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研究
——以空間理論為視角

2017-04-21 03:32□謝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 2017年2期
關鍵詞:文化遺產博物館物質

□謝 梅 朱 蓉

[電子科技大學 成都 611731]

博物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研究
——以空間理論為視角

□謝 梅 朱 蓉

[電子科技大學 成都 611731]

從自然空間的角度來說,博物館是“物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藏品是其內涵的直接表達;從精神空間的角度來說,博物館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象征性和公共性呈現,在博物館的陳列與受眾參觀的互動儀式中,實現民族文化的認同;而從社會空間的角度來說,博物館本身就體現著社會關系的演變,是重要的符號性存在和文化景觀。研究從空間這一新維度出發,重新審視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博物館空間中的傳播屬性以及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空間傳播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文化的多樣性、鞏固文化的認同感是各個國家、各個地區、各個族群都要面臨的嚴峻問題。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文化的表達與象征在各個群體中保持著特有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它們持續地讓群體中的人在傳承的過程中實現對自身歷史與文化的歸屬與認同。目前,我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特性與分類、保護傳承的途徑等方面??v觀現有的研究成果,從空間這一角度進行的研究仍然集中在博物館的展陳設計、對受眾的吸引、新媒體技術的運用以及博物館消費等方面,少有將博物館空間當做物化的文化表達、符號化的存在以及社會關系的體現進行探討。

新技術、新媒體、新業態、新理念的出現,讓博物館被重新進行了審視。法國馬克思主義批判哲學家亨利?列斐伏爾(Heri Lefevbvre)“空間”理論的引入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特殊物理空間中的呈現與表達提供新的思考路徑。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與博物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將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定義為: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公約所定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以下方面:(1)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2)表演藝術;(3)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5)傳統手工藝?!吨腥A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界定為:“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說、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禮儀與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1]。

博物館學界發現并非人類的文化成果都是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在對文化遺產進行收集、保護、研究以及展示的一系列工作中,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應該被看作是研究與保護的對象。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中,博物館的收藏、保護、研究、傳播等功能都可以發揮較好的作用。因此,博物館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之間關系密切:

首先,博物館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的重要媒介之一。學者孟慶金曾對博物館的各項功能做過詳細的研究和闡述(圖1)[2]。收藏、研究、教育是博物館的三大核心功能,而經濟、文化的發展以及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博物館的功能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地得到擴張和延展,從而能夠滿足參觀者多元化的需求。博物館能夠利用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的物質實體進行分類組合及展示設計,可以向觀眾呈現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的文化內涵與價值。

圖1 博物館功能拓展圖

其次,博物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當中有著獨特的受眾優勢。博物館作為一種文化機構,其擁有的人才隊伍能夠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的研究中取得不斷發展著的成果,這是博物館擁有的得天獨厚的軟實力;博物館精良的貯存和保護文化遺產的專業硬件設施和嚴格的操作規范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的強大后盾;博物館在長久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培養了一大批參觀者,這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中不可多得的受眾基礎。

再次,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成為博物館發展中強大的文化源動力。全球化背景下,各個群體、地區、甚至國家之間的關系以及發展路徑在不斷地變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中,能夠讓群體組織產生深厚的使命感和文化認同,從而實現文化的可持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所包含的深厚的文化積淀能夠為博物館這種文化機構的功能延伸和未來發展中的角色定位產生重要的影響。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在博物館空間語境中的實現

列斐伏爾認為單純的物質空間不足以表達空間全部的內涵;現代哲學把空間定位為一個“精神的場所”,文學藝術的空間、意識形態的空間等等;由此列斐伏爾提出“社會空間”的概念,是“從主體開始的”,“將主體與空間結合起來,主體在空間中,并作為生產者?!盵3]與之前的研究者所不同的是,列斐伏爾認為空間不是一個毫無感情的客體,而是言說著的、感性的、主客體相互熏染的流動的創造體,是一種社會關系的存在;進一步地,列斐伏爾認為許多有意義與無意義的、認知的和直接存在的、實踐的與理論的各種潮流融合其中,共同發揮著作用,因此列斐伏爾的“社會空間”是整個社會的構造物,是一種社會生產的結果?!翱臻g是一種社會的產物”,它是產生于社會實踐,是社會關系的產物[3]。 以此觀照,將博物館看做是人類歷史生活以及關系發展史的展示空間就是有價值的。博物館收集了人類各發展階段中的社會實踐活動藏品,變遷著的人類社會關系狀態,傳統的記憶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自然也成列其中。

列斐伏爾將眾多的空間歸為三個類型:自然空間、精神空間及社會空間。三種不同類型的空間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傳播方式不盡相同。

1.自然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抽象化與博物館空間的具象化之間的結合

空間通常被視為事件的背景和容器。而作為一種文化機構,博物館本身有著固有的地理性。博物館的文化傳播活動由地點、環境、場地以及邊界、觀點和視野等組成。小到地方性知識,大到國家意志,任何一個博物館都可能呈現出一個不同的、相互競爭的場域式的文化空間。

