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野田園尋童去

2017-06-12 07:23祝貴耀
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 2017年4期
關鍵詞:種瓜田園童趣

祝貴耀

在人教版教材的課文中,關于兒童的古詩詞不在少數。高鼎的《村居》、袁枚的《所見》、楊萬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葉紹翁的《夜書所見》、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呂巖的《牧童》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這些詩歌中有的是直接描寫兒童生活的,有的是借兒童描寫鄉村生活的,但由于中國歷史上長期“兒童缺位”,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很少觸及“兒童形象”的脈搏,往往在自覺或是不自覺中回避了兒童作為獨立個體存在的閱讀命題。于是,詩歌中自有的那一份屬于兒童特有的真、善、美和奇、趣、險沒能得到充分展現;豐實、鮮活的兒童形象恍若一種虛無、一份縹緲。

教師若能貼著兒童閱讀詩歌的現實,捕捉詩中自有的童趣、童真,然后從兒童認知水平、心理需求、能力發展出發,進行適度、適時、適宜的拓展,定能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在詩海中尋得一個渾然天成的“兒童”,讓課堂真正成為兒童的課堂。

《四時田園雜興》是南宋詩人范成大晚年退居家鄉后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園詩,也是詩人留給后人的最后一個詩歌寶庫。錢鐘書在《宋詩選注》中評價這些田園詩為“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這一組詩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入選人教版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六組“走進田園、熱愛鄉村”的是“夏日雜興”中的一首: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詩中有初夏時節農村中常見的生活場景,但也寫得頗有特色:先以“晝耘夜績”“男耕女織”直接描繪了農村男女各自的勞動場面,然后以孩子們不懂耕不懂織卻也不愿閑著為由,描繪了兒童在茂盛桑陰底下學種瓜的畫面,讀來意趣橫生。透過“學種瓜”這三個字,兒童的天真以及天真中散發出來的樸實與勤勉躍然紙上。

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他用詩歌記錄了自己長達十年的“歸田園,帶月荷鋤”的晚年生活。當你細細捧讀這六十首田園詩時,哪怕只是瀏覽,也能讀見“山童”“兒孫”“小童”“童子”這樣鮮活的詞,這樣鮮活的生命。這些小童都在做什么呢?八百多年前的這些小童和如今的這些孩子,他們之間有幾分相近,又有幾許相遠呢?

冰心說“只揀兒童多處行”,我們何不與孩子們一起走進那個遙而不遠的山野田園,尋得一個本該屬于他們的自由且自在的童年呢?帶著這樣的思考,重讀教材內的一首首詩:《村居》《所見》《宿新市徐公店》《夜書所見》《四時田園雜興》……再由這一首首詩讀開去,你會驚訝地快樂地合不上嘴,你讀見了一個個“兒童”,你讀見了一個個“自己”!春天的時候,你在“追黃蝶”,你在“斗草”;夏天的時候,你在“捕鳴蟬”,你在“學種瓜”;秋天的時候,你在“挑促織”,你在為“小蟲”“解圍”;冬天的時候,你在干什么呢?由此,一個群詩主題教學的藍圖在腦海中慢慢清晰起來……

基于以上解讀,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通過聊讀回顧《所見》等三首詩歌,聚焦童年游戲。

2.以“自由朗讀”“對比問讀”“小組素讀”等方式,閱讀《四時田園雜興》(六首),體會詩歌表達的童真、童趣。

3.通過誦讀,感悟“兒童”的特殊意義。

圍繞以上目標,我預設的教學板塊如下。

第一板塊:聊讀圈詞,尋得童趣

1.聊讀《所見》。詩題是《所見》,你見到了什么呢?圈一圈,讀一讀。

板書:牧童 捕鳴蟬。

2.聊讀《宿新市徐公店》。

板書:兒童 追黃蝶。

3.聊讀《夜書所見》。

板書:兒童 挑促織。

4.小結。讀板書,說說自己的體會。

板書:山野田園尋童趣。

[設計意圖:兒童的學習是一個需要不斷喚醒、不斷前行的過程。如果僅僅是為復習而復現,那么,這樣的“溫故”自然少了很多“知新”的樂趣。在這個板塊中,聊讀三首分別來自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語文教材的詩歌,慢慢地見到“兒童”,想起“自己”。在“異中見同”的分分秒秒之中,學生的內心世界多了一次全新的經歷。這樣的聊讀,既是課堂的引子,也是兒童情趣的起點。]

第二板塊:品讀田園,再尋童趣

1.讀題《四時田園雜興》。你能從題目上尋得一點點“童趣”嗎?

