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物流產業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

2017-05-12 20:48胡堯
中國經貿 2017年8期
關鍵詞:物流產業VAR模型實證研究

【摘 要】物流起源于日本,在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中,被稱為“第三利潤源泉”,尤其是在互聯網技術催生B2B等電子商務的背景下,物流產業更是呈現高速發展的態勢。2016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229.7萬億元,增速為6.1%。物流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地位舉足輕重,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成為關注的焦點。本文首先對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建立VAR模型、選擇2006-2016年間的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物流基礎設施、產業結構、市場化都會影響經濟增長,前者短期促進效果顯著,后兩個因素長期促進效果顯著。最后,基于實證結構提出了促進物流產業發展、驅動經濟增長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物流產業;經濟增長;VAR模型;實證研究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社會分工細化的背景下,物流產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也被譽為“第三利潤源泉”。近幾年我國經濟增速放緩,進入穩中趨緩的“新常態”階段,但物流總額增速依舊保持在較高水平。尤其是2015年我國掀起了“互聯網+流通”的改革熱潮,更是促進了物流產業的發展,2016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229.7萬億元,增速為6.1%。物流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舉足輕重,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引起了實務界的關注,錢曉英(2015)研究得出,我國物流產業與生產總值間存在長期穩定的互動關系,可以說,物流產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增長。

一、我國物流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1.物流體制發生革新,形成專業化的產業鏈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生產資料自由流動,物流市場主體也呈現多元化的發展態勢。尤其是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異軍突起,據艾瑞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到了20.2萬億元,增速23.6%,由此更是催生了物流體制的革新,物流園區、物流中心等應運而生,企業間加強合作、交流,更新經營理念、創新經營模式,形成專業化的物流產業鏈。

2.交通、通訊的發展,為物流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背景下,形成了公路、鐵路、航空交通網絡,交通固定資產投資持續攀升,為物流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以鐵路運輸為例,截至2016年末, 我國鐵路營運里程達到12.4萬公里,發送貨物26.5億噸,2017年將投資新線2100公里、復線2500公里、電氣化鐵路4000公里。除此之外,我國互聯網普及率保持上升態勢,2016年末達到53.2%,網民規模達到7.31億。這些基礎性的工作都將推動物流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3.物流規模不斷擴大,跨境物流產業快速發展

現代物流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動脈,物流總量呈現快速上漲態勢、物流規模不斷擴大。2016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229.7萬億元,同比增長6.1%。全國各地都非常重視物流產業的發展,尤其是以長三角、珠三角一帶形成了一體化、社會化的物流產業。如長三角地區,借助于發達的陸路交通,形成了以上海為中心的物聯網絡。在電子商務全球化的浪潮下,2016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6.5萬億元,這也推動著跨境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

二、我國物流產業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

1.變量選取與數據選擇

為深入分析我國物流產業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選擇如下變量進行研究:(1)物流基礎建設?;A設施建設是物流產業發展的前提條件,是拉動經濟的“穩定器”,對于提交增值具有意大意義。由此,為充分反映我國物流基礎設施,選用了一系列具體的指標:公路里程(X1);鐵路里程(X2);航空里程(X3);內河里程(X4);鐵路貨車數量(X5);民用貨車數量(X6);民用運輸船舶數量(X7);物流固定投資(X8)。(2)市場化程度。市場化程度的高低決定了社會資源配置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市場化程度高能夠引導企業專注于核心業務,推動行業的良性競爭,促進產業的發展。由此,為充分反映我國市場化程度,選用指標:國有企業職工占城市職工的比重(X9);實際使用外資(X10)。(3)信息化程度。信息聯接物流系統的各子系統,保證商流與物流的高效運作,促進物流服務能力的提升。為充分反映我國信息普及程度,選用指標:互聯網普及率(X11);光纜鋪設里程(X12)。(4)物流行業從業人員素質?;谖锪鳟a業發展需大量中高層管理人員的考慮,選用物流相關專業研究生畢業數量(X13)來反映物流產業的人力資源情況。(5)科技發展??萍寄軌虼龠M物流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選用研發投入(X14)來反映物流產業的科學發展。(6)產業結構。已有的研究表明,我國物流成本較高的根本原因在于產業結構偏重型化,即第二產業比重較高。由此,選用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X15)來反映產業結構。

選取2006-2016年度相關經濟數據進行研究。由于影響物流產業的指標數據維度較大,能過KMO 和Bartlett檢驗進行主成分分析,實現指標維度降低。經因子旋轉后,得到:(1)第一主成分貢獻率為38.2%,根據其在指標上的載荷來看,主要反映信息化、物流基礎設施、人員素質、科技發展的相關指標。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命名為“基礎性因子(F1)”。在主成分分析中,KMO值為0.852,Bartlett值為492.46,均通過檢驗。(2)第二主成分貢獻率為22.8%,根據其在指標上的載荷來看,主要反映產業結構的相關指標。X15命名為“結構性因子(F2)”。(3)第三主成分貢獻率為38.7%,根據其在指標上的載荷來看,主要反映市場化的相關指標。X9、X10命名為“市場性因子(F3)”。

