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協同創新的高校眾創空間的建設與探索

2017-04-13 10:37初漢芳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7年2期
關鍵詞:眾創創客空間

初漢芳 , 張 可, 孟 佳

(1. 河北地質大學 實驗實踐教學中心, 河北 石家莊 050031; 2. 河北地質大學 就業指導中心, 河北 石家莊 050031)

基于協同創新的高校眾創空間的建設與探索

初漢芳1, 張 可1, 孟 佳2

(1. 河北地質大學 實驗實踐教學中心, 河北 石家莊 050031; 2. 河北地質大學 就業指導中心, 河北 石家莊 050031)

眾創空間的發展順應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要求。高校作為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主陣地,開展眾創空間的建設既是人才培養的需要也是知識創造與傳播的需要。眾創空間作為一個生態體,需要外部環境與內部要素協同共生,只有構建多元化、多層次、多主體參與的高校眾創空間才能使其可持續發展。以河北地質大學創業生態公園為例,詳細介紹了眾創空間的服務內容和運行模式,提出了構建政府、高校、企業及社會資源協同創新的生態體。

協同創新; 眾創空間; 創新能力; 人才培養

1 高校眾創空間建設的必要性

1.1 創新2.0時代的需求

眾創空間是順應創新2.0時代用戶創新、大眾創新、開放創新趨勢,把握互聯網環境下創新創業特點和需求,通過市場化機制、專業化服務和資本化途徑構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新型創業服務平臺的統稱[1]。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傳統的以技術發展為導向、科研人員為主體、實驗室為載體的科技創新活動不能滿足創新2.0時代的要求,因而轉向了以用戶為中心、以實踐為舞臺、以共同創新和開放創新為特點的創新2.0模式[2]。

創新2.0帶來了許多機遇和挑戰,很多國家積極建設以用戶為中心的創新2.0模式,將創意、設計、制造推向了全新的時代,全球化創客浪潮興起,涌現出了大批眾創空間。國外已經把眾創空間推到了一個比較成熟的階段。國內也產生了類似空間,如北京創客空間、上海新車間、深圳柴火空間、杭州洋蔥膠囊等,大小和背景各不相同。

1.2 政策引導

2015年1月,李克強總理參觀深圳柴火創客空間之后,提出了一系列“眾創空間”的政策措施,鼓勵大眾創新創業,推動產業升級轉型。這是中國創客運動和創客群體的一次重大發展機遇。2015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快發展眾創空間等新型創業服務平臺,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激發億萬群眾創造活力,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3]。作為一種新型的創業服務機構,“眾創空間”在高校實施協同創新發展戰略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成為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地方高校協同創新的新引擎。

1.3 高校創業教育發展的需要

高校作為創業教育的實踐基地,建設眾創空間,對于促進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促進知識創造和傳播、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4]。協同創新的理論引入高校眾創空間的建設,將眾創空間打造成創業者、創業資源和創業環境三者之間相互作用、相互依賴、和諧共生的協同創新機制[5]。讓學生、教師、社會人士都參與到眾創空間的各種活動中來,對于應用科技的普及教育、產品研發、創新成果轉化、學生創新創業等都具有推動作用。高校眾創空間主要是讓學生將創意、發明、創新與創業轉化為一個有機的過程,是創業的集散地和創新的社區中樞。高校將創新創業教育、產業需求與價值創新相連接,從社會和文化的角度重新審視創造的意義[6]。

2 河北地質大學創業生態公園介紹

為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入開展,讓更多的大學生能夠參與到創新創業當中,河北地質大學于2015年6月建立眾創空間——創業生態公園,2016年被河北省科技廳評為“河北省省級眾創空間”,被科技部評為“第三批國家級眾創空間”。創業生態公園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線下實踐基地,實現線上學習+線下實踐的全新模式,提高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質量。

學校創業生態公園面積約為1 476 m2,按功能將場地劃分為創業云及其他公共服務區,創業云包括經管創業云、文科創業云、數理創業云、法藝創業云、工科創業云、地學創業云、綜合創業云等公司辦公場地;公共服務區包括創業管家、智慧教室、創業聯通中心、多功能大廳、創客實驗室、Crazy Box咖啡廳、創業銀行等。能夠滿足從創意到產品原型,再到商業運營過程中所有軟硬件需求。創客實驗室購置了3D打印機、激光切割機、銑床等加工設備以及各種電子設備,學生制作了大批作品,如無人飛行器、全息投影和智能機器人等,受到在校師生及社會創客的關注。

3 眾創空間的服務內容

3.1 創客線下硬件技術和軟件技術的應用平臺

在校大學生很多都是入門級創客(Zero-to-Maker),對硬件制造、軟件編程、工業設計、互聯網等技術感興趣,充滿著開源、眾籌的理念和互聯網精神。眾創空間為入門級創客提供免費的開源硬件(套件)、軟件、3D制造工具以及互聯網技術,滿足他們個性化創造的需求,幫助他們快速將自己的想法制作出原型產品[7]。中電港螢火工場(CECport)提供開源硬件,Arduino提供開源原型制作平臺,降低了入門級創客進行硬件設計的技術門檻。通過Arduino 設計線路板控制多種電子元件,如LED、傳感器等。創客可以進行個性化創造。

