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國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現狀考察及教學對策

2017-05-25 00:37
關鍵詞:焦點跨文化留學生

朱 俊 華

(遼寧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外國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現狀考察及教學對策

朱 俊 華

(遼寧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通過對遼寧省來華留學生進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問卷調查發現,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總體情況介于中等與良好之間;男女差異顯著,女生明顯好于男生;不同年齡段被試之間差異不顯著;三國被試之間差異顯著,俄羅斯強于韓國,韓國強于日本;漢語語言程度越高的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越強。為此,對外漢語教學需要加強漢語技能訓練、開展豐富的文化體驗、角色扮演活動,還要加強個別指導。

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現狀考察;教學對策

對外漢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留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留學生是培養的對象,也是學習的主體,其跨文化交際能力水平既是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結果也是培養的邏輯起點??疾炝魧W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現狀,能夠了解培養中存在的問題,為今后的培養提供努力的方向。

本研究參考陳國明等人跨文化交際能力構成的觀點*戴曉東.跨文化交際理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288-290.、畢繼萬*畢繼萬.跨文化交際與第二語言教學[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9:18.關于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概念界定和社會學符號互動理論*趙澤洪,周紹賓.現代社會學[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3:142.,將跨文化交際能力基本結構界定為:跨文化角色互動能力、跨文化焦點互動能力和跨文化非焦點互動能力。其中,跨文化角色互動能力包括跨文化交際意識因素和跨文化交際情感因素,具體涉及跨文化交際意愿、態度、認識、理解、反思、移情等,反映跨文化適應的性質;跨文化焦點互動能力為語言行為能力,即留學生使用漢語與中國人進行交際的能力;跨文化非焦點互動能力為非語言行為能力,即留學生使用表情、手勢等非語言行為與中國人進行交際的能力。

本研究據此將調查問卷設計為跨文化角色互動能力、跨文化焦點互動能力和跨文化非焦點互動能力三個維度,并結合留學生的跨文化交際實際編制初始問卷。問卷經過兩次試測,通過了SPSS17.0的效度和信度檢驗。共選取遼寧省來華留學生數量排名前十的三所大學共20個班級進行問卷調查,回收314份問卷,去除無效問卷8份,最終獲得306份有效問卷。應用SPSS17.0進行數據統計。在數據統計之后進行訪談,為進行量化的研究結果檢驗與原因分析提供依據。

一、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總體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總分平均為39.8399分,介于中等(11道題總分為33分)與良好(11道題總分為44分)之間。

(一)跨文化角色互動能力較好

數據表明(表1),留學生的跨文化角色互動能力(平均分為3.8725分)高于跨文化焦點互動能力(平均分為3.4989分)和跨文化非焦點互動能力(平均分為3.4632分),跨文化焦點互動能力略強于跨文化非焦點互動能力。

表1 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現狀

由表1可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留學生的跨文化角色互動能力較好,主要體現為淺層次、被動性文化適應方面,如“喜歡跟中國人交朋友”“尊重中國人的習慣”等。而體現較深層次的文化適應不容樂觀:體現深層次、主動文化適應的兩道題目,“過中國傳統節日很開心”“了解中國人送禮物的習慣”,因對維度的貢獻率不明確被刪掉了;訪談中發現留學生較少達到跨文化移情。

留學生能選擇到中國留學,絕大多數比較喜歡中國,喜歡漢語和中國文化,抱有強烈的與中國人交往的意愿。訪談中有人說:每天學習到新的漢語,特別想用漢語和中國人交流,當自己能用漢語跟中國人聊天時感到特別興奮。這為培養其跨文化交際能力提供了基礎。

(二)跨文化焦點互動能力不強

關于跨文化焦點互動能力,題目1“能聽懂漢語老師講課”分值最高,由于漢語教師是有經驗的跨文化交際者,他們會根據教學對象的語言接受能力不斷調整語言表達,或借助具體情境解釋語言內容,所以相對來說交際障礙不大。題目2“能聽懂比較難的漢語,如新聞廣播等”分值最低,題目4反映語言流利程度的分值也比較低,說明留學生在自然語境中應用漢語交際的能力不高。

