印。其中第四集收入此間全部中國邏輯思想史論文。汪奠基論文《關于中國邏輯史的對象和范圍問題》(《哲學研究》1957年第2期)和《荀子的邏輯思想》(《哲學研究》1958年第1期)等,在收入范圍。④

我時為中共中央直屬高級黨校邏輯班學員。班主任孫定國借我一套供老年人閱讀的大字本《邏輯學論文集》,供我學習。我披覽數月,印象頗深。中央黨校邀請汪奠基為邏輯班授課,中國科學院邏輯組學術秘書倪鼎夫每次陪同。我作為學員,熟知汪奠基中國邏輯史研究。

毛澤東希望更多了解近數十年中國邏輯研究的概況、認識的歷史發展和中國傳統的邏輯思想。1958年毛澤東跟周谷城說,最好把古今所有的邏輯書都搜集起來,印成一部叢書,還在前面寫幾句話,作為按語。毛澤東這一構想,是一項宏偉可期的文化工程,意義非凡。

1958—1961年我就讀中央黨校邏輯班期間,中央有關部門指示建立由中央黨校、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負責人組成的機構,輪流主持京津地區邏輯學大討論。中央黨校每次都派我參加學習研討。在此背景下,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人指示中國人民大學領導人胡錫奎:“人民大學派人跟汪奠基學習中國邏輯史?!蔽曳钪袊嗣翊髮W校長命,調中國科學院,師從汪奠基、沈有鼎,專攻中國古代文獻和中國邏輯史。1961—1964年我奉調就讀中國科學院三年間,以中華書局《諸子集成》為讀本,離章辨句,遍讀載籍,撰讀書報告,呈導師批改,奠定一生研究基礎。我畢生學術研究,以此為出發點和起跳點。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如下拙著,積極肯定和盡力探索中國古代邏輯的內容、體系、性質和發展規律,推動中國古代邏輯大眾化、普及化和通俗化的事業:1.《中國邏輯史》(先秦),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2.《中國邏輯學》,水牛出版社1993年版。3.《詭辯和邏輯名篇賞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4.《詭辯與邏輯名篇賞析》,水牛出版社1993年修訂版。5.《諸子百家的邏輯智慧》,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版。6.《中國邏輯研究》,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2015年列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譯為英文,在海外出版。7.《中華先哲的思維藝術》,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8.《邏輯哲學講演錄》,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大學名師講課實錄”叢書2009年版。附144課時演講錄音光盤。9.《中國邏輯學十講》,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10.《中國邏輯學趣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眾化系列讀物),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11.《諸子百家邏輯故事趣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眾化系列讀物),商務印書館2017年版。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如下拙著,包含中國古代邏輯內容:12.《墨子及其后學》,新華出版社1991年版;1993年修訂版;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1年版;《墨子大全》第75冊,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版。13.《墨學通論》,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墨子大全》第75冊,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版。14.《墨者的智慧》,三聯書店1995年版;2003年第2次印刷,更名《墨子說粹》;《墨子大全》第76冊,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版。15.主編《墨學與現代文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8年版;2007年修訂版;《墨子大全》第76冊,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版。16.《中華大典·哲學典·諸子百家分典》,云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17.《墨子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版。18.《墨子解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19.《墨學七講》,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20.《墨子與墨學》,收入《中國文化經緯》系列叢書,中國書籍出版社2015年版。21.《墨經分類譯注》,收入西泠印社2004年版《王玉璽書〈墨經〉》。22.《墨子大辭典》,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23.《墨學大辭典》,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24.《墨子趣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眾化系列讀物),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

三、期待元研創新釋

“研究進入新時代,期待元研超前賢?!闭雇磥碇袊壿嬍费芯康纳钊?,建議從元典的正確詮釋入手,端正分析方法,概括科學結論,使中國邏輯史的研究,更加理想化和完善化,完成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為中華民族復興和新文化建設的偉業竭盡心力。

(一)期待元研有超越

中國邏輯史經典的詮釋研究,借鑒元研究的觀點方法。德國數學家希爾伯特把理論研究分為“對象和元”兩個層次。把所研究的理論,叫對象理論。把研究對象理論時,所用的工具性理論,叫元理論。美籍波蘭裔學者塔爾斯基,把語言區分為“對象和元”。把所討論的語言,叫對象語言。把討論對象理論時,所用的工具性語言,叫元語言。

美國科學哲學家庫恩認為,科學革命是范式轉換的進程,范式轉換導致理論和方法變革。借鑒庫恩科學范式轉換論的觀點方法,分析中國邏輯研究歷程,可知墨辯和墨辯現代研究,是兩種不同范式的理論形態,在主體、對象、語言、成果、層次、方法、作用、后果、評價等方面,有不同元性質。墨辯和墨辯現代研究不同范式,見表1。

不經詮釋轉型,不便認知應用

經詮釋轉型,便于認知應用

《詩經·小雅·鶴鳴》:“他山之石,可以為錯?!薄八街?,可以攻玉?!薄肮ァ笔侵卫??!板e”是磨刀石。清鄭世元《感懷雜詩》:“他山有礪石,良璧愈晶瑩?!钡Z石是磨刀石?!墩撜Z·衛靈公》載孔子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爆F代世界邏輯科學方法是研究中國古代邏輯的利器。

杜甫《望岳》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蓖踔疁o《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碧K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泵娋?,可比喻用現代世界邏輯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邏輯的最佳學術境界。

(二)蘊當創謂有啟示

借鑒傅偉勛創造性詮釋學的五步法:1.實謂。原典實際上怎么說,原典??笨甲C。2.意謂。原思想家想要表達什么,是“實謂”的意義,是原典訓詁和語義分析。3.蘊謂。原典蘊藏的深層義理,有高低不同的多層蘊涵。4.當謂。原思想家應當說出的,創造的詮釋學者應當如何重新表達,發掘原思想體系表層結構下的深層結構,為原思想家說出應當說出的話。5.創謂。為解決原思想家未完成的課題,現在必須創新地說什么,從批判繼承者,轉化為創造發展者,救活原有思想,消解其難題和矛盾,為原思想家完成創新思維課題,促進世界思想傳統交流,培養創新力量。

用傅偉勛創造性詮釋學的五步法,分析當今學界對中國古代邏輯的研究進程,可知當前學界對中國邏輯史經典的詮釋方法,??庇栐b和義理研究,還遠未超越傅氏所說前兩種境界“實、意謂”,學界成果還遠未達致理想,臻于完滿,凝聚共識,更遑論傅氏所說的后三種境界“蘊、當、創謂”。在后三種境界“蘊、當、創謂”,推出更加理想化和完善化的成果,是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為民族復興和文化建設的偉業盡心竭力。

【 注 釋 】

①龔育之等:《毛澤東的讀書生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6年版,第143、144頁。

②《毛澤東書信選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59—561頁。龔育之等:《毛澤東的讀書生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6年版,第145—146頁。

③《毛澤東書信選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44頁。龔育之等:《毛澤東的讀書生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6年版,第141、142頁。周谷城《回憶毛主席的教導》,見《毛澤東同志八十五誕辰紀念文選》,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1頁。

④《毛澤東書信選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64頁。龔育之等:《毛澤東的讀書生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6年版,第139—140頁;《中國社會科學家辭典》現代卷,甘肅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72—374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