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地西施“響屐舞”的民族風格與地域風格研究

2017-05-10 07:52符姍姍馮程程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6期
關鍵詞:木屐西施舞蹈

符姍姍+馮程程

[摘 要] 西施“響屐舞”是吳地舞蹈史上的經典與代表,因其獨特的舞蹈風格從古至今備受關注,該舞蹈風格的形成也離不開吳地民族風格與地域風格的影響。通過具體分析吳地民族文化、環境、圖騰等對舞蹈動作、姿態、動律、節奏等民族風格形成的影響,以及吳地地域環境對舞蹈表現形式、表演形式、舞蹈動作、舞蹈道具等同質性與異質性地域風格形成的影響,論述了西施“響屐舞”的獨特價值。

[關鍵詞] 吳地;西施響屐舞;民族風格;地域風格

[中圖分類號] J722.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1763(2016)06—0122—05

Abstract:the “Xiang Ji Dance” by Xi Shi (who was one of the renowned Four Beauties of ancient China) sets up a separate flag in the dance history of Wu (referred to the Wu Country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of ancient China).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re influenced by the national style and regional style of Wu .In the paper,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regional culture, environment and spirit on the dance movements, postures and rhythm,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n the regional homogeneity and heterogeneity style of dance patterns, performance forms, dance movements and dance properties. It discusses the unique value of the"Xiang Ji Dance".

Key words: Wu; Xiang Ji Dance; national style; geographical style

一 引 言

吳地樂舞自古至今都有著鮮明的地域特點,擁有“中和平正,和諧有度”的樂舞審美思想?!皬?‘吳字之中還能辨析出吳地有能歌尚舞的習俗,‘吳字上部為口,‘甘猶從口善唱;‘吳字下之部從夭,‘傾頭屈身善舞?!盵1] 這些顯著的吳地民族、地域特點,都在吳地舞蹈西施“響屐舞”中集合展現?!绊戝煳琛笔軈堑厣瞽h境、生產方式與圖騰崇拜、意識形態等民族風格的影響,形成柔美、窈窕之內涵,騰踏、靈巧之風韻的舞蹈風格特點。同時,此舞在民族風格積淀上與鄰地舞蹈風格產生文化涵化效應,并形成觀賞性強、風格獨特的地域風格特征。最終,以獨特風格烙印在吳地古代舞蹈的歷史足跡中。

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首,其形象在歷代民間文學、通俗文學與文人文學的相互交融中不斷豐滿。西施的“美”與“愛”始終是歷代文人愿意描寫的主題,并至今形成一種“西施文化”與“西施精神”,被世人傳承與保護。據考證,在古代文學作品中描寫“西施舞蹈”的文學作品并不占少數,光詩詞歌賦就不少于250首,其中不乏一些有名望的文人雅士的創作,如:李白、白居易等。但西施的“響屐舞”卻少被當代大眾所知,研究成果也相對較少,缺少將“響屐舞”風格成因從吳越文化視角做詳細的分析與研究,所以本文試圖對西施“響屐舞”風格加以全面詮釋,以彌補現有研究的不足。

二 吳地西施“響屐舞”的故事內涵

春秋戰國是歷史上大動蕩與大變革時期,各國戰爭頻頻,女樂在此時期則作為一種政治工具,輔助各國實現政治陰謀與政治目的,其中在西施獻吳的故事中也最能體現?!秴窃酱呵铩す篡`陰謀外傳》云:“十二年,越王謂大夫種曰:‘孤聞吳王淫而好色,惑亂沉湎,不領政事,因此而謀,可乎?種曰:‘可破。夫吳王淫而好色,宰嚭佞以曳心,往獻美女,其必受之?!耸瓜嗾邍?,得苧蘿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鄭旦,飾以羅縠,教以容步,習于土城,臨于都巷,三年學服而獻于吳?!盵2](p269)從《吳越春秋》對西施的簡述,可獲知西施來歷的準確信息了,西施是越王勾踐為滅吳而在越國選中的一位相貌出眾的女子,并在越國苦練歌、舞、態三年后,派遣至吳國作為取悅吳王的政治傀儡。西施獻與吳王的“響屐舞”成為了吳地舞蹈中的經典,吳王夫差對西施的“響屐舞”偏愛有加,從最初獻吳時對西施美貌的喜愛,逐漸被“西施舞蹈”所傾倒,并專門為西施在靈巖山(今蘇州)的“館娃宮”修建一條長廊,命名“響屐廊”(又名“響履廊”)。廊下擺放大陶缸,缸上鋪名貴樟木,供西施在此地撫琴弄舞。

