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差異性角度試論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

2017-06-15 09:49申虹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5期
關鍵詞:差異性傳統媒體新媒體

申虹

【摘 要】 新媒體具有及時快捷、信息容量大、渠道廣、加工制作簡約、交互性強等明顯優勢,劣勢則主要表現為隨意性、版權觀念淡薄、閱讀條件受限等方面。傳統媒體的優勢體現在:信息資源采集專業、全面,品牌效應大,符合大眾獲取信息的習慣等方面。傳播范圍相對狹窄、受時空限制等因素是其固有的劣勢。新舊媒體應取長補短,融合發展,共同促進我國新聞傳播事業的長足發展。

【關鍵詞】 傳統媒體;新媒體;差異性;融合

隨著科學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作為信息交流、傳播平臺的傳媒領域也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順應現代科技和現代社會便捷交流的新媒體快速茁壯發展,并沖擊著我們的視覺。而傳統媒體作為具有權威性的媒體核心力量,在信息的發布與傳播中依然擔當著重要的角色,二者的合作共贏是必然選擇。

一、新媒體的優劣勢分析

作為繼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后快速發展起來的數字化網絡媒體、移動端媒體等以數字技術為載體,以個性化交流為主要特征,以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即時交互傳播為基本路徑的所謂新媒體,是相對傳統媒體而言,本身是個相對概念,快速、便捷、能動、原創是其主要特征,具有明顯的新生生命力優勢。

1、新媒體的優勢

一提到新媒體,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日益走進人們生活的互聯網。據2016年統計數據顯示,至2015年末,我國網民規模為6.88億,同比增長6.1%,互聯網滲透率已達50%,網民數量穩居全球第一(如表1)?;ヂ摼W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正逐漸從PC 端向手機端轉移。根據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新增手機端網民6303萬,總人數達6.2億。隨著移動互聯網功能和應用的不斷完備和智能手機的進一步普及,使用手機互聯網用戶占比有望快速攀登(如表2)。

此外,據世界銀行報告:七大人口大國之中,美國、日本、俄羅斯的互聯網普及率最高,分別為87.4%、90.6%和70.5%,而中國互聯網普及率僅為49.3%,上升空間很大(如表3)。

我國互聯網普及率的穩步上升、網民的規模增長的態勢說明,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新媒體,勢必將深刻影響大眾傳媒模式,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勢在必行。

相對于傳統媒體,新媒體的優越性在于:

(1)及時快捷。網絡的即時性使人們已經沒有安然等待驛路郵車的那份悠閑,人們希望隨時獲取信息,關注重大事件的發展過程,傳統媒體定時播報模式已經滿足不了大眾的這種需求。傳統媒體對新聞材料的加工程序,在時效性方面已遠遠落后于以自主化風格、電子化手段分享新聞的自媒體為代表的新媒體。網絡媒體特別是自媒體信息傳遞時,受到時空的限制較少,具有強時效性,往往一件事發生幾分鐘內就可以形成網上熱點,網絡媒體的實時傳播、同步傳播、連續傳播更是得心應手。事實證明,新聞的及時傳遞更能贏得大眾青睞。

(2)信息容量大,渠道廣。網絡信息的海量儲存,可以充分滿足大眾了解新聞的信息背景、演變走向及發展過程的愿望。由于不受時間和篇幅的限制,網絡新媒體從不同角度的報道更全面。

(3)加工制作簡約。網絡電子出版發送信息,內容更正、修訂、改版不像電視節目制作那么瑣碎,更不像報刊等平面媒體的一次性定奪編排發行,其無污染的“綠色出版”,便捷且適用性強。

(4)交互性方面。交互性一方面表明用戶已經有可能控制用何種順序來獲得信息,另一方面,指信息的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日益增長的互性關系。與信息受眾及時、現場式的互動,是傳統媒體無法企及的優勢。

2、新媒體的劣勢

隨意性、版權觀念的淡薄、閱讀條件的限制及消費成本,新聞水準的良莠不齊,輿論觀點的個性、極端,致使信息的可信性變低,是新媒體的致命劣勢。

二、傳統媒體的優劣勢分析

1、傳統媒體的主渠道作用

(1)信息資源采集網作用。傳統媒體是專業的媒介組織,擁有星羅棋布的信息采集網,經驗豐富的信息采集和加工隊伍,其生產和傳播信息的能力和效率是一般個人、非專業組織所不能匹敵的。特別是駕馭大型事件的報道、官方新聞播報的主渠道作用,是新媒體所無法代替的。

