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今視野下的《太上感應篇》

2017-03-22 14:41劉濤
南方文壇 2017年1期
關鍵詞:老太爺

劉濤

自宋以來,對于《太上感應篇》存在著兩種不同的看法。大致而言,古以為《太上感應篇》有助于教化。雖然對于此書的闡釋側重不同,或以為《太上感應篇》是道教書,或以為“不悖儒家之旨”,或從佛教角度解讀,但基本肯定此書具有積極作用。五四前后,經學被否定①,《太上感應篇》亦被輕易摒棄。時代巨變,古今消息,萬物浮沉,令人慨嘆。古之視野是否不足取,今之視野是否存在問題?五四是否有其偏頗之處?本文通過梳理《太上感應篇》闡釋史,對比古今視野,試圖對上述問題有所討論。

一、《太上感應篇》的作者及是書定位

《太上感應篇》作者不可考。太上云云,托名而已。

或以為作者為宋代李昌齡(937—1008),蓋因《宋史·藝文志》收錄“李昌齡《感應篇》一卷”,《道藏》有《太上感應篇》三十卷,稱“李昌齡傳,鄭清之贊”?!端问贰酚小独畈g傳》:“初,運嘗典許州,有第在城中,昌齡包苴輜重悉留貯焉,其至京城,但藥物藥器而已?!薄八幬锼幤鳌被蚩勺C此李昌齡熱衷于道教,或為作者之一證,然因宋代名李昌齡者多矣,難以確定此人即是。

或以為“《感應篇》的作者是一些不知名的道士。由魏晉道士草創,北宋初年某道士撮其精要,重新謀篇布局,使之短小精悍,便于流傳”②。亦備一說。

其實古書作者大都不明,不可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不可執著必有明確的、單一的作者。余嘉錫說:“古書不題撰人”,“蓋古人著書,不自署姓名,惟師師相傳,知其學出于某氏,遂書以題之,其或時代過久,或學未名家,則傳者失其姓名矣。即其稱為某氏者,或出自其人手著,或門弟子始著竹帛,或后師有所附益,但能不失家法,即為某氏之學。古人以學術為公,初非以此爭名,故于撰著之人,不加別白也?!雹邸短细袘坊蛞嘟洑v了很長時間積累,是很多人智慧的結晶。印光言:“《感應篇》通行本,有太上二字,謂為老子所作。亦有謂本抱樸子而廣之。然不必究其為何人所作,只取其書所說之益。所謂不以人廢言也。圣人立法,固不必定取圣人所說為法,只取其益世道人心為事。蟲文鳥書,大開文字之端,敢以蟲鳥不足重,而不用其文字乎。舉此一事,可以息彼妄論是非者之無益繁詞?!雹苷嫱ㄟ_之言。

《太上感應篇》基本思想資源出乎道教。是書基本觀念與張道陵《老子想爾注》類似:“奉道誡,積善成功,積精成神,神成仙壽,以此為身寶?!雹荨叭朔堑姥詯?,天轍奪算?!雹藜朴杏鄳c,積惡有余殃,此為《太上感應篇》基本宗旨?!短细袘泛芏辔淖稚踔林苯觼碓从诟鸷椤侗阕印の⒅肌发吆汀侗阕印λ住发?,只是略作變化而已,故有人稱葛洪實是作者⑨。周作人言:“篇中列舉眾善,能行者是為善人,其利益中只有福祿隨之一句稍足動俗人歆羨,而歸結于神仙可冀,即說欲求天仙或地仙者立若干善,為惡的罰則是奪算。由是可知此文的中心思想,本是長生,蓋是道士的正宗,并不十分錯。其后經士人歪曲,以行善為弋取科名之手段,而其事又限于誦經戒牛肉惜字紙等瑣屑行為,于是遂益鄙陋不足道矣?!雹獯搜灾械?。

《太上感應篇》是道教經典的普及本。是書語言通俗,所表達的感應思想、因果觀念清晰,所倡者明確,所禁者清楚,故易為廣大民眾接受。此書將道教思想與世俗生活結合起來,信眾可在家修行,能適應一般信眾需要,故收獲了大量俗家信眾,贏得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及至宋代,是書形成。且因受到高層重視,風行草偃,遂得廣泛流傳?!笆菚诠仕螘r嘗刊版于虎林之東太一宮,前有李宗題識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八大字。其時大儒若真西山先生、鄭安晚丞相,皆有序引內附?!?1皇帝為題識,宰相為序引,此書被推重,待遇極高。何以如此?胡瑩微言:“伏望皇帝陛下俯留一覽,誕布四方,俾爾民皆遷善之歸,自樂從于教化,則是書為扶世之助庶,不負于君師?!?2

之后,歷代不乏高層統治者提倡,士大夫注解,鄉賢刊刻,民眾崇奉,信者或為作圖傳,或以小說、戲曲等表現之,故傳播不輟,甚至在海外亦流傳甚廣,發揮了實實在在的良好作用。

二、宋以來《太上感應篇》闡釋簡史

《太上感應篇》始流行于宋代,彼時三教合一格局已經形成13?!短细袘冯m為道教典籍,但具有三教合一的基本理論品質。有論者稱:“道教勸善書更是在三教合一以及道教世俗化的背景下產生的,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了民間道德教化的特點,它融儒、佛、道倫理為一體,勸人為善,對引導民眾去惡從善、進行社會道德教化產生了積極作用?!?4斯言符合歷史實際。

今所見《太上感應篇》最早注本題名李昌齡傳、鄭清之贊。傳與贊本三教合一論,博取三教人物、言語、事例以解之、證之或明之。

譬如釋“不炫己長”:“傳曰:老子曰:良賈深藏若虛,盛德容貌若愚??鬃釉唬壕又腊等欢照?,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枪蕷W陽文忠公修長于文章,每對客論談,則言政事,而不及文章。蔡端明襄長于政事,每對客論談,則言文章,而不及政事。此皆自晦者也。惜人不知,多至自炫。昔李泌極聰慧,年七歲,已能文,嘗賦《長歌行》曰:天覆吾,地載吾,天地生吾有意無。不然絕粒升天衢,不然鳴珂游帝都。焉能不貴復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平生志氣多良圖。請君看取百年事,業就扁舟泛五湖。歌成,莫不稱賞。獨張九齡力戒之曰:藏器于身,古人所重。今君早得美名,必有所折,宜自韜晦,庶幾成德。況童子乎?若為歌詩,但只賞風景,詠古今,勿自揚己為妙。泌若有悟,泣謝再三,從此不復自炫?!?5傳引老子、孔子之言,以歐陽修、李泌等事跡證之,道家、儒家似無差別。