在訪談中留學生反映,一般第一年學習的漢語比較實用,比如買東西、問路等,但是后來學習的內容感覺很難,而且不實用。這的確反映出一些教材內容與交際實踐相脫節的問題。另外,也與留學生交往范圍小、交際活動簡單有關。如果進行復雜交際和深度交流,留學生憑借現有的漢語能力難以應對。但多數留學生未明確意識到這一點,學習積極性不高。這些導致了留學生跨文化焦點互動能力多數停留在較低水平。

(三)跨文化非焦點互動能力較弱

關于跨文化非焦點互動能力主要從動作、表情、手勢等非語言行為方面進行考察,這一維度總體分值略低于焦點互動能力維度,動作、表情、手勢三方面分值基本相當,反映出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中非焦點互動能力的培養不足。

跨文化非焦點互動能力的培養向來不受重視,可能有些人以為不同國家之間表情、動作差異不大,不需要專門學習,但事實并非如此。例如:中國人表示數字等手勢跟其他國家不同,尤其是表示數字“6”“7”“8”“9”“10”的手勢,留學生覺得很難;身體動作也有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比如兩個中國女孩拉著手或者挽著胳膊一起走,外國同學見之感到費解??梢?,跨文化非焦點互動能力的培養應該引起重視,需要加強。

二、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差異情況

本文主要對調查數據應用SPSS17.0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探討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在性別、年齡、國別三方面存在的差異。

(一)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性別差異

調查結果統計,306份有效問卷中男生、女生樣本人數為118人和188人,分別占全體的38.6%和61.4%。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的方式對總分和三個維度得分情況進行差異性檢驗,結果表明,在跨文化角色互動能力方面男女差異顯著,在其他兩個維度上差異不顯著。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性別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現狀

如表2,對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進行性別分析,對男女學生的問卷總分做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男女學生得分差異顯著(t=-2.302,p<0.05),說明男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M=38.932 2,SD=5.540 42)低于女生(M=40.409 6,SD=5.417 08)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進一步,在三個維度上進行性別差異分析:結果發現在跨文化角色互動能力維度上男女留學生得分差異顯著(t=-2.245,p<0.05),男生的跨文化角色互動能力(M=3.764 8,SD=0.690 51)低于女生(M=3.940 2,SD=0.648 48)的;在跨文化焦點互動能力維度上男女學生得分差異不顯著(t=-0.690,p>0.05);在跨文化非焦點互動能力維度上男女學生得分差異不顯著(t=-1.890,p>0.05)。

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女性強于男性,這與社會性行為和言語能力的性別差異有關。在社會性行為的性別比較上,女性比男性更善于交際,對社會互動中的合作性行為更加感興趣,在伙伴交往的方式上與男性喜歡成群結伙地活動相比,女性更傾向與少數朋友密切交往,這些社會性行為特征都有利于其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形成。另外,由于社會化進程與大腦交互作用的結果,女性言語能力優于男性。因此跨文化焦點互動能力的形成女性也應該優于男性*鄭新蓉.性別與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28-33.。

(二)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年齡別差異

被試的年齡構成為:20歲以下30人,占9.8%;20~29歲191人,占62.4%;30~39歲51人,占16.7%;40歲以上34人,占11.1%。39歲以下累計272人,占88.9%,可見留學生群體以青年人為主。方差分析結果顯示p>0.05,不同年齡段被試之間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差異不顯著。數據顯示(表3與圖1)20~29歲年齡段被試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最好,以下依次為20歲以下、30~39歲和40歲以上被試。

不同年齡段被試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與人的認知及社會發展有關。一般來說,進入中年期,人的視覺、聽覺等感覺能力和記憶能力均開始下降,言語學習能力更不如年輕人,所以在漢語學習過程中,中老年留學生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且進步速度較慢,進步幅度較小。20~29歲年齡段留學生精力旺盛、與外界交流互動頻繁,所以跨文化交際能力強于其他年齡段留學生。