3.2 創業教育指導與培訓

學校創業生態公園的建設是學校開展創業教育的重要實踐基地。因此,也是學校開展創業教育的重要載體。學校會定期進行“課程化培養”和“智能創造”,啟動“ 創意、創新、創造”的“3創”計劃?!罢n程化培養”是指通過課程體系來系統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一般課程化培養是進入眾創空間的大學生企業都要進行的創業理論培訓,包括線下的課堂教學和線上的創業MOOCs[8]。線下課堂教學主要是借鑒美國百森商學院的創業思維(entrepreneurial mindset)和斯坦福大學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的基礎上,形成了從0到1的創業基礎8個模塊:即創業與人生方向設計、創業思維、創業團隊、問題探索、創意方案、市場測試、商業模式、商業呈現。線上培訓主要是讓學生在慕課平臺上觀看知識點視頻和閱讀相關學習資料?!爸悄軇撛臁笔侵笇W生的創客活動在眾創空間內完成從想法變成現實,主要是利用開源的Arduino 平臺,學習電路原理及使用方法、學習3D打印技術、嵌入式開發及智能創造過程及流程?!爸悄軇撛臁睍泻芏嗥髽I參與,包括中電港螢火工場、Arduino、華碩計算機等企業,專門為學生進行培訓。

3.3 開放辦公環境

學校創業生態公園是對所有在校生開放的,每年需要根據在校生申報情況進行審核,核準的學生項目入駐眾創空間。眾創空間為學生提供免費開放的辦公環境和辦公設施。目前可以提供工位200個,承載創業項目60個,以智能化、自助化、共享化為特色,結合各學院創業項目群體集聚方式,提供開放共享的物理空間、社交空間和網絡空間[9]。

3.4 創業服務

山高刀具(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瑞典山高刀具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目前在北京、沈陽、西安、重慶、武漢、深圳等地設立了分公司,在30多個城市設有聯絡處或辦事處,銷售網絡遍布全中國。山高刀始終致力于開發創新的金屬切削解決方案、為客戶提高加工效率以及降低制造成本,其產品范圍覆蓋車削、銑削、鉆削、鉸削和鏜削等領域,廣泛應用于汽車、航空航天、能源、通用機械和模具等行業。

創業生態公園為創業團隊提供政策咨詢、信息服務、項目開發、風險評估、創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等一系列創業服務,建立創業服務信息平臺,搭建創業咨詢平臺,對接創業資源。定期發布優質創業項目和相關創業信息,促進大學生創業與社會資源的對接。同時,完善大學生創業相關政策傳導機制,及時更新大學生創業政策和法規,減少政策傳遞不順暢問題。

3.5 線下社交平臺

創業生態公園為學生提供線下交流的場所,創業咖啡Crazy Box、多功能路演廳、創客實驗室定期舉辦企業家私享會、創業研討、創意發布與展示、創客產品研發等。線下社交平臺大大增加了交流與學習的機會,碰撞出新的火花,促進創新創業思想的傳播。

4 眾創空間的運行模式

學校創業生態公園的運行模式主要是以課程引導為輔,以學生動手為主,以產品化和項目化的創客活動為形式,以開放、協同、共享為運行機制,以創客或創客團隊為主體,以多元化指導團隊為輔導,以空間管理人員為協作,以多元化參與的人性化運行模式和管理模式,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將創新創業課程、企業家講座、創客沙龍、項目路演等相結合,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支持和保障,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創業需求,營造創新創業的氛圍。

4.1 “園主”+“管家”負責制

學校成立了以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為領導,創新創業教育學院、學工處、就業指導中心、團委、教務處等各二級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的領導小組,形成了協同發展的聯動機制。在學校宏觀層面上統一協調校內外資源,在學校微觀層面上由創新創業教育學院具體實施。

學校創業生態公園由創新創業教育學院專人負責,設置“園主”,負責眾創空間的設計、規劃、建設與管理工作。眾創空間設置“創業管家”,由學生組成,主要是協助園主完成眾創空間的日常管理工作、創業團隊的協調工作及定期檢查與數據報送工作?!皥@主”+“管家”的管理模式,很好地發揮了學生主人翁的精神,能夠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約束。

學校創業生態公園積極選拔并聘請校內外富有創業經驗與創業能力的專業教師、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科研人員、管理人員為導師,形成了一支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創業導師包括:子謙國際創業教育學院院長黎怡杭博士(原南京大學國際創業教育學院院長)、挪威奧斯福大學工程學院吳弘教授、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袁岳博士、深圳前海子謙創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吳桐輝董事長、深圳市傳達科技有限公司李彥生總經理、中電港(CECport)螢火工場場主鄧捷芳、Arduino(中國)陳愈容總經理等,形成了一支既有理論又有創業實踐經驗的、能夠擔當起大學生自主創業指導服務的團隊,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經常性的咨詢、專業化的指導和服務。