通過客觀看待西施獻吳的實事與傳說,可分析西施“響屐舞”產生的被動性因素,但也正因為大背景交融、小環境逼迫,才使“響屐舞”的獨特舞蹈風格盡展風華,并成為吳地舞蹈中的精髓與歷史舞臺上的經典。

三 吳地西施“響屐舞”的民族風格

“藝術風格的民族特色,是由民族的地理環境、社會狀況、文化傳承、風俗習慣等多種因素決定的,體現出民族的審美理想與審美需要?!盵3](p290)不同民族受各自氏族、部落等影響,也呈現出不同的民族風格的差異性。就西施“響屐舞”而言,其風格形成與環境、文化、圖騰等方面就有著直接的聯系,在此基礎上的舞蹈動作、姿態與動律、節奏自然相輔相成受到影響,使“響屐舞”具有吳地本民族的風格特性。

(一)“響屐舞”民族風格的體現

1.舞蹈動作與姿態

西施“響屐舞”可分為動態的流動動作與靜態的造型姿態,一動一靜的舞蹈動作特點。舞蹈動作與姿態兩者的結合,是形成“響屐舞”舞蹈形態的關鍵。這種動與靜的舞蹈本體語言再配合“響屐舞”中經典的服飾與木屐相陪襯,使“響屐舞”的民族特點在動作與姿態中更具魅力地展現出來。

“響屐舞”的動態動作,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多有描述。唐代元稹《舞曲歌辭·冬白纻歌》中提到,“西施自舞王自管,雪纻翻翻鶴翎散,促節牽繁舞腰懶?!盵4](p268)其中,“雪纻翻翻鶴翎散”即舞者著雪白的苧麻舞服而翻飛起舞,皚皚長袖好似鶴的羽毛在靈動;“促節牽繁舞腰懶”意思是急促的節奏牽動舞者頻頻下腰或舞動腰身,呈現出的風格是既窈窕蹁躚又婀娜多姿。兩句的描述總體概括了西施“響屐舞”上身動作的動態特征與吳地波浪線條、身體曲線的統一關系。另外,描寫“響屐舞”下肢動態的詩句,如唐皮日休《館娃宮懷古五絕》之五“響屟廊中金玉步,采萍山上綺羅身”;宋王禹偁《題響屧廊壁》“廊壞空留響屧名,為因西子繞廊行?!钡?;從“金玉步”“繞廊行”等字眼中又可探知西施“響屐舞”的腳下動作的流動線條。

“響屐舞”的靜態姿態,其實也已融入動態動作之中,“舞腰懶”的造型描述足可說明該舞秉承了“半月形”舞姿特點;而木屐碎步與抬踏的動作,需要膝蓋的松弛與靈動,所以下肢造型呈現膝蓋自然彎曲與微蹲狀,這兩種吳地典型的舞蹈姿態始終貫穿于“響屐舞”的流動動作中,并成為該舞靈巧且典雅風格的基礎。

2.舞蹈動律與節奏

舞蹈同樣是舞動與流動的藝術,動律是舞蹈作品的心跳,給本質的舞蹈不同的生命與不同韻律特征。而動律的本源就是節奏,所以動律與節奏既相輔而行又互為存在。在“響屐舞”中,“膝蓋”是控制此舞屈伸動律與節奏的基礎,通過膝蓋的顫動律帶動身體起伏與腳下的踏步節奏的變化。

“響屐舞”中的踏步動作主要是重拍向下且節奏平均連貫,基本一拍一踏步,可原地踏步或流動行走,中間不乏穿插靜止造型。平均動律的原地踏步動作,要求上肢的舞袖動作連貫地變換袖子線條,但動作幅度不大,基本呈現輕巧、柔美與委婉的整體風韻。其次,在流暢動律的流動行走中,又不乏穿插“顫”動律,節奏可慢可快,快節奏時一拍兩步如流水行走,類似于戲曲舞蹈中的“圓場步”,在此引用明代張岱《陶庵夢憶》中的舞述“長袖緩帶,繞身若環,曾撓摩地;扶旋琦那”[5],可看出西施舞蹈流暢的動作線條是將膝蓋的松弛動律與顫動律相融,并輔以上肢動作長袖纏腰、輕盈舞動的連貫性才得以此效果。

