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利用外資問題分析

2017-05-12 00:59傅莉婷賴桂玉
中國經貿 2017年8期
關鍵詞:利用外資問題分析廣西

傅莉婷+賴桂玉

本文得到廣西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廣西財經學院)資助;系廣西財經學院承擔的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016年廣西沿邊金融發展問題研究-以崇左師為例” ( 201611548006)的階段性成果

【摘 要】利用外資是推動廣西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力量,但當前廣西在利用外資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隨著“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給廣西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廣西應利用自身優勢,改善投資環境,積極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廣西;利用外資;問題分析

利用外資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全球化的內在要求。改革開放以來,引進和利用外資對廣西的經濟建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并推動著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對廣西經濟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廣西在利用外資方面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是廣西接下來需不斷探索和實踐的。

一、廣西利用外資的基本現狀及優勢

1.廣西利用外資的基本現狀

(1)從規模來看

從縱向比較,在“十二五”規劃期間,廣西在利用外資方面雖有回落,表現在2011年至2013年期間,但總體呈上升趨勢,且上升勢頭不斷加快。2014年廣西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為100119萬美元,同比增長43.01%。2015年廣西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達172208萬美元,同比上漲72%(如圖1)。

從橫向比較,就全國而言在利用外資方面,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差距十分顯著。截至 2012 年底,東部地區外商投資項目占全國累計外商投資項目總數的比重分別為 83.5% ,中部地區為10.6% , 西部地區為 5.9%,;此外,東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總額的85.9%,而中部為8.0%,西部為6.1%。區域差距十分顯著。雖然廣西在近幾年發展較快,但和東部其他發達省份如廣東、福建等仍存在較大差距。就2014年而言,廣東在利用外資方面,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達2727751萬美元,福建為711499萬美元,而同年廣西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為100119萬美元,不足廣東的4%,不足福建的15%(如圖2)。

與西部地區相比,廣西不僅享受著國家在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的優惠政策,而且作為自治區具有各大的政策自由度和自治空間。但事實上由于種種原因,廣西在西部利用外資總體規模中占比并不大。就2014年而言,重慶實際利益外資金額為106.29億美元,四川為106.53億美元,而廣西都不足重慶和四川的10%。而云南作為廣西的鄰省,在地理優勢和大的政策環境方面有諸多相似之處。但實際上,就2014年而言,云南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為27.06億美元,而廣西不足其40%。在“十二五”期間,雖然廣西的實際利用外資金額有所增長,但仍無 法改變其在利用外資方面的劣勢地位(如圖3)。

(2)從外資來源來看

廣西外資來源主要集中在香港、東盟等東南亞地區,就2015年而言,在廣西全年的實際利用外資金額來源中,香港占比超過了30%,新加坡占比為26.09%。和江蘇、廣東等東部省區一樣,其他歐美國家和日本的投資占比十分小。(如圖3)

(3)從區域分布來看

從城市而言,廣西外資分布主要集中在首府南寧、北海、桂林等地區,其他城市利用外資金額占比較少。從三區來看,外資主要集中在北部灣地區,并且占據了很大的份額,就2015年而言,北部灣經濟區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為76578萬美元,占全廣西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的44.47%(如圖5)

(4)從產業和行業分布來看,制造業是吸引外資投放的重點行業,也是作為擴大廣西實體經濟的關鍵力量。就2015年而言,第一產業在利用外資金額上占比為5.82%,第二產業為37.08%,第三產業為57.10%。而近幾年外商在房地產行業的投資明顯增加,且因此導致了第三產業在實際利用外資金額中的占比超過了第二產業。而雖然第一產業在利用外資方面比重不斷增加,但占比仍然十分?。ㄈ绫?)