4.3 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運行模式

學校創業生態公園主要采取線上學習與培訓,線下實踐與資源整合的運行模式。線上學習與培訓主要是通過在線平臺,學生自主學習創業理論知識和創業技能,并且有創業導師在線答疑。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與創業導師溝通,及時答疑解惑[10];線下主要是在創業生態公園內完成創業項目的實踐,并且進行資源整合,將創業實踐與社會資源對接,推進市場化進程。線上完成學習與咨詢,線下完成孵化與融資,這種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模式,為學生創業者提供了很好的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

4.4 多元化創業生態系統

高校眾創空間需要通過外部環境和內部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共同構成大學創業教育生存的空間,形成一個彼此依存,相互制約,共同發展的生態系統[11]。為打造協同創新的創業生態公園,我校與政府、企業共同進行眾創空間的建設,提出“政府引導、高校主抓、企業參與、社會開放”的原則,打造以高校為社區的開放型協同創新生態系統。

在生態系統中,政府、企業等外部影響因素,為創業教育提供政策方針、財政支持、行業經驗、創業項目等有效支持。政府機構通過制定鼓勵創業的政策,形成公平的法律環境、市場競爭環境,為創業提供政策支持、資金支持和行政服務;通過將標桿企業引入高校眾創空間,能夠持續為學生的創業項目提供行業指導和企業運營經驗,同時能夠扶持學生創業項目的順利開展;學校是高校眾創空間的主導者,能夠為學生提供場地、辦公環境、相應的政策扶持及資金支持,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一個資源對接的平臺?;趨f同創新的高校眾創空間的發展必須以市場為驅動,把握政策,深化行業、企業、社會和學校之間的密切聯系,促進學生的自主創業。

我校的創業生態公園正是注重吸收社會資源,從軟硬件和創業條件入手,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鏈接社會和高校,打造高校創業生態鏈,將知識創新、技術轉化及服務社會相融合,加速開放創新、創業孵化、創業教育和輻射帶動,滿足學生創業者對場地、資金、產品創造、技術支持、營銷策劃及個人成長的需求,打造創業、生活、學習、社交于一體的創業空間。

5 結語

高校眾創空間的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堅持政府指導和市場引導,構建多元化、多層次、多主體參與的協同創新的生態系統[12]。眾創空間的建設是為培養創新型人才和為其提供創業機會的重要場所,政府在政策保障方面為大學生創業保駕護航;企業及社會投資機構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行業經驗和資源;高校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服務與管理。高校眾創空間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協作,系統中的每一個元素都應該發揮作用,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有利的條件。

References)

[1] 創新2.0時代的眾創及眾創空間國內外發展[J].辦公自動化,2016(6):26-29.

[2] 王佑美,葉愛敏. 從創客空間到眾創空間:基于創新2.0的功能模型與服務路徑[J].電化教育研究,2015(11):5-12.

[3] 戴春,倪良新. 基于創業生態系統的眾創空間構成與發展路徑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2):77-80.

[4] 孫雪,任樹懷.基于知識創造的眾創空間的構建[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1):104-108.

[5] 張可,初漢芳.大學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構建研究[J].科技創業,2016(9):65-66.

[6] 付志勇. 面向創客教育的眾創空間與生態建構[J].現代教育技術,2015(5):18-21.

[7] 張夢龍.高職院校眾創空間實施路徑探索[J].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6(3):93-96.

[8] 初漢芳,朱燕空.大學生創業孵化園的建設與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32(1):48-50.

[9] 覃波. 基于“GIS”模型的“眾創空間”建設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31(11):2-3.

[10] 朱燕空,初漢芳.創業教育慕課平臺的建設與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9):170-172,175.

[11] 李金玲.天津高校創業生態系統研究[J].管理觀察,2013(7):85-87.

[12] 趙京芳.基于協同創新的大學生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構建[J].職業教育,2013(7):193-195.

Construction and exploration of Maker spa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based on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Chu Hanfang1, Zhang Ke1,Meng Jia2

(1.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Heibei GEO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31, China; 2. Employment Guidance Center, Heibei GEO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31,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ker space should conform to the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aking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he main base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This paper carries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ker space, which is the need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is also the need of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communication. Using the space as an eco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factors of collaborative symbiosis, diversified and various subjec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us the Maker space can ge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aking entrepreneurship ecological park of Hebei GEO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service content and the operation mode of the space, and puts forward to construct a collaborative innovative ecosystem of the government, universities, enterprises and social resources.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Maker space; innovative ability; talents cultivation

10.16791/j.cnki.sjg.2017.02.009

2016-09-21

2016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基于協同創新的高校眾創空間的建設研究(HB16JY021)

初漢芳(1980—),女,山東萊蕪,碩士,講師,創新創業教育學院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為創業教育.

E-mail:chuhanfangde@163.com

G642.0

A

1002-4956(2017)2-0031-04

猜你喜歡
眾創創客空間
空間是什么?
創享空間
重慶科技學院“眾創之家”簡介
聯合辦公:眾創時代的共享與協同
眾創空間向“專業化”升級
讓路人都可以坐下來當創客
創客
創客
眾創時代到來,杭州準備好了嗎?
QQ空間那點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