釋“若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傳曰:孟子曰:理也,義也,人心之所同然者也。孟子所謂義,理也,大抵義理在人,不可非背。茍或非背,不免追隨汨沒,阘茸駔儈,無所不至矣。其肯清靜自居、味道為樂乎?……杜五郎者,本田家也,亦確然有守。所居距縣三十里,惟兩間小屋,一其自居,一其子居之。枵然一榻,更無他物?!鮿t賣藥擇日以自給,及兒子長成,鄉人又以三十畝田令佃。耕有余力,又傭于人,自此稍足,不欲與人爭利,醫卜之類,一切罷廢。又問:終日有何所為?曰:端坐而已。又問:曾看經否?曰:二十年前,曾看一本《凈名經》,初見其議論的當,心頗愛之,今已忘卻,經亦不知所在矣。對語移時,氣韻瀟灑,言辭精簡?!?6傳引孟子言,又言《凈名經》(即《維摩經所說經》),儒釋之間似無分別。余注不一一例舉,大都本此思路。

《太上感應篇匯編》亦三教合一思路。是書開宗明義:“此篇專以人心修悖為言。儒教有惠吉逆兇之理,得此倍覺詳明;釋教有因果輪回之說,得此可見梗概。三教一貫,異事同功?!?7只說理或恐無征,只言事或恐理不明,《太上感應篇匯編》有理有事、夾敘夾議。先說理解釋正文,再旁征博引儒釋道三家言語、事例以證原文,論之翔實。譬如釋首句“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引用靈源禪師語錄、東岳大帝訓、慧能言、張子、明道、朱子句、朱熹弟子廖德明事例、袁了凡文章等證之,出入三教,恢恢乎有余地也。故有人序此書曰:“感應篇雖出道藏。而注中多引儒書佛經。讀一書而得三教精義。一快事也。匯編乃匯集古今各種注本。詳審決擇。精益求精。而編輯成書者。故讀匯編一書。已讀盡感應篇注本矣。二快事也。編者手眼。高出等倫。莫與為比。讀者得此良導。心量以之而開拓。福緣以之而廣植。三快事也。儒教至理名言。誠正功夫。修齊要訣。此編已收之過半。佛門文字般若。于此亦得略見一斑。道家攝心要義。亦已匯萃此中。四快事也。故匯編不獨為感應篇注之王。實為一切善書之王也?!?8

明成祖皇后(1362—1407)作《大明仁孝皇后勸善書》,意在進民于善。因仗勢推廣,故此書在當時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此書本乎《太上感應篇》,其理論立場、基本觀念、意圖皆與《太上感應篇》類似。此書不是說理,而是廣擇歷史上“嘉言”,博取歷代不同階層人物行跡,證明“感應”之道不虛、善惡之報不假,發明《太上感應篇》之理?!洞竺魅市⒒屎髣裆茣匪杉窝猿龊跞?,所取人物儒釋道皆有之,不分門戶,唯期可證感應之道。

明末清初遺民有丁耀亢(1599—1669)者,著《續金瓶梅》,以小說方式注《太上感應篇》,可謂妙作?!督鹌棵贰肥廊藦V知,已有廣泛群眾基礎;然此書雖卒章諷諫,卻易使讀者見淫而不見諷,雖欲言因果感應之道,然卻易有羨因不畏果之弊。丁耀亢因其利而用之,因其弊而去之,以《金瓶梅》中人物來世經歷為象,明因果不爽,見淫之害生,喻感應之速。作者自序云:“《續金瓶梅》者,懲述者不達作者之意,遵今上圣明頒行《太上感應篇》,以《金瓶梅》為之注腳,本陰陽鬼神以為經,取聲色貨利以為緯,大而君臣家國,細而閨壺婢仆,兵火之離合,桑海之變遷,生死起滅,幻入風云,因果禪宗,寓言褻昵。于是乎,諧言而非蔓,理言而非腐,而其旨一歸于勸世。此夫為隱言、顯言、放言、正言,而以夸、以刺,無不備焉者也。以之翼圣也,可;以之贊經也,可?!?9翼圣贊經云云,可見丁耀亢作志。

《續金瓶梅》以《金瓶梅》人物之今世來生,解釋感應之理,文以載道,載者《續金瓶梅》,所載者《太上感應篇》。作者苦口婆心:“我今為眾生說法,因這佛經上說的因果輪回,遵著當今圣上頒行《勸善錄》、《感應篇》,都是戒人為惡,勸人為善,就著這部《金瓶梅》講乎陰曹報應、現世輪回。緊接這一百回編起,使這看書的人知道陽有王法,陰有鬼神,這西門大官人不是好學的,殺一命還一命,淫一色報一色,騙一債還一債。受用不多,苦惱悔恨,幾世的日子冤報不了。又說些陰陽治亂,俱是眾生造來大劫,忠臣義士、彩色不迷的好人,天曹降福,使人學好。借此引人現出良心,把那淫膽貪謀一場冰冷,使他如雪入烘爐,不點自化。豈不是講道學的機鋒,說佛法的棒喝,講《感應篇》的注釋?”20道教、儒家、佛法、《感應篇》,在《續金瓶梅》中圓融無礙,縱橫用之。丁耀亢附《續金瓶梅》借用書目,既有《太上感應篇》《老子》《莊子》《黃庭堅》《陰符經》等道家經典,又有《金剛經》《法華經》《楞嚴經》《觀音經》《禪宗語錄》《高僧傳》等佛教經典,還有《易經》《春秋》《王陽明先生文集》等儒家經典,還有《元人六十家小說》《水滸傳》《平妖傳》等小說21。這份書單,一可見丁耀亢思想資源,二可見三教合一之事實。

