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西安鼓樂

2017-04-05 21:01張丹瓊
戲劇之家 2017年5期
關鍵詞:傳承與保護

【摘 要】西安是我國歷史古都,其留存下來的文化藝術遺產非常豐富。西安鼓樂是流傳于當地的一種古老的民間器樂形式,是重要的文化藝術遺產之一,具有極其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被譽為音樂史上的“活化石”。本文通過對西安鼓樂的分析,呼吁大家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讓西安鼓樂繼續發揚光大。

【關鍵詞】西安鼓樂;演奏形式;風格流派;審美與實用;傳承與保護

中圖分類號:J632.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5-0104-01

西安鼓樂是一種傳統、古老的音樂文化,流傳于西安地區,也被稱為“西安古樂”“長安古樂”“西安鼓吹樂”“長安鼓樂”。它在民間以鼓樂社的形式存在,主要流行于周至縣、何家營、長安縣、藍圖等地。

一、西安鼓樂樂器及演奏形式

(一)演奏樂器介紹。西安鼓樂的演奏樂器主要有笛、笙、管、云鑼、鼓等。這些樂器都為鼓樂的演奏增添了無窮的韻味和魅力。笛子處于領奏的地位;鼓是重要的節奏樂器;云鑼有多種不同的形制,比如雙云鑼、單扇云鑼、三音云鑼、引鑼、方匣子、??谧拥?,其中雙云鑼運用較多,既可以獨奏,也可以與其他樂器合奏,演奏技法較難,最受聽眾喜愛。這些樂器是西安鼓樂演奏的基礎,也是西安鼓樂音樂表現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工具。

(二)演奏形式。我國的音樂文化歷史悠久、形式豐富。在唐代多部伎之后,又出現了兩種演奏形式,即風格優雅的“坐部伎”和氣勢宏偉的“立部伎”。西安鼓樂正是延續了這兩種傳統的演奏形式,其“坐樂”和“行樂”即是“坐部伎”和“立部伎”的變體。

1.坐樂。顧名思義,即坐著演奏。是人們坐在堂殿內或殿堂前演奏的一種鼓樂形式。有條件的樂社會在樂隊后面豎起社旗及彩色龍鳳旗。坐樂的吹奏樂器主要是笛子,并配有管和笙,打擊樂器是鼓,分為坐鼓、樂鼓、戰鼓、獨鼓。其他打擊樂器還有鐃、鈸、鑼、鉸子等。根據曲式結構的不同,坐樂又分為“八拍坐樂全套”和“俗派坐樂”兩種。

2.行樂。行樂就是站著演奏或邊行走邊演奏,因此有的樂社也稱“路曲”,即行路時演奏。行樂的演奏樂器有笛、管、笙、貢鑼、疙瘩鑼、高把鼓、單面鼓、鉸子、手梆子等,演奏曲調大多為單牌子的“散曲”,也有坐樂的“清吹曲”等。其演奏形式分為兩種,即“高把子”和“亂八仙”?!案甙炎印庇址Q“同樂鼓”;“亂八仙”又稱“單面鼓”。行樂多出現于街道和廟會等場合。

二、鼓樂的傳唱及記譜方式

西安鼓樂由老藝人口耳相傳。學習者跟著師傅一句句學唱,唱時帶著韻、律和一些語氣詞,這種唱法被西安鼓樂的傳人稱為“哼哈”。當然,在傳承的過程中,也會融入藝人獨有的風格特點。

西安鼓樂的記譜法均是手抄傳本的“半字譜”、“減字譜”、“俗字譜”等。

三、西安鼓樂的流派及風格

西安鼓樂分為三個流派,即僧、道、俗。由于所用樂器及組合的差別、樂曲的選配以及師承關系等原因,這三個流派分別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風格特點。俗派樂社的演奏夾雜了戲曲、秦腔的樂器在里面,從而增加了熱烈、粗獷的氣氛,音響效果厚實,顯得豪爽大氣;僧、道兩派的演奏樂器較為一致,音樂悠揚委婉。

四、西安鼓樂的傳承與保護

西安鼓樂是我國重要的樂種之一,延續了我國多個朝代上千年的傳統音樂文化,它的傳承與保護需要引起重視。我們要將民俗行為傳承與學校教育傳承、靜態保護與動態保護相結合,既要采用原生態保護區的辦法,又要采取“生態還原”式的舉措,才有可能實現對其妥善保護和開發利用,使西安鼓樂得到保護與傳承。后人為鼓樂加上現代交響樂的配器方式,或者根據西安鼓樂的旋律進行改編,創作出新的作品,這也是一種探索和創新,如今,現代音樂文化逐漸侵蝕著傳統音樂文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流行音樂,忽視傳統音樂,加之傳統音樂后繼乏人,導致傳統音樂文化逐漸凋零,處境十分艱難,亟待保護。

五、結語

最后,筆者想感謝李石根先生為西安鼓樂做出的巨大貢獻,其一生都在研究西安鼓樂,《西安鼓樂全書》傾注了他半個世紀的心血,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非常高。如今他年事已高,但依然為西安鼓樂奔走著,鼓勵人們繼續研究鼓樂,提出西安鼓樂的原生態必須保護。他說:“為了保護祖國優秀的音樂文化遺產,我耗了近半個世紀的光陰,如果它的原生形態一旦消失在我的眼前,那我到死也不瞑目。何況我國正處在物質文化與精神文明兩手抓的歷史時期,怎能使被學術界譽為‘國寶的西安鼓樂由于人為的原因而消失呢!”

參考文獻:

[1]趙小平.西安鼓樂的演奏形式及風格流派初探[J].中國音樂,2000(3).

[2]馮光鈺.西安鼓樂的傳承保護及生態還原[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2).

[3]程天健.長安古樂研究理論評述[J].藝術百家,2005(4).

[4]程天健.西安鼓樂研究綜述[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6(2).

[5]田明.西安鼓樂的現狀及傳承[D].蘭州大學,2008.

作者簡介:

張丹瓊(1992-),女,漢族,山西臨汾人,山西師范大學在讀碩士,研究方向:鋼琴表演與教學。

猜你喜歡
傳承與保護
從吳文化視角看昆曲傳承
河北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高校傳承與保護的研究
貴州黔東南侗族大歌傳承與發展新探
文化體制改革背景下高安采茶戲傳承與保護研究
湘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現狀、問題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