上段(?2q2):下部為灰色—淺灰色薄—中層狀層紋石細晶白云巖、灰色薄—中層紋層狀粉晶白云巖,局部夾頁巖,或含白云母泥質白云巖,水平紋層、小型交錯層理;上部為灰色中—厚層狀砂礫屑白云巖。厚度為80~122 m。

博物館的物理空間主要包括自然景觀,建筑物等。在物化展示這一層面,實物藏品能夠為參觀者帶來最直觀的感受,比如展板中融入了研究人員的解讀和闡釋;裝置模型能夠將很多文化內涵用物化的形式展現出來;新媒體則是提供演示或互動的數字媒介,通過紀錄片、游戲、動漫等形式來強化參觀者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解。

在非物質化展示這一層面,博物館中的傳統表演涵蓋了戲劇、歌舞、舞臺劇、口頭傳說、民間技藝等內容?;顟B展示能讓場景變得感性,具有參與感與互動性,進而能夠更加直觀更加真實的讓觀眾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和實質。

數字化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種保護和展示途徑,能夠使觀眾更加便捷地體驗某種文化形態,當然對數字化的過分強調和依賴所產生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畢竟對于活態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言,觀眾需要從某種文化的發展路徑中去實現對這種文化整體性的理解,并盡可能的吸收其文化中的精神內涵,而非數字技術所呈現的某個片段或某種特質。

2.精神空間:博物館營造的審美體驗與文化認同

從文化認同來看,博物館空間與日常生活空間及工作空間極其不同,博物館使人們從原有的活動空間中暫時脫離,轉而進入特定的情境當中。豐富的歷史與文化知識配合展廳的環境與服務,使得觀眾在參觀過程中在不經意間獲得了“儀式感”。這種儀式感與書本、音影資料所帶來的體驗有很大程度的不同。這種儀式感增加了觀眾在接受文化熏陶和知識傳播時對自身所在地區的縱向把握,也加深了觀眾對自身文化背景的認識。這種參觀前與參觀后所帶來的變化,將在觀眾走出博物館后開始潛移默化的發揮作用,并最終影響到一個群體的文化認同。

威廉斯在1961年出版的《漫長的革命》中指出:“哪怕是最寬泛的定義,也要理清文化的三個層次。層次一是特定時空之下的活態文化(lived culture),只有生活在那個時空中的人才能完全了解;層次二是各種形式的文化記錄,從藝術到絕大多數日常事件都包括在內,即某一時代的文化;層次三是選擇性傳統’的文化,旨在將活態文化和某一時代的文化聯系起來?!盵4]顯而易見,今天的博物館具有“選擇性傳統”的文化性質,它在空間上將歷史時間上的文化與超歷史的記錄性文化糅合在一起,無論是作為物質載體的建筑風格還是作為內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無疑都成為了一種歷史與當代的精神呈現。

尤其在當代科技的輔助下,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逐步在人們的認識和理解層面被記錄下來,并在當代審美的價值層面獲得了新的創造;各種基于數字技術的博物館服務和創意產品塑造了全新的“融合式”場景,讓無形的遺產變成了可感知、可把握的現實,遺產成為新的意義產品。列斐伏爾認為空間也是一切社會活動、社會力量“爭斗”的城所,是歷史各階段的社會受眾、社會文化、社會思潮以及意識形態的調和物,在這樣充滿活力的空間中,產生著文化的連續性的再生產。

所有的人與事物都處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社會空間自然要關注這種社會關系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社會價值觀,反思不同權力之間的融合與沖突。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博物館這一領域被較多的當成是一種歷史的社會現象,其展示也多是線性化與精品化的表達。這種方式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社會存在意義固然不可忽視,但非物質文化遺產究竟是否只能把自己置于歷史的束縛中?而遠離每一個當代?對它的解答涉及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傳播的轉向問題。

現代化背景下,博物館的功能已經從文化傳承延伸到文化消費。臺灣學者黃光男通過梳理博物館的“文化”與“休閑”之間的關系,提出了“類博物館”概念[5],為在現代社會中,博物館作為一種觀光資源,其實已經與各類民間季節性慶典、各種日常生活的文化活動和儀式發生了緊密的聯系;當代博物館創造出了集觀賞、娛樂、休閑、購物為一體的有系統、有意義的現代生活場景。這樣的場景恰是列斐伏爾認為的“社會關系”,準確地講是一種空間中的文化關系,它體現出消費社會中博物館傳承文化的新本質,即文化與社會商業全面膠著,商業對精英文化的侵襲和改造。這也正是百年以來,中西方博物館以及博物館文化傳承傳播變遷的歷史轉向。這種功能性的轉變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傳播無疑有著巨大的積極影響和意義。

三、基于博物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策略

1.保持物質藏品的核心地位,挖掘物質藏品的文化內涵

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概念從字面上理解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這種誤解會讓人以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沒有物質基礎的,是完全無形的。而事實上也如是,脫離了物質載體的文化是沒有生命的文化,是無法被呈現的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必須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所以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中,我們始終需要把物質藏品放在整個傳播活動的核心地位,這不僅在于它是可看、可見、可觸的物質實體,物質藏品對博物館參觀者帶來的認知和體驗上的震撼也是其他載體不可取代的。而物質載體又需要我們去不斷的挖掘其文化背景和文化內涵,進而通過豐富的空間展示創造出文化遺產的綜合影響力。

