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羥維生素D3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及超聲骨密度在佝僂病患兒中的意義

2017-06-19 18:23王全光
河北醫學 2017年5期
關鍵詞:佝僂病磷酸酶堿性

王全光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婦幼保健院兒科, 廣東 佛山 528300)

預防保健

25羥維生素D3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及超聲骨密度在佝僂病患兒中的意義

王全光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婦幼保健院兒科, 廣東 佛山 528300)

目的:探究佝僂病患兒檢測25羥維生素D3、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及超聲骨密度的臨床意義。方法:臨床選擇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佝僂病嬰幼兒60例為觀察組,同時選擇體檢健康嬰幼兒60例作為研究對照,檢測兩組研究對象的25羥維生素D3、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及超聲骨密度、骨堿性磷酸酶等臨床指標水平;比較兩組的25羥維生素D3、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及超聲骨密度等臨床指標水平。結果:觀察組的25羥維生素D3、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及超聲骨密度等臨床指標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的骨堿性磷酸酶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嬰幼兒佝僂病的25羥維生素D3、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及超聲骨密度等臨床指標水平偏低,檢測三項指標有助于嬰幼兒佝僂病的早期診斷與治療。

嬰幼兒佝僂??; 超聲骨密度; 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 25羥維生素D3

小兒佝僂病嚴重影響小兒的生長發育,降低小兒的生命質量,也增加家長的經濟負擔,是我國重點防治的小兒四大疾病之一[1]。嬰幼兒佝僂病又稱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主要特征為生長的長骨干骺端骨組織及軟骨板鈣化不全,缺乏維生素D引發成熟骨鈣化不全。因嬰幼兒機體維生素D缺乏導致鈣磷代謝失調[2]。有研究指出,嬰幼兒佝僂病的25羥維生素D3、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及超聲骨密度等臨床指標水平偏低,檢測三項指標有助于嬰幼兒佝僂病的早期診斷與治療[3]。探析佝僂病患兒的25羥維生素D3、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及超聲骨密度等臨床指標水平偏低,檢測25羥維生素D3、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及超聲骨密度等指標的臨床意義十分重要,故臨床選擇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佝僂病嬰幼兒60例,檢測其25羥維生素D3、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及超聲骨密度等臨床指標水平,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臨床選擇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佝僂病嬰幼兒60例為觀察組,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齡0~2歲,平均年齡(1.2±0.2)歲。佝僂病診斷標準:①早期X線長骨骺部鈣化預備線模糊②X線結果顯示骨齡落后;③血鈣檢查血清25-(OH)D3小于250μg/L;尿鈣定性實驗陰性。納入標準:患兒出現特異性神經精神相關煩躁、夜驚、多汗等臨床癥狀特點,且少數出現骨骼體質變化,同時經超聲、X線平片檢查確診[4]。檢測患兒血清25-(OH)D低于50mmoL/L;患兒家屬自愿加入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遺傳代謝相關性疾??;先天性急性;心肝腎等嚴重臟器疾??;近期感染。臨床癥狀特點:10例患兒出現不同程度的骨骼改變,如漏斗胸2例,X型腿8例;40例患兒出現前囟遲閉,乳牙萌出時間遲、易激怒、易驚出汗多等癥狀,但未發生骨骼改變。同時選擇體檢健康嬰幼兒60例作為研究對照,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齡0~2歲,平均年齡(1.2±0.3)歲,兩組的平均年齡、性別等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檢測兩組研究對象的25羥維生素D3、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及超聲骨密度等臨床指標水平,超聲骨密度檢測法:應用嬰幼兒專用探頭,檢測部位:脛骨中段1/3處,應用儀器掃描觀察測量值,且進行Z值比較,Z值為受檢者骨密度值和同性別同年齡的骨密度平均值,進而觀察受檢者個體在同人群中的骨礦化狀況。檢測環境溫度保持在18~24℃,且每日儀器開機時進行標準體模校正,確保儀器誤差不超過1%,由專業工作人員根據標準嚴格操作;血清25羥維生素D3檢測:采集患兒靜脈血2mL,置于抗凝劑采血試管中,予以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檢測骨堿性磷酸酶和25羥維生素D水平。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的檢測:應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檢測所有研究對象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水平。

