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生物技術的負面效應及其治理路徑

2017-05-10 07:53陶應時蔣美仕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6期
關鍵詞:負面效應

陶應時 蔣美仕

[摘 要] 現代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極大地變革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為增進人類福祉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一些現代生物技術卻日漸異化,引發了對生態、倫理和人類健康等一系列嚴重的負面效應,正愈益成為影響人類社會進步的異己力量。只有積極構筑完善的公共政策治理、倫理治理與法律治理體系,才能有效推動現代生物技術負面效應的“善治”,負責任地促進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向更高階段的躍進。

[關鍵詞] 現代生物技術;負面效應;公共政策治理;倫理治理;法律治理

[中圖分類號] G3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1763(2016)06—0127—04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biotechnology has extremely changed the ways of human production and life, making great contributions to improve human well-beings. Meanwhile, some modern biotechnology has been gradually alienated, leading to a series of serious negative effects on ecology, ethics, human health etc. They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dissident and impede the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Only if a sound system of public policies governance, ethics and laws is positively constructed, can we effectively find good solutions to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responsib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biotechnology to a higher leap.

Key words: modern biotechnology; negative effects; public policies governance; ethics governance; legal governance

現代生物技術在其興起之后加速度向前發展,對主客觀世界的影響日益深刻,極大地變革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給世界各國的醫療、制藥、農業和畜牧業等的發展開辟了新的路徑,為增進人類福祉產生了極其巨大的正面效應。然而,由于人類認知的不足和貪婪的本性,導致了對現代生物技術的誤用和濫用,并隨之誘發了對生態、倫理和人類健康等一系列與人類利益相悖的負面效應。這些負面效應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不斷積淀與傳遞,結果越來越超出控制,日益成為影響人類社會進步的異己力量,導致人類自身的生存發展陷入不可遏止的主體困境。因此,指出并分析現代生物技術負面效應的種種表征及其危害,探索治理其負效應的有效路徑,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與責任。

一 現代生物技術的負面效應

(一)生態負效應

現代生物技術及其產品與環境和其它有機體之間可能產生始料未及的交互作用,對生態和其他有機體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1.破壞生物多樣性

現代生物技術在農業上的廣泛應用,一方面,使農作物在遺傳上愈來愈趨向一致,損害了農田生態系統的基因多樣性,造成農作物種資源劇減。另一方面,經過現代生物技術改造的農業新品種向環境的釋放與泄露,可能排擠自然種群,降低原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破壞生態平衡。如田間種植時,轉基因作物通過傳粉進行基因漂移,將抗病、抗蟲、抗旱、抗寒和抗除草劑等抗脅迫基因脫離農業耕作系統,轉移到野生近緣種或是雜草并被固定下來,其生態適應性隨之大大增強而變成“超級雜草”,并迅速發展形成一定規模的群體,擠壓其它物種原有的生態位,極大地威脅和危害其它物種的生長生存[1]。此外,轉基因作物可能對非靶標生物產生不利影響,其所產生的新成分可能導致非靶標生物生命體征的變化或是中毒死亡[2]。這些都將嚴重地破壞本地物種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安全。

2. 造成基因污染

地球上現存的一千多萬種生物,其各自獨特的基因庫是地球生命與環境歷經幾十億年演變進化形成,是全人類的自然資源與財富。而人類用現代生物技術對生物基因進行手術,任意篡改“上帝作品”。這些“作品”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向環境釋放,極易造成基因污染?;蛭廴九c其他環境污染不同,它具有蔓延性、不可清除性和不可逆轉性等,是一種非常特別、非常危險的污染。目前,基因污染案例正日益激增,所造成的危害日益嚴重,如美國的“星聯玉米事件”、加拿大的“轉基因亞麻污染事件”和墨西哥的“玉米基因污染事件”等?;蛭廴就耆蚱屏嗽形锓N間的“分子屏障”,將會使自然生物的后代同質化,導致生物的適應性下降和遺傳的完整性受損,甚至引發生物種群消失等嚴重后果[3]。

3. 擾動生物進化機制

自然界的生物進化是漸進的、緩慢的、不可逆的過程,遵循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規律,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由于自然進化的慢節奏,為自己留下了可糾錯的時間和空間,所以風險較低、穩定性和可靠性強?,F代生物技術則隱蔽地、強制地、極其迅猛地改變生物進化的歷程。如細胞融合技術、轉基因技術、基因編輯技術等對生物的遺傳物質進行修飾和改造,使之產生新的生理機能和生物產品,不僅改變了自身性狀,擾亂生物間的依存和制約關系,還會對環境存在潛在的不確定風險。合成生物技術更是直接創造出非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生命物質,這些生命物質沒有任何的進化史,其環境釋放后的繁衍與進化,有著不可模擬和不可預測的諸多偶然,一旦出錯,將很難逆轉,對環境、人類和其他生物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傷害和損失,遭到自然的無情回應與報復。