2.讀詩,正音,圈詞。說說你會在黑板上留下哪幾個字?

預設:童孫 學種瓜。

3.問問讀讀,了解詩意。

預設:

兒童靠近桑陰干什么呢?朗讀——也傍桑陰學種瓜。

兒童為何靠近桑陰學著種瓜?朗讀——童孫未解供耕織。

誰在耕來誰在織?朗讀——村莊兒女各當家(男耕女織)。

何時耕來何時織?朗讀——晝出耘田夜績麻(晝耕夜織)。

4.小結。對比閱讀板書,你發現這幾個詞雖同樣散發著童年樂趣,但“學種瓜”里多了一點什么呢?

[預設意圖:“順藤摸瓜”是針對兒童的一種基本的學科閱讀方法,也比較符合兒童學習時的心理邏輯。在這個板塊中,教師引導學生順著“兒童”這根“藤”,摸到了一只真正的“瓜”——學種瓜。再借助“問問讀讀”的古詩閱讀方法,讓他們既讀懂了詩的大意,也讀出了天真之中散發出的幾分樸實與勤勉的“童孫”形象,豐富“兒童”意象。]

第三板塊:素讀田園,尋童而去

1.夏日田園景色又是怎樣的呢?出示《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指名讀詩。

2.讀讀田園的色彩,讀讀田園的蟲兒。

預設:田園有怎樣的色彩呢?田園有怎樣的蟲兒呢?

3.激問:詩中說“無人過”,兒童去哪兒了呢?預設:學種瓜。

看圖背誦《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板書:山野田園尋童去。

[預設意圖:此處引入同是“夏日田園雜興”十二首的其中一首,其目的一是帶著學生慢慢走近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讓學生看到一個更大的“田園”。二是激發學生站在自己的視角體驗田園的夏日景語:或許是繽紛,因為金黃的、酸酸甜甜的梅子與杏子,可以讓孩子直流口水;或許是自在,因為飛舞的蜻蜓與蝴蝶在自由穿行;也有可能是孤單,因為如此純美的畫面里卻“無人過”,這是一份多么與眾不同的孤單??!三是順勢而背、借圖成誦。]

4.追問:兒童還會去哪兒呢?推薦另外四首《四時田園雜興》。

5.小組學習素讀另四首《四時田園雜興》。

①自選一首,讀讀圈圈。

②小組分享:我知道兒童去哪兒了!

6.朗讀板書,讀懂“兒童”。

預設:

假如沒有了這一個個“兒童”,范成大的田園將會少了什么?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詩人,不同的詩歌,為什么會有著如此相似的“兒童”呢?

[預設意圖:在這個板塊中,選取的四首《四時田園雜興》,分別是“社下燒錢鼓似雷”“靜看檐蛛結網低”“雨后山家起較遲”和“烏鳥投林過客稀”,以小組素讀的方式,引導學生感受兒童的樂趣,印證“兒童”這一詩意的存在。最后在復沓回環的朗讀中,思考與發現“兒童”的真正意義,體現群詩主題閱讀的課程價值。]

第四板塊:畫讀田園,復歸兒童

1.誦讀一首自己最喜歡的詩歌,回味自己印象最深的畫面。

2.作業超市。

①自選一首喜歡的詩,書寫,誦讀。

②自選一首喜歡的詩,書寫,畫插畫,做成書頁。

[預設意圖:從“聊讀”到“品讀”,再從“品讀”到“素讀”、到“畫讀”,全課以“讀”貫之?!白x”中可見教師自己的兒童觀,“讀”中可見課堂詩意的靈魂,“讀”中可見學生的生命在拔節。因為,詩可“見”,不可“解”。因為,我們都想重返人生的童年。]

(浙江省嘉善縣吳鎮教育集團泗洲小學 314100)

猜你喜歡
種瓜田園童趣
貪心金庫變石山
童趣
藍湖童趣
胖胖豬種瓜
童趣游樂場
夏日田園雜興(其一)
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田園美景
童趣照相薄
田園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