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國歷史

2017-06-26 07:22余世友
試題與研究·高考文綜歷史 2017年1期

余世友

【考情分析】

政治方面:主要考查近代不平條約的內容及影響、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原因及其綱領、辛亥革命的影響、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國民大革命、國共十年對峙、抗日戰爭、國民政府的統治等。

經濟方面:主要考查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緩慢的表現、國民政府的經濟政策、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思想方面:主要考查“中體西用”思想、維新變法思想、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后期宣傳的馬克思主義。

綜上所述,近兩年高考重點考查的涉及本專題的主干知識是近代化問題、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社會轉型中文化政治沖突的表現、對中國近代化歷程的反思;國家經濟政策與近代化;近代化過程中中西思想的碰撞??疾榈念}型主要是選擇題,但材料解析題逐年增加。學科思維能力是考查的主要方向??疾榉治?、理解、歸納、概括、運用等能力的試題數量和分值有所上升,說明高考考查歷史學科思維能力的要求逐步提升;新穎的情境材料是主要的呈現方式;跨模塊綜合試題漸趨成熟(中外關聯、古今貫通);隱性介入社會現實問題的思路始終未變;注重對史觀的考查。新題型出現,考查方式多種多樣。

【網絡構建】[新思想的萌發][維新思想][“中體西用”][民主、科學][三民主義][民族資本主義產生][馬克思主義][民族資本主義迎來短暫春天][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民族資本主義艱難發展][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國運動][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反割臺斗爭][維新變法運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中華民國成立][五四運動][國民大革命][“農村包圍城市”][抗日戰爭][抗戰勝利][新中國成立][列強侵華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追求獨立、民主、富強的探索][1841][1840][1851][1856][1883][1894][1895][1898][1900][1911][1912][1919][1924][1949][1945][1937][1927]

【階段特征】

第一個階段:從鴉片戰爭至八國聯軍侵華時期的中國

階段特征:1840—1900年是中國社會的轉型時期,在工業文明沖擊下,中國社會開始轉型與變革。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演進,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特征最為明顯。列強侵略使中國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思想文化等方面發生了劇變,由此引起中國社會各階層的強烈反應,從農民階級到地主階級再到資產階級,都不同程度地進行了抗爭和探索。

政治上:西方列強發動侵華戰爭,中國的主權遭到破壞,民族危機加劇,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的興起,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

經濟上:西方列強侵略的加劇,使中國的經濟結構發生變化,自然經濟逐漸解體,并逐漸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洋務派創辦了大量近代企業,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并初步發展,中國向近代化邁進。

思想上:清朝統治者“天朝上國”的愚昧思想受到沖擊,“向西方學習”逐漸成為主流思想,經歷了從學“器物”到學“制度”的演進。

社會生活上: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的傳入,使中國的生活習俗發生巨大的變革;交通與通信方式進步;近代報刊出現。

第二個階段:從《辛丑條約》簽訂至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中國

階段特征:民族危機加深,救亡圖存,從清末“新政”到國民大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高峰,并向新民主主義革命過渡。

政治上:中國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資產階級發動和領導了辛亥革命,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發動和領導了國民大革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經濟上:一戰期間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一戰后,列強卷土重來,民族工業發展受阻。

思想上:民主與科學、新三民主義和馬克思主義思想先后登場,毛澤東思想萌芽。

社會生活上: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國民大革命推動了社會生活的變遷。生活習俗的變遷、婚姻觀念的變化、交通運輸業的發展、通信工具的變遷、大眾傳媒的變遷是其主要表現。

第三個階段:從土地革命至解放戰爭時期的中國

階段特征:從南昌起義到新中國的成立(1927—1949年),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時期,中共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斗爭的勝利。

政治上:中國共產黨逐漸走向成熟,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正確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國共兩黨的關系影響了中國的政局。

經濟上:民族資本主義繼續曲折發展,在國民政府統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遭到了摧殘。

思想上:毛澤東思想形成,成為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

社會生活上:在國民政府統治初期,物質生活、交通通信事業、影視事業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抗日戰爭、人民解放戰爭時期發展遲緩。

