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稅收分權指標構建及經濟增長的影響效應探析

2017-06-13 12:31管洪橋肖建元
科學與財富 2017年16期
關鍵詞:經濟增長

管洪橋+肖建元

摘 要:在財務體系中,稅收占據了其中的核心與關鍵位置。近些年來,稅收分權的相關改革正在迅速推進,這種現狀也在客觀上轉變了整個財政模式與經濟增長模式。從本質上講,稅收分權應當建立于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通過選擇適當的指標來完善現階段的稅收分權。研究結論可以表明:稅收分權與各地經濟增長具有內在的聯系,稅收分權對于現階段的整體經濟也帶來了相應的影響效應。與此同時,地方稅收給地方經濟帶來的效應主要表現為收入自主率的指標。為此具體在構建稅收分權的指標體系時,應當明確稅收分權對于經濟增長帶來的效應;結合稅收分權的現狀,探求具體的影響效應。

關鍵詞:稅收分權;指標構建;經濟增長;影響效應

從財政角度來講,經濟增長很容易受到稅收分權帶來的影響,稅收分權的全面推行有利于提升配置公共產品的實效性,進而優化了整個經濟體系的資源配置效率。由此可見,稅收分權與現階段的經濟增長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應當具有內在的聯系。完善稅收分權的機制,關鍵點就在于構建指標體系,在此基礎上探求影響效應。從現狀來看,與稅收分權密切相關的研究正在迅速推進,稅收分權對于整體的經濟增長也帶來了顯著影響[1]。因此可以得知,針對稅收分權有必要致力于完全指標體系,重構現有的指標體系并且突顯經濟增長中的正向效應。

一、構建稅收分權的指標體系

從本質上講,各地經濟增長都很可能受到稅收分權導致的影響,針對稅收分權涉及到的各項指標也應當予以謹慎的選擇。在現階段的財政體系中,如果設計了各不相同的分權指標,那么與之有關的調研結論也會各不相同。由此可見,稅收分權指標本身應當符合現階段的整體經濟形勢,在此基礎上才能因地制宜選擇適當的分權指標并且構建指標體系[2]。

地方如果擁有了自身的稅收權,那么代表著地方政府因此擁有了針對地方稅收的整體掌控權力。從現階段來看,地方政府主要擁有如下的收入來源:本級的地方稅收、地方的轉移支付、中央對于各個地方返還的稅收額、非稅收的收入等。相比于轉移支付,具體在計算返還的地方稅收時應當密切結合分稅制的比例與基數。因此可以得知,針對返還后的地方稅收而言,中央政府實質上并不具備操控權力,地方政府因此就能獲得相應的稅收分權。由此可見,具體在構建指標體系時有必要考慮到返還部分的地方稅收。

在全面分析的基礎上,針對地方稅收就可以構建完整度較高的分權指標體系,在這其中應當包含自給率及其他相關指標。從地方支出財政的角度來講,可以自主掌控的地方稅收也應當納入其中。因此可得如下結論:地方稅收中的自給率應當等于實際的地方稅收除以整體財政支出,二者相除就能獲得精確的分權指標。

二、探析影響效應

經過分析可知,在2009至2015年的時間段里,中央返還各個地方的稅收總額表現為5%的年均增長狀況,這種增長伴隨著GDP的持續上升。由此可見,在這個時間段里GDP與地方稅收都表現為正增長的穩定狀態。然而與此同時,中央即便返還了特定比例的地方稅收,但是并沒有徹底滿足各個階段的公共支出,因此仍然有待加以完善[3]。近些年來,地方政府持續降低了自身的稅收分權度,與之相應的中央稅收卻表現為更強的集權趨勢。

經濟增長率以及稅收自給率二者應當具有內在的關聯性,對此可以歸納為線性關系。在稅收分權的整體背景下,經濟增長以及稅收自給率通常表現為顯著的正向相關關系,這種現狀也在本質上推動了整體經濟的迅猛發展。稅收自給率之所以表現為顯著上升的趨勢,究其根源就在于返還地方的稅收比例以及自主稅收的逐步提高。從實務角度來講,某些地方真正獲得的稅收額度并沒有趕上當年的公共性支出增長速度,因此實際上的影響效應與研究結論相比還會產生特定的偏差。

此外,如果在研究時運用了各不相同的分權指標,那么歸納得到的數值與結論也會表現出顯著的差異性特征。某些情況下,研究人員對此選擇了不適當的分權指標,因此通過歸納計算獲得的經濟影響結論也可能帶有偏差。從整體角度來講,推行稅收分權的宏觀改革具有顯著的必要性,這是由于稅收機制與宏觀經濟具有密切的聯系,經濟增長也不能缺少稅收機制作為保障。如果能致力于改進現行的稅收分權指標,重構相應的分權指標,那么針對整個的經濟增長就能起到顯著的推進作用與帶動作用[4]。

結束語:

在稅收分權的新形勢下,如何選擇分權指標直接關系到整個經濟體系,進而對于現階段的稅收分權也帶來了直接影響。從地方稅收的角度來講,稅收分權指標應當包含收入自給率的重要指標。在多元回歸的前提下,經過歸納可得經濟增長以及稅收自給率二者之間的正相關聯系。從目前來看,與稅收分權指標有關的實證研究仍在不斷完善,對此有待長期進行提高。未來在實踐中,相關人員還需要繼續探求經濟增長與稅收分權的內在聯系,通過設置合理的指標體系來優化整個稅收分權機制,進而為經濟增長提供正向的促進效應。

參考文獻:

[1]曹楊楊. 分權式改革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研究[J]. 科技和產業,2015(03):98-107.

[2]胡洪曙,郭傳義. 我國政府間縱向稅收競爭對稅收增長的影響研究--基于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 經濟管理,2014(12):1-12.

[3]彭艷芳. "營改增"、經濟增長與稅收分權[J]. 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4(02):10-13.

[4]彭艷芳. 稅收分權指標構建及經濟增長的影響效應[J].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4(01):13-17.

作者簡介:

管洪橋,男,(1962--11)。湖南省祁東縣人。副教授,經濟學學士。研究方向:統計學。

肖建元,男,(1962--9)。湖南省衡南縣人。副教授,經濟學學士。研究方向:財稅政策。地址:湖南省衡陽市珠暉區獅山路20號。

猜你喜歡
經濟增長
山東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
關于創新驅動戰略的理論思考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對財政支出和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
人力資本積累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研究
經濟新常態下的宏觀稅負、財政支出與經濟增長
基于物流經濟的區域經濟增長研究
知識產權保護、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的文獻綜述
反腐與經濟增長
人口結構與中國經濟增長的經濟分析
碳排放、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