表3 不同年齡段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現狀

圖1 不同年齡段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現狀

(三)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國別差異

留學生被試來自日本59人,占19.3%;來自韓國144人,占47.1%;來自俄羅斯32人,占10%。這三個國家共占總人數76.4%。被試中還包括來自意大利、哈薩克斯坦、美國、朝鮮、越南、西班牙、荷蘭等20個國家的留學生。

在此選取樣本數達到30以上的日本、韓國、俄羅斯三個國家的被試進行比較,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總體狀況,日本留學生總平均分為38.474 6,韓國留學生為39.465 3,俄羅斯留學生為41.406 3,三國學生的總分平均為39.480 9。以總分做方差齊性檢驗f值為1.385,sig值為0.252,方差同質性良好,方差分析p<0.05,差異顯著。

由表4可見,三個維度上均顯示出俄羅斯留學生強于韓國留學生,韓國留學生強于日本留學生。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國別的多變量比較的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只有在跨文化語言交際能力方面,日本和俄羅斯兩國被試比較結果p<0.05,差異顯著。其余的比較差異均不顯著。俄羅斯留學生的跨文化語言交際能力水平明顯高于日本留學生。

俄羅斯留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強于日本和韓國留學生,這與俄、日、韓三國文化與中國文化之間的差異程度,以及三國留學生的年齡構成有關。

有研究表明,俄羅斯留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度高于日本和韓國,尤其對出行文化表現出4.5分的高興趣度(最高分5分),這與中俄文化差異較大有關。相比之下,日本、韓國與中國地理距離較近,歷史上國家之間往來頻繁,雖然日本和韓國留學生也表現出對中國歷史和中國電視劇較高的興趣度,但總體上日、韓留學生對中國文化的新奇感不強,興趣度不如俄羅斯留學生*朱俊華.外國留學生中國文化學習興趣度的調查研究[J].繼續教育,2015(5):80.。訪談中有些留學生也反映中國人更喜歡跟帶有“洋面孔”的俄羅斯同學交往,感到“有面子”,這也表現出中國人與帶有異質性較強文化背景的人群交往的意愿更強烈,也為俄羅斯留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跨文化交際機會。

表4 日本、韓國、俄羅斯三國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對比

圖2 日本、韓國、俄羅斯三國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對比圖

(四)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語言程度別差異

被試的語言程度級別構成,初級50人,占16.3%;中級174人,占56.9%;高級82人,占26.8%。中級被試占比例最大,這比較符合來華留學生在讀人數比例。

統計結果顯示,跨文化交際能力在三個維度上均顯示能力水平隨著語言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表5)??缥幕巧幽芰Ψ矫?,初、中、高級來華留學生分別為3.590 0、3.854 9、4.082 3;跨文化焦點互動能力方面,初、中、高級來華留學生分別為3.320 0、3.454 0、3.703 3;跨文化非焦點互動能力方面,初、中、高級來華留學生分別為3.210 0、3.412 4、3.725 6。

表5 漢語言語言程度別來華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現狀描述

對來華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在不同語言程度上進行比較,方差分析的結果顯示,不同語言程度的學生在交際能力上存在顯著差異(F=16.381,p<0.05),進一步的兩兩比較表明,語言程度高的留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M=42.341 5,SD=5.331 53)高于語言程度中等的(M=39.431 0,SD=5.282 03),語言程度中等的留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M=39.431 0,SD=5.282 03)高于語言程度為初級程度的(M=37.160 0,SD=4.962 55)。

分別在三個維度上做差異比較,方差分析的結果顯示在跨文化角色互動能力維度上不同語言程度的留學生得分差異顯著(P<0.05),語言程度高的留學生明顯高于語言程度低的。在跨文化焦點互動能力和跨文化非焦點互動能力方面,初級和中級來華留學生之間差異不顯著,初級和高級之間、中級和高級之間均為差異顯著。如圖3。

