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臺市國土資源局積極推進網上審批服務監管改革

2017-03-21 15:17范喜秋姜艷春
機構與行政 2017年2期
關鍵詞:大數據監管改革

范喜秋+姜艷春

去年以來,煙臺市國土資源局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形勢、立足政府職能轉變新要求,以打造“審批流程最短、辦事效率最高、服務質量最優、監管過程最嚴”的新型機關為目標,在放權上求實效、在監管上求創新、在服務上求提升,積極推進網上審批服務監管改革,實現了全部50項常規審批事項100%上網、審批過程100%電子監管、審批時限平均提速30%以上。

一、借力大數據,著力推進審批方式改革

立足提速增效、便民公開,2016年6月1日正式開通全流程網上審批服務監管平臺,依托國土資源大數據,實現審批服務事項的網上審批、網上辦理,打通服務企業、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由“分級受理”變為“市縣聯動”。以土地供應審批為例,以往的流程至少要分三步走:第一步,縣(市、區)局擬定提請批準出讓方案的請示,到市局遞交請示并蓋章;第二步,申請人按照要求將請示及土地征收批復、權屬審查表、宗地圖等紙質材料組卷完整后報市局政務大廳;第三步,市局審批完成后,簽發同意出讓方案的批復,并通知縣(市、區)局領取。整個流程往往需要申請人從縣(市、區)局到市局之間往返多次,耗費了大量精力,影響了工作效率。全流程網上審批系統運行后,打通了市局與15個縣(區)局、96 個國土所的審批脈絡,申請人可就近將相關材料提交到縣(市、區)局,通過網上審批系統報送市局,審批完成后通知縣(市、區)局報送紙質材料并領取紙質批復,真正實現了讓電路、線路、網絡多跑路,讓企業、群眾少跑腿、不跑腿。山東黃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辦理三山島金礦礦區范圍劃定業務過程中,只需將材料報送萊州市國土資源局,初審完成后直接將材料通過網絡報送市局,市局直接批復,不僅避免了工作人員來回跑腿,而且審批時間也由過去的40多個工作日壓縮到目前的7個工作日。

二是由“業務分割、獨立審批”變為“業務關聯、一體化審批”。探索建立大流程審批服務模式,將土地管理業務的“批、供、用、補、查”和礦產管理業務的“勘、儲、探、采、查”等原本各自相對獨立的審批服務事項有機銜接、融為一體,在全市國土系統統一設置審批服務窗口,通過網上數據共享,實現國土業務通接通辦,每一個環節審批完成后,系統會自動觸發新的業務流程。比如,城市新增建設用地的報批,完成土地征收后,系統會自動觸發該地塊的供地業務,置于數據庫備用。實際供地時,工作人員可隨時調取該地塊的相關信息,連同需要的附件材料直接加載到供地業務流程中,為完成供地業務審批提供便利。

三是由“串聯審批”變為“并聯審批”。大力推行“提前介入、拓展服務、并聯審批”的審批模式,同一審批項目中涉及多科室審批的,系統自動設置并聯會審,大大提高了審批效率。比如,采礦權類審批業務,法律規定受理時間為40個工作日,目前辦理時限為20個工作日,其中去年8月份受理的業務平均辦結時限為16個工作日,壓縮比達到60%以上。

二、聚合新資源,著力推進決策支持方式改革

國土資源業務政策性、專業性強,審批決策不僅需要參考相關指標管控數據,還需要統籌考慮空間數據的審核管理和相關總體規劃情況,通過建立網上審批服務平臺,實現了對審批決策的全方位支持和全數據共享。

一是堅持“數據說話”,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借助國土資源“一張圖”數據中心,建設了預審庫、儲備庫、出讓庫和采礦登記庫、探礦登記庫,初步完成了對海量、多源、異構國土資源數據的集中匯交、分類梳理、共享利用,形成了“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決策支持體系,徹底解決了傳統審批方式借助圖紙人工判讀導致的效率低、易出錯等難題。