1.3 儀器與試劑:宏揚醫療器械公司生產的BMD-1000A型的骨密度超聲檢測儀;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藥科學開發總公司提供的骨堿性磷酸酶試劑盒。

1.4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的25羥維生素D3、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及超聲骨密度、骨堿性磷酸酶等臨床指標水平。

1.5 判斷和評估標準[5]:BALP小于200U/L為正常;BALP在200~250U/L之間為臨界值,提示VitD缺乏亞臨床狀態;BALP在250~300U/L之間為陽性結果,提示佝僂病初期;BALP>300U/L提示佝僂病激期。血清25-(OH)D低于50mmoL/L則確診為佝僂病。

2 結 果

2.1 兩組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比較:觀察組的25羥維生素D3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超聲骨密度、骨堿性磷酸酶比較:觀察組超聲骨密度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而觀察組的骨堿性磷酸酶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水平比較:觀察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及超聲骨密度等臨床指標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的骨堿性磷酸酶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超聲骨密度、骨堿性磷酸酶、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水平比較±s)

3 討 論

佝僂病多見于3~18個月齡的嬰幼兒,主要臨床特征為生長部位最快的骨骼的改變,可對神經興奮性和肌肉發育造成影響,因年齡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差異性[6]。食物中維生素D攝入不足、生長速度太快、日照不足、圍生期維生素D不足均可導致嬰幼兒佝僂病,另外,某些疾病及藥物也可影響維生素D的吸收,如慢性腹瀉、嬰兒肝炎綜合征、嚴重肝腎功能損害等可導致維生素D羥化障礙。佝僂病臨床可分為初期、活動期、恢復期及后遺癥期[7]。初期又稱早期,早期的臨床特征主要為神經興奮性增高,出現搖頭、多汗、枕禿、煩鬧、易激惹等癥狀[8];此時血清25羥維生素D3降低,骨堿性磷酸酶水平稍高或正常。當病情逐漸加重,出現磷、鈣代謝失常、PTH功能亢進的典型骨骼變化,小于6月齡的嬰兒佝僂病主要以顱骨變化為主,顱骨薄,前囟邊緣軟,輕按出現乒乓球樣觸感。7~8個月時頭顱可變為“方顱”[9]。肋骨與肋軟骨交界處出現圓形隆起,由上至下如串珠樣隆起,稱佝僂病串珠。經陽光照射及治療后臨床體征及癥狀逐漸消失,血磷、鈣代謝恢復正常,堿性磷酸酶水平在1~2個月后逐漸恢復至正常水平,后遺癥期患兒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殘留骨骼畸形[10]。對于有幼兒佝僂病的早期診斷及治療十分關鍵[11]。

本研究探析佝僂病患兒檢測血清25羥維生素D3、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及超聲骨密度的臨床意義,結果顯示:觀察組的25羥維生素D3、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及超聲骨密度等臨床指標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的骨堿性磷酸酶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余曉虹等[12]的研究結果大體一致,骨堿性磷酸酶來自于生長旺盛的骨骼,是一種成骨細胞的細胞外酶,在成骨形成過程中水解磷酸酶,水解焦磷酸鹽,解除抑制形成骨鹽的功能,為沉積羥磷灰石提供必需的磷酸;有助于形成成骨;當新生兒機體缺乏維生素D時,吸收鈣磷受到嚴重影響[13];骨礦物質含量相對缺乏,骨鈣化缺乏,成骨細胞活躍,骨鈣化的主要活性物質骨堿性磷酸酶水平增高,血中BLAP活性升高,其改變出現較早。骨堿性磷酸酶是診斷佝僂病的最敏感、最特異性指標,是反應骨形成及成骨細胞活力的敏感指標之一[14]。血清25羥維生素D3可促進小腸黏膜吸收鈣磷離子,進而增高血鈣,同時調節骨鈣的釋放及沉積,刺激成骨細胞的活動,促進骨的形成及骨鈣沉積,提高破骨細胞的活動,增強骨的溶解,促進骨磷、骨鈣釋放入血;胰島素樣生長因子是一類多功能細胞增殖調控因子,在細胞的增殖、分化、個體的生長發育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15]。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本身無法直接刺激軟骨生長,而是通過一種“硫酸化因子”發揮作用。超聲骨密度的檢測,同時可簡便、直接且有效的反應患兒的鈣營養,在臨床診斷中具有無痛、方便、無損傷型等優越性,在診斷嬰幼兒佝僂病中具有較高的特意性及靈敏性。在嬰幼兒佝僂病早期,血清25羥維生素D3、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及超聲骨密度即出現降低,早期檢測有助于嬰幼兒佝僂病的早期診斷。綜上所述,嬰幼兒佝僂病的25羥維生素D3、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及超聲骨密度等臨床指標水平偏低,檢測三項指標有助于嬰幼兒佝僂病的早期診斷與治療。