4. 加劇生物圈對現代生物技術的過度依賴

自然存在的生物圈是一個開放動態的平衡系統,具有自身調節和自恢復能力,以維持系統的平衡有序狀態。而現代生物技術指數般的發展和擴張,對原有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產生無可比擬的沖擊,日趨嚴重地滲透和控制包括人類自身在內的所有生物的運行模式。生物圈的建立是基于生命系統與環境系統復雜的互動關系,現代生物技術在某些時候或某些環節的誤用與失控,其影響的連鎖性和后發性日益凸顯,會銷蝕生物圈的自動調節能力,導致生物圈的運行失調乃至解體,威脅人類的可持續性存在和降低人的自由度,人類就越來越依賴于研究和使用更強大的現代生物技術來應對和維持生物圈的穩定平衡,如此循環往復,矛盾愈加深刻。這使得現代生物技術成了關乎人類命運不可或缺的工具與手段,也愈益昭彰其對于生物圈運行方向的霸權和統治地位。

(二)倫理負效應

現代生物技術已從局部改變生命延展到全新設計和創造生命,涵蓋了器官移植技術、克隆技術、基因技術和合成生物技術等,為應對糧食短缺和人類疾病作出了積極貢獻。但這些技術存在著與生俱來的危險,其應用研究與現行社會生產體系的結合與交互,使鑲嵌其中的商業貪婪和“技術理性”從根本上瓦解人類社會的傳統倫理秩序。對此,社會公眾應該保持一種審慎的警覺,以防止現代生物技術的濫用及其可能導致的倫理負效應。

1. 克隆技術倫理負效應

克隆技術是指利用現代生物技術手段,經由無性繁殖產生與親代具有完全相同基因組的后代,并呈現出相同的遺傳性狀[4]。這一技術對于醫療事業的進步有著劃時代的意義,衍生了大量重要技術成果,如通過克隆技術研制干擾素、胰島素和乙肝疫苗等,還可用于繁殖和保存瀕危物種資源、促進農業發展和治理生態環境等,具有未可限量的應用前景。

然而,隨著克隆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成熟,將這一技術應用于克隆人已經完全成為可能。如此看來,則會完全背離人的自然繁衍規律,對當下社會秩序和倫理觀念形成巨大的對撞,不但具有技術層面的倫理難關,還會造成公民社會的人道災難[5]。因為克隆人實驗在技術上無法排除殘障嬰兒的風險,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克隆人的安全問題,還會沖擊人類的有性生育模式,使人類由有性生殖退化為無性生殖,有悖于自然法則。而且克隆人技術還將侵害被克隆者所擁有的獨特性、自主權和人類尊嚴等公民權益。此外,由于“克隆人”的身份難以厘清和認定,無法納入現有家庭倫理和社會體系,可能會導致心理上的孤獨感和絕望感等,產生新的社會問題。

2.基因技術倫理負效應

基因技術包括轉基因技術、基因治療和基因編輯技術等,其迅猛發展儼然成為現代生物技術發展史上的壯麗篇章?;蚣夹g對自然生命不斷干預和逐步改造,甚至正試圖控制人類自身的進化歷程,徹底顛覆現存的人類演化圖景,有計劃地培育出嶄新的未來人類。

基因技術使人類被整體客體化,人類后代的遺傳特性不是取決于自然誕生過程,而是根據父母或生物學家們的需要和意愿,預先決定人類未來世代的命運。通過人工編輯和優化基因組合,設計出沒有任何生理缺陷的“完美嬰兒”。由于所需費用高昂,這一技術可能會淪為富人們的“專屬游戲”,加劇社會不公,祛除努力奮斗獲得自我能力的提升在人類實踐中的價值。此外,如通過基因技術有計劃有目的地設計具有“優質基因”的“基因貴族”和受人操縱的具有“劣質基因”的“基因賤民”,使基因優劣由此成為劃分人類階層的標準和規則,必將誘發嚴重的基因歧視和社會沖突。而更為嚴重的是,如果任由基因技術的無限運用,將打破人與動物之間固有的界限和障礙,創造既非人非獸又半人半獸的人獸嵌合體,并通過生殖繁衍后代,這無疑是對人類倫理底線的踐踏和對人性的極大挑戰,引發人類的自我認同危機和道德困惑。

