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創新示范區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分析

2017-05-19 19:06毛鳳霞崔帥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1期
關鍵詞:PEST分析

毛鳳霞+崔帥

【摘 要】 本文通過PEST模型分析西安創新示范區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狀況,針對其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為西安創新示范區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升級提出發展策略:推進政策創新,加強優惠力度;科技金融結合,拓展融資渠道;培育國際性外包龍頭企業,推進產業升級;完善教育體系,培養高水平復合型人才;促進技術創新,培育產業鏈高端企業。

【關鍵詞】 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業;PEST分析;創新示范區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專注于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而將非核心業務外包給其他企業,從而降低企業成本,提升企業價值。經濟全球化促使這種分工趨勢在海內外快速發展。2015年,我國服務外包市場高達1309.3億美元,其中,離岸服務外包市場超過800億美元,成為全球服務外包大國。西安作為我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以西安高新區為核心,大力發展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致力于將其打造為西安市的優勢產業,乃至陜西省的世界一流品牌。目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國家發布的相關經濟政策,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給西安創新示范區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帶來諸多機遇與挑戰。因此,研究西安創新示范區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的外部宏觀環境分析,將對制定相關產業的升級發展策略具有重要意義。[1]

一、西安創新示范區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總體情況

國務院于2015年批準西安市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要求把西安高新區建設為創新驅動型的對外開放合作先行區,打造為“一帶一路”的外包之都。本文將通過西安創新示范區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特點,分析其發展狀況。

1、西安創新示范區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現狀

“創新驅動”是西安市高新區一直以來的發展主題,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業作為創新型產業受到了西安市高新區的重點扶持。根據西安服務外包網相關資料顯示,2015年西安市高新區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總收入1647.06億元,其中出口金額將近6億美元,相當于2010年軟件外包業產值的三至四倍。截至到2015年12月,西安高新區共有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企業1800多家,從業人數超過16萬人,匯集了2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雙軟”認定企業個數超過800家,高新技術企業將近300家,但大多數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企業屬于中小型企業,龍頭企業相對較少。[2]總體來說,西安高新區已成為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一片沃土,具體見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最近幾年,西安創新示范區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趨勢逐年上升,并未受全球經濟復蘇緩慢和國內經濟持續下行的影響,反而在總收入和出口金額方面不斷增加。企業個數和從業人員也在持續增加,表明西安創新示范區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業正逐漸成為西安市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點產業。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預計到2020年,西安創新示范區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總收入將超過3000億元,出口金額將達15億美元,從業人員有望達到28萬人。

2、西安創新示范區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特點

西安創新示范區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具有以下特點:構建了科學的發展框架,創新文化應運而生,知名企業紛紛入駐,人才聚集。

(1)構建科學的發展框架。西安創新示范區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主要集中于西安軟件園。西安軟件園以示范區、國家服務外包基地和軟件新城三個區域為基礎,構建了“一核、一軸、一城”的科學發展架構,并先后獲得“國家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軟件與信息服務業)”、“中國十大智慧軟件園區”等榮譽稱號。2015年8月28日,150000m2的軟件新城一期正式開園,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高技術服務業為產業發展方向,以“高端化、規?;?、集群化、國際化”為產業發展戰略,融合通信網、互聯網和物聯網,努力打造智慧新城,培育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之都。[3]

(2)創新文化應運而生。按照國務院對西安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為“一帶一路”創新之都的要求,西安高新區累計建設200多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引進120個知名企業的研發中心,新增知識產權800多件,榮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項300多項。目前,創新已然成為西安高新區的一種文化,各類企業都希望通過自主創新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帶動企業的發展。高新區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企業也會因創新,而走上產業鏈的高端,在國際上更有優勢,獲得更大的市場。

(3)知名企業紛紛入駐。中興、華為等國內知名企業入駐西安軟件園,三星電子、IBM、美國強生、NEC、Intel、施耐德等世界一流企業也紛紛入駐。隨著國內外知名企業的匯集,西安市高新區獲得了先進的管理經驗,加強了在先進技術方面的對外交流與互通,優化了產業布局,初步形成了產業集群優勢。2015年西安高新區的西安華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陜西聯合創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及艾迪慧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全球最佳服務外包供應商評選中脫穎而出,進入全國50強。

(4)人才聚集。西安市高新區在“十二五”期間,累計引進1126名高層次留學人才,培養行業專業技術人才將近12萬人,有30人入選“千人計劃”。在“十三五”期間,西安市政府每年將配套5000多萬元,用于高端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同時,西安的房價相比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較為穩定,這也使得許多高校畢業生選擇西安作為自己的夢想起源地。根據《2015年陜西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顯示,在2015年已就業的294698名畢業生中,選擇到西部地區就業的有198356人,占已就業畢業生的67.31%;其中選擇在陜西就業的就有174747人,占比59.3%。由于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屬于人力資源和知識密集型產業,人才的不斷聚集,為西安高新區注入了新鮮活力,保障了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西安創新示范區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的PEST分析