總體來說,“響屐舞”的這種腳下平均與流暢動作,使吳地在原有舞風基礎上又增添了不少色彩,并為吳舞連綿不斷、曲線圓潤的舞蹈動態特征打下基礎。

(二)“響屐舞”民族風格的形成

1.生存環境與生產方式的影響

江南吳地早在先秦時期,生存環境就有典型“水文化”的特性。雨水、湖水與池水等江南景象與“稻作漁撈”“桑蠶紡織”等生產方式都離不開“水”的滋養,長久以來孕育出的舞蹈動作自然形成連綿不斷、曲線蕩漾般的水文化特點。

在距今7000年的良渚文化遺址中發現最早的稻谷粒,證實吳地是中國水稻種植主要發源地之一。而水稻插秧種植的勞作方式,影響到吳地舞蹈中則必將是小而精的動作特點,衍射到“響屐舞”動作與動律中,則也有點到為止的精致細膩之感。而吳越地區早在周初時期,就素稱“不能一日廢舟楫之用”的國家,漁獵生產都需借助船的幫助,水波蕩漾時船體自然晃動促使人的膝蓋松弛、自然的微顫動律油然而生,為“響屐舞”舞蹈的動律形成起到關鍵的作用。而“響屐舞”中尚美的舞蹈服飾與吳地特色“桑蠶紡織”技術又一脈相連,浣紗、紡織時的一提、一抖、一搭、一繞等樸實的曲線動作,則都在西施穿皚皚長袖的舞服表演“響屐舞”時具象體現出來。尚美的服飾也為該舞蹈提供了審美基礎,勞作方式時樸實的動作路線也為舞蹈動作的曲線線條提供了動作因子。由此看出,吳地“水文化”般精致細膩的生存環境與生產方式,是造就“響屐舞”動作精細、動律清晰、姿態優美等風格形成的關鍵。

2.圖騰崇拜與意識形態的制約

先秦時期的吳地崇尚蛇龍、鳳鳥、鶴等圖騰,在吳地宗教活動中也常用圖騰舞蹈進行膜拜與祭祀,這種圖騰崇拜慢慢在人民心里形成意識形態,并“集體無意識”的繁衍到舞蹈動作中,使舞蹈動作與圖騰崇拜的關系尤為密切。

早在初周時期“斷發紋身”就是古吳越地區的民族習俗,為防水草纏身而斷發,用蛟龍或蛇龍紋身來避水患,具有很深的圖騰因素與心理意識。這種最初“蛇龍曼延”的圖騰形態也為吳地舞蹈連綿與委婉的舞蹈風格打下基礎。除了最初蛇龍圖騰崇拜外,吳地還多崇尚鳥、鳳、白鶴等“鳥類”圖騰,在距今八千多年的連云港將軍崖巖畫遺跡中的鳥頭、鳥獸紋圖案,浙江河姆渡遺址中出土的雙鳥紋骨匕、鉆刻鳥紋骨匕和雕刻有“雙鳥朝陽”的象牙蝶形器,江蘇無錫鴻山遺址出土的玉飛鳳等文物中,足可證明吳地鳥紋圖騰與鳥類造型之豐富,實則為吳地舞蹈中飄逸美感與靈動高雅之風格打下基礎。

吳地豐富的圖騰崇拜對吳地舞蹈動作、形態與風格有著直接影響,正是這種有意識的圖騰崇拜轉化為“集體無意識”的舞蹈意識形態后,通過祭祀中人們對圖騰的潛意識行為,慢慢擴散至吳地舞蹈動作肢體中,推進了吳地舞蹈圖騰特征在舞蹈中的演變,并在西施“響屐舞”中集合展現,形成既有柔美、窈窕,又不失騰踏、靈動的獨特民族風格特征。

(三)吳地西施“響屐舞”的地域風格

舞蹈藝術最大特點就是風格的多樣性。地理環境、地域差異的異同都能使各區域舞蹈產生多元素、多類型、多特點與多樣性舞蹈風格。故研究吳地“響屐舞”的地域風格成因時,需要客觀審視 “響屐舞”地域風格形成中的同質性與異質性因素,并對兩種因素互滲共生的關系深入研究。最終,證實同質性與異質性的辯證統一是影響吳地西施“響屐舞”地域風格成因的關鍵。