圖3 不同語言程度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總分均值對比圖

語言程度與跨文化交際能力成正比,這與語言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有關。語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載體,在大的文化范疇下,語言也屬于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語言水平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影響較大。相關研究表明,語言中的語音、詞匯、語法、語用等對跨文化交際都存在影響。其中語音對語義傳達和語言表達的風格等方面產生很大影響;詞義的異同與文化的關系最密切,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也最突出;語法中的句法除了對思維方式形成產生影響,還因各種語言句子結構差異問題對跨文化交際產生影響;語用體現為語言的字面意義和蘊含意義,及表達時在不同情境中產生不同的影響和效果,這在不同文化中存在差異,因此也成為跨文化交際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一般來說語言水平較高的來華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較強。

三、教學對策探討

針對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現狀,對外漢語教學需要加強漢語技能訓練、開展深層次的文化體驗活動和豐富的角色扮演活動,并加強個別指導。

(一)加強漢語技能訓練

雖然對外漢語教學中漢語課課時比例最大,但是留學生應用漢語的跨文化焦點互動能力卻不甚理想,所以應該加強漢語交際技能訓練。

加強漢語技能訓練要增加聽說訓練,讓學生多開口。漢語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而“說”的訓練可以帶動其他三個方面能力的發展,所以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漢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任務是在簡單明了地講解語言點之后,帶領學生進行大量的聽說訓練,保證學生的“開口率”。不僅口語課,聽力課、閱讀課、寫作課、綜合課等都要增加朗讀、對話、復述等訓練環節。

加強漢語技能訓練,要注重指導和反饋。留學生漢語技能訓練包括語音、語速、用詞、造句的訓練,目的是為提高其漢語表達的準確性、得體性和流利性,訓練中必須進行適當的指導和反饋。指導,即在學生講之前,教師要邊示范邊講解,使學生對正確的表達獲得深刻的印象,避免應用中的隨意性導致誤用。反饋,即針對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的表現,教師要予以及時的評價,對表達不準確的地方及時糾錯。訓練中的指導和反饋是技能培養重要的外部條件,必須引起重視。

(二)開展深層次文化體驗

調查發現,留學生深層次跨文化適應較弱,這與留學生對中國文化的體驗不足有關,因此要開展豐富的文化體驗活動提高留學生的深層次文化適應。

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是一個復雜且長期的過程,不是在課堂上通過講課就可以實現的”*胡文仲.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外語教學中如何定位[J].外語界,2013(6):5-6.,開展深層次文化體驗需要突破課堂局限,走上中國社會,走進中國人家庭,參加不同場合、不同主題的交流活動。

開展深層次文化體驗要走進中國人的家庭。中國文化在家庭成員的互動中體現較多,與同一般朋友交流相比,走進中國家庭能夠更深入地體驗中國文化。學校要開展相應的走訪中國家庭活動,或訪問,或留宿,以不同的形式走進中國人家,進行深層次文化體驗。

開展多層次文化體驗要帶留學生走進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場景中,與文化層次較高的中國人進行深入互動。一般留學生與中國人交流多局限于吃飯、聊天,缺乏深層次跨文化互動。所以要帶領留學生參加中國文化博覽會、民間藝術節等活動,并創造機會讓留學生與中國文化專家、中國藝術家深入交流。

(三)實施角色扮演活動

一般認為,角色扮演“是一種以培養學生正確的社會行為和價值觀念為取向的教學模式”*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學”的原理與評價[J].教育科學,2004(6):28.。有研究表明角色扮演對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曾加勁.交際文化角色扮演對提升二語學習者跨文化能力的有效性研究[J].高教探索,2014(4):74.。留華學生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練習漢語表達,體驗交際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角色扮演活動可依據不同階段的培養目標設計表演情境和表演框架,進行劇本編寫,選取道具布置場景。表演前教師要做好訓練指導工作,讓留學生通過表演的準備過程提高跨文化認識,鍛煉語言行為和非語言行為能力;表演過程中,教師與留學生充當“觀眾”,并兼做“評委”;表演后開展評價和討論,教師做最后點評。爭取每一次角色表演都使留學生在一項跨文化交際能力難點上有所突破。

