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家庭教育指導對象群體的新特點

2017-06-24 14:23李洪曾
江蘇教育研究 2017年16期
關鍵詞:家庭教育指導

摘要:圍繞反映父母社會經濟地位的學歷、職業和家庭收支三項內容,對12000余名3~18歲兒童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導現狀的調查發現:兒童父母的學歷層次、職業層次和家庭經濟狀況的不斷提高和改善,是近10余年我國家庭教育指導對象群體的變化趨勢;兒童父母的學歷層次、職業層次與家庭經濟狀況三者相互之間,以及各自與兒童個人特點、兒童父母特點和家庭特點之間存在聯系;家庭經濟狀況影響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和自身參與指導活動的程度。

關鍵詞:家庭教育指導;兒童父母;社會經濟地位

中圖分類號:G7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7)06A-0016-06

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新階段中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遇到了新的問題,對指導服務提出了新的需求。[1]研究已經表明,父母對孩子進行的家庭教育與父母的自身特點有關。

由兒童父母的學歷、職業和收入等構成的社會經濟地位,是影響家庭教育的家長因素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父母社會經濟地位與兒童發展關系的專題研究已有不少;對家庭教育進行的許多全國性大型調查也往往將家長社會經濟地位設置為前置變量之一;父母社會經濟地位以家庭教育為中介影響兒童發展已經被許多研究者所重視[2][3]。然而,以家庭教育指導作為背景來研究家長社會經濟地位的發展趨勢和家長社會經濟地位對接受家庭教育指導的影響,尚顯薄弱。認識家庭教育指導對象群體的社會經濟地位的新特點,是新階段深化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

本研究利用中國兒童中心2012年在全國六省市對12000余名3~18歲兒童父母進行家庭教育指導現狀調查時獲取的數據,以兒童父母的學歷、職業和家庭收支三項指標為核心變量,對兒童父母社會經濟地位的現狀、趨勢及其與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導的關系進行統計分析,由此獲得對新時期家庭教育指導對象群體特點的認識。

一、兒童父母的學歷層次

1.兒童父母學歷的現狀與趨勢

如表1所示,分年齡段描述性統計結果顯示,從高中段、初中段、小學高段、小學低段到幼兒段,兒童父母的學歷層次隨兒童年齡段的下降而逐級提升,幼兒段兒童父母的大專和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比例分別達到22.7%和24.1%,高中以上學歷比例高達77.1%。

兒童父母學歷隨兒童年齡段下降而升高的現象,反映了我國未成年人父母群體學歷水平不斷提升的趨勢??梢哉J為,兒童父母學歷層次的提升是我國家庭教育指導對象變化的特點。

2.學歷與其他自身特點的關系

如表2所示,兒童父母的學歷層次與職業層次、收入層次和業余活動之間存在聯系。其中,與從事行政管理工作和專業技術工作、家庭收支狀況以及業余忙于進修事業、親子游戲和輔導孩子功課之間呈現具顯著性意義的正相關,與職業為工人農民和商業服務業人員、業余忙于家務和成人娛樂之間呈現具顯著性意義的負相關??梢哉J為,兒童父母學歷層次愈高,他們的職業層次、收入層次和業余教育投入程度也愈高。

3.學歷與家庭教育狀態和參與指導狀況的關系

如表3示,兒童父母的學歷層次與家庭教育水平和參與家庭教育指導的水平存在聯系。具體而言,兒童父母的學歷水平與家庭教育中家長的觀念態度、教育方法、教育要求、家庭環境氛圍的創設以及家庭教育的總體水平之間存在具有顯著性意義的正相關;與參與家庭教育指導的參與性、積極性、主動性和主體作用的發揮也存在具有顯著性意義的正相關。兒童父母學歷層次愈高,家庭教育的狀態愈好,家庭教育指導活動的參與程度愈高。

二、兒童父母的職業層次

1.兒童父母職業的現狀與趨勢

如表4所示,描述性統計結果顯示:從高中段到幼兒段,兒童父母職業為工人農民的比例逐段下降,為干部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逐段上升。幼兒段兒童父母中,工人農民、干部管理人員、商服人員與個體戶和專業技術人員4類主要職業的比例分別為24.1%、17.6%、22.5%和22.9%,其中工人農民的比例比全體兒童父母低12.3個百分點;干部管理人員、商服人員與個體戶和專業技術人員的比率分別比全體兒童父母比例高出2.6%、3.2%和6.3%。從各年齡段兒童父母四類職業分布狀況看,不同職業間的差距隨年齡段的下降而縮小,到幼兒段,兒童父母四類職業的比率已經趨于接近。

