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自主閱讀學習的方法

2017-04-25 10:42楊青
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讀寫 2017年1期
關鍵詞:方法小學語文

楊青

[摘要]本文首先闡述了小學語文自主閱讀學習的理論基礎,然后分析了自主閱讀學習的重大意義,最后總結了如何開展小學語文自主閱讀學習,以供廣大讀者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閱讀學習;方法

一、小學語文自主閱讀學習的理論基礎

詳細來說,小學語文自主閱讀學習的理論基礎主要包括:

第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這一理論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基于原有的知識經驗生成意義、建構理解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常常是在社會文化活動中完成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應該在相應情境下建構知識,而情境則是由教師來創設,并滿足學生學習服務,建構主義過程本身就是教學設計的一部分,目的在于更好地讓學生理解事物本質與其他事物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好地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建構所要學習的知識點。

第二,人文主義學習理論,這一理論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建構知識意義,強調協作學習。與建構主義不同,它更強調以人的發展為本,即強調學生的自我發展,強調發掘人的創造潛能,強調情感教育。人文主義學習理論由著名心理學家羅杰斯提出,根據他的觀點,教育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潛能發揮,從而為學生創造性學習和工作提供機會。

二、小學語文自主閱讀學習的意義

首先,小學生開展自主閱讀學習能夠充分發揮自身教學主體的作用,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傳統閱讀教學完全以教師為主,并沒有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作用,自主閱讀突出了“自”,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和教學的主體,自然就應該擁有閱讀的主動權和自主性。自主閱讀強調學生的主體意識,在閱讀中不再依賴于教師,而是積極主動參與到閱讀中。

其次,小學生開展自主閱讀能夠較好地體現“主導”功能,學生自主閱讀中的“導”比教師控制閱讀的“導”的作用更為明顯,教師需要引導和點撥,服務于閱讀主體,發揮學生“主導”閱讀的作用。

再次,小學生開展自主閱讀能夠有效鍛煉閱讀技能,傳統閱讀教學中,學生只是按照教師的案例設計進行閱讀理解,一旦離開教師就會失去方向,而自主閱讀則是在教師指點下進行閱讀實踐和閱讀理解,在實踐中悟出理論、方法和技能。

最后,小學生開展自主閱讀能夠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學生自主閱讀能夠克服事半功倍、質量低下等問題,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因,轉變教師的教學職能,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變少數學生發言為人人自覺學習,效果更為明顯。

三、小學語文自主閱讀學習的方法探析

1.營造閱讀氛圍的平等性和自由性

首先應該確保學生閱讀材料與他們生活、學習有著密切聯系,選擇熟悉的題材,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在營造閱讀氛圍時,應該讓小學生感受到能夠從材料中看到自己和讀到自己,引導主動探索的閱讀方式,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其次需要教師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通過交流構建自由平等的關系。目前很多教師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方面都沒有收到較好的效果,主要是沒有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還不適應互動教學模式,因此應該鼓勵小學生自由參與討論,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比如在開展《少年閏土》一課自主學習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能否從閨土身上發現自己的身影或者周圍朋友的身影,并向學生提出問題“如何更好地度過童年”。教師還可以鼓勵同學勇敢發言,自由討論閨土所代表的文學形象。

2.運用情境閱讀、小組討論等形式提高趣味性

首先,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設計有趣的課堂氛圍和情境,讓學生在形象生動的課堂中開展積極自主學習,調動他們的自主性。比如在開展《林?!芬徽n的自主學習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關于大興安嶺原始森林的圖片、視頻等資料,讓學生深入理解大興安嶺林海的原貌,并能夠認識到作者發出如此感慨的內在原因。另外,教師還可以設計話劇表演讓學生自主學習閱讀教材,比如學生閱讀后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對閱讀內容進行演繹,充分展現自我,提高自主學習興趣。

其次,教師還可以設計閱讀討論小組,讓學生之間相互討論閱讀感受,并發表自己的看法,分享學習心得,從而對閱讀題材進行進一步思考。比如在自主學習《長歌行》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組織多個小組,每個小組選擇其中一段進行討論,分析作者采用何種表現手法,然后讓各個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實現共同進步。小組合作模式在開展過程中可以采用優等生、后進生搭配的模式,讓優等生帶動后進生共同進步,實現全面教育的目標。

3.鼓勵學生在閱讀中發揮主體性。

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是自主閱讀學習的核心,轉變學生被動獲取知識的問題,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這就需要對學生閱讀提出明確要求,讓學生主動感受和體會閱讀內容。

首先,教師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發揮自己的閱讀能力,感受閱讀題材的思維結構,轉變以往走馬觀花式的快速閱讀,而是在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內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小學生在閱讀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異,教師應該堅持鼓勵為主,充分尊重小學生的閱讀特點,加強引導,激勵小學生提高閱讀效率,讓他們在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內獲得成長。

其次,教師應該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分享自己對文章的看法和思考。同樣一篇文章或者問題,由于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會得出不同的結論,這就可以設計討論環節,讓學生思想之間出現碰撞,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性,通過閱讀材料回答教師的問題。對于閱讀材料,教師需要鼓勵學生舉一反三,結合閱讀內容創設略微復雜的問題情境,啟發學生加強思考,提出創設眭意見,形成問題意識。

比如在開展《懷念母親》一課自主學習時,教師不能給予學生過多的講解,而是要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這就需要教師意識到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生的主體地位應該在閱讀教學中得到突出,給予他們足夠的自主權,而教師則需要扮演引導的角色,對學生閱讀過程中出現的困難給予解答。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作者為什么能夠引發對祖國母親如此深沉的愛?”課后可以要求學生查閱作者季羨林的相關資料,在下一節課展開討論,對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獎勵,發揮激勵的正面作用,從而引導更多學生參與到自主學習中。

總之,小學生開展自主閱讀學習就是發揮自己的自覺性和自主性,但是也需要家長、教師等方面的引導,從而構建更為高效科學的自主閱讀學習模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猜你喜歡
方法小學語文
學習方法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賺錢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