1.“響屐舞”的同質性研究

(1)舞蹈表現形式的同質性

春秋戰國時期是樂舞交融的大時代,各國民間、宮廷樂互依互存,“桑間濮上之樂”的開放景象在民間中滲透,統治階級“極耳目聲色之好”的荒淫享樂需求與各國交融的樂舞事件在宮廷中繁衍,則加快了樂舞伎人的專業化培養與發展,使各國地域舞蹈表現形式總體呈現觀賞性強、類型豐富、形式類似的同質性風貌。而西施“響屐舞”表現形式的同質性因素則體現在不同地域、同一時期、同一特征中。

以宮廷舞蹈表現形式為例,可分為獨舞或宮廷隊舞的普遍特征,舞蹈類型以表演性舞蹈、禮儀性舞蹈與娛樂性舞蹈為主?!绊戝煳琛睂賹m廷舞蹈,從“西施自舞王自管”、“西施歌舞,對舞者五人”等歷代描寫“西施舞蹈”的詩句中均得以體現。表演時“腳穿木屐”“身著長袖”,踢踏舞袖而舞,則也是一種兼表演性與娛樂性于一體的宮廷舞蹈表現形式。而同一時期,以楚國為代表的翹袖折腰、纖纖細腰、長袖拂面等表演性舞蹈中的審美特征也成為主流,并成為戰國時期文物中舞人的共同特征。在響屐舞“促節牽繁舞腰懶”“長袖緩帶,繞身若環”等詩句中也統一彰顯出來。另外,楚國大型民間、宮廷祭祀歌舞《九歌》就更是把表演性、禮儀性、娛樂性于一體的表現形式共同展現在同一“舞劇”中,將11個不同篇章與情節融會貫通,呈現出類型豐富和觀賞性強的經典“舞劇”風貌,也成為各國舞蹈類型多樣化的典范,為西施在響屐廊之上“腳穿木屐、裙系小鈴”[6](p39)的視覺與聽覺融于一體的獨特舞蹈形式奠定了深厚的同質性基礎。

各國舞蹈表演形式的總體風貌,側面證明“響屐舞”的成功必定深受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樂舞影響,并充分反映在樂舞交融的同一時代中,彰顯不同地域同一特征的同質性樂舞風向。

(2)舞蹈動作的同質性

在民族風格中已知“響屐舞”的動作形成是吳地原有舞風積淀的再現。但此時期大背景的特殊性導致不同地域的舞蹈動作、動勢,在同一地域中也互為滲透,并直接被西施“響屐舞”所吸收,體現于舞蹈動作形態中。

左思《吳都賦》“幸乎館娃烏佳之宮……荊艷楚舞, 吳歈越吟”[7]中記錄了吳、越、楚三地樂舞的交融景象。早在先秦時期就有“吳越為鄰,同俗并土”、“吳越二邦,同氣共俗”、“吳歌楚舞歡未畢”等記錄,“響屐舞”的動作形成也是吳越、吳、楚三國樂舞互滲共生的集合展現。

而就吳越兩國的樂舞關系來評判“響屐舞”的動作成因,則有相當大的研究空間。吳越共受“水文化”“海洋文化”的滋養,地域相接壤;民族習俗、圖騰崇拜、生產方式甚是相似。吳越兩地典型的扁舟漁獵生產方式中,舞蹈動作水波蕩漾般的腳下流動動作、顫動動率與節奏等形態,都客觀地體現兩地舞蹈動作的同質性因子。西施“響屐舞”就實屬兩地舞蹈動作結合的典范。西施本是越地人,獻吳前曾在越地苦練歌、舞、態三年才派遣至吳國,在吳地吸收動作精髓后將“響屐舞”遺留于世,那么客觀看待“響屐舞”動作的同質性因素,則需要客觀審視與認定吳、越兩地舞蹈動作、舞蹈風格因屬同民族而擁有同特征的客觀事實。兩地舞蹈互為涵化的因素在“響屐舞”中不可抹滅,并總體呈現出不同地域將同一特征相融在“響屐舞”中的同質性特征。

