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經義”的角度思考中國遺產本土意義:以古泮池街區為例

2017-04-22 15:12張迎春趙赟
教育教學論壇 2017年17期
關鍵詞:經義

張迎春 趙赟

摘要:如何理解遺產的文化意義在遺產研究、保護和利用中至關重要。西方遺產界對遺產意義的理解經歷了從“物質”到“非物質”,從“有形”到“無形”的理解過程。通過對山東曲阜古泮池街坊的人類學的考察和對中國傳統經典文本的分析,本文展示了文本中的“經義”,以期引起對中國本土遺產意義和價值引起重新思考。

關鍵詞:遺產意義;經義;古泮池

中圖分類號:G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7-0048-02

一、前言

在“遺產熱”蔓延全球的趨勢下,出現了休伊森所謂的“遺產工業”■。在政治經濟操縱下的遺產話語把遺產構建成了符合社會和國家政治所需求的模樣。我們該怎么看待和理解遺產?諸多學者都認為遺產研究中最根本的是對遺產意義的理解。西方遺產界對遺產的理解也經歷了從“物質”到“非物質”,從“有形”到“無形”,到“所有的遺產都是無形的”的觀念轉變過程■。然而,目前學界仍然有許多人把“遺產”理解為是有形的遺產資源,甚至只是在建筑環境中的意義。通過對山東曲阜古泮池街坊[1]的田野考察和對中國傳統經典文本的分析,本文將重新思考中國幾千年以來綿延不絕但在最近一個世紀似乎被主流社會遺忘的儒家傳統的遺產思維方式和價值觀,我們稱之為“經義”思維對遺產研究的意義。本文從歷史文獻和老百姓口述史入手,挖掘地方人們的歷史記憶,從而激活遺產光環,重新定位地方的文化遺產意義。在遺產保護和對城市空間的規劃重建中,“經義”或可成為意義的來源,達到“尊古崇德”的教化目的。

二、“經義”作為本土遺產思維方式

“經”字專指相傳由孔子晚年刪定的兩周古典,五經《詩》、《書》、《禮》、《易》、《春秋》?!傲x”指“義理”,不僅包括經典之義理,也包括對經典加以闡釋、解說的經解著述的義理。經學提供的基本價值,由歷代解經家以注疏的方式展現出來,并塑造出豐富的經學義理(經義)世界,深刻地影響了傳統社會的方方面面。古泮池的經義源頭可以追溯到五經之一的《詩經》?!遏旐灐ゃ吩妼懙溃骸八紭枫?,魯侯戾止,既作泮宮,淮夷攸服?!便x可以從泮水的“觀”的教化意義以及“鄉飲酒義”兩個方面進行解讀。

1.泮水“觀”的教化意義。漢代毛亨《毛詩注疏》載:“泮水,泮宮之水也。天子辟壅,諸侯泮宮?!北氽帐翘熳拥膶W宮,而諸侯國里所稱為泮宮,這是古代的禮制的規定。從泮池的形狀來看,“辟壅者,筑土障水之外,圓如壁,四方來觀者均也。泮之宮者半也,半水者,蓋東西門一南通水,北無也”。辟雍形狀是在水中筑土,而使周圍水面抬高,水面周圍是圓的,形狀如壁,四方來觀的人環水四周站著,距水中之臺的距離是均勻的?!坝^”的意義來自《周易》第二十卦“觀卦”,其結構是巽上坤下,觀卦卦辭的含義可以理解為,手洗好后并不馬上進獻供品,而是先醞釀培育虔誠恭敬之心,然后藉著這種虔誠恭敬之心來進獻供品以進行祭祀。醞釀培育這種虔誠恭敬之心的過程就是觀卦中的“觀”。那觀的對象是什么呢?“圣人以神道社教而天下服矣”,“風行地上,觀。先民以省方,觀民設教”,由此可見,觀是和祭祀活動有關的。祭祀的主體需有退有節,要依中修德,使自身行為合乎“天道”,為天下之“大觀”。也就是說,人們通過觀仰圣人君王的大德,不自覺而化,各安其道,各守其責,從而天下大治,就是“大觀”。當有德之人如風一樣在大地拂過,大地上的人們紛紛受到教化,因此觀就是一種教育的過程,但是這種教育是一種“知”而非“知識”,“觀”是一種心靈感受,是現象學“在場”的體悟,而非“概念化”的教導。