在角色扮演準備過程中,應該通過對比分析使留學生明了語言規則與文化差異。既要清楚目的語文化的特征,又要反觀自身,重新審視自身文化的特征,并對母國文化和中國文化進行對比,總結差異。這樣的對比分析,可以幫助留學生認識母語與外語的語言和文化的特性、避免母語語言和文化的干擾,也會幫助來華留學生更好地理解角色,演好角色,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四)加強個別指導

不同國家的外國留學生,受本民族語言和文化的影響,留學生個體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的問題,來華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需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

加強個別指導,要以多元文化的心態,注意尊重和順應留學生自身的習慣特點?!叭说牧晳T性選擇源于人的既有觀念對人的制約,就是說人的已有的觀念決定了人的選擇,這種觀念有著由一定的文化基因決定的因襲性,因而其決定的選擇就有著慣性特征?!?楊秀香.認識論視角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儒學路徑及其方法論意義[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4(5):11-12.因此,我們要多了解留學生的慣性特征,了解其對中國文化的選擇傾向,有針對性地開展中國文化教育。

加強個別指導,對外漢語教師要針對學生母語特點進行漢語技能訓練。不同國家的學生因母語不同學習漢語的難點也不盡相同。比如日本留學生容易出現翹舌音zh、ch、sh的語音偏誤,以及前鼻韻母an和后鼻韻母ang不分的問題;日韓學生句子表達容易賓語前置;英語國家學生存在聲調、語調不準確和副詞在句子中的位置錯誤問題,等等。對此要在教學中開展有針對性的訓練,幫助他們克服由母語造成的負遷移,提高漢語交際能力。

加強個別指導,對外漢語教師還應針對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學生進行非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講解,并訓練他們熟練應用。非語言知識包括手勢、表情等非語言行為和顏色、時空信息等非語言手段知識。文化知識主要指飲食文化、待人接物等行為文化知識。教師要有國別針對性地講解,適當地進行對比分析,使學生明確中國文化與其母語文化的異同,并在交際中得到正確的運用。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來華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總體情況高于中等水平,但達不到良好程度,處于中等和良好之間;男女差異顯著,女生明顯好于男生,這與女生的社會行為特征有關;不同年齡段被試之間差異不顯著;三國被試之間差異顯著,俄羅斯強于韓國,韓國強于日本,這與不同國家留學生的文化背景等有關;漢語語言程度越高的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越強,這與跨文化交際能力中語言的重要作用有關。為此,對外漢語教學需要加強漢語技能訓練、開展豐富的深層次文化體驗和角色扮演活動,還要加強個別指導,以其提高來華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整體水平。

〔責任編輯:李寶貴;實習編輯:李 輝〕

The investigation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Zhu Junhua

(SchoolofEducation,Liao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116029,China)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Liaoning province, we find out that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s average. There are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The female are much better than the male. But no evidence show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ges. Big differences are found among the candidates from Japan, South Korea and Russia. Students from Russia are better than those from South Korea. Students from South Korea are better than those from Japan. The higher the students’ language level is the better competence they have. Therefore, Chinese teaching needs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language skills, to carry out abundant cultural experiences and to hold roll-playing activities. We also need to strengthen individual guidanc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vestigation; teaching strategies

10.16216/j.cnki.lsxbwk.201703116

2016-10-23

國家語委“十三五”科研規劃2016年度重點項目“‘一帶一路’戰略下俄羅斯漢語傳播研究”(ZDI135-29);遼寧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遼寧省MTCSOL研究生培養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G15DB198);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2016年度重點基金項目“‘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意大利語言政策與漢語傳播研究”(L16AYY005)

朱俊華(1974- ),女,遼寧遼陽人,遼寧師范大學副教授,遼寧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漢語國際教育研究。

H195

A

1000-1751(2017)03-0116-07

猜你喜歡
焦點跨文化留學生
焦點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超越文明沖突論:跨文化視野的理論意義
留學生的“撿”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兩會”焦點
本期焦點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焦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