(2)品牌資源的影響作用。在長期的傳播實踐中,傳統媒體形成了一整套為社會所廣泛承認的行業規范和品牌效應,其新聞的權威性、準確性、可靠性更能讓受眾信賴。

(3)大眾獲取信息的習慣作用。傳統的報刊類平面媒體有便于攜帶便閱讀的優勢,其資料性、備考性,能極大地滿足大眾的信息接收習慣,反復使用、特別是永久珍藏的特點,這是新媒體無法代替的。

(4)傳播效果作用。由于受網絡傳輸速率及寬帶的影響,互聯網類新媒體缺乏大眾現場感。相對而言,電視新聞的聲像優勢可使人物場景畫面給觀眾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2、傳統媒體的劣勢

傳統媒體雖穩坐主流媒體的寶座,但也有其固有的劣勢,如傳播范圍相對狹窄,訂報者、傳閱者、定時收聽收看者均受時空限制,難以達到網絡傳播的多元、多點、多路徑效果。

三、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

盡管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差異性明顯,但在信息傳遞通道多元化的大數據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是媒體環境優化的必然要求,這種新媒介形態是媒體適應技術革命發展理念的必然選擇。從媒介功能、傳播手段到組織結構、傳播功能的有效融合,可催產不同形式的信息產品,可極大地豐富信息,提升新聞傳播效率效應。

1、傳統媒體取長補短

面對網絡媒體的迅猛發展,傳統媒體要通過取長補短,積極應對這一嚴峻挑戰。一要在信息的篩選、整理、加工上下功夫,用有限版面和有限的時間來承載更為精準鮮活的內容,讓受眾在海量信息中有更優的選擇;二要在新聞事件的追蹤、分析、解讀上下功夫,從以往“出了什么事”的報道,轉變為“意味著什么”的分析和“將會怎么樣”的預測;三要發揮主流媒體作用,向讀者提供信息的同時,給以輿論引導,積極傳播正能量。

2、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主動融合

我們應該明白,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有差異,但并不絕對對立,網絡和新技術的開發并不排斥傳統媒體,傳統媒體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開發網絡平臺和信息產品,并主動運用“互聯網+”模式,與新媒體合作,合理分工,優勢互補。目前傳統媒體已經進行了這方面的革新,勢頭也很好,現在只是如何加快推進和提升質量的問題。同時,新媒體也應逐步適應新聞規律,從法律高度規范運營,發揮自己靈活機動的特點,與傳統媒體合理競爭,形成主動呼應態勢,用高質量的產品贏得主動權,增強生命力。我們相信,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互間的融合,必將成為一種行業發展趨勢和模式,為我國的新聞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范凌子.全球化語境下新舊媒體融合發展之路[J].聲屏世界,2009.01.

[2] 王永福.新媒體格局下公民話語與公權力的制衡—新舊媒體相互配合、作用與治理反思[J].新聞世界,2009.07.

[3] 趙會權.淺談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整合與互補[J].合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2.

[4] 楊紅星.信息時代傳統媒體受到的沖擊及應對策略[J].新聞愛好者,2010.01.

[5] 陳小萍,王虎.媒介融合趨勢下的電視媒體整合營銷策略分析[J].現代視聽,2010.07.

[6] 王穎.網絡媒體的強勢發展與傳統媒體的生存機遇[J].新聞愛好者,2010.23.

[7] 潘琳.中國新聞媒體網站的風格轉變在新聞領域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2.

[8] 唐堯.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比較談[M].中外企業文化,2013(12)132.

[9] 北京艾凱德特咨詢有限公司.2017年中國網絡購物行業現狀及市場前景預測[R/OL],2017-04-07.

[10] 北京智研科研咨詢有限公司.2017-2022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投資戰略研究報告[R/OL],2017-04-07.

[11] 中國產業調研網.2016年社會性網絡服務現狀研究及發展趨勢[R/OL],2017-04-07.

[12] 葉金品.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競爭現狀及發展趨勢[J].中國傳媒科技,2013(12)33-34.

[13] 楊錦.廣播在多媒體時代的跟進發展[J].中國廣播,2012(07)43-45.

[14] 田田.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的未來[J].知識經濟,2012(14)52.

[15] 趙星.數字經濟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16(04)87-90.

【作者簡介】

申 虹(1977.4-)女,陜西綏德人,畢業于陜西省廣播電視大學,《陜西新聞》主播,主任播音員,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提名獎獲得者,陜西廣播電視系統“十佳”主持人.

猜你喜歡
差異性傳統媒體新媒體
短視頻對傳統媒體主流價值表達的推動
因材施教理論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初中英語差異教學可行性探究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如何實現融合與發展
培養多面能手 提高綜合技能
建立內容權威 運用網絡思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