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全媒體環境下節目主持課堂教學創新

2017-06-13 12:42金則伊
科學與財富 2017年16期
關鍵詞:節目主持全媒體創新

【摘 要】媒介環境瞬息萬變,全媒體時代在對媒體產生客觀影響的同時,也對傳統的節目主持專業教學產生影響。本文依托全媒體環境的媒體特征,探析節目主持如何進行課堂教學的相應調整,既保留傳統教學中的"精髓"部分,又準確"應時而變"創新發展,培養學生通過媒體互動等方式增強對節目主持課程的全面認識。

【關鍵詞】全媒體;節目主持;課堂教學;創新

新媒體憑借其便捷性、時效性、草根性近年來備受追捧,特別是微信、微博、APP、小程序的層出不窮讓新技術不斷充斥互聯網,這些新技術新應用已經深刻影響和改變信息傳播的模式和途徑。因此在節目主持課堂教學中,要突破傳統PPT課件的單向灌輸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借力新媒體發展和裂變的迅猛之勢,在全媒體下環境下,創新設計更為科學有效的課堂模式,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

一、全媒體環境帶給節目主持課堂教學的新思考

節目主持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兼具的學科,它立足于對媒體節目基本規律和創作手法的充分掌握,同時訓練和提高學生的節目主持的實踐能力。全媒體環境瞬息萬變,這也改變了傳統的節目主持人的語言樣態。需要明確的是,全媒體環境下的課堂教學并不是放松了對學生專業化培養的要求,而是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專業要求,并且在此基礎上要求教學方式更加靈活、教學樣態要積極進行探索和變革,教學手段要更加豐富,教學內容要更加重點突出,教學效果的評價機制要更加科學和具有前瞻性。在此共性的基礎上,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和對未來職業崗位的適應性也成為教學和研究重點??梢哉f,全媒體環境影響著節目主持人新型話語表達樣態的形成,同時客觀的職業要求也折射到專業教學當中,帶來教學層面的新思考。

二、節目主持課堂教學如何適應全媒體環境變化

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探索都要經歷一個日漸成熟的過程,每一步教學層面上的革新都必須依托大量的研究、分析,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效果的評估不可有隨意性。大體上說,節目主持課堂教學應對全媒體環境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探索和嘗試:

1、更新教學思路

按照皮亞杰的"圖式"理論,學習是一種能動建構的過程,學習并不是個體獲得越來越多外部信息的過程,而是要建構新的認知圖式。[1]全媒體環境下有海量的碎片化信息資源,而注意力成為稀缺資源,原創新聞等信息資源的價值愈加凸顯。節目主持課堂教學的新思路突出"以學生為中心",有效引領學生由過去的"接受性學習"變為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通過微信群組、公眾號等自媒體方式把課程設置、教學設計、課堂討論、作業布置等環節在組群中進行探討、分享,從而進一步的鞏固知識、延伸理論,達到高效學習的目標。在自主、互動、分享的全媒體循環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并形成了知識體系由量變到質變的更新,建構認知圖式。

2、創新教學模式

源于美國的"慕課"、"翻轉課堂"當下大行其道,這正是全媒體環境對節目主持課堂教學產生積極影響的最好例證,這種將學習管理系統與開放網絡資源綜合起來的新新型教學模式,不僅釋放了傳統課堂的教學空間,更是一種強調以"學"為本的教學價值取向沖擊以"授"為主的教學模式、隨時點擊觀看的課程設計替代了教室里的照本宣科和滿堂灌。如: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的《百家講壇》是講座式電視教學節目的最初探索,本著"讓專家、學者為百姓服務"的節目宗旨,《百家講壇》起到了科普歷史知識及深入點評講解的傳播效果,既增強了傳統課程教學的社會影響力,也用一種更有魅力的教學模式傳播知識。又如:近期人氣極高的《朗讀者》由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和綜藝頻道聯合推出,在傳播文字的同時,實現了以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傳導作用。全媒體環境提升了教學的依托傳播渠道,教學不只是局限在課堂、局限在特定的學習群體以及相對固化的評價指標上,全媒體環境下的課堂更多強調互享、互動的教學特質,開放、融合應該是未來課堂教學包含的必然屬性。