可以看出,從高中段到幼兒段,兒童父母的職業層次存在逐級上升的現象??梢哉J為職業層次的提升是我國家庭教育指導的對象群體變化的特點之一。

2.兒童父母職業與其他自身特點的關系

從表5—表7數據表明:兒童父母的職業類別與兒童家庭居住特點,兒童父母的年齡、是否獨生子女、學歷層次、業余主要活動以及家庭的結構類型和收支狀況之間存在聯系。具體表現為:

(1)職業為工人農民的兒童父母與其他父母相比較:未外出務工的比例較低,子女中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比例較高;平均年齡較大,其中80后出生的比例較低;自身為獨生子女的較少;學歷層次較低;業余主要活動中忙于進修或事業、親子游戲和輔導孩子功課的較少,而忙于家務和成人娛樂的較多;家庭的結構類型中,主干家庭較少,而單親家庭和隔代家庭較多;在家庭經濟狀況上,收支狀況較差,其中困難的較多而有剩余的較少。

(2)職業為商服人員與個體戶的兒童父母與其他父母相比較:未外出務工的比例較低,子女中流動兒童的比例較高而留守兒童比例較低;兒童父母的年齡較小,80后出生的比例不低;學歷層次不高;業余主要活動中忙于家務的不多;家庭的結構類型中,單親家庭和核心家庭比例不高,主干家庭較多;在家庭經濟狀況上收支狀況不差,其中經濟困難的不多而收支有剩余的不少。

(3)職業為干部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兒童父母與其他父母相比較:子女為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的比例都較低;兒童父母年齡都比較年輕,專業技術人員中80后的比例較高;自身為獨生子女的比例都較高;學歷層次都較高;在業余主動活動中,忙于進修或事業和親子游戲的比率都較高,而忙于家務都較低,其中干部管理人員忙于輔導孩子功課的較多,專業技術人員忙于成人娛樂的較少。

3.兒童父母職業與家庭教育、參與指導活動的關系

表8顯示,兒童父母的職業與其家庭教育狀態之間存在聯系,兒童父母職業不同,其家庭教育狀態不同:(1)職業為工人農民的兒童父母,家庭教育總體狀態較差,其中觀念態度、教育方法、教育要求和環境創設四方面都表現較差,而教育要求和環境創設的劣勢更為明顯。(2)職業為專業技術人員的兒童父母,家庭教育總體狀態較好,其中觀念態度、教育方法、教育要求和環境創設四方面也都表現較好,而在教育方法、教育要求和環境創設上的優勢更為明顯。(3)職業為干部管理人員的兒童父母,家庭教育總體狀態較好,教育要求和環境創設表現較好,其中在環境創設上的優勢更為明顯,但觀念態度表現較差。(4)職業為商服人員與個體戶的兒童父母,雖然在家庭教育總體狀態上沒有顯露出特別之處,但是在教育要求上對孩子比較嚴格。

可以看出,從事行政管理和專業技術工作等職業的兒童父母,家庭教育的水平較高;而從事工人農民等職業的兒童父母,家庭教育狀態水平較低。

表9顯示,兒童父母的職業與其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活動的狀況之間存在聯系,兒童父母的職業不同,其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活動的狀況不同。具體表現為:(1)職業為工人農民的兒童父母,參與指導活動的總體狀況較差,而且其中參與的“經常性”“認真程度”和“主動性”都較差。(2)職業為專業技術人員的兒童父母,參與的總體狀況較好,其中“經常性”“認真程度”“主動性”和“主體作用的發揮”的表現也都較好。(3)職業為行政管理人員的兒童父母,參與的總體狀況較好,其中“經常性”“主動性”和“主體作用的發揮”也較好。(4)職業為商服人員與個體戶的兒童父母,雖然參與的總體狀況并無特別之處,但“主體作用的發揮”較差??梢钥闯?,具有較高職業層次的父母,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活動的狀況較好;而職業層次較低的父母,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活動的狀況較差。

研究者認為,家長職業層次的提高為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三、幼兒家庭的經濟狀況

1.幼兒家庭收支狀況的現狀與趨勢

表10—表12的數據表明:(1)從高中段到初中段,再到幼兒段,家庭經濟狀況“比較困難”的比例在降低,“收支平衡”“稍有剩余”和“比較富余”的比例在增加,家庭收支的總體狀況得到改善。(2)與中小學段相比較,幼兒段“比較困難”的比例下降了8.2個百分點,“收支平衡”“略有剩余”和“比較富余”的比例分別上升了2.4、4.8和1.1個百分點。(3)幼兒段家庭收支有剩余的比例高出中小學段5.8個百分點,卡方檢驗結果發現,這一差別具有顯著性意義。

可以認為,家庭經濟狀況的改善是我國家庭教育指導的對象群體變化的特點之一。

2.家庭經濟狀況與兒童父母自身特點的關系

表13數據表明,不同經濟狀況家庭的兒童父母與其他家庭兒童父母相比較,具有自己的特點。其中:

(1)在經濟狀況比較困難的家庭中:兒童是獨生子女和跟父母同住的比例較低;而跟祖輩同住、為隨遷流動兒童或留守子女的比例較高。兒童父母出生年代為80后、為獨生子女、有較高學歷層次,職業為干部管理人員、商服人員與個體戶、專業技術人員,業余忙于進修或事業、親子游戲和輔導孩子功課的比例較低;而年齡較大,職業為工人農民,業余忙于家務和成人娛樂的比例較高。家庭結構類型屬于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的比例較低;而屬于單親家庭和隔代家庭的比例較高。

(2)在收支平衡的家庭中:兒童是隨遷流動兒童的比例較低,是獨生子女的比例較高。兒童父母年齡較大,學歷較高,職業為干部管理人員,業余忙于成人娛樂和親子游戲的比例較低;而出生于80后,職業為工人農民、商服人員與個體戶,業余忙于家務的比率較高。家庭結構類型中單親家庭的比例較低。

(3)在收支有剩余的家庭中:兒童跟祖輩同住、為隨遷流動兒童或留守兒童的比例較低;而為獨生子女、與父母同住的比例較高。兒童父母年齡較大,職業為工人農民,業余忙于家務的比例較低;而是獨生子女,學歷層次較高,職業為干部管理人員、商服人員與個體戶、專業技術人員,業余忙于進修與事業、親子游戲和輔導孩子功課的比例較高。家庭結構類型中單親家庭和隔代家庭比例較低,而主干家庭的比例較高。

3.家庭經濟狀況與家庭教育、參與指導狀態之間的關系

表14的數據顯示,家庭收支狀況與家庭教育總體狀況之間存在具顯著性意義的正相關,具體表現在家庭收支狀況與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方法、教育要求和為子女成長而進行的環境創設上,其中與環境創設的相關程度更高。一般情況下,家庭收支狀況比較好的家庭,父母對孩子采取的教育方法較好、教育要求較高,也較重視為子女成長而創設良好環境氛圍。

表15數據顯示,家庭的收支狀況與兒童父母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活動的狀況之間存在聯系。家庭收支狀況與兒童父母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活動的“經常性”“認真程度”“主動性”“主體作用的發揮”和參與活動的總體狀況之間,存在具有顯著性意義的正相關,其中與參與指導活動“經常性”的相關程度更高。一般情況下,家庭收支狀況較好的家庭,兒童父母參與活動的狀況也較好。

研究者認為,家庭收支狀況的改善將為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提供良好的基礎。

四、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建議

根據以上分析,研究者建議“十三五”期間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應注意:

1.提升指導層次。兒童父母的學歷層次、職業層次和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的狀況和發展趨勢,為家庭教育指導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良好基礎。建議根據現實狀況,適當提高家庭教育指導的目標要求、增加指導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增強指導過程的互動性,提升家庭教育指導的整體層次。

2.開展分類指導。指導者對象的差異性在兒童父母的學歷、職業和收入上得到了充分體現,兒童父母社會經濟地位的差別已經影響了兒童父母家庭教育的水平和接受家庭教育指導活動的程度。建議對學歷層次、職業層次和收入層次不同的兒童父母,在指導目標、指導內容和指導形式上提供不同的指導服務,滿足家長對指導個性化的期盼,將家庭教育指導向深層推進。

3.發揮主體作用。隨著兒童父母社會經濟地位的提高,他們業余活動中親子活動的投入,在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活動中參與性、積極性、主動性明顯提高。他們不再滿足于被動地接受指導,而積極主動參與指導活動;不再全盤接受指導的內容,而希望發表自己的看法;不再甘當指導的客體,而愿意擔當一部分指導任務。在新階段中發揮家長的主體作用,應該是深化家庭教育指導的努力方向。

注釋:

①對中小學段與幼兒段家庭在家庭收支有無剩余的人數分配進行了卡方檢驗,此處為通過檢驗獲得的顯著性p值。

參考文獻:

[1]李洪曾.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兒童家長抽樣調查[M]//中國兒童中心.我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狀況調查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2]周皓.家庭社會經濟地位、教育期望、親子交流與兒童發展[J].青年研究,2013(3).

[3]王玥.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對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家庭教育支持的中介作用[J].教育科學研究,2016(9).

責任編輯:楊孝如

猜你喜歡
家庭教育指導
區域內網絡式家庭教育指導的實踐研究
陪伴孩子尋找屬于自己的春天
新媒體環境下家庭教育指導的新途徑探究
研究家庭教育提高育人水平
江蘇家庭教育現狀調查與研究
互聯網+模式下幼兒家庭教育指導研究
淺談在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如何發揮政府職能
網絡環境下家庭教育指導模式初探
家庭教育指導中的問題、成因及對策
共享“心靈之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