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媒體,讓課外閱讀走向生活化

2017-03-29 04:42竇芳
學周刊·上旬刊 2017年5期
關鍵詞:課外閱讀生活化多媒體

竇芳

摘 要:新版《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學生的課外閱讀提高了要求,而多媒體憑借其強大的視聽功能、豐富的信息承載量、特有的交互工具,為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拓展學生閱讀資源,搭建學生閱讀平臺提供了有利條件,使課外閱讀更加聯系實際生活,成為了學生學習的一種習慣。

關鍵詞:多媒體;課外閱讀;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5-006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5.036

新版《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9年課外閱讀總量達到400萬字以上,其中對7—9學段明確指出:“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背誦優秀詩文80篇(段)”的要求。要達到這樣的量,僅僅靠課本閱讀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學生把課外閱讀當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課外閱讀成為學習的一種常態。而多媒體借助它獨有的聲光控優勢為課外閱讀的生活化提供了有利條件。

一、發揮多媒體強大的視聽功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庇辛伺d趣,學生的注意力才會集中,思維才會活躍,他們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多媒體不受時間、空間、微觀、宏觀等客觀教學環境的限制,突破了傳統教學手段單一的局限,將文字、圖象、聲音、視頻合為一體,將傳統教學中無法展現的東西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得到較為真切的認識,產生感情的共鳴。在大屏幕上,學生可以看到滾滾的長江、皚皚的雪山、如血的殘陽、鮮艷的花朵,可以聽到叮咚的泉聲、清脆的鳥鳴等。因此,我們要充分發揮多媒體聲光控的優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課外閱讀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然,從而確保課外閱讀扎扎實實地開展下去。

在學習那些經典篇目時,應更好地利用現有的電視劇或電影。比如在學習《賈蕓謀差》《李逵見宋江》《三顧茅廬》這些課文時,教師可以搜索《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相應的片段,并進行適當的剪輯,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了解賈蕓、王熙鳳,李逵、宋江、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等人物形象。因為只看了一個小片段,下課時,學生總會發出“老師,再看一點”的呼聲,教師可順勢引導,指導學生課后讀原著、看電視劇。久而久之,學習每一篇課文時,學生就會想尋找相關的內容滿足自己課外閱讀的需求,良好的讀書習慣就養成了。

二、利用多媒體豐富的信息承載,拓展學生的閱讀資源

學生的閱讀習慣一旦養成,就會產生無比神奇的力量,因此閱讀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在“讀什么”上。近些年,流傳著一句話“有問題,找百度”,它從側面說明了網絡擁有強大的信息量,承載著豐富的資源,這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閱讀材料。面對市場上魚目混雜的書籍,教師有必要對學生做相應的指導,不能任由他們沉溺于漫畫、武俠和一些快餐文學中。學生應該讀哪些課外讀物呢?首先,課外閱讀的內容應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如歌頌人類勤奮、善良、堅毅、進取、崇高人格等方面的讀物,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讀物等。其次,課外閱讀的內容應該與課文緊密聯系。學習一篇課文時,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相似內容的篇目,也可以推薦學生閱讀該作者的其他文章。再次,課外閱讀的內容應與經典作品有關。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老祖宗留下來的經典作品不僅能增長我們的見識,更能陶冶我們的情操。同時,還可以適當涉獵一些經典的外國名著,作為學生領略世界的窗口。最后,課外閱讀的內容應緊密結合生活實際。如家鄉的歷史人物、風景名勝、風土人情等方面的讀物,人際關系處理、人生哲理、精品美文等方面的讀物,還可以是社會熱門話題的文章。這所有的內容在豐富的網絡資源中都可以找到。

如在學習了光未然的《黃河頌》后,我們就可以將課堂教學的內容向課外、校外、社會這個廣闊的天地延伸、拓展,開展一次豐富多彩的綜合性實踐活動。教師可在課后布置讓學生搜集與黃河有關的電子資料的作業,內容涉及黃河的發源、風景、變遷、治理及描寫黃河的詩文等方面,形式包括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然后在上課時一一展示,并進行歸類,也可以把這些資源制作成專題網頁,這樣,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憑借多媒體特有的交互工具,搭建學生的閱讀平臺

在“互聯網+”的時代,任何一個具備上網條件的學習者都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根據自己的實際條件進行泛在學習,即使你不能隨時隨地上網,在有條件的時候也可以把想閱讀的內容下載下來,這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時空限制,為閱讀提供了時間保證。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利用電腦、手機進行閱讀,即使是出去游玩,也可以在休息之際用手機閱讀。一本書讀到中途,若暫時有事無法閱讀,就停下來,等有了時間再接著讀,實在不想讀時也不妨休息一下,這就為個性化的探究式閱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網絡具備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優勢,真正實現了“溝通無極限”的便利。班內四五十個學生,他們的認知水平、理解能力等肯定存在著很大差異,教師可以利用QQ、教育云空間進行閱讀輔導,分層次發布閱讀內容,適時點撥,真正實現分層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獲。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生如果只讀書而不經過思考,那只是積累了些膚淺的知識,所以只有邊讀邊思考邊領悟,才能真正消化這些知識。學生不能僅僅停留在讀書這個表層,還應該把自己讀書后的感想寫下來,哪怕只是三五句,可以發表在班級群內,大家一起討論交流,教師適時參與討論,加以點撥。當想法成熟時,還可以在微博上發表自己對文章的見解和評價,和不同年齡、不同層次、不同地方的讀書愛好者交流,共同探討、進步,使這種分享式閱讀的價值在交流互動中得以充分體現。

總之,多媒體憑借其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等優勢,獲得了師生的青睞,我們應發揮它在讀書及交流活動中的優勢,讓課外閱讀更加聯系實際生活,成為學生學習的一種常態,使課外閱讀走上生活化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藍華梅.構建多媒體閱讀平臺 優化小學生課外閱讀[J].發明與創新(教育信息化),2015(8):45-46.

[2] 譚少安.貼近生活,讓課外閱讀內容生活化[J].教育,2016(5):123.

[責任編輯 房曉偉]endprint

猜你喜歡
課外閱讀生活化多媒體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
中學英語課外閱讀的課內支撐
借助多媒體探尋有效設問的“四度”
故事媽媽提升課外閱讀
作文生活化教學指導策略
“則”與“擇”:指向生活化學習的幼兒園數學活動實施的原則與選擇
基于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指導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多媒體情境下培養學生閱讀素養的三個維度
生活化美術教學的課程設置及實踐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