二是堅持“資源共享”,提高數據的權威性。建立健全內部數據資源共享共用機制,打破原有數據管理和應用屏障,實現了要件材料的實時入庫,促進了數據資源在各部門之間的橫向調用和市、縣、鄉國土資源系統內的縱向共享,保障了各科室在業務辦理過程中支持決策所應用數據的有效性和唯一性。

三是堅持“智能研判”,提高報審的高效性。比如,重大項目落地,需要企業制作提交用地勘測定界圖、現狀圖等材料,但往往由于測繪方法或制圖精度上的差異,導致該地塊與之前報批地塊存在微小重疊,在紙質材料審批的情況下很難發現,材料上報省廳后往往因為微小誤差被打回調整,延誤了項目落地時間。開通網上審批系統后,系統可直接將地塊坐標導入國土資源“一張圖”數據中心,精確分析地塊占用土地情況、符合規劃情況、占用基本農田情況以及與歷年報批地塊是否存在壓蓋重疊等情況,數據分析精度高、問題發現更及時,不僅保證了項目的合法合規,而且大大提高了對省廳上報件的通過率,省廳上報件通過率由以往的不足80%提高至目前的100%。

三、聚焦全過程,著力推進審批監管方式改革

堅持審批與監管并重,在加強審批服務的同時,時刻繃緊監管這一根弦,建章立制、完善機制,切實提高事中事后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一是建立提醒制度,實行動態監控。通過系統的“紅、黃、綠”燈提示工作人員業務辦理的緊急程度;通過短信平臺發送審批件辦理提醒、到期提醒、超期提醒等三個級別的提醒,確保每項業務、每個環節、每道程序實現時時提醒、處處監控,最大程度杜絕超期辦理、違規辦理問題。

二是完善督辦機制,實行實時監控。安排專人對業務審批過程實時監控,從案件的建立、收件、會審、審核、批復,每一個環節的受理時間、受理人員、審批情況全程監督,對超時限審批的科室和人員進行督察督辦。系統自運行以來,共受理業務704件,辦結628件,全局沒有發生一起超時限審批事項。

三是強化績效考核,實行效果監控。將網上業務辦理時效以及對全流程網上審批服務平臺和“一張圖”數據中心的應用效果納入到全局考核大盤子,與評優評先掛鉤,充分調動全局工作人員審批自覺用網、監管主動靠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聚力效率提升,著力推進服務方式改革

積極回應群眾期盼,從小事做起、從細處改起,以實實在在的服務舉措取信于民。

一是著眼便民利民,主動提供全方位服務。積極推動政務信息由“被動公開”向“主動公開”的轉變,通過系統內外網的數據交換,及時全面向社會公開相關信息,群眾足不出戶便可隨時查看國土業務辦理情況、土地征收相關手續批文等信息,并且可以下載相關文件。結合征地公開查詢系統,主動對外公示自1999年度至今共1476個批次和單獨選址項目的檔案,通過政務信息網上公開,把審批服務搬到了群眾面前、做到了群眾心里。

二是著眼合法合規,主動提供全時速服務。按照“法無授權不可為”的原則,對納入信息系統的審批服務事項和行政權力事項進行全面梳理,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律取消。建立審批規則庫,明確每個審批事項所需的表單和上傳材料;推進審批流程再造,要求每一個審批服務事項在科室內部只設置一個審批節點,減少簽批程序,壓縮辦理時限。

三是著眼高質高效,主動提供全天候服務。利用全流程網上審批服務監管平臺打通了國土資源管理的各個環節,建立起土地“批、供、用、補、查”和礦產“勘、儲、探、采、查”的生態管理圈。以“全業務網上運行、全方位決策支持、全數據共享交換、全網上公開服務、全系統信息安全”的“五全”信息化管理為目標,加快健全完善國土資源“大數據”框架體系,推動國土資源監測監管能力、公共服務能力和信息化發展能力的持續提升?!踝髡邌挝唬簾熍_市國土資源局E:ZLH

關鍵詞:大數據 審批服務 監管 改革

猜你喜歡
大數據監管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備忘
改革創新(二)
監管
監管和扶持并行
放開價格后的監管
瞧,那些改革推手
實施“十個結合”有效監管網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