雖然對所選取的指標進行了分類,但F1、F2、F3并不相互獨立,還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由此,對三類因子指標進行聚合,得到新的因素NF1、NF2、NF3。其中,NF1累計方差解釋達到93.28%,說明其有效地綜合了基礎性因子中的12個原始指標。

2.實證分析

(1)平穩性檢驗

本文所選取的指標大多為時間序列數據,如經濟增長(GDP)、物流基礎設施等,在構建模型之前有必要進行平穩性檢驗,以防止異方差現象。使用Dickey-Fuller進行平穩性檢驗,結果見表1。其中,GDP、F1、F2、F3、NF2、NF3屬于一階單整序列,即I(1)。

對實證數據分析可見:第一,從短期來看,經濟增長不僅受自身的影響,還受到F1、F2、F3的影響。物流基礎(F1)在1%置信水平上對當期經濟增長的影響為18.43%,說明物流基礎設施的改善,能夠有效提升物流產業的效率,促進經濟增長。產業結構(F2)、市場化(F3)在10%置信水平下對當期經濟的影響為1.25%、0.15%,短期對經濟增長影響力較弱,但具有長期的依賴性。VAR模型的擬合優度R-squared為94.66%,說明變量的解釋力較強,實證結果有效。

3.實證結論

使用協整方程、VAR模型對2006-2016年間的物流產業、經濟增長相關數據進行實證研究,提到如下結論:(1)從長期來看,經濟增長與物流相關因子具有均衡關系。物流基礎設施、產業結構對經濟促進作用顯著,市場化程度對經濟增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從短期來看,物流基礎設施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最為顯著。這也為提升物流產業、發揮其對經濟增長作用指明了方向。產業結構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有限,但大力發揮第三產業也將促進經濟增長。(3)整體而言,物流產業的發展會促進經濟增長。由于物流產業的發展涵蓋的范圍較廣,各影響因子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并不相同。因此,在發展物流產業、促進經濟增長時,應有所側重。

三、促進物流產業發展、驅動經濟增長的政策建議

1.加快完善物流基礎設施,保證對經濟的長久、正向拉動

加快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統籌全局、科學規劃,形成海、陸、空一體化的流通渠道,帶動商貿業、運輸業、信息業的發展,提升物流基礎優化度,持續拉動經濟增長,保證對經濟的長久、正向拉動。加強物流“硬件”設施的建設,包括運輸設備、裝卸設備等,提高物流質量與效率。重視物流“軟件”建設,加強高端管理人才的培養,形成物流人才梯隊,為物流產業的持續發展奠定人力基礎。

2.優化產業結構,強化物流市場競爭

物流產業屬于規模經濟產業,積極探索民間資本、外資進駐物流領域,形成范圍的合作與發展,營造公平競爭的氛圍,實現物流基礎與產業結構相適應,促進經濟穩定、持續增長。已有的研究明確指出,我國物流成本過高主要是由于第二產業比重過大。當前,我國在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吸引更多的民營資本、外資進入,以創新驅動,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經營水平,促進物流成本降低、效率提升,有效促進經濟發展。

3.實施產業聯動,促進產業鏈資源整合

物流產業并非獨立于其他產業,與運輸、通信、商貿等行業緊密聯系。因此,物流產業發展的核心就在于資源整合。實施產業聯動,引導產業鏈資源整合,提高社會資源的使用效率。尤其是在制造業升級、流通業改革等時代背景下,抓住機遇、聯合相關產業,打通產業鏈上下游,提升經濟運作效率,同時也將產生對物流業的巨大需求,拉動物流業的發展。事實上,物流產業與經濟增長是相互促進的關系,經濟的發展必然增加物流需求,物流產業發展水平又將促進經濟穩定增長。

參考文獻:

[1]唐建榮,杜聰,李曉靜.中國物流業經濟增長質量實證研究——基于綠色全要素生產率視角[J].軟科學,2016,30(11):10-14.

[2]萬順江.河南省物流業與經濟增長灰色關聯模型的構建及分析[J]. 物流技術,2016,35(1):83-86.

[3]王彥春.長三角地區物流業與經濟增長的互動性分析[J].商業時代,2016(23):76-79.

[4] 宋琪,王寶海.基于VAR模型的物流業增加值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6(1):142-146.

作者簡介:

胡堯,男,漢族,職務:中級分析師,學歷:碩士。

猜你喜歡
物流產業VAR模型實證研究
生態位視角下物流產業競爭力評價
SYH藥業集團物流發展道路探析
一起由質押監管騙取貸款的貸案及風險防范
玉雕專業學生專業認同的實證研究
溫州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及能力分析
我國快遞業與經濟水平的關系探究
認知語言視角下英語詞匯多義習得的實證研究
安徽省產業集群與城鎮化的互動關系
實證分析會計信息對股價的影響
碳排放、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