《續金瓶梅》每一章始,丁耀亢先擺出《太上感應篇》具體詞句,然后以人物事跡證實《太上感應篇》不虛也。凡例又言:“茲刻以因果為正論,借《金瓶梅》為戲談??终摱蝗?,就淫說則樂觀。故于每回起首先將《感應篇》鋪敘評說,方入本傳??投嘀魃?,別是一格?!?2正文則博引三教,或為解釋,或為旁證。

丁耀亢出身明代仕宦之家,身歷明末大變,深有慨焉?!独m金瓶梅》以靖康之變為背景,寫了金人燒殺擄掠的暴行,有極強現實寓意。是書在清朝被禁,丁耀亢因是書幾乎被殺,蓋有由也。23

曹去晶(約1665—1735)24著《姑妄言》,亦可謂推演《太上感應篇》。序曰:“余著是書,豈敢有意罵人?無非一片菩提心,勸人向善耳。內中善惡貞淫,各有報應。句雖鄙俚,然隱微曲折,其細如發,始終照應,絲毫不爽。明眼諸公見之,一目自能了然,不可負余一片苦心?!毙≌f正文亦言:“那《太上感應篇》上也有兩句說得好: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真是絲毫不爽?!e頭三尺有神靈,冥冥之中自然有個乘除加減,折算到他的妻女身上?!?5序所言“菩提心”“勸人向善”“各有報應”云云,可見作者之志,可知此小說非閑言碎語。引《太上感應篇》善惡之報云云,足可見作者深受《太上感應篇》影響。

小說第一回《引神寓意,解夢開端》與小說正文無涉,此類“閑話”固是話本小說傳統,但誠可見小說主旨。第一回可謂大審判,閻羅王審判了諸多知名歷史人物——董賢、曹植與甄氏、張宗昌、朱棣等,審判的主要理論依據即是感應、因果,感何應何、因何果何。后文,小說通過人物和故事闡釋《太上感應篇》“淫欲過度”“逸樂過節”等。凡小說人物沉湎色情、不知節制者,大都不得善報,或身歿早亡,或報及妻女。當縱欲之時,何其快活;當燈枯之際,何其凄楚。讀者閱畢,能不覺觸目驚心,能不反身思過,此蓋小說諷諫之旨也。然此小說亦有《金瓶梅》之弊,色情描寫頗多,易使人沉湎于因而忘果。

《太上感應篇》本為道教通俗讀物,但具有三教合一的理論品格。后世注家或論者因側重不同、用心不同,故或偏于儒家,或偏于佛家,遂使是書有不同定位和讀法。

《太上感應篇》流傳甚廣,儒家或欲因而用之,或有衛道之心,故有儒家注本,鳩占鵲巢,冀有闡釋權和所有權。

丁耀亢又著《天史》一書,然并非采三教合一視角,而唯通過儒家演繹《太上感應篇》。凡例稱:“茲書專尊圣經,借演因果,皆有據之感應,非無影之輪回,內典外道,杜絕不入?!?6專尊圣經、內典外道不入云云,可見作者之意。小說可同時涉及三教,而史則必儒家正統,蓋因小說畢竟小道,而史所關則大,亦可見“獨尊儒術”與“三教合一”之間的張力與范圍。

作者自序:“風雪窮廬,偶檢先大夫遺廿一史而涉獵之。喟然而悲,愀然而恐,因見夫天道人事之表里,強弱盛衰之報復,與夫亂臣賊子、幽惡大憝之所危亡,雄威巨焰、金玉樓臺之所消歇,蓋莫不有天焉。集其明白感應者,匯為十案,注以管見,十有二篇,名曰《天史》?!?7陰陽消息、盛衰轉變,莫不由天,故雖曰人事,然實“天史”。

《天史》唯匯集《左傳》《史記》《漢書》等正史材料,于稗官野史則概不采錄。全書分為十卷:大逆、淫、殘、陰謀、負心、貪、奢、驕、黨、左道。各卷又分不同案例,譬如大逆二十九案,淫十九案等。每案于正史有據,案末附有作者斷語,因案例而論證感應之理,頗似《左傳》“君子曰”云云。譬如“楊貴妃兄姊驕淫”案,“三夫人從幸華清,皆會與國忠第,水路珍饈數千盤,一盤費中人十家之產?;虿⑥\走馬,不施帳幕,道路為之掩目。凡楊氏五家,各為一色衣以自別。五家各隊,燦若云錦?!彬溕菀葜劣诖艘?。作者文末論曰:“七夕密約,化為冷煙三峽淋鈴銷魂夜雨矣。不亦悲哉!然后知玉碎香殘,前日之珠翠也。鼙鼓征塵,前日之歌舞也。手掬麥飯,前日之珍饈也。以槍揭首,前日之劍南旌節也。樂極而悲來,物窮而理返,是故君子土木形骸,電光富貴,性不以情移而識不以愛亂,蓋慎于濃淡暫久之間,不以彼易此也?!?8楊貴妃驕奢淫逸乃因也、感也,其后奔逃被殺乃果也、應也。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恰《太上感應篇》之基本理論。

又有順治(1644—1661)《御注太上感應篇》。順治自序道:“朕得是書,時存披覽,嘉其勤勤懇懇,開導顓蒙,不為幽邈之辭,有禪訓試之旨。誠弗謬于圣賢,而可為經傳之羽翼者?!?9順治對于《太上感應篇》的定位很明確:經傳之羽翼。其所云經傳當然是經學意義上的經傳,故注釋幾乎全引儒家經典。譬如解釋“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道:“《書》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詳,作不善降之百殃。又曰:惠迪吉,從逆兇,惟影響?!兑住吩唬悍e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秧。所謂必者,斷乎其不可易也?!兑住窌?,與此寧有二乎?”30引《書》《易》,并稱《太上感應篇》與《易》旨不悖,態度已經昭然。余不一一例舉,大致征引儒家經典(本乎六經、四書)、人物,以之發明《太上感應篇》句意。清朝乃外族統治,如何收攏漢族人心,如何彌補族裔間差異及仇恨,一直是有清一代工作的重心。彼時統治者專心儒學,蓋有現實針對性31。順治以儒家解釋《太上感應篇》,或亦有此考慮。以皇帝之尊與勢,注釋《太上感應篇》,亦影響了清代《太上感應篇》的闡釋理念,故以儒家發明此書者甚眾。清皇族帶頭學習漢族經典,施行漢族制度,頗得部分漢族士人好感,滿漢矛盾暫得解決;但同時對于漢族士人又頗為忌憚,時有文字獄,部分士人為求自保,遂鉆進故紙堆,故清代經學漸脫經世致用色彩。執著于故紙堆的經學,于世界大勢缺乏認識,于西學缺乏足夠重視,導致中西矛盾漸積漸深,國因是大變,亦令滿漢矛盾重新爆發,竟因此而朝亡。