2.泮池“禮”的空間:鄉飲酒義。在泮水詩中第三章:“思樂泮水,薄采其茆,魯侯戾止,在泮飲酒。既飲旨酒,永錫難老,順彼長道,屈此群丑?!边@指的是鄉飲酒禮。鄉飲酒禮主要在兩種場合中舉行,一種是鄉大夫以主人身份在鄉學庠序中與賢能之士飲酒,意在倡導尊重人才的風氣[2];另一種為州長、黨正在州、黨里舉行的,其主旨是序正齒位,提倡尊老養老的風氣”■??鬃诱f:“吾觀于鄉,而知王道之易易”。這里的“鄉”是指鄉飲酒禮,就是說看了鄉飲酒禮,才知道實行王道有多么容易。幾千年以來,古泮池的空間物質形態在演變被記載在不同時代的歷史文本如地方志、碑記、詩賦等,同時也記載了歷代造訪者所詮釋這一空間所承載的意義。造訪古泮池的皇帝、學者、官員無疑對這一空間所承載的意義是有深刻體悟的。乾隆皇帝曾經八次來到曲阜,寫下詩詞,說道:“我到這里來,追憶魯僖公留下的故跡,感受到古泮池的意義。陪同的大臣說那個亭子簡陋粗糙了要謝罪,可是我覺得亭子雖然簡陋,但是大禹也‘卑宮室、菲飲食,那我在這里也能感受到和大禹的默契?!濒攪你豌鷮m在很大程度上演化成全國的教育、精神和文化傳承的代名詞。在府、州、縣等地方所設的學宮也都泛稱泮水或泮宮。古代學生入學稱“入泮”,全國的各地的地方志,在建志學校條目下都有鑿泮池的記載,是誰在哪一年建造、擴建或者翻修泮池。

古泮池在歷史的長河中并沒有化為汗漫難覓的遺址,它的湮滅卻是和中國近現代的歷史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游泮池已經成為一種遠逝的文化記憶了。然而在我們對古泮池街坊里及周圍老居民的采訪中,時刻感受到作為遺跡的古泮池的文化意義和價值不僅留在人們的記憶中,而且已然成為人們的生活和行為方式。住在古泮池附近一位六十歲的孔大伯對如今酒桌禮儀有著自己看法:“我們這里外來的客都要坐上首。我到外面去就感覺到不一樣。比如我們到外地去啊,他們誰的官職高,誰都坐上頭。你的年紀大,也不叫坐上頭,他一個小青年,他官大,他坐上首,我看不慣,跟我們孔家的禮儀完全不一樣。你的官再大,你沒有禮……”[3]當我們問及農歷過新年的習俗時,孔大伯詳細地描述了他家從臘月二十三開始持續到正月十五的潔凈、送灶神、迎門神、財神、祭天地、祭祖等儀式,他對過春節的意義的理解是:“這個是一代一代教育活著的人不要忘記去世的老的,一年一次地要請到家里過年。那要是沒有這個春節,小的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叫老的啦,他去世了,哪有紀念他的時候呢?”當我們告訴他飲酒禮和過年的祭祀禮在兩千多年前的經書《儀禮》、《禮記》中有詳細記載時,他說:“書我沒有讀過,但是我兒子也跟著我這么做啊,過年過節的,看我怎么做他也怎么做,所以等我去世了,他也會做了?!盵4]通過這種一代一代相傳的生活實踐中禮,使敬天敬地、尊古尊老的道德理念深深扎根在一輩又一輩的人心中,這難道不是我們的悠久的文化傳統中留下的最好的遺產嗎?

三、結語

中國有著豐富的歷史傳統,儒家文化源遠流長,在過去幾千年中,儒家經典不僅成為科舉考試選拔官員的內容,經義這種思維方式滲透在各層人們的生活肌理中。在當下歷史文化城市重建過程中,要抓住當下文化遺產保護的契機,在提倡一定的“物質原真性”,即對物質遺存的保護、修復和重建。然而追求物質性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其附著的意義,挖掘經義中的大義,使之成為城市空間的定位的意義來源,并充分考慮到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和情感需求。

注釋:

(1)古泮池始建于周代,位于山東曲阜城市東南隅,兩千六百多年前,孔子出生在這里。

(2)《周禮鄉大夫》“三年則大比,考其德性道藝而興賢者、能者”。

(3)2014年3月12日采訪記錄,采訪人:張迎春。

參考文獻:

[1]Hewison,R. The Heritage Industry:Britain in a Climate of Decline. London:Methuen,1987.

[2]Smith, L. The Uses of Heritage,2006.

[3]楊燕.“觀”卦的祭祀內涵與儒家哲學的關系[J].周易研究,2010,(1):55-62.

[4]彭林.吾觀于鄉,而知王道之易易:鄉飲酒禮[J].文史知識,2002,(10):96-106.

猜你喜歡
經義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相如賦經典化史述
宋代圖書出版業對科舉考試的影響
北宋進士科詩賦經義取士之爭與儒學復興
王船山經、史關系新論
詞章與經義
經義文體結構在宋元的發展探析
論明代經義八股格的形成過程
《經義齋集》題名年代考
漢續秦學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