3.合成生物技術倫理負效應

2010年5月20日,美國Craig Venter及其研究團隊在實驗室創造了世界上首例人工合成生命“Synthia”,此舉引起各國學界和社會公眾的極大關注和激烈論爭。合成生物技術與其他現代生物技術具有顯著的本質區別,其他現代生物技術只是對生命體進行不同程度的干預與改造,而合成生物技術則是赤裸裸地直接扮演“造物主”的角色,以人類的利益和意愿為前提,設計和建構“自然選擇”不敢創造的生命系統。合成生物技術的這種極端創造性行為,將嚴重挑戰人們對“生命”的傳統理解,其產品的商業化將持續加劇發展中國家的貧困危機,而人造人的出現更是后果難測,不但導致人倫關系的混亂與模糊,還可能成為人類社會動蕩與毀滅的根源。

(三)人類健康負效應

現代生物技術對人類健康的負效應主要來自于有意或意外使用現代生物技術產品所引發的副作用。利用現代生物技術產品治療人類疾病是其主要的預期應用途徑之一,而這可能導致病人潛在的不良反應。譬如,采用基因編輯技術修改人類生殖細胞基因序列用于治療遺傳疾病,雖有根治疾病的可能,但也可能產生災難。因為基因編輯既可能修正人類疾病基因,也可能因種種原因引起疾病基因之外的基因突變,出現“脫靶效應”,導致大量胎兒出現流產或畸形。

多數公眾對于現代生物技術所導致的健康負效應的關注和憂慮,目前仍主要集中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轉基因技術可能會改變和破壞食物中原來的營養成分,降低人的身體機能和免疫能力,遲滯人體的生長發育,對人體產生某種過敏反應和毒理作用。轉基因生物中由于有外源細菌或取自一些帶有病毒、細菌等的動植物的基因,可能造成食用者跨物種感染或是罹患一些不知名的疾病,甚至會通過遺傳對未來后代產生不可預知的影響。

此外,現代生物技術被“錯誤之手”使用,用于制造生物武器發動生物戰爭、進行恐怖主義襲擊、對個人或組織進行報復和泄恨,或是為了滿足好奇心和顯示自我的超凡本領而合成并釋放超級病毒或細菌等,將嚴重危害人類的生命健康,甚至導致人類的滅絕。

二 現代生物技術負效應的治理路徑

如果放任現代生物技術的無序發展,無視其負效應的泛濫與擴增,勢必給人類社會造成不可轉的損害。反之,如果人們一味地禁止和否定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現代生物技術所引發的負面效應,但同時又消釋了現代生物技術給人類所帶來的巨大惠益,妨礙社會福利的增進。海德格爾曾警告人們:“真正高深莫測的并非世界變成徹頭徹尾的技術世界,更為可怕的是人類對這場世界變化毫無準備[6]。因此,積極建立完備的現代生物技術負效應治理體系,在限制和減少現代生物技術發展中種種負面效應的同時,又防止因制度上的僵化與嚴苛而制約現代生物技術的進步與創新,才能有序引導現代生物技術始終在符合人類利益的軌跡上興盛與發展。

(一)公共政策治理

“科學技術越發展,它的正負作用也都越來越大”[7]?,F代生物技術的發展也往往陷入正負效應同時伴生的狀態,無法通過自身調適實現正面效應的最大化和負面效應的最小化。因此,要化解這一現實困境,就要制定明晰的公共政策及其相應的實施路徑對現代生物技術的負效應進行治理,以期充分發揮現代生物技術的正面效應和優勢作用,最大限度地把其負效應控制在最小程度和最小范圍。

從是否會產生負效應的角度而言,現代生物技術可以劃分為三類:無負面效應的現代生物技術;必定引發負面效應的現代生物技術;具有潛在負面效應的現代生物技術。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需要根據其負效應的有無采取有區別的應對策略。

公共政策要重點支持無負效應的現代生物技術。大力支持發展無負效應的現代生物技術,一方面可以增強、擴大和促進其對人類社會和生態環境的正面效應,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其以自身的方式修復和控制因其他技術對人類和生態所造成的損害。例如:通過植物修復技術治理重金屬污染、用微生物技術對城市垃圾進行處理、開發脫毒種苗以減少農藥的使用等。這些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能有力地恢復其他技術對生態功能的破壞,控制化學污染和物理污染在空間上的延展和時間上的延續,極大地保障生命系統與環境系統的最優化和良性運行,對人類社會的存在與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對于這類現代生物技術,政府應該予以大力支持與扶植,并為其提供相應的制度和政策保障。