3、擴建實踐教學平臺

實踐教學是建立師生之間"生態循環學習圈"的重要環節,課堂授課往往是教師一個人在講臺上講理論,眾多學生沉默不語。在全媒體環境下的節目主持課堂上,老師可以根據課程安排在課堂上提出節目的中心話題,讓學生建立討論組,使用電子設備搜索話題資訊,共同創作節目的整體構思。每個小組提交初步方案,由教師逐一點評,并及時總結歸納知識點,將討論結果分享到自媒體平臺上。"生態循環學習圈"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搭建簡便的實踐平臺,大大激發了學習熱情。另一方面,發動學生成立微博、微信的團隊協會,鼓勵學生參加各類競賽,依托演播室、實驗室教學平臺,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啟發引導,把握重點難點,讓學生獨立自主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4、優化教學評價體系

應對全媒體環境,節目主持課堂教學不僅要求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教學內容和手段,探索教學評估體系的指標細化和完善,將教學進一步量化,用科學化的數據評估教學效果。根據學生在演播實驗室完成的作品、承做主持節目或參加各類競賽的作品情況,作為期末考核時成績的主要比重,按照被采納運用的等級給出成績,檢驗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程度,根據考核情況反饋的信息有針對性地改進和調整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最終以課程考核來檢驗循環式教學模式的效果。

三、創新節目主持全媒體課堂教學的積極意義

全媒體的環境下,個體可以通過社交自媒體以及大眾媒體傳播知識、傳遞文化,對師生而言,這是一個相對平等的溝通和交流。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各類媒體進行主動學習,不拘于課堂學習,鼓勵學生質疑現有知識存量,勇于發表不同見解,從而建立自己獨特的知識體系。在積極探究科學共性的基礎之上,努力探索個性化的培養機制,進行專業能力的積極拓展。同時,全媒體集群中數字媒介的應用,使界面傳播成為新的傳播形態。有學者指出:互動界面這一技術上的變革,為信息的傳播者和接收者之間建立新型的傳授關系提供了保證。全媒體的互動性讓師生對信息的理解和把控更加同步,答疑解惑不再需要面對面,可以通過討論組中和互動平臺中的匿名身份暢所欲言,實現自我判斷、矯正、學習的能力獲得,高效統籌了教學重點難點。另外,還可以通過積極的線上交流和豐富的線下活動增加互動參與的主動性特質培養,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和應用程度,增加教學過程的趣味性。

長期以來節目主持課堂教學一直遵循基本的教學樣態,教材也相對單一,大尚有足夠的突破空間。全媒體環境對傳統的節目主持教學和實踐工作提出了極大挑戰,實際上加速了媒體革新和教學創新,變革、創新、融合成為全媒體環境下課堂教學的新要求??傮w而言,只有以建立學生實踐教學、自主管理為中心,以夯實基礎、培養動手能力與研究能力為目的,幫助學生完成從被動接受式學習向自主探究式學習的轉變,才能發掘出學生的各項潛能,不斷探索出切實可行的實踐教學人才培養的新路徑。

參考文獻:

[1]黃鸝. 美國新聞教育研究 [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2]趙娜. 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播音主持專業教學研究 [J]. 新聞知識,2013(9).

[3]鄔光照. 全媒體時代新聞采編教學的整合式創新 [J].青年記者,2013(8).

[4]彭蘭. 如何從全媒體化走向媒介融合 [J].新聞與寫作,2009(7).

作者簡介:

金則伊(1980-),女,漢族,湖南長沙人,講師,湖南工業大學文學與傳播學院,碩士,主要從事新聞學研究。

課題來源: 湖南工業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節目主持課程教學模式研究》(2011D25)

猜你喜歡
節目主持全媒體創新
少兒節目主持特點及素質培養分析
淺析電視民生新聞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全媒體環境下主持人競爭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體路徑”
廣播音樂節目主持藝術表現與主持方式創新
廣播談話節目主持藝術思考
節目主持:超越藝術種類與形式的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