又有惠棟(1687—1758)《太上感應篇箋注》。序稱:“蓋魏晉以前道家之學未嘗不原本圣人?!瓭h世道戒皆君子持己立身之學?!沂购笫赖兰?,知魏晉以前求仙之本,初未嘗有悖于圣人。反而求之,忠孝友悌,仁言之間而致力焉。是亦圣人之徒也?!?2譬如解釋“分外營求”道:“子臣弟友。分內之事也。富貴利達,分外之事也。君子畢力于人倫,故思不出其位,而行無越思。小人罔識義命,不能耕而欲黍糧,不能織而喜采裳。虧其分內之事,而營分外之求?!?3君子小人之別,分內分外之判,儒家正統觀念也,惠棟竭力辨之,可知其意。在具體注釋過程中,惠棟并未博征三教,而是力求在儒家典籍中尋找根據和出處?;葑⑽淖盅篷Z,多用駢語。吉川幸次郎評價道:“道士果報之說,一一援證儒言,用意綦勤?!?4錢大昕論惠棟之旨:“惠松厓徵君以為出漢魏道戒與抱樸內篇,所述略同。予讀之良然。蓋其時浮屠氏之書未行中國,所言禍福合于宣尼余慶余殃之旨,不似后來輪回地獄之誕而難信也?!?5皆知言也。

又有劉沅(1767—1855),作《感應篇注釋》及《太上感應篇句解》?!短细袘⑨屝颉费裕骸凹慈纭陡袘芬粫?,言天人感召之捷、正心誠意之功,無物不有、無時不然,其有裨益人心風俗良非淺鮮?!?6又說:“是三書者,雖非六經之文,亦有裨于下學?!?7《太上感應篇注釋》解釋原文,大都“引經”,往往是儒家經典,之后配以“證”,乃以史證之?!短细袘浣狻纺恕度ゾ浣狻分?,是解文字簡潔,不引經,不證以史,唯釋原文。序稱:“道不遠人,遠人不可以為道。至理即在倫常,倫常本于心性哉?!陡袘芬粫?,本《道藏》中語。宋理宗表章,真西山奉行而流傳?!嗑S生之志良佳,而生欲廣播此書。其功更復不細。蓋良心天理,人之所以為人。事事純全即圣之所以為圣,一念一事務循天理,積而至于念念事事皆然,則其人亦圣。所謂人皆可以為堯舜也?!?8人人可為堯舜云云,皆儒家經典論述。劉沅將《太上感應篇》視為初階,若能循而行之,可為圣為賢。

又有俞樾(1821—1907)《太上感應篇纘義》。序曰:“夫余慶余殃之說,著于《周易》;天人相應之理,備于《春秋》。此篇雖道家之書,而實不悖乎儒家之旨?!?9俞樾注釋時亦追本儒家經典。譬如釋“蔽人之善”:“孔子曰:‘匿人之善者,是謂蔽賢也?!睹献印吩唬骸詿o實,不祥。不祥之實,蔽藏者當之。夫人有善而蔽之,所謂‘人之有技,冒疾以惡之也。漢詔曰:‘蔽賢受顯戮?!?0皆唯征引儒家言行事跡。余不一一,大皆如此。

丁耀亢《天史》、順治、惠棟、劉沅及俞樾思路近似,都是通過注釋《太上感應篇》證明,道家因果之說或本乎儒家,或與儒家之旨不悖。

釋家亦因《太上感應篇》而用之,有不同論述和注本。

典型莫若印光法師(1861—1940)。他序《太上感應篇直解》,廣為流通《感應篇》,弘化社出版的“《感應篇匯編》《安士全書》與《了凡四訓》,印得最多,數量超過三百萬冊”41,又寫下大量關于《感應篇》的文章。

《太上感應篇直解序》言:“此書究極而論,止乎成仙;若以大菩提心行之,則可以超凡入圣,了脫生死,斷三惑以證法身,圓?;垡猿煞鸬?;況區區成仙之人天小果而已乎?!?2印光意謂:持《太上感應篇》修行,何止成仙,乃可以超凡入圣,以成佛道。印光學生李炳南(1889—1986)亦秉此思路:“吾教拘墟之士,以其為有漏之業,且言自教外,多藐而忽之,甚則譏凈宗印祖,序而流通。噫!未之思也。其肯為有漏善者,已涉人天之乘,再善誘而進之,得非為佛乘之津梁歟。況佛事門中,不舍一法,他人有善,贊而成之,契機隨緣,正大權之所以普攝也。昔蕅益大師,嘗治周易孟子;夢顏開士,著有陰騭文廣義。一大藏教,每有不輕婆羅門之誡,莫非同其善也,與其進也。如斯,則善吾善之,進吾進之也。夫欲,惡事也,尚可借作勾牽;是篇,善言也,烏得不宜作津梁乎?”43由是可知,印光序《太上感應篇》并曾遭佛教界部分人士批評,非議其傳播教外典籍。李炳南老居士復為序,不止維護乃師,亦覺《太上感應篇》可與佛典相同,與其退之,不如進之,真大德心量。