公共政策要遮蔽負效應顯著的現代生物技術。如生物戰劑、基因武器、克隆人等,這類現代生物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不但不能產生相關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還會帶來嚴峻的技術災難,甚至可能毀滅人類自身。對于這類現代生物技術,政府要制定相關政策對其進行限制甚至禁止。

公共政策要謹慎對待具有潛在負效應的現代生物技術。對于目前具有爭議的現代生物技術,如轉基因技術、基因編輯技術,它們既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又蘊含著對自然生態、人類健康和社會秩序極為嚴重的負面效應。對此,政府及其決策部門要審慎應對,既不宜大張旗鼓地支持其發展,又不能立場僵化而限制其應用。要綜合評估它的優勢和劣勢及其可能產生的后果,提前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和防范策略,進一步完善現行公共政策中有關現代生物技術及其產品負面效應的監控機制。一旦用可靠的科學證明了該現代生物技術具有重大的負效應問題,就要予以明文禁止,或是把這一技術嚴格限定在某一封閉的空間和特定范圍內應用。

(二)倫理治理

現代生物技術的負面效應還需采取倫理治理的解決方式,積極主動地應對其所帶來的不利影響?,F代生物技術的倫理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建立全球共同的現代生物技術倫理準則[11]。由于現代生物技術負面效應的蔓延性和長效性,是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這就需要通過全球對話與交流,在世界各國對某些現代生物技術的風險與收益達成共識的基礎上,集聚政府、科研機構、生物技術公司、生物技術專家和公眾等多角色共同參與,制定各國公認的指導性倫理規范。

第二,加強對現代生物技術進行倫理審查、審批與監管。在研發和應用現代生物技術的過程中,要有組織地對其不同的研發階段采取不同的倫理規約。首先,在現代生物技術設計階段,政府、科研機構和現代生物技術公司要組織專業的技術倫理委員會對其潛在的倫理問題進行評估,積極推動發展無負面效應的現代生物技術,淘汰和擱置研發那些可能產生重大負面效應的技術。其次,在現代生物技術的試驗階段要進行倫理鑒定,這一階段主要是進一步檢驗現代生物技術可能引發的負面效應和規約技術創造主體的行為,并得出初步的倫理鑒定。再次,在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階段要進行倫理立法,通過法律這種他律的方式,使現代生物技術的倫理規約得到保障。最后,在現代生物技術的推廣階段,要對原有的倫理觀念進行調整,建立起有利于現代生物技術進一步發展的倫理框架,實現現代生物技術與倫理規范的協同發展。

第三,現代生物技術的創造主體和應用主體須要樹立責任倫理意識?,F代生物技術的創造主體在擔任創造現代生物技術的角色時,須充分預見這一技術可能引發的種種后果,并為其承擔責任?,F代生物技術的應用主體操縱著巨大的技術力量,肩負著重大倫理使命,必須同樣要求承擔因誤用、惡用和濫用等失當使用現代生物技術的責任。

第四,加強對技術人員進行倫理知識的培訓。政府、科研機構、現代生物技術公司等要協同合作,對科研人員、技術人員進行有計劃有步驟倫理的培訓,并針對具體的現代生物技術進行廣泛討論,在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之間普及倫理學知識和樹立正確的技術價值觀。同時,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要擔負起向公眾傳播現代生物技術基本知識的責任,提高公眾對其的認知,鼓勵公眾參與對其的研發和應用過程進行評價和追蹤監督。

(三)法律治理

公共政策治理與倫理治理對限制和減少現代生物技術發展中的負面效應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剛性不足的缺陷。有鑒于此,只有自覺主動地將現代生物技術納入法律治理的軌道,才能為有效應對、控制和處理現代生物技術負面效應提供強有力的手段。