另外,李白《烏棲曲》“吳歌楚舞歡未畢”[8](p157)的描述同樣體現了吳楚兩地的樂舞關系。在戰國時代楚國一舉拿下吳越兩國,將吳越之地列為三楚之一的東楚,在歸楚之前吳地就為楚地“長袂拂面”“裊裊長袖”等舞袖姿態提供了物質基礎,而楚地則為吳地“長袖舞腰”“翹袖折腰”等腰部動作提供了審美基礎。楚國“楚靈王好細腰,國中多餓人”“小腰秀頸”等舞腰、細腰的動作審美形態,自然吸收于“響屐舞”之中,在“促節牽繁舞腰懶”等詩詞歌賦中得以體現。而從出土的戰國燕樂漁獵攻戰紋銅壺局部采桑圖(摹本)(圖1)與戰國舞女紋壺蓋(摹本)(圖2)這兩件文物中可看出,眾女子在桑樹間扭動腰肢、揮舞長袖的真實舞姿,更直觀說明此妖嬈舞姿不僅僅只是吳楚地域的動作特點,而更一舉成為春秋戰國時期多地域舞蹈動作風格的共同特征。

綜上所述,同一地域舞蹈動作的積淀與遺留與不同地域、同一特征的共存,形成了地域文化相涵化的文化特性。那么,客觀看待吳地西施“響屐舞”則是將各地域舞蹈動作因子統一于同一舞蹈之中,舞蹈動作也彰顯不同地域多元素同質性特征。

2.“響屐舞”的異質性研究

中國自古至今幅員遼闊,不同自然環境、氣候差異致使各民族的人文環境與心理氣質也各不相同。漢代王充《論衡·率性》曾記載:“齊舒緩,秦慢易,楚促急,燕憨頭?!盵9](P79)不同民族環境的差異性造就不同民族心理、民族性情的不同,既是指民風習俗,也指藝術、文學作品中的風格差異。然而即同屬一個民族,而不屬同一地域,在受到外在不定因素的影響時,也會使一個民族藝術本質性風格產生差異性,進而衍伸到舞蹈藝術中,形成了不同民族、地域異質性風格。

(1)舞蹈表演形式的異質性

“響屐舞”最初是吸收越地民間、宮廷等兩個層面上舞蹈動作元素,而后通過西施在吳地宮廷之上表演,最后在吳地宮廷發展中融合吳地優美舞風、動作特征后,才成為吳地舞蹈中的經典,最終隨著西施的消亡,流變到吳地民間舞蹈中。所以,就“響屐舞”表演形式的本源而言,是吳地與越地舞蹈的結合體,而吳越地區雖在春秋戰國之前有“同俗敵愾”的同民族特征,但在地域差異與文化交融的差異中,吳地與越地“文”與“野”的客觀差別逐漸上升,進而縱深到舞蹈動作、形式的細微差別,奠定了“響屐舞”表演形式中的異質性因素。

此舞“裙上小鈴與腳下踏板聲相映成趣,兩種節奏的交錯別有情趣?!盵10](p7)“宮女們腳履木屐,在其輕歌曼舞,猶如鶴舞翩躚,仙女下凡,清脆的木屐‘咚咚之聲,宛如玉珠落盤,婉轉動人?!盵11]可見,響屐舞將越地舞蹈風格中的騰踏、重落地等腳下動作中“野”的形態,與吳地長袖舞服、柔糯曲線等動作中“文”的形態相結合,形成了上肢柔美、窈窕之內涵,下肢騰踏、靈巧之風韻的總體表演風格。而在此之前,兩種“對抗”力量的表演形式在吳地甚是少見,也因此舞不同于此前吳地舞蹈的總體特征,才能入吳王之眼、成吳王之愛,側面見證西施舞蹈的表演形式的特殊價值。證實“響屐舞”在同一民族,不同地域的多樣化吸收后,呈現出與本地域舞蹈不同特征的異質性因素,并為“響屐舞”所用,成為舞蹈中風格多樣化異質性成因的基礎。

(2)舞蹈道具的異質性

中國舞蹈的道具應用大到手、腳、軀干的樣式豐富,小到五官與頭上的精小細致,不同的道具的意涵意味,一種道具的瞬息萬變,都提供視、聽、觸覺等方面的差異感受,顯示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風俗舞蹈的不同特征。而在西施“響屐舞”中,腳下的一雙“木屐鞋”(即“響屐鞋”)以一種特殊道具形式應用于舞臺之上,成為“響屐舞”道具異質性成因的關鍵。

