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妥協:馮小剛的方與圓

2017-05-26 13:56堯耳
普洱 2017年1期
關鍵詞:馮導馮小剛雪蓮

堯耳

敢于讓整部影片聚焦于上訪主題展開講述,并將逼真的官場生態直截了當地呈現出來,馮小剛無疑有著值得敬佩的人文情懷和藝術追求。雖然他并未把這份情懷作為營銷的素材,而是選擇了夸女演員胸大、唱卡拉OK和打嘴仗來吸引注意力。但拋開這些年積累的名氣與人脈,后輩們也沒誰敢像他這樣直接觸碰敏感領域。

在電影中,表達的意圖并不隱諱:以“李雪蓮”這位婦女為引子,牽扯并勾勒出中國社會的真實模樣。底層民眾的隱忍、畏縮、自得其樂;基層官員的推諉、無奈、唯唯諾諾。圍繞著一對平凡夫妻的感情糾葛,描繪出了現實社會的眾生相。

可以說,《我不是潘金蓮》成功完成了極為中國化的藝術詮釋:從扇面構圖、京劇大鼓、小橋流水、客套寒暄,到潦草喧嘩的現實世界,深藏功名的官場生態,以及底層民眾和官方話語的隔閡和對立。盡管在某些段落過分依賴評書般的旁白,多少顯出了導演技巧的短板,但我們仍然看得出來馮導對這套話語體系的熟諳。

然而,將圓幅畫面僅僅解釋為對傳統美學的回歸,或許只是馮小剛在避重就輕?!胺脚c圓”的不經意轉換,極好地闡釋了作為導演的他所面臨的尷尬境地,以及故事背后所隱藏的只有中國人能夠明白的深層內涵。

“方與圓”來源于十年前一個流行的社會學概念,將內心對信念和原則的堅守形容為“方”,與圓滑處世的技巧形成對比,從而在保持自我與友善處事之間找到平衡。這與古句“君子和而不同”遙相呼應。整部電影,其實正是馮小剛從各個層面闡述他對這三個字的深入理解。

技術本身無需贅述,看似突破常規的圓幅構圖,其實是對傳統中國畫的回歸傳承。寬銀幕形成的焦點透視習慣,被強硬地替換成了富有中國意境的聚焦模式。同時,在圓形中間出現的李雪蓮,自然產生出一種執拗的氣質,而正方形所展示的官場,則處處滲透著穩定、規范與工整。

除此之外,故事中各色人等的表現,也展示出了中國智慧的豐富魅力。其中最生動有趣的,莫過于大鵬詮釋的基層法官。他在對待李雪蓮的前后轉變;對待上級的卑微和順從,以及發自本能的推諉嫁禍和自我保護,演出了一段欺下瞞上、明哲保身的“葫蘆僧判案”。

在他周圍,從退休領導、晉升局長、年輕縣長,到再次驚艷亮相,引發爆笑的張譯,大票官員完成了一出現代版“官場現形記”。此時的“方與圓”無疑是在對現代社會無聲的嘲諷。這些貼近真實的情節,迅速糾正了范冰冰蹩腳口音導致的出戲和疑惑,讓觀眾迅速沉入到影片所提供的真實感,并真正為官員而非女主角的命運開始發笑與擔心。

當然,最深沉的內涵還來自于馮小剛本身的堅持與妥協。為了重現出小說所營造的語境,他已經做出了最大膽的試探。一段超過十分鐘的領導講話,鏡頭、場景和表演逼真得仿佛在觀看直播新聞。

除此之外,各級官員針對李雪蓮多年上訪纏訪問題而進行的密謀、商討、軟硬兼施的解決處理,均得以基本客觀的展現。突然在電影院聽到十分正統的官方話語,多少顯得有些突兀,但在劇情推進之后,則不得不佩服馮導試探底線的勇氣。

強調這份勇氣,并非認可影片呈現出了真正的社會現實。事實上,要求電影重現真實現狀本身就是個錯誤。從小說出版到電影上映,這個過程早就經過了自我修改和相關檢查。在敘述一些尖銳對立的時刻,馮導還是選擇了婉轉地表達。無論是在市政府靜坐三天,還是首長親自耐心聽從農婦的長篇傾訴,這種不可能成為現實的劇情最終還是被采納。而最后領導要求的傾聽、尊重、心懷底層,則仍然是中國傳統中“青天大老爺”的思想延續。

前夫的遭遇終結了李雪蓮的執念,但長時間上訪已讓她對此產生了心理依賴,這倒是對現實人生的精準把握。而最終修復創傷的,還是內心的愛以及時間。此時影片終于恢復了常規的寬銀幕,在上帝般的視角中,“方與圓”終于不再被提起,不再年輕的李雪蓮和被撤職官員再次重逢,感念著時光流逝,相對無言。馮小剛也終于完成了對“方與圓”的權衡和講述,將電影的內涵提升到人生和哲思的高度。

猜你喜歡
馮導馮小剛雪蓮
為什么雪蓮不怕嚴寒
雪蓮: 高處的綻放
馮小剛:老炮兒伏櫪,志在千里
馮小剛炮轟《速7》
馮導中年不淡定綜合癥診斷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