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看茶 解讀行業新風向

2017-05-26 07:43琉璃
普洱 2017年1期
關鍵詞:茶業普洱茶茶文化

琉璃

11月24日,業界高度關注的2016中國(廣州)國際茶業博覽會(簡稱廣州茶博會)、第十七屆廣州國際茶文化節在廣交會展館正式拉開帷幕。為期5天的展會面積超過80,000平方米,有來自中國內地20多個省市及中國臺灣、斯里蘭卡、韓國等國家和地區近800家品牌企業參展新產品、新活動層出不窮,為我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茶業年度盛宴,盡管展會期間寒潮來襲,仍然抵擋不住全國茶友的熱情。

媒眼看國茶 中國茶葉發展新方向

一場以“媒眼看國茶·中國茶業年度十大事典”為主題的中國茶業營銷論壇是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翻看過去一年的茶業報道,“政府會議”“資本鏈條”“新媒體融合”等都成為茶業新聞的關鍵詞。茶行業發生的大事與行業中的每個人息息相關,每件新聞大事的背后都隱藏著重要的信息和趨勢動向,值得我們全行業的重新解讀,認識思考。

本屆“媒眼看國茶”吸引了全媒體廣泛參與,六位大咖為代表現場剖析“2016中國茶業年度十大事件”,解讀茶業發展的新趨勢?!吨腥A合作時報·茶周刊》副主編趙光輝、《普洱》雜志主編楊楊、茶語網創始人張陽、《茶業復興》自媒體出品人周重林、天下茶友網創辦人/CEO楊健、一道茶網CEO唐時望與諸位媒體人一道,以“媒眼”縱覽全年茶業?!俺隹跉W盟茶葉中含高氯酸鉀”事件讓趙光輝先生發出“我們要勇于發聲”的吶喊;G20峰會上茶元素的凸顯,張陽先生覺得“我們對傳統茶文化的傳承以及對外輸出必將更加用力和堅定”;茶交所大打組合拳,唐時望先生解讀為茶產業的金融化得以提速;中國人的“首次太空泡茶”在楊健先生看來,是將中國茶文化推向國際的標志性事件;周重林先生認為各色標準紛紛出臺,代表著茶業市場正朝著多樣化發展。楊楊先生為在場嘉賓及觀眾講述“茶界先賢”駱少君先生生前事跡,帶我們一同重溫這位“茶學大家”為茶業做出的貢獻。

眾多茶行業媒體人士、茶行業品牌企業家紛紛到場,不僅共同聆聽媒體專家以全新思維角度剖析茶業年度大事件,還引發大家對十大新聞的深入思考,現場互動平臺發言踴躍。茶如何變得時尚年輕;茶旅游是否可以再創新模式;茶企如何利用好直播等新的宣傳途徑都成為討論的焦點。從現場的留言互動中,反觀茶產業除了需要匠心鑄就好的產品,還需要大家從產品上創新、從宣傳途徑上創新;創新的途徑之一就是融合,將當下年輕人樂于接受的元素與茶相融合,培養出新的消費群體、消費習慣。

最后,現場票選,大家心目中最重要的年度事件得以揭曉,事件七:柑普茶異軍突起”高票獲選。這一產地明晰、特色鮮明的產品,已然給今年的中國茶業帶來了新氣象和更多的行業思考。

經投票選出的十大新聞分別為:

事件一:“出口歐盟茶葉中含高氯酸鉀”事件及回應。

事件二:G20峰會上貫穿始終的茶文化。

事件三:制茶、品飲、茶館,各色標準紛紛出臺。

事件四:“茶旅游”成為新的行業發展熱點。

事件五:茶交所如雨后春筍為產業經濟金融化提速。

事件六:天堂也有您的茶香——沉痛悼念駱少君先生。

事件七:柑普茶異軍突起。

事件八:茶·器競拍,論證傳統文化價值。

事件九:中國人首次在太空泡茶。

事件十:直播:互聯網的即時生活,將個性化說茶進行到底。

產品升級 宣傳形式大轉變

從本屆茶博會上我們看到,諸多茶企已經感受到“轉型升級”的迫切性。陳舊的模式已經難以把握住新時期的發展機遇,在消費結構加快升級的當下,只有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滿足消費多樣化需求,才能讓企業充滿生機與活力。

越來越多企業順應消費者需求推出了新的產品。針對普洱品飲便捷化的市場需求,勐樂山“雙層世紀”在傳承傳統工藝基礎上,開創雙層鐵餅模式;帶動柑普熱的瀾滄古茶,是柑普茶風向的標桿;下關沱茶發布秉承下關綠大樹系列一貫的卓越品質的“2016年綠大樹餅茶”;中國茶葉有限公司復原印級茶的配方,帶來重量級產品“中茶雪印”;雨林古茶年輕俏皮的時尚包裝,以及現場迅速泡茶的營銷方式讓展位人氣滿滿……茶的外形、茶的沖泡方式、茶的味道上都在改進,不變的是匠心傳承。

新的品牌、新的平臺也在茶博會上熠熠生輝?!熬咚砂刂?,挾桃李之志”的新品牌“山青花燃”在展會期間正式成立;以大數據為核心,構建全茶產業B2B垂直電商交易的平臺“茶未來”發布;LPC(陸羽普洱茶收藏評級中心)中國茶產業創新發展基金暨中國茶業嘉年華也吹響啟動號角。針對茶行業的整體環境,新的品牌與平臺正在開創他們的新世紀。