印光對于《太上感應篇》的意見,經人整理題為《印光大師談〈感應篇〉——代重刊序》,作為弘化社《感應篇匯編》序言。此文分三部分:一、《感應篇》之概述,分為《感應篇》的來源,《感應篇》的性質;二、《感應篇》之實行,分為讀誦奉行、改過遷善,《感應篇》與家庭教育;三、《感應篇》之功用,分令人深信因果,受持流通《感應篇》之利益44。標題固為整理者所加,但能看出印光對《感應篇》談論之廣,見解之深,真長者諄諄教誨言也,今人讀之,依為感動。隨舉一例可見:“要知因果報應。一舉一動,勿任情任意,必須想及此事,于我、于親、于人有利益否。不但做事如此,即居心動念,亦當如此?!?5

李炳南的學生釋凈空(1927—)克紹乃師乃祖之意,作《太上感應篇講記》。釋凈空說:“我非常驚訝,再仔細思維,這是印祖挽救災難的苦心,這是真實智慧。此后,我激勵提倡,并大量流通這三本書?!?6釋凈空遵師之意可嘉,但其心量已遠遜印光與李炳南。

釋凈空獨尊佛教之意非常明顯,經其解釋,三教合一的《太上感應篇》解釋權歸為佛教,甚至眾教之中,天上地下,唯佛教獨尊。譬如釋“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之“司過之神”為:“《華嚴經》講,每個人出生時,有兩位天神跟隨,一生不會離開。這兩位天神在肩膀上,自己不能覺察,別人也看不見。一位叫‘同生,一位叫‘同名,監察我們的一生,日夜不離。龍舒凈土文說他們類似‘善惡二部童子,一位記錄我們一生的善行,另一位記錄我們一生的惡行?!?7一般解釋“司過之神”皆引《抱樸子》,釋凈空則將“司過之神”悄然轉化為佛教之神。

涉及對孔子的定位,釋凈空說:“有人說孔子是童儒菩薩現示現,曾有人來問我此話是否正確。我依照祖師答復的慣例,不能界定可否。因為說他是菩薩,找不到根據,就不能隨便說;說他不是菩薩,從原理上來講,也有可能是哪位菩薩應化在世間。果真契入境界,哪一個眾生不是菩薩?哪一個眾生不是如來?”48雖否否,其實唯唯,末句已見其根本立場。

秦漢之際,思想界核心問題是如何使散而為諸子百家的王官之學重新統一。完成此任務者為漢武帝和董仲舒。之后,由于道教的興起及佛教傳入中國,中國思想面臨的新核心問題是三教如何而相安相處、三教關系如何安排。在上千年的相摩相蕩中,三教有爭論,有互相排斥,但三教合一成為重要的理論成果,亦逐漸成為共識。通過梳理《太上感應篇》的闡釋史,亦可清晰看出“獨尊儒術”、三教之爭與三教合一同時并行,且延綿上千年。

三、五四前后對《太上感應篇》的否定

三教合一于唐代完成,延續至清,一直圓通無礙,亦維持了社會的穩定。直至西學澎湃而來,清末處“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的文教制度受到雙重挑戰,此圓相遂被打破,在文學形象中即是阿Q形象的出現49。中國面臨的根本問題不復是古今問題,不復是三教如何相處的問題,而是中西問題。于是在中華文化母體中生長出來的《太上感應篇》及其闡釋傳統,隨之亦被拋棄,故五四前后否定此書之聲漸高。譬如,章太炎、魯迅、茅盾等。

章太炎(1869—1936)說:“今日通行的佛教,也有許多的雜質,與他本教不同,必須設法改良,才可用得。因為凈土一宗,最是愚夫愚婦所尊信的。他所求的,只是現在的康樂、子孫的福澤。以前崇拜科名的人,又將那最混賬的《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等,與凈土合為一氣,燒紙、拜懺、化筆、扶箕,種種可笑可丑的事,內典所沒有說的,都一概附會進去。所以信佛教的,只有那卑鄙惡劣的神情,并沒有勇猛無畏的氣概?!?0太炎赴日本,言其對中國現實的理解,亦望激勵國人“感情”。蓋有二途,一是“用宗教發起信心,增進國民道德”,二“是用國粹激動種性,增進愛國的熱腸”。用什么宗教發起信心?太炎曰,佛教。但今日通行的佛教摻有雜質,因受到凈土宗影響,又因《太上感應篇》融入。太炎先生意識到三教合一問題,但將《太上感應篇》視為“最混賬的”,已是將之一棒子打死。

魯迅(1881—1936)意識到《太上感應篇》存在三教合一的問題,但藉三教合一的歷史事實諷喻當時現實。他說:“其實是中國自南北朝以來,凡有文人學士,道士和尚,大抵以‘無特操為特色的。晉以來的名流,每一個人總有三種小玩意,一是《論語》和《孝經》,二是《老子》,三是《維摩詰經》,不但采作談資,并且常常做一點注解。唐有三教辯論,后來變成大家打諢;所謂名儒,做幾篇伽藍碑文也不算什么大事。宋儒道貌岸然,而竊取禪師的語錄。清呢,去今不遠,我們還可以知道儒者的相信《太上感應篇》和《文昌帝君陰騭文》,并且會請和尚到家里來拜懺?!?1宋儒或譏朱熹等,因其曾化名鄒注《參同契》《陰符經》52。清儒或隱約批評惠棟、俞樾等。魯迅又說:“崇孔的名儒,一面拜佛,信甲的戰士,明天信丁?!?3又說:“我們雖掛孔子的門徒招牌,卻是莊生的私淑弟子?!?4皆是批評儒家“無特操”。魯迅對三教合一歷史現實下“無特操”斷語,固言歷史,實則批評現實:“耶穌傳入中國,教徒自以為信教,而教外的小老百姓都叫他們是‘吃教的。這兩個字,真實提出了教徒的‘精神,也可以包括大多數的儒釋道教之流的信者,也可以移用于許多‘吃革命飯的老英雄?!焙纹浼嵵?。