PEST分析法,即宏觀環境分析,它主要從產業或企業所處的政治環境(Political Factors)、經濟環境(Economic Factors)、社會環境(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和技術環境(Technological Factors)等外部宏觀環境進行分析總結,從而為企業制定發展戰略。本文運用PEST模型對西安創新示范區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分析,總結出其面臨的機遇和挑戰。[4]

1、政治環境(Political Factors)

(1)“一帶一路”的新市場環境?!耙粠б宦贰笔侵竾抑飨暯剿岢龅摹敖z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我國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國家戰略。2015年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等聯合發布《推進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指出要加強與沿線國家在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方面的合作。西安作為“一帶一路”沿線的中心城市,其擁有的高新區軟件園在電子信息產業方面頗具優勢,已成為帶動西安經濟增長和推進外貿轉型的核心基地。2015年西安市人民政府發布了《西安市“一帶一路”2016年行動計劃》,提出要以軟件服務外包推進絲綢之路建設,加大了西安承接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合同的機會。2016年9月,鄭徐高鐵開通,西安高鐵可以直通東部沿海地區,有利于東部地區先進的外包經驗引進西安。這些因素讓西安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在“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中顯示出明顯優勢。但是,“一帶一路”其他的沿線中心城市,如成都、武漢、合肥等外包示范城市,也相繼發布了關于促進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的優惠政策,并且優惠力度比西安更大。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要積極拓展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外包市場。鄭州作為“一帶一路”節點城市,雖然不是我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但是近幾年來服務外包產業卻發展迅速。這些對于西安服務外包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挑戰。

(2)“互聯網+”的新業態?!盎ヂ摼W+”是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態,通俗來講就是互聯網+各個行業。2015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等政策,各行各業開始推進“互聯網+”建設,這樣一來,大部分行業由于不擅長軟件的開發與維護,結合最優成本等方面的考慮,只能將該業務外包給專業的信息技術公司,這給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會。但是,由于每個行業甚至每個企業都各具特色,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企業在接包時,要考慮到能否滿足行業的特色,滿足企業的要求,這對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企業來說是一個重大的考驗。

(3)陜西自貿區的新機遇。近日,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獲得國務院的批復,按照陜西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陜西自貿區將成為國際化高水準、投資環境融洽、高端產業聚集、金融體系完善的自由貿易試驗區。陜西自貿區包括西安高新區、西安國際港務區和西咸新區等地區,作為陜西自由貿易區主要部分的高新區,將進一步引進國外高端產業和大量的國外資本,這將改善西安高新區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集群優勢不明顯以及融資困難的現狀。由于陜西自貿區對外貿易的優惠政策,西安高新區的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企業將獲得大量有利的機會,去爭取成為國際外包龍頭企業,獲得更大的國際市場。

2、經濟環境(Economic Factors)

(1)經濟新常態拓寬產業市場。我國經濟從追求快速增長進入到穩中求進的新常態。在全國經濟下行的壓力下,由陜西省統計局發布的《2015年陜西省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可知,陜西省經濟平穩發展,為西安創新示范區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經濟環境。同時,經濟新常態不僅有利于新興產業的發展,而且也促使大量的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時不可避免會遇到產業信息化的問題,大部分企業沒有足夠的財力或者技術完成信息化的升級,這樣就會給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帶來巨大的市場。

(2)地區融資政策有待完善。2014年西安市高新區管委會發布了《鼓勵企業進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交易的暫行辦法》,鼓勵中小企業利用“新三板”進行融資,對成功掛牌的企業進行高達100萬元的現金獎勵,對于完成股份制改制的企業,給予(與)50萬元的現金獎勵;對于整體改制的企業,給予(與)稅收優惠(高新區留成部分的60%),最高可達100萬元;并配套相應的貼息扶持、保險補貼和擔保補貼。根據商務部資料顯示,截止到2015年12月3日,西安市高新區新三板掛牌的企業有38家,而西安高新區2015年累計注冊的企業已經超過4萬家,其中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的企業有1880家。由此可見,絕大部分企業無法享受到該政策的扶持。由于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企業的資產主要集中于無形資產,固定資產較少的行業特性,在現有注重固定資產的融資體系下,該產業融資相對于其他產業來說較為困難,資金不到位的困境成為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企業發展的一大絆腳石。

3、社會環境(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1)現行教育體制的局限性。陜西省有81所普通高校,12所獨立學院,18所民辦高校,每年都會培育出幾十萬的畢業生,其中不乏高素質人才。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屬于知識創新型產業,對于人才的需求量較大。高校環繞的人文環境,為西安創新示范區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人才資源。2015年陜西高校畢業生在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就業的有29872人,其中博士生44人、碩士生4130人、本??粕?5698人。但是,懂得兩門以上學科的復合型人才卻比較少,這是我國現行教育體制的局限性所導致的,對于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來說是一大制約因素。

