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新媒體對高校思政課產生的積極影響

2017-06-15 10:57費琦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5期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積極影響新媒體

費琦

【摘 要】 新媒體有利于優化思政課課堂結構,提高教學質量;引發大學生對思政課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合作精神,增強實踐活動的實效性;促使思政課教師提高教學能力,營造和諧師生關系。

【關鍵詞】 新媒體;高校思政課;積極影響

網絡和手機是新媒體的重要形式,其信息的廣泛性和極強的參與性使得新媒體逐漸成為大學生獲取碎片知識的重要途徑。同時新媒體的娛樂性也大大吸引了學生。課堂中的“低頭族”讓我們認真到探索在新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進行了手機網絡進課堂,發揮手機在課堂互動中的作用,引導學生善用手機,提高思政課學習的興趣。筆者認為合理運用新媒體將對大學思政課產生積極影響。

一、新媒體可以優化思政課課堂結構,提高教學質量

新媒體在高校思政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極大地改變了思政課傳統課堂結構。首先,優化了授課內容結構。通過網絡學習平臺,知識的傳授可以在課前完成。而課上變成了知識內化的“游戲場”。課前教師創設若干情境,讓學生參與其中。在課堂中,老師對相關情境進行指導,并針對學生的疑問進行引導式解答。教師的角色轉化為“總導演”,每個學生成為演員。這種模式下,授課內容不再程式化,而是真正以學生為本位。再次,優化了時間結構,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設計情境時都圍繞著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這樣就達到優化教學環節,減少了師生互動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的效果。最后優化了信息傳遞結構。傳統老師“滿堂灌”的授課方式是單行信息傳遞模式,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低頭”就不可避免。而新媒體下的課堂教學的信息傳遞是多元化的。這其中既有師生之間的交流,又有學生之間的交流,還有人機之間的交流。這些交流會引發更多的思想的碰撞,提高了信息傳遞的效率和質量,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

二、新媒體可以引發大學生對思政課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新媒體強大的包容性已經給大學生帶來學習方式方面的巨大變革。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意識方面,新媒體也有著其他手段多不具備的優勢。新媒體擴大了大學生的視野和思維。新媒體下信息的傳播不再受到時空地域的限制,這有利于大學生多角度、多方面的獲取信息。這對于大學生來說是極富吸引力的,可以讓學生主動去獲取信息,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通過網絡學習平臺、手機學習平臺等手段思政課教師隨時與學生溝通交流,針對學生的問題給予指導。這樣就讓大學生能夠在網絡中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使大學生在擴展自己視野的同時逐漸培養起正確的思維方式,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達到了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武裝學生的頭腦,理論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目的。達到了思政課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效果。

三、新媒體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合作精神,增強實踐活動的實效性

新媒體下網絡學習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渠道。但良莠不齊的網絡信息給大學生的自制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因此,網絡學習要給他們提供具體的任務,通過任務的完成來提升能力和素質。在這種任務驅動下,合作學習就變得不可或缺,成為大學生重要的學習模式。

思政課學習很適合讓大學生組成小組,通過多種網絡工具和平臺可以讓大學生展開廣泛的、討論式的甚至是對抗式的探究性合作。在網絡學習中小組成員互相監督、相互合作。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保證學習的目標的完成,又可以培養大學生的合作能力。

通過網絡平臺,思政課教師發布實踐活動任務書。每個小組在完成任務之后將實踐活動成果發布在網絡學習平臺中。教師實現在網絡中對實踐活動進行評價的目的,這種評價非常及時且具針對性??梢院芎玫刈屝〗M成員明確自己的成績和不足,從而更好的修正成果,達到精益求精的目標。同時,各小組之間可以相互交流、互相評價、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發揮了思政教育朋輩之間的影響力。

四、新媒體的運用可以促使思政課教師提高教學能力,營造和諧師生關系

新媒體下,高校思政課教師要積極適應大學生的新特點,掌握新媒體教育的主動權,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在這一過程中,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學會運用新媒體技術,教師不僅要講,還要在網絡中多聽多看學生關心的問題,通過網絡媒介走進大學生的生活,貼近他們的內心,尊重他們的訴求,加強對大學生的人文關懷。

新媒體下,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深化課程改革,探索符合大學生心理發展和行為習慣的方式。讓學生“入眼、入耳、入心”。首先,要學會制作聲情并茂的多媒體課件。以多種方式對學生的視覺和聽覺造成沖擊。通過創設情境,讓大學生在課堂中行動起來。其次,要善于運用網絡思維和合適的網絡語言。教師授課過程適當轉換語言模式更能獲得學生的認同感。再次,搭建內容豐富的網絡學習平臺。如創建思政微平臺、搭建教與學互動平臺。在網絡互動討論過程中,學生對所學內容的交流有助于他們更深入的思考,同時任課教師也更容易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實現了課堂教學與網絡平臺之間的良性共振,形成對思政課教學的強有力支撐。

除以上幾點之外,新媒體還對考核方式產生了積極影響。在網絡平臺中,大學生隨時可以查看自己的實踐活動分數和課堂表現分數,對于激發他們的學習的能動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總之,筆者認為,雖然新媒體在教學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但我們還是需要看到它積極的一面。 “互聯網+教育”模式是未來教育的大趨勢,高校思政課與新媒體的結合已經產生了很好的效果。新媒體對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黃澤楷.“翻轉課堂”視角下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路徑[J]廣西教育,2015.

[2] 顧美霞.網絡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合作學習研究[J].大學教育,2015.8.

【作者簡介】

費 琦(1981-)女,漢族,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講師.

猜你喜歡
高校思政課積極影響新媒體
“翻轉課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課中應用的可行性研究
網絡考試:高校思政課考試改革的新取向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商業銀行受我國利率市場化的影響分析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英美原聲電影對高中英語口語教學的積極影響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