列斐伏爾在《空間的生產》中提出的“三元組合概念”[6],認為物質空間、精神空間與社會空間是相互交織、相互纏繞,缺一不可的;物質空間是現實的工作場所,精神空間是基于物質空間的想象空間,個體不同,所構想的空間各異,從而建構起的豐富的知識體系,并進而完善和形成完備的人類知識體系;社會空間是攜帶者社會實踐行為的交合建構物,它將社會的文化、經濟、政治以及生產力水平(當代技術)帶入其中,在這個特殊的空間形態中碰撞、激蕩和融合,借助藏品、展演、工藝品等物質文化遺產,生成新的當代文化。

2.注重觀眾的參觀體驗,提升觀眾的文化認同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含實物、運動、形態、情態、過程等多種因素,有著變動而呈現復雜的關系,其形態在存續過程中基本是不變和靜態的?!盵7]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特性強調觀者與觀者之間就某個對象或者某個觀點及感受的分享。物質藏品的接觸與實際的體驗行為相結合,能夠達到虛與實、動與靜的完美結合,從而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參觀者精神空間中的完整傳播體驗。博物館應該為參觀者提供更多的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活動,讓參觀者在體驗中暫時的進入某種文化的氛圍,從而通過身體力行的感受,提升對某種文化的認同感。

3.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中的社會參與

首先,積極吸納不斷發展的博物館理念?!靶虏┪镳^學”產生于20 世紀70 年代。相較于傳統博物館理念中藏品至上的保護及展陳理念,新博物館學將研究的視線聚焦在社群和社區的文化上,而不是拘泥于藏品的整理、保護、陳列。新博物館學更為注重藏品保護過程中與當下社會發展之間的聯系,并堅持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整體性原則。本土管理是近來年西方博物館學界所提倡的博物館管理方式之一,在博物館本土管理模式中,管理的主體是社區成員,對于展出的本社區的文化遺產,社區成員有權進行解釋,并參與到遺產陳列和保護等工作當中去。

其次,架起“活載體”與社會之間的橋梁。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活態文化”,其傳承者就是這種文化的“活的載體”。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需要一定的時間在實踐中言傳身教,而這種緩慢的傳承過程極易被當今快節奏的生活習慣打破。針對這種情況,博物館就應當發揮自身的平臺優勢,增進非遺傳承人與政府、文化團體、公眾間的溝通,從而在物質及精神的兩方面促進非遺傳承人的發展狀況,促成政府決策層對非遺傳承人和非遺傳承事業的關注,增進公眾對這一群體的了解[8]。

四、結語

列斐伏爾的空間理論給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維度。本文從自然空間開始,逐步擴展到精神和社會空間,探索了不同空間背景下博物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方式。在新時期,我們需要重新定義博物館,重新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在社會經濟、技術及文化的發展中不斷的延伸出新的功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理應成為博物館的價值追求。如何更好的保護好文化傳統,構建起歷史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文化多樣性成為現階段社會賦予博物館的新的歷史使命。如何在保護的基礎上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揮最大的利用價值進而造福社會?這是博物館面臨的挑戰,也是機遇。

[1]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EB/OL].[2006-02-20].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29095.

[2]孟慶金.現代博物館功能演變研究[D].大連: 大連理工大學,2011.

[3]LEFEBVRE H.The production of space[M].Hoboken: Wiley-BIackwell,1991.

[4]WILLIAMS R.The long revolution[M].Peterborough: Broadview Press,2001.

[5]黃光男.樓外青山: 文化、休閑、類博物館[M].臺北:典藏藝術家庭出版社.2013.

[6]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7]宋向光.無形文化遺產對中國博物館工作的影響[J].中國博物館,2002(4): 40-47.

[8]陳倩.博物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中的作用[D].鄭州: 鄭州大學,2013.

Research on the Propag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ased on Museum-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 Theory

XIE Mei ZHU Rong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engdu 611731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atural space,the museum is the "materialize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collection is the direct expression of its connotation;from the spiritual space point of view,the museum is the symbolic and public natur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n the museum display and audience to visit the interactive ceremony,to achieve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and from the social space point of view,the museum itself embodies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relations,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existence and cultural landscape.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new dimension of space,and re-examins the spread properties and valu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museum spac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museum;space communication

G26

A

10.14071/j.1008-8105(2017)02-0082-04

編 輯 鄧婧

2016-12-30

2014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般項目“文博資源轉化利用的模式研究”(14BGL162);成都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2016年度研究項目“成都地區博物館資源轉化利用的調研報告”(2016R24).

謝梅(1963-)女,電子科技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朱蓉(1990-)女,電子科技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文化遺產博物館物質
喝茶養生這些物質在起作用
喝茶養生這些物質在起作用
第3講 物質的化學變化
第3講 物質的化學變化
與文化遺產相遇
酌古參今——頤和園文化遺產之美
博物館
活態文化
《文化遺產》2016總目錄
露天博物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