[1] 嚴芳芝,陳小蓮.小兒四維葡鈣顆粒聯合維生素AD滴劑治療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4,17(17):2656~2657.

[2] 林曉燕,張龍,曾璐,等.維生素D3、鈣、鋅聯合應用對嬰幼兒佝僂病療效研究[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6,22(12):1286~1288.

[3] 李小珊,徐玉琪,姜柳嫻,等.6例佝僂病活動期25-羥維生素D3等指標的臨床報道[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4,35(6):159~166.

[4] 鄭素梅,張秀巖,李瓊,等.新生兒血清骨堿性磷酸酶、骨鈣蛋白和瘦素水平的檢測及臨床意義[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8(30):7709~7310.

[5] 羅玲云,肖厚蘭.超聲骨密度測定在診斷嬰幼兒早期佝僂病中的應用[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4,37(15):10~12.

[6] 李卓,王晨.美國腸內腸外營養學會臨床指南--有代謝性骨病風險新生兒的營養支持[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4,29(1):69~70.

[7] 錢月梅.骨密度檢測儀在預防早期佝僂病篩查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30):5290~5292.

[8] 高鐵英,于國瑛,郝淑紅,等.不同年齡兒童血清維生素D水平對比分析及與骨堿性磷酸酶的關系[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4,6(1):8~9.

[9] 王學梅,郭素梅,楊薇,等.北京市亞北地區0-6歲兒童維生素D營養狀況調查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21):3284~3286.

[10] Bly E,Huntington J,Harper AL.Clinical inquiry. What is the best age to start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to prevent rickets in breastfed newborns breastfed infants who take vitamin D beginning at 3 to 5 days of life don't develop rickets[J].Fam Pract,2013,62(12):755~763.

[11] Whyte MP, McAlister WH,Fallon MD,et al.Raine syndrome (OMIM #259775), caused by FAM20C mutation, is congenital sclerosing osteomalacia with cerebral calcification (OMIM 259660)[J].Bone Miner Res,2016 ,12(10):155~157.

[12] 王遠流,李雪麗,唐寧,等.柳州地區7528例孕婦維生素D水平及血清微量元素的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6):911~912.

[13] 劉非,榮曉蘭,邱顯濤,等.定量檢測嬰幼兒血清骨堿性磷酸酶對佝僂病診斷能力的比較評價[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6,24(4):443~445,448.

[14] 王昭蓉.對南通地區0~3歲嬰幼兒25-羥維生素D檢測結果的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6,37(3):346~348.

[15] 黃駿濤.阿膠牡蠣口服液治療佝僂病療效觀察和對比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2014,16(5):871~873.

1006-6233(2017)05-0867-03

廣東省佛山市衛生和計生局醫學科研課題,(編號:20160901018)

A

10.3969/j.issn.1006-6233.2017.05.052

猜你喜歡
佝僂病磷酸酶堿性
X連鎖低磷性佝僂病一家系報告并文獻復習
0~3歲小兒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早期篩查及干預研究
鎳基析氫電極在堿性溶液中析氫行為
堿性磷酸酶鈣-鈷法染色的不同包埋方法比較
中藥提取物對鈣調磷酸酶-活化T細胞核因子通路的抑制作用
堿性土壤有效磷測定的影響因素及其控制
堿性溶液對出水鐵器中四方纖鐵礦(β-FeOOH)相中氯的脫除研究
磷酸酶基因PTEN對骨肉瘤細胞凋亡機制研究
0~3歲兒童佝僂病調查結果分析與預防對策
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在人胰腺癌組織中的表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