山青花燃的態度與調性

屋外寒風徐徐,一場別開生面的品牌發布會卻讓人暖意盈身。山青花燃的發布會現場就像一個小劇場,設計師用心的把現場布置成茶山的曲折蜿蜒,梯田的嫵媚多姿,數百盆山茶花在其間點綴著,火紅的山茶花在這個微冷的季節散發出陣陣暖意。人在花海,茶香花香,伴著悠遠綿長的山歌小調,有態度有調性新品牌山青花燃正式發布。

品牌聯合創始人李鈺的一句話深深打動我和在場嘉賓,她說:“我不想白白愛過普洱茶!”輕松平常的話,卻蘊藉了一個茶人對普洱茶深深的情感。她說,我們懷念過往的青春,但我們更向往越陳越香的歲月。從業十五年,李鈺對行業的理解深刻而真實,“普洱茶的消費正在外延,新的消費時代,品牌的傳播也在改變,對于太多的新興消費者來說,普洱茶在自己的生活里還有著一段不小的距離。拉近與彌合,改變和傳遞,茶生活多元化的體驗,山青花燃應時而動”。

福祿圓茶,先做好茶再樹品牌

除這場活動之外,其他企業的宣傳招式更是層出不窮。今大福普洱茶開啟“全國斗茶大擂臺”,邀請廣大茶友現場品飲,讓大家對今大福已面市發行過的茶品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大益針對新推出的花茶普洱產品,打造一場絢麗的花草時裝秀;“福祿圓茶”誕生十周年之際,鄧時海老師親臨現場與茶友互動,品鑒2006年“福祿圓茶”。

十年前,早已是譽滿天下的鄧時海教授深感普洱茶體系的缺失,經過深入思考與詳細調研之后,他決定與廣東祺昌茶業進行深度合作,開始監制“福祿圓茶”。他希望“福祿圓茶”如同宋聘號那樣,能給普洱茶歷史留下深刻的印跡,為現代普洱茶搭建一座橋梁。將來人們喝到當年的普洱茶時,可推想到30年或40年前的號級茶。

鄧時海教授覺得當下國內涌現的普洱茶企業很多,可是有部分茶企采取先樹立品牌,再生產茶。他認為,茶企應該先踏踏實實做好茶,等人們一喝到這個茶會聯想到這個茶企時,再樹立品牌。因為一款普洱茶,需要時間的沉淀,這需要一個過程。在會場鄧時海教授與現場200多位嘉賓共同品飲,他依照號級古董茶的茶韻,選用優質喬木老樹茶青,采用號級普洱茶傳統的季節特色拼配而成的福祿圓茶。廣東省茶文化促進會創會會長鄔夢兆特意作“鳳慶龍泉福祿圓,匠心精制滿十年。樟香厚實招人愛,日日收之日日圓”這首詩贈給鄧時海教授。希望茶行業能夠更好地發展。

茶文之光閃耀粵海,同耕共嘆百期共榮

11月26日,“我們的茶日子·《茶文化》百期紀念主題茶會”在會場溫情上演。1999年10月,在廣州市政協原主席鄔夢兆的帶領下,廣州茶文化促進會成立并創辦雙月刊雜志《茶文化》十七年,二百多個月,至今《茶文化》已經發行一百期。

同為茶媒,我們深知其中艱辛,歷經十七年光陰的《茶文化》傾注了創辦人的情感和精神,凝聚了采編與創作人員的付出和堅持?!恫栉幕钒殡S著廣東茶行業發展的每一個階段,見證了茶人追求理想的歷程。廣東省茶文化促進會會長蔡金華提到和《茶文化》結緣的往事,頗多感慨:“刊物連續出版十七年,是一段漫長的歲月,也是一份了不起的事業。那一幅幅熟悉的面孔、場景,以及版面,也勾起了我的許多回想,記憶起我與廣州茶文化促進會結緣的往事,以及廣東省茶文化促進會從籌備到發起成立的整個過程。很感謝鄔書記當年以卓越的遠見創辦了這份刊物,讓眾多的茶文化愛好者有了一個信息交流的平臺,讓粵地茶界大事得以長久地記錄下來,也讓嶺南茶文化得以更深入的進行傳播?!?/p>

為紀念《茶文化》一百期,廣州茶文化促進會創會會長鄔夢兆代表“廣州國際茶文化節”組委會秘書處授予十家茶企業和十位茶人“茶文之光”的榮譽稱號。希望茶文之光溫暖照亮更多的世界。

2016年度“茶文之光”榮譽企業:瀾滄古茶有限公司、天得茶業、廣州益武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合和昌、春光茗緣、祥源、歲月知味、白沙溪、綠雪芽,茶藝樂園(排名不分先后)

2016年度“茶文之光”榮譽個人:桂埔芳、宋婕、周重林、李鈺、黃俊、徐盛偉、鄧婷、陳鏡順、陳再粦、劉曉希(排名不分先后)

或許所有茶媒從業人員都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自己厚實沉甸的作品,充滿榮耀,這是一份對過去的回顧與肯定,同時也包含著對未來的展望。

但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茶”是我們永遠不變的媒介和鏈接。有茶,就有我們的茶日子。

猜你喜歡
茶業普洱茶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返鄉,闖出茶業一片天
林秀娟 茶業“雙師”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別具特色的俄羅斯茶文化
收藏普洱茶對市場供需量的影響
貴州茶業大事記
普洱茶怎么泡
茶業新星——“冷泡茶”
普洱茶葉加工大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