“無特操”是魯迅作品的關鍵詞,既以之批評具體某人,也批評某一特定階層,甚至批評整體國民。魯迅在信中說:“至于如戴季陶者,還多得很,他的忽而教忠,忽而講孝,忽而拜懺,忽而上墳,說是因為懺悔舊事,或藉此逃避良心的責備,我以為還是忠厚之談,他未必責備自己,其毫無特操者,不過用無聊與無恥,以應付環境的變化而已?!?5戴季陶善變56,忽彼忽此。魯迅不齒其為人,故以“無特操”批評之。又說:“然而看看中國的一些人,至少是上等人,他們的對于神,宗教,傳統的權威,是‘信和‘從呢,還是‘怕和‘利用?只要看他們的善于變化,毫無特操,是什么也不信從的,但總要擺出和內心兩樣的架子來?!?7魯迅讀完安岡秀夫所作的《從小說看來的支那民族性》,生出很多感慨,又聯系到史密斯《支那人氣質》一書,歸納出中國人喜歡“做戲”的說法:“一做戲,則前臺的架子,總與在后臺的面目不相同?!睙o特操即是“做戲”,即是“做戲的虛無黨”或“體面的虛無黨”,即是“偽士”,即是“二丑”58。又說:“現在常有人罵議員,說他們收賄,無特操,趨炎附勢,自私自利,但大多數的國民豈非正是如此么?”59可見“無特操”是國民劣根性的重要表現,解決“無特操”問題的辦法,魯迅以為要通過“思想革命”,要“堅信”,要“偽士當去,迷信可存”60。

“無特操”云云是魯迅國民性批判的重要下手處?,F實“吃教”“吃革命飯”者甚眾,“無特操”者極多,“偽士”成群,固應抨擊。但以三教合一類比現實,巧則巧矣,然未必妥當,蓋因未必可以對等,亦因歷史上三教合一功績不可完全抹殺。

茅盾(1896—1981)為新文學經典作家,《子夜》是現實主義經典作品。小說開篇所描寫的吳老太爺即是《太上感應篇》浸染出來的人物?!蹲右埂穼抢咸珷斉c《太上感應篇》進行了徹底否定。

吳老太爺是什么樣的人?小說寫道:“可是三十年前,吳老太爺卻還是頂呱呱的‘維新黨。祖若父兩代侍郎,皇家的恩澤不可謂不厚,然而吳老太爺那時卻是滿腔子的‘革命思想。普遍于那個時候的父與子的沖突,少年的吳老太爺也是一個主角?!?1晚清以降,中國所固有的一統之道被動搖,社會變化迅速,激進日甚一日。昔年“維新黨”被視為過于激進,不過數年,“維新黨”吳老太爺已然成為過時的怪物62。后文所言“父與子的沖突”不過是愈發激進的社會在家庭中的反映。社會思想不穩定,缺乏一統者,父與子沖突必然愈演愈烈。后否定前,后之后又否定后,否定不已,民何所從焉。故昔年侍郎與“維新黨”吳老太爺沖突,之后吳老太爺與新式企業家吳蓀甫又起沖突。若社會思想有一統者,所傳無非斯道,百世可知,何來父與子沖突。

吳老太爺經歷了什么?小說寫道:“普遍于那時候的父與子的沖突,少年的吳老太爺也是一個主角。如果不是二十五年習武騎馬跌傷了腿,又不幸而漸漸成為半身不遂的毛病,更不幸而接著又賦悼亡,那么現在吳老太爺也不至于整天捧著《太上感應篇》罷?然而自從傷腿以后,吳老太爺的英年浩氣就好像是整個兒跌丟了;二十五年來,他就不曾跨出他的書齋半步!二十五年來,除了《太上感應篇》,他就不曾看過任何書報!二十五年來,他不曾經驗過書齋以外的人生!”不甚年長之際腿被跌傷,之后半身不遂,妻子又早亡,何其不幸。小說的敘述者寫及此非但未表示同情,反而語氣輕薄,充滿諷刺之意。身體受損,親人逝去,吳老太爺似乎亦未怨天尤人?!岸迥辍倍氵M書房,捧讀《太上感應篇》,或是自我檢省、修身補過之象。若已懂得時代的根本問題,“二十五年不曾看過任何書報”又何妨,若不懂時代根本問題,即使天天看新書,時時閱報紙,唯徒知無聊信息,又有何益?!短细袘菲绦?,半小時即可閱畢,此書若無營養,何能反復讀之,二十五年讀之不輟必是已得其中真味?!短细袘饭谭堑兰腋拘越浀?,但若能遵之而行、依法修為,積善累德,久之身心必然兩樣,程度肯定不低。茅盾卻完全抹殺吳老太爺二十五年讀《太上感應篇》之心與功,吳老太爺被視為怪物(小說描寫“忽然吳老太爺又銳聲叫了起來:‘《太上感應篇》!這是裂帛似的一聲怪叫?!保?,《太上感應篇》被視為“護身法寶”。這些判斷,反映出茅盾之武斷,于傳統經典未下功夫,于其中深意未有較深體會,但卻極為傲慢,不認真研究,不仔細辨析,卻勇于全盤否定。

所以小說寫道:“吳老太爺向前看。天哪!幾百個亮著燈光的窗洞像幾百只怪眼睛,高聳碧霄的摩天建筑,排山倒海般地撲到吳老太爺眼前,忽地又沒有了;光禿禿的平地拔立的路燈桿,無窮無盡地,一桿接一桿地,向吳老太爺臉前打來,忽地又沒有了;長蛇陣似的一串黑怪物,頭上都有一對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強光,?!!睾鹬?,閃電似的沖將過來,準對著吳老太爺坐的小箱子沖將過來!近了!近了!吳老太爺閉了眼睛,全身都抖了。他覺得他的頭顱仿佛是在頸脖子上旋轉;他眼前是紅的,黃的,綠的,黑的,發光的,立方體的,圓錐形的,——混雜的一團,在那里跳,在那里轉;他耳朵里灌滿了轟,轟,轟!軋,軋,軋!啵,啵,啵!猛烈嘈雜的聲浪會叫人心跳出腔子似的?!痹贖EAT LIGHT POWER的沖擊下,在摩登上海的刺激下,這位二十五年讀《太上感應篇》不輟的吳老太爺“水土不服”,遂一命嗚呼。在吳老太爺的喪禮上,未見到其子吳蓀甫形銷骨立,他甚至沒有悲傷的表示,只是一心一意關注其財政狀況。吳老太爺的喪禮沒有莊嚴感,成為互通商業消息、流布政治八卦、傳播花邊新聞的交際場,慎終追遠之意全無。摒棄了《太上感應篇》的新道德,帶來了如此惡果,也是令人嘆息。

