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民間音樂的當代傳承

2017-04-05 20:55徐治
戲劇之家 2017年5期
關鍵詞:民間音樂當代傳承

徐治

【摘 要】民間音樂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受到良好的保護,也應該長久地傳承下去。然而,由于種種歷史和現實的原因,當前民間音樂的傳承和發展狀況堪憂,亟需找到傳承發展的策略和路徑。本文淺析了現階段我國民間音樂傳承的現狀以及應當采取的策略。

【關鍵詞】民間音樂;當代;傳承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5-0096-01

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無數光輝燦爛的文化,民間音樂就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寶庫中的一支奇葩。民間音樂是古往今來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遣興怡情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他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代代民間藝人創作、譜寫,一代代勞動人民傾聽、傳唱的音樂歷經千年的積淀,形成了今天豐富浩瀚、多彩多姿的中國民間音樂文化。傳承民間音樂不僅是對過去古老文化形態的保護,更是對將來中華文化的持續繁榮發展積聚后勁。

一、當前我國民間音樂傳承的現狀

(一)民間音樂日漸式微。我國大量的民間音樂原本誕生、發展于廣闊的鄉村,無數山鄉村寨流傳著古老的山歌、號子、小調,共同構成了我國民歌的基本形式。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的面貌和人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交通、信息的發達讓以往近乎與世隔絕的邊遠地區也與外界有了廣泛的聯系。于是,時尚潮流的現代音樂迅速征服了向往都市生活的年輕人,破壞了鄉野民間音樂繁衍生息的土壤和生態。如今,很多地區的古老的民間音樂藝術形式以及鄉土風味十足的民間樂器都只有高齡的民間藝人才懂得,年輕人幾乎都沒有傳承祖輩音樂技藝的意愿,無數優秀的民間音樂正面臨著傳承后繼無人的困境。[1]

(二)對民間音樂的價值發掘有限。我國的很多民間音樂雖然因為種種原因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人的藝術審美需求,或者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的發展,但其蘊含著的獨特音樂元素和藝術價值是永遠都不會過時的,只要進行適當挖掘和升華,這些民間音樂仍舊能夠重新煥發光彩。然而,當前我國的民間音樂,尤其是邊遠地區的小眾民間音樂,其消亡速度遠遠大于傳承保護和價值挖掘的速度,導致不少民間音樂在被現代藝術工作者真正了解之前,就已經隨著高齡民間藝人的辭世而永遠消失了。雖然近年來包括民間音樂的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政府、學界和民眾的重視,很多傳統音樂也經過歌壇藝人們的改良后再度流行起來,但總體上來講,當前我國對民間音樂的價值發掘是十分有限的。

二、民間音樂傳承策略

(一)大力推進高校音樂教育改革。藝術類院校以及綜合型高校的藝術院系是我國培養專業音樂人才的搖籃,進入高等學府接受專業教育也是有志于音樂藝術事業的年輕人提高自身音樂素養的主要途徑。因此,要做好民間音樂的傳承保護工作,首先要從聚集了全國優秀音樂人才和后起之秀的藝術類高等院校和綜合型高校的藝術院系的教育改革入手。[2]一方面,要改變過去一味崇尚西方音樂理論和音樂藝術形式的教育格局,加強中國傳統音樂藝術理論、藝術形式的教育,讓廣大年輕學子能夠真正領略到中華傳統音樂藝術的魅力和價值,從而為民間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發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高校應進一步加大民間音樂在教學中的權重,鼓勵音樂院系的師生走出學校,到民間汲取音樂藝術營養。

(二)大力保護各地民俗。民間音樂來自勞動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情感抒發,因此大多具有風格淳樸自然、唱詞簡易通俗,感情直白熱烈的特點,而民俗作為百姓在長期生活中逐漸形成的風尚習俗,與民間音樂有著天然的聯系。[3]可以說,民俗為民間音樂提供了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因此,要做好民間音樂的傳承保護工作,就要大力保護各地的民俗,不論是地方政府,還是社會力量,都應有積極主動保護、傳承、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民俗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受到保護,這對于民間音樂的傳承是大有裨益的。

(三)大力促進民間音樂與現代音樂的融合。民間音樂要獲得更好的發展,僅僅依靠保護性的策略和措施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只有走市場化的道路,促進民間音樂與現代音樂的融合,讓民間音樂藝術贏得更廣泛的受眾,找到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才能保證民間音樂的長久生命力。首先,政府應鼓勵、引導音樂人在創作過程中吸收、借鑒民間音樂元素;其次,政府和社會各界力量應想方設法創造機會和條件,讓更多民間音樂藝人能夠在更大的舞臺上進行表演,努力擴大民間音樂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為民間音樂的傳承及發展創造更好的客觀條件。

三、結語

民間音樂不僅僅是民間音樂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各民族各地區文化精髓的折射。當今社會,民間音樂地位不高,處境尷尬,我們每個人都要承擔起文化傳承的重任,讓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夏秀紅.民族民間音樂傳承的當代意義[J].音樂時空,2016,(10):81+80.

[2]金平.民族民間音樂傳承的當代意義解讀[J].戲劇之家,2015,(11):81-82.

[3]伍潔.民間音樂的當代傳承方式分析[J].神州,2013,(18):37.

作者簡介:

徐 治,運城學院音樂系任教,器樂教研室主任,講師,西北民族大學音樂與舞蹈學在讀研究生。擔任揚琴和中國民族音樂的教學工作。

猜你喜歡
民間音樂當代傳承
關于當代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和發展分析
當代土耳其民間音樂實踐
論盧卡奇的物化理論及其對當代中國的啟示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當代》背后的當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