據可查證史料記載,中國最早的“木屐”多起源于吳越地域。在浙江省寧波市慈城慈湖原始社會遺址中,發現了距今四千多年的木屐,屬良渚文化時期的產物;在南京顏料坊地域,出土了12件東晉時期木屐,都足可證實古代吳越地域木屐起源早、應用廣、使用頻率高。這也與吳越地域特殊的自然環境、生活方式有關,古時佳話“硬底之鞋,斫木為底,襯于履下,行轍閣閣有聲,多為婦女所用”證實了婦女穿木屐的習俗。而本時期最有特色的木屐當屬西施的“響屐”,是史書記載中唯一有關樂舞伎人穿“屐”跳舞的珍貴記錄,并在古代舞蹈史、吳地舞蹈史乃至同時期的舞蹈記載中都是第一位。

“西施入館娃宮后,常率眾宮女腳穿木屐、裙系小鈴,在木板上跳舞?!盵12](p217)西施的“響屐”屬于“平底屐”的一種,依照時代不同,史書中也稱此“屐”為“屧”(本文就以“屐”來表示)。此“屐”將鞋底中央掏空,以減輕走路或跳舞時的重量,鞋底邊緣處可鑲有釘子或響板,在觸碰地面時可發出“踢踏”聲響。西施將本時期、本地域人們生活中的“木屐”搬上舞臺,提高了視覺效果與聽覺享受,獨特“木屐”道具起到了整個舞蹈中畫龍點睛的作用。此時的“木屐”道具也不僅僅停留在生活應用層面上,而是提升到一種舞蹈美學的范疇中,用“木屐”道具來提升舞蹈風格的獨特性,不同于生活中木屐的應用范疇。這是應用上的一大創新。

通過對西施“響屐舞”地域風格中的同質性與異質性研究,發現兩者間相互依存的關系是“響屐舞”風格成因的關鍵。地域風格中的同質性因素是基礎,是“響屐舞”在同時期、同民族的文化基礎上與不同地域互滲共生的共性體現;而地域風格中的異質性因素是特性,是“響屐舞”在同時期、同民族的同質性因素上,彰顯出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域上的獨特性特征。

四 結 語

本文以吳地西施“響屐舞”為例,剖析了“響屐舞”民族風格與地域風格的相互關系。民族風格的特性在“響屐舞”中具體呈現,是“響屐舞”風格形成的基礎;而地域風格的多樣性在“響屐舞”中點綴滲透,是“響屐舞”風格形成的關鍵。兩者中的直接與間接關系是影響西施“響屐舞”風格形成的重要因子。通過對西施“響屐舞”風格的分析,我們可看出一個舞蹈的形成,其身后有著強大的文化背景,而該舞蹈能成為吳地舞蹈史上的經典,也因為其身后文化背景的特殊性,使它成為吳地舞蹈中的經典,以及古代舞蹈中具有風格獨特性的典范代表,所以西施“響屐舞”在吳地舞蹈中的風格價值是不可忽視的。

[參 考 文 獻]

[1] 溫少峰,袁庭棟.古代文字中所見的古代舞蹈[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7):1-3.

[2] (漢)趙曄.吳越春秋全譯[M].張覺譯注.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3.

[3] 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夏于全.唐詩宋詞全集[M].北京:印刷工業出版社,1999.

[5] (明)張岱.陶庵夢憶[M].欒保群注釋.北京:故宮出版社,2011.

[6] 袁禾.中國古代審美歷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 呂氏春秋[M].(漢)高誘 注,(清)畢沅 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8] 李太白全集[M].(清)王琦 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

[9] (東漢)王充.論衡校釋[M].黃暉 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

[10]王克芬.中國古代舞蹈家的故事[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

[11]許鈺民.吳地樂舞探微[J].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10,(3):51-54.

[12]王志高,賈維勇.南京顏料坊出土東晉、南朝木屐考兼論中國古代早期木屐的階段性特點[J].文物2012,(3):41-58.

[13]中華舞蹈志編輯委員會.中華舞蹈志浙江卷[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

猜你喜歡
木屐西施舞蹈
談《西施斷纜》對西施入吳原因的改寫
說古論今話木屐
舞蹈課
“西施舌”的誘惑
木屐
《莊子說》(十三)
雪地上的舞蹈
木屐的彼岸
卷首語
東施效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