新文學流傳日廣,它所傳遞的價值觀逐漸成為主導,在塑造國民性方面發揮了重要力量。茅盾將吳老太爺定位為可笑、過時之人,連同遭殃的還有《太上感應篇》。因遭新文學批判,此書遂被掃入歷史垃圾箱63?!独m金瓶梅》以小說為《感應篇》作注,以貪、欲等寫因果不爽,乃逆增上緣,以非見是?!蹲右埂芬詤抢咸珷敒椤短细袘纷髯?,則完全抹殺了此書的作用64。是耶,非耶。今日可再思之。

近年,形勢稍變,《太上感應篇》復受重視。在歷史上,此書雖褒貶不一、定位不同,但可流傳千年,蓋因有實實在在的能量,于世道人心有所裨益。今天,應該去掉對此書的偏見,是是非非,為其真實定位。

2015/11/3深夜于易文堂

【注釋】

①經學被否定的過程,詳參陳壁生:《經學的瓦解》,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②李剛:《太上感應篇初探》,載《中國道教》1989年第4期。

③余嘉錫:《古書通例》,204頁,中華書局2009年版。

④印光:《印光大師談〈感應篇〉》,見《感應篇匯編》,1頁,弘化社。

⑤顧寶田、張忠利:《老子想爾注新譯》,55頁,三民書局1997年版。

⑥顧寶田、張忠利:《老子想爾注新譯》,137頁,三民書局1997年版。

⑦譬如《抱樸子·微旨》稱:“天地有司過之神,隨人所犯輕重,以奪其算,算減則人貧耗疾病,屢逢憂患,算盡則人死,諸應奪算者有數百事,不可具論。又言身中有三尸,三尸之為物,雖無形而實魂靈鬼神之屬也?!挥[諸道戒,無不云欲求長生者,必欲積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蟲,樂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窮,手不傷生,口不勸禍,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貴,不自譽,不嫉妒勝己,不佞諂陰賊,如此乃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若乃憎善好殺,口是心非,背向異辭,反戾直正,虐害其下,欺罔其上,叛其所事,受恩不感,弄法受賂,縱曲枉直,廢公為私,刑加無辜,破人之家,收人之寶,害人之身,取人之位,侵克賢者,誅戮降伏,謗訕仙圣,傷殘道士,彈射飛鳥,刳胎破卵,春夏燎獵,罵詈神靈,教人為惡,蔽人之善,危人自安,佻人自功,壞人佳事,奪人所愛,離人骨肉,辱人求勝,取人長錢,還人短陌,決放水火,以術害人,迫脅尫弱,以惡易好,強取強求,擄掠致富,不公不平,淫佚傾邪,凌孤暴寡,拾遺取施,欺紿誑詐,好說人私,持人短長,牽天援地,咒詛求直,假借不還,換貸不償,求欲無已,憎拒忠信,不順上命,不敬所師,笑人作善,敗人苗稼,損人器物,以窮人用,以不清潔飲飼他人,輕秤小斗,狹幅短度,以偽雜真,采取奸利,誘人取物,越井跨灶,晦歌朔哭。凡有一事,輒是一罪,隨事輕重,司命奪其算紀,算盡則死。但有惡心而無惡跡者奪算,若惡事而損于人者奪紀,若算紀未盡而自死者,皆殃及子孫也?!币陨纤?,《太上感應篇》大致采用。參見葛洪:《抱樸子內篇校釋》,125—127頁,中華書局1985年版。

⑧譬如《抱樸子·對俗》:“立功為上,除過次之。為道者以救人危使免禍,護人疾病,令不枉死,為上功也。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行惡事大者,司命奪紀,小過奪算,隨所犯輕重,故所奪有多少也。凡人之受命得壽,自有本數,數本多者,則紀算難盡而遲死,若所稟本少,而所犯者多,則紀算速盡而早死。又云,人欲地仙,當立三百善;欲天仙,立千二百善。若有千一百九十九善,而忽復中行一惡,則盡失前善,乃當復更起善數耳。故善不在大,惡不在小也。雖不作惡事,而口及所行之事,及責求布施之報,便復失此一事之善,但不盡失耳?!备鸷椋骸侗阕觾绕a尅?,53—54頁,中華書局1985年版。

⑨順治言:“世有《太上感應篇》者,其來甚久,相傳乃葛洪所受?!薄队⑻细袘?,見《太上感應篇集釋》,238頁,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年版。

⑩周作人:《太上感應篇》,見《藥堂語錄》,3—4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1馮夢周:《太上感應篇敘》,見《四庫家藏》,6頁,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版。

12胡瑩微:《進太上感應篇表》,見《四庫家藏》,5頁,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版。

13譬如,大致與李昌齡同代的張伯端(983—1082),在《悟真篇》自序中云:“迨夫漢魏伯陽引易道交垢之體作《參同契》,以昭大丹之作用,唐忠國師于《語錄》首序老莊言,以顯至道之本來如此,豈非教雖分三,道乃歸一?奈何沒世緇黃之流,各自專門,互相非是,致使三家宗要迭沒邪歧,不得混一而同歸矣?!眳⒁姀埐耍骸段蛘嫫?,1—2頁,中華書局1990年版。

14楊軍:《宋元三教融合與道教發展研究》,174頁,四川大學博士論文。

15《太上感應篇》,見《四庫家藏》,26—27頁,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版。

16《太上感應篇敘》,見《四庫家藏》,41—42頁,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版。