(2)消費習慣的網絡化。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居民消費也越來越多的習慣于網上消費。根據商務部和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我國2015年網絡零售商品金額達到4萬億元,中國人每買10元的零售商品中,有1.3元是通過互聯網購買的。人們消費習慣的網絡化,給互聯網相關產業來帶了巨大的市場,其中網站的開發與維護、互聯網支付以及網絡客服等業務都可以外包給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企業。

4、技術環境(Technological Factors)

(1)新一代信息技術帶來的挑戰。近幾年,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迅猛。但是,我國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技術創新、技術儲備等方面,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說,存在一定的差距。且大多數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企業處于產業價值鏈的低端,產業集群效應較小。在如此的技術環境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在憧憬新一代信息技術所帶來的廣闊市場的同時,其承接高新技術外包業務的能力面臨著巨大的考驗。

(2)科技實力的提升。截至2015年,陜西省擁有專利授權33350件,相比2011年增長近3倍,位列全國第15位;發明專利22662件,相比2010年增長近4倍,位列全國第7位。數量如此之多的專利,也促使陜西省的綜合科技進步水平上升到了62.96%,位列全國第9位;科技進步貢獻率也上升到了55.81%??萍紝嵙Φ奶嵘?,有利于西安創新示范區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企業進入產業價值鏈的中上游,從而完善產業價值鏈,提升產業的綜合競爭力。

由PEST分析可見,目前西安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面臨著國家發展戰略傾斜、相關政策扶持、傳統產業信息化以及居民消費網絡化所帶來的機遇,但是同時面臨著地區優惠政策有待加強、融資環境有待改善、產業布局有待優化、人才培養有待改進以及技術創新有待增強的挑戰,這就需要相應的對策。

三、西安創新示范區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對策

結合上文PEST模型分析,提出相應的對策。

1、推進政策創新,加強優惠力度

政府部門應推進政策的創新,從而為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業提供便利的條件,吸引更多的知名企業落戶西安創新示范區。財政部門應加大財政專項資金的投入,施行覆蓋面更廣的稅收優惠政策,讓更多的企業享受到稅收優惠,從而帶動西安創新示范區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企業的發展。

2、科技金融結合,拓展融資渠道

政府部門應加快推進服務外包企業的信用體系建設,提升服務外包企業的信用水平,從而讓更多的外包企業有機會從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資金,從而做大做強,進而達到“新三板”甚至主板的上市條件,從資本市場獲得更多的資金。螞蟻金服等互聯網金融企業應完善互聯網金融的功能,從而讓更多的中小型服務外包企業從互聯網金融中籌得企業發展所需的資金。

3、培育國際性外包龍頭企業,推進產業升級

政府部門應加強政策的扶持與引導,培育國際性外包龍頭企業,從而推進產業布局升級,完善產業鏈,發揮產業集群優勢,提升產業競爭力。還應制定有利于離岸外包發展的優惠政策,充分發揮陜西自貿區的優勢,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溝通與合作,促進企業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從而將外包市場拓展到日韓以外的中亞、中東歐甚至西歐國家。

4、完善教育體系,培養高水平復合人才

教育部門應推進職業教育,從而彌補現行教育體制的缺陷,為西安創新示范區培養所需要的人才。政府部門應鼓勵高校與企業的合作,促進技術創新與人才培養相結合,充分發揮高校環繞的優勢,培養多學科交叉的復合型人才;還應完善人才引進的優惠政策,從而吸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前來就業以及創業,加快西安創新示范區建設成為“一帶一路”沿線的服務外包之都。

5、促進技術創新,培育產業鏈高端企業

政府部門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從而激發企業創新積極性。應實施促進企業發展高新技術的激勵政策,引導企業技術創新,發展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從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培育產業鏈高端企業。同時,還應出臺引進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吸引具有自主專利技術的企業落戶西安創新示范區,從而加強企業間在高新技術方面的交流與合作,進而發揮產業協同效應,促進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升級。

【參考文獻】

[1] 毛鳳霞.西安軟件服務外包業的SWOT分析[J].西安郵電大學學報,2014(3)100-103.

[2] 西安服務外包網http://www.xasourcing.gov.cn/.

[3] 中國服務外包網http://www.chinasourcing.mofcom.gov.cn/.

[4] 劉輝群,楊墨翚.論天津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基于PEST分析[J].當代經濟,2013(9)66-68.

【作者簡介】

毛鳳霞(1967-)女,漢,陜西西安人,教授,博士,從事國際貿易、產業經濟學研究.

崔 帥(1991-)男,本文通訊作者,漢族,河南南陽人,會計學碩士,研究方向: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

猜你喜歡
PEST分析
我國實體零售業O2O模式轉型發展分析
基于PEST分析的中國農業眾籌發展研究
重慶職業教育宏觀環境的PEST分析
論我國失能老人養老產業發展路徑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微商發展問題研究
福特公司外部環境變遷的應對
M公司的困局
魅族公司的戰略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