2.廣西在利用外資上呈現出的自身優勢

(1)區位優勢。廣西區位優勢十分顯著,特別是作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有機銜接的窗口之地,隨著國家近幾年不斷推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的建設,廣西在此發揮的橋梁作用不斷凸顯其巨大優勢,并愈發引人注目。

(2)政策優勢。2015年12月,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了《廣西參與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實施方案》,加快落實全方位對外開放的行動綱領。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十三五”規劃綱要,推動形成貫通我國西南地區與中南半島、銜接“一帶一路”南北陸路新通道。

(3)人文優勢:廣西是中國第三大僑鄉,僅次于廣東、福建兩省,有數百萬海外僑胞,是引進和聯系外資的重要渠道,是推動廣西經濟建設發展的一個重要力量。在廣西累計批準“三資”企業中,桂籍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的投資就占據了外交投資總額的80%左右。

二、廣西利用外資存在的主要問題

1.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不健全,外商投資硬環境較差

交通方面。廣西港口結構性矛盾的問題較為突出,港口資源的規劃與建設缺乏協同性和配套性。在廣西約1600千米的海岸線中適合建萬噸級以上港口的深水岸線只有約200千米;在約6000千米的內河航道中,適合建設千噸級以上碼頭的深水線只有約500千米。這些數據突出顯示了廣西在建設海運和河運發展過程中所遭遇的資源限制,這也更要求廣西對港口岸線資源進行合理規劃和開發建設,力求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但是,事實上由于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任意占用港口資源建設非港口項目、港口建設項目“深水淺用”等情況時有發生,因此導致港口結構性問題更為突出。此外,廣西在與其他國家合作的交通設施網絡還沒有形成,特別是在目前較為便利的航空運輸方面,面向東盟的國際航線還比較少,跟上不中國—東盟自貿區迅速發展的步伐。

2.優惠政策未能有效落實,外資準入門檻高,投資軟環境不規范

政府辦事效率較低,手續過于繁雜,欠缺靈活性,造成時間成本的浪費;政府內部協調不足,重疊工作較多,增加投資成本;政策、法律、法規未能有效落實,配套性不夠,易造成投資糾紛。

3.利用外資的結構性傾斜擴大了廣西三大產業的發展水平差距且推動了房地產業和制造業的擴張

從歷年來廣西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在各產業的分布情況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資對三大產業貢獻度不均衡。就2015年來看,外商直接投資廣西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比重分別是5.82%、32.95%、61.95%。投資比重較大的行業是制造業、房地產業、農林牧漁業和科技研究服務業等。其中外商對房地產行業的過熱投資是導致近兩年廣西利用外資在第三產業所占的比重過高的重要原因,而外商在第二產業的投資仍熱衷于制造業。產業和行業的分布不均衡不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4.利用外資的區域結構不均衡,拉大了廣西城市間經濟發展水平差距

外資利用主要集中于條件較好的首府南寧,沿海的北海、欽州等城市,桂林因其獨特的旅游資源,在利用外資方面發揮了巨大的優勢,但其它城市利用外資的規模依然非常小。就2015年而言,南寧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為31014萬美元,占比18.01%;桂林為65252萬美元,占比37.89%;北海為18611萬美元,占比10.81%;欽州為32350萬美元,占比18.79%。防城港雖為沿海城市,但其港口較小,設施不盡完善,所以在利用外資方面有所欠缺,2015年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為2860,占比1.66%。其他城市合計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為22121萬美元,占比為12.84%,特別是身居內陸的百色、河池、賀州等地,其占比均不足1%。利用外資的區域結構的過分不均,進一步拉大了廣西城市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

5.外資來源結構單一,利用外資方式缺乏靈活性

廣西的外資主要來自于香港、新加坡的投資,歐美發達國家甚至于除新加坡之外東盟九國的投資都比較少。就2015年而言,香港實際投資額為54414萬美元,占比31.6%,新加坡為44931萬美元,占比26.09%。而歐美發達國家合計占比不足20%。廣西擁有接近東盟的戰略優勢,但在利用外資方面,除新加坡外,其他九國實際利用外資額為5042,占比2.93%。。廣西的外資渠道較為單一,僅限于少數國家和地區及金融機構。而在利用外資方式方面,基本局限于合作、合資和獨資三種形式,缺乏創新性和靈活性。