在現代生物技術的各階段與各方面,都應有確定的法律規范,以保障現代生物技術決策的科學與客觀,保證由其負面效應所導致的嚴重后果能夠得到及時、正當的消解。

在應對現代生物技術負效應的法律前端,要依法制定嚴格的現代生物技術及其產品安全評估體系。為防止因技術的失范而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修正的影響,法律要明文禁止具有明顯負面效應的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發和推廣。在應用某一現代生物技術及其產品之前,要對其設計、試驗和生產等各個環節進行系統的檢測和評估,在確定這一技術及其產品的屬性和對人體健康及其生態的負面影響是否在規定的標準和可接受的范圍之后,再行決定是否將其進行臨床應用或是投入市場。這樣一個安全評估體系的建立,需要多方面的協同支持與配合。首先,需要在廣泛征求政府、科學家團體、公眾及社會各界的建議和意見的基礎上,由技術部門針對具體的某一現代生物技術制定相應的技術標準。其次,成立專門的法律部門制定可適用的法律,使現代生物技術負面效應的治理具有可依托的法律框架。再次,需要成立一個由科委、技監、農業、衛生等多部門組成的聯合委員會,制定總體戰略和具體部署,更好地指導消費者使用現代生物技術及其產品,并制定詳盡的法律標準,提升預警能力。

在應對現代生物技術負面效應的法律中端,要建立完善的損害補償機制?,F代生物技術的負效應會導致生態環境、商家或個人的利益受損,甚至嚴重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在這些負面效應的處置過程中,要及時對此進行相應的補償和救助,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公眾參與其負面效應的防范工作。同時,要通過法律的手段和方式為現代生物技術及其產品可能帶來的潛在負面效應提供必要擔保,對科研機構、現代生物技術公司、技術人員等承擔負面效應的責任進行詳盡劃分和具體規定,從而建立健全的現代生物技術負面效應法律究責體系。[10]

在應對現代生物技術負面效應的法律末端,各國應當加強溝通與互助,建立現代生物負面效應的跨國管理機制。由于現代生物技術負面效應的擴散性和全球性,對其的防范和治理不能依靠單一的國家和地區,各國之間要加強溝通、共同探討,互相銜接,并制定法律予以規制,以使現代生物技術負效應的治理國際協議法律化。

三 結 語

人類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強也意味著人類毀滅自身能力的增強[9]?,F代生物技術的負面效應與正面效應同時伴生,因而它既可造就“繁榮”,滿足人類社會需求,又使人類面臨深淵,引發種種嚴重后果的負面效應。如果對其負面效應不予治理和控制,無論人的性別、種族和年齡,或是動植物等其他生命形態,均可能受到嚴重威脅,而且還危及后代。只有構筑完善的公共政策治理、倫理治理和法律治理體系,才能全過程治理現代生物技術所帶來的生態、倫理及人類健康負效應的“隱患”、“苗頭”及其“發生”。而且,公共政策治理、倫理治理和法律治理三者之間相互交織、互為支持,一種治理的成敗好壞直接關系到另外兩種治理的成敗好壞,只有把這三者共同推進,才能真正推動現代生物技術負面效應的“善治”,負責任地促進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向更高階段的躍進。

[參 考 文 獻]

[1] 盧寶榮,張文駒,李博. 轉基因的逃逸及生態風險 [J]. 應用生態學報, 2003, 14(6): 989-994.

[2] 徐振偉. 轉基因技術風險及其控制探究 [J]. 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 (5): 76-84.

[3] 陸福興. 生物技術時代農業物種多樣性危機及其防范[J]. 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 38(6): 63-67.

[4] [美] 喬舒亞·萊德伯格. 實驗基因學與人類進化[J]. 美國博物學家, 1966, 100 (915): 519-531.

[5] 甘紹平.克隆人:不可逾越的倫理禁區 [J]. 中國社會科學,2003, (4): 55-65.

[6] [德] 馬丁·海德格爾. 海德格爾選集 [M]. 孫周興 (選編).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1996: 1238.

[7] 林德宏. 科技哲學與人類未來的命運[J]. 科學技術與辯證法. 2000, (6): 11-12.

[8] 樊春良,張新慶,陳琦. 關于我國生命科學技術倫理治理機制的探討[J]. 中國軟科學, 2008,(8):58-65.

[9] 張治宇,劉小冰. 論生物技術生態安全風險的法律防范 [J]. 中國環境法治, 2014 (下):1-24.

[10]杜珍媛.轉基因生物安全法律保障機制探討[J].湖湘論壇,2014,(4):126-128.

猜你喜歡
負面效應
揭露性報道對媒體的影響初探
別讓手機消磨奮進的動力
奧運會的經濟效益分析
標志性政府運作型展覽會對城市展覽業發展的負面效應
項目制研究的現狀與新路徑
當代大學生網絡使用不當帶來的負面效應分析
基于板材有限公司的負債融資的財務效應分析
自媒體傳播的負面效應及其傳播環境重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