17《太上感應篇匯編》,3頁,弘化社。

18林俠庵:《舊刊〈感應篇匯編〉序一》,見《太上感應篇匯編》,弘化社。

1920丁耀亢:《〈續金瓶梅〉序》,見《丁耀亢全集》中卷,3頁,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1丁耀亢:《〈續金瓶梅〉借用書目》,見《丁耀亢全集》中卷,6—7頁,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2丁耀亢:《〈續金瓶梅后集〉凡例》,見《丁耀亢全集》中卷,4頁,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3關于丁耀亢的經歷,詳可參見李增坡為《丁耀亢全集》所作前言,見《丁耀亢全集》上卷,5—12頁,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4關于作者曹去晶的相關問題,可參見陳遼:《奇書〈姑妄言〉及其作者曹去晶》,載《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9年第5期。

25曹去晶:《姑妄言》,336頁,延邊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6丁耀亢:《〈天史〉凡例》,見《丁耀亢全集》下卷,8頁,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7丁耀亢:《〈天史〉自序》,見《丁耀亢全集》下卷,7頁,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8丁耀亢:《天史》,《丁耀亢全集》下卷,30—31頁,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9順治:《御注太上感應篇序》,見《太上感應篇集釋》,238頁,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年版。

30順治:《御注太上感應篇》,見《太上感應篇集釋》,239頁,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年版。

31譬如,康熙極重經筵日講制度,學習四書五經及相關史書,持續十五年時間。2016年,中國書店出版了康熙欽定的“日講”系列書籍,詳可參見。

32惠棟:《太上感應篇箋注序》,1—2頁,京都中文出版社1983年版。

33惠棟:《太上感應篇箋注》,98頁,京都中文出版社1983年版。

34吉川幸次郎:《太上感應篇箋注跋》,末頁,京都中文出版社1983年版。

35錢大昕:《重刊〈太上感應篇〉箋注序》,見《太上感應篇箋注序》,132頁,京都中文出版社1983年版。

36劉沅:《感應篇注釋》上,1頁。

37劉沅:《合刻道善約編序》,見《感應篇注釋》上,8頁。

38劉沅:《三圣句解》,4頁。

39俞樾:《太上感應篇纘義》,1頁,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40俞樾:《太上感應篇纘義》,35頁,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41釋凈空:《太上感應篇講記》,2頁,線裝書局2010年版。

42印光:《太上感應篇直講序》,見《太上感應篇直講》。

43李炳南:《重印太上感應篇直講序》。

44詳見《印光大師談〈感應篇〉——代重刊序》,見《太上感應篇匯編》,1—12頁,弘化社。

45《與周法利童子書》。

46釋凈空:《太上感應篇講記》,2頁,線裝書局2010年版。

47釋凈空:《太上感應篇講記》,24—25頁,線裝書局2010年版。

48釋凈空:《太上感應篇講記》,10頁,線裝書局2010年版。

49Q乃O之破。張文江先生說:“圓相0可作為傳統文化的代表,包容數千年變化,然而受到外來文化沖擊,其說已不能圓。而Q這一外來字恰可成為破圓相的象征?!眳⒁姟丁磪群啊怠瘁葆濉档慕Y構分析》,見《漁人之路與問津者之路》,165頁,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50章太炎:《東京留學生歡迎會演說錄》,見《章太炎學術文化隨筆》,92—93頁,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較之太炎,傅斯年對于《太上感應篇》的態度則顯溫和,他欲以《感應篇》等書反對經學,故說:“所以六經以外,有比六經更有勢力的書,更有作用的書。即如《貞觀政要》,是一部帝王的教科書,遠比《書經》有用,《太上感應篇》,是一部鄉紳的教科書,遠比《禮記》有用,《近思錄》是一部道學的教科書,遠比《論語》好懂。以《春秋》教忠,遠不如《正氣歌》可以振人之氣,以《大學》齊家,遠不如治家格言實實在在。這都是在歷史上有超過五經的作用的書。從《孝經》,直到那些勸善報應書,雖雅俗不同,卻多多少少有些實際效用?!备邓鼓辏骸墩搶W校讀經》,見《傅斯年集》,380頁,花城出版社2010年版。

51魯迅:《準風月談·吃教》,見《魯迅全集》第5卷,310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52關于朱熹的思想結構,可參潘雨廷:《論朱熹以易學為核心的思想結構》,見《易學史論叢》,444—453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潘先生此文為殘稿,僅存半篇,然遠勝錢穆《朱子學提綱》。

53魯迅:《且介亭雜文·運命》,見《魯迅全集》第6卷,131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54魯迅:《“論語一年”——借此又談蕭伯納》,見《魯迅全集》第4卷,570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55魯迅:《書信·340424致楊霽云》,見《魯迅全集》第3卷,394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56若不熟悉戴季陶其人其事,可參見《致楊霽云》一信注釋2戴季陶條目。當然,戴季陶的功過是非需要再加討論,豈可全盤否定。

57魯迅:《華蓋集續編·馬上支日記》,見《魯迅全集》第3卷,328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58魯迅:《準風月談·二丑藝術》,見《魯迅全集》第5卷,197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59魯迅:《華蓋集·通訊》,見《魯迅全集》第3卷,22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60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見《魯迅全集》第8卷,28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61茅盾:《子夜》,8頁,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版?!蹲右埂逢P于吳老太爺和《太上感應篇》的描寫主要集中于第一章,余引不一一注出。

62譬如康有為,維新變法時被視為太新,思路過于激進,故為士林批判;五四前后,康有為已然成為守舊派代表,被認為過時保守,又被士林批判。不過幾十年時光,社會激進程度日甚一日,于此亦可見一斑。

63譬如,我這位讀新文學長大的人,此前雖未讀過《太上感應篇》,但依然敢于認同茅盾對于此書的定位與嘲弄。及至某年暫寓某處,偶爾讀到此書,見“禍福無門,惟人自召”語,心為動之,于是數復斯書。之后又搜讀歷史上的著名注本,遂盡掃此前成見。并愿作此文,分析古今視野下的《太上感應篇》闡釋史,以期展現出古今對于斯書的不同理解。

64本此思路,有人稱喜讀《太上感應篇》的迎春亦深受此書之害,故落得如此下場。

猜你喜歡
老太爺
《子夜·第一章》:吳老太爺之我見
左耳
老太爺
告別
老太爺
老太爺
三老太爺
左耳
三老太爺
慣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