三、提升廣西利用外資能力的思路與對策

1.落實相關政策,加快沿邊開放開發

《廣西邊境地區開放開發規劃(2015-2020)》(下稱《規劃》),規劃“一圈三帶”的空間布局,勾繪廣西邊境開放開發藍圖?!兑巹潯诽岢鼋ㄔO廣西沿邊開放開發的“一圈三帶”空間布局,“一圈”為廣西邊境經濟合作圈,“三帶”指南寧-防城-東興-芒街邊海聯動經濟合作帶、南寧-崇左-憑祥-同登沿邊經濟合作帶、百色-靖西(那坡)-茶嶺(朔江)沿邊經濟合作帶。廣西共有東興市、防城區、寧明縣、憑祥市、龍州縣、大新縣、靖西市、那坡縣8個邊境縣(市、區)與越南接壤。該8個邊境縣(市、區)共擁有國家7個一類口岸,5個二類口岸和26個邊民互市點,兩國的居民在經濟生活等各個方面聯接十分緊密。因此,在現有基礎上,更應努力將開放開發新規劃落到實處,積極促進沿邊經濟的快速發展。

2.以“一帶一路”為契機,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環境

廣西作為“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和中國唯一與東盟國家海路相接的省區,應充分發揮其區位優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吸引外資。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是引進外資的先決條件?;A設施單靠政府支持會產生過大的財政壓力,可采用PPP模式,一方面政府和私人企業可取長補短,提高效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也為外商直接投資提供了更多機會。

3.豐富和創新外資引入形式,簡化外資進入的行政審批手續,提高辦事效率

廣西在引進外資方面方式過于單一,應加大對國有資本運作和投資融資平臺的支持力度,鼓勵通過產業基金、資本運作、投資融資合作等方式與資本對接,緊扣“一帶一路”戰略,促進高質量“走出去”和高水平“引進來”相結合。在外資引進過程中一方面要重視和加大引進跨國公司的投資。當今世界,跨國公司是推動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最主要力量;另一方面要嘗試和創新引進跨國并購投資。當前,跨國并購已經成為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要方式。此外,要借鑒和吸收國際通行的辦法,采取BOT、外商投資股份公司和投資性公司等形式多渠道、多途徑、多樣化地擴大引資規模。

在優化廣西投資軟環境方面,要不斷創新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推進內外資法律法規相適應,保持外資政策的穩定性、透明性、可預期性,推進投資環境相關體制的改革,完善和加強法制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加快培育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提升廣西的外資吸引力。

4.打造自主品牌,提升競爭力,以產業特色、旅游特色吸引外資

自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因起獨特的旅游資源吸引了海內外的各國游客,在利用外資方面也是獨占鰲頭,廣西其他地級市應借鑒桂林的經驗,打造自主品牌,以產業特色,旅游特色吸引外資,并將此打造為引資的核心競爭力。如南寧打造有特色的電子信息產品制造產業基地;玉林布局發展汽車零部件產業,提高整車配套能力;北海加強銀灘等旅游景點的開發和配套設施建設;欽州推進造紙原料林基地統一規劃與開發建設等等,在吸引外資中充分發揮自身主導產業的“集聚”優勢,讓“特色”和“集聚”成為吸引眾多國內外客商紛至沓來的兩大名片,招商引資產生“磁石”效應。

5.利用地緣和血緣優勢,用好各項基金,積極開展與周邊國家的經貿合作

廣西在“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建設中具有十分顯著的地緣優勢。廣西是中國第三大僑鄉,擁有數百萬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是引進外資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推動廣西經濟建設發展的重要力量。此外,廣西地理位置優越,毗鄰東南亞且與東南亞各國擁有相似的歷史和文化,更易于開展雙方的經貿合作。在國家層面設立絲路基金后,廣西接著推出地方版絲路基金。因此,廣西要用好“廣西絲路基金”,大力推進境外產業園建設,加快重大標志性工程和項目落地,促進與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

6.加強城市間的交流與合作,縮小城市間的差距

廣西在在利用外資的區域結構方面十分不均衡,嚴重拉大了廣西城市間經濟發展水平差距,這就需要加強各城市間的幫扶與合作,縮小差距。廣西在農業、資源和人口方面具有突出優勢,區內城市與城市之間可以合作的項目很多,在引進外資方面,城市與城市之間應該建立一個引資信息分享平臺,設立利用外資辦公室,對各地級市引進外資進行監督管理,作為一個整體去考慮如何接受外部投資,充分發揮廣西地區的比較優勢,提高利用外資的效率。

7.增加教育投資,培育專業人才,同時加強和改善知識產權和商業數據保護環境

高校課程體系中有很多理論性課程,專業課也偏向理論教學。因此,在人才庫的培養方面,高校教育的培養應將專業技能的培養和國際性語言的訓練有機結合起來。從目前廣西的實際情況看,著力建設專業的培訓基地,并建立以此相配套的是國際標準的培訓及認證體系,包括國際認證培訓、各行業從業人員資格培訓、崗前業務技能培訓、定制化人才培養等,是比較有效快捷的渠道。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廣西作為自治區,在不違背憲法和法律的條件下,可以制定適合廣西的政策法規,同時加強和改善知識產權和商業數據保護環境。

8.推動“供給側”改革,調整產業結構,積極引導外資向三產均衡流入

“供給側改革”,就是從供給端、生產端入手,通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清理僵尸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將發展方向鎖定在新興領域、創新領域,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廣西利用外資在三大產業中比重不均,第一產業比重過低,第二、第三產業比重稍高但行業分布不均。

就第一產業而言,廣西作為農業大省區, 但由于目前廣西農業科技技術相對落后,農村勞動力流失,耕地占用和荒廢現象嚴重,農產品銷路窄等實際狀況,廣西的農業發展并不理想。因此一方面政府必須采取更為有效的政策措施,如提高農業補貼,促進農業科技發展,培育良種苗,加快發展農業現代化,積極參與農產品的國際競爭,為農業吸引外資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就第二產業而言,外資投入重點主要在制造業,行業分布不均。對此應調整優化廣西工業結構, 增加對環保產業及新興技術產業的投資和指導來提高廣西整體工業化水平。第一, 應進一步吸引大型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進人技術密集型產業及高新技術型產業。第二,應加大力度推動外資流入傳統產業,利用外資給傳統工業注入新的血液。最后,有效利用外資振興廣西的制造業。廣西在制造業具有勞動力價格低,靠近市場和原料產地等優勢,應引進更為先進的管理和營銷手段,采用先進技術,使廣西的制造業煥發新的活力。

就第三產業而言,近幾年外商在廣西房地產行業的投入十分火熱,一度提高了第三產業在利用外資中的比重,但在通訊、地質勘探等基礎設施部門和科教文衛部門較少,內部結構不合理,直接影響了廣西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為此, 廣西應積極擴大外商在第三產業除房地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的投資力度,諸如衛生體育事業、社會福利業等相對薄弱的第三產業部門。

參考文獻:

[1] 蔡幸,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中心城市利用外資問題探討[J],城市發展與研究, 2008年第8期.

[2] 蔡幸,北部灣經濟區中心城市引進東盟FDI的戰略研究[J],城市發展與研究.

[3] 張錦飛,探討廣西擴大利用FDI的新對策,勞動保障世界,2015年第9期.

[4] 蔣艷榮,F D I 對廣西產業結構變動的影響分析,現代經濟信息,2015年第1期.

作者簡介:

傅莉婷,女,漢族,廣西玉林人,廣西財經學院金融與保險學院14級學生,廣西財經學院協同創新中心創新試驗班學員。

賴桂玉,女,漢族,廣西桂平人,廣西財經學院金融與保險學院13級學生。

猜你喜歡
利用外資問題分析廣西
歷屆全國美展廣西作品展(三)
歷屆全國美展廣西作品展(一)
2018廣西版畫邀請展作品選登
毛主席來到我廣西
談數學建模時的問題分析步驟
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河南省發展經濟利用外資分析
家校合作問題分析及解決策略研究
京津滬渝穗主要經濟指標2008年1-12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