【拓展延伸】

一、近代資本主義列強的主要侵華方式及階段特點

1.方式

(1)發動侵華戰爭:如兩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日軍侵華戰爭。

(2)簽訂不平等條約:如《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

(3)侵犯中國主權:如開辟租界、控制關稅、破壞司法權、獲取片面最惠國待遇、強占租界地、劃分勢力范圍等。

(4)干涉中國內政、操縱中國政權:如控制清政府、操縱北洋軍閥政府、扶植蔣介石等。

(5)割占中國領土:割占了中國的香港、東北、西北、臺灣等大片領土。

(6)鎮壓中國人民的革命:如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破壞辛亥革命、阻撓北伐戰爭、支持反革命政變、幫助蔣介石進攻解放區等。

(7)經濟侵略:如勒索賠款、傾銷商品、掠奪原料、輸出資本及掠奪土地、勞動力、資源等。

(8)精神文化侵略:如傳教、實行奴化教育等。

2.階段特點

(1)19世紀40—60年代:這一時期是列強侵華的開始階段,主要侵華國家是英、法,其次是美、俄。列強侵華,范圍局限于東南沿海和長江中下游地區。主要以武力侵華方式為主,通過不平等條約攫取各種特權,加緊商品輸出,掠奪原料。

(2)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這一時期,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西方國家對中國的侵略逐步增強。在繼續發動軍事侵略的同時,加緊資本輸出,政治侵略方式從“中外和好”到瓜分再到“以華治華”。

(3)一戰至二戰期間:美日成為侵略中國的主要國家。先是日本獨霸中國,后美國確立在中國的優勢地位。侵華的主要手段都是扶植代理人“以華治華”。

二、中國近代化與西方近代化起步的差異

1.發展進程

(1)西方工業化隨著資本主義的萌芽和新航路的開辟開始發展,雖然有來自封建勢力的阻礙,但政府的重商主義政策還是推動了西方工業化的進程。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和工業革命的開展更是大大加快了其進程。

(2)中國明清時期的資本主義萌芽受到閉關鎖國和重農抑商政策的影響,沒有獨立成長為資本主義經濟;鴉片戰爭后的工業化進程受到內部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壓榨和外國資本主義的阻礙,進程曲折緩慢。

2.領導力量

(1)在西方工業化過程中,資產階級一直扮演著主角,開始是商業資本家,后來是工業資本家、金融寡頭。

(2)中國的工業化一開始由地主階級中的洋務派領導,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在其過程中作用甚小,民族資產階級沒有真正掌握領導權。

3.資金來源

(1)西方工業化的資金來源于資本的原始積累。

(2)中國的洋務企業多靠政府投資,民族資本主義則是在資本主義萌芽被外來侵略截斷的情況下出現的,缺少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資金嚴重不足。

4.工業化的次序

(1)西方工業化先是從輕工業如棉紡織業開始,再發展重工業。

(2)中國洋務企業一開始就發展重工業,輕工業是輔助,工業結構極不合理。

三、中國共產黨革命道路的探索、自身建設及政策調整

1.革命道路的探索

從中共二大到八七會議:①中共二大提出了最低革命綱領,但在革命道路上基本照搬了蘇聯的以城市為中心的革命道路。②1927年國民大革命失敗后,毛澤東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為中國革命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

2.加強黨的自身建設

從八七會議到遵義會議:①八七會議旗幟鮮明地清算了國民大革命后期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②在1935年的遵義會議上,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了黨內存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問題。遵義會議標志著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

3.中共政策的調整[時間\&政策的調整\&1935年瓦窯堡會議召開后\&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1936年西安事變發生后\&制定正確方針,推動事變的和平解決,為實現全民族抗戰奠定基礎\&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后\&中共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全民族抗戰開始后\&中共開辟了敵后戰場\&抗戰勝利前夕的中共七大上\&毛澤東思想成為全黨的指導思想,標志著中共完全走向成熟\&抗戰勝利后\&積極參與重慶談判并簽署《雙十協定》,并在重慶政治協商會議上爭取和平、民主\&三大戰役勝利后\&將革命進行到底并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

4.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現和原因

(1)表現: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通過對國內外形勢的分析,1922年中共二大制訂了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使中國共產黨認識到統一戰線的重要性,1923年中共三大確定與國民黨合作。1924—1927年與國民黨合作領導國民大革命,中國共產黨得到鍛煉并掌握了一部分武裝力量。

國民大革命的失敗,使中國共產黨認識到掌握革命領導權的重要性,開始了獨立領導革命的歷程,并找到了“農村包圍城市”這條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

“左”傾錯誤路線使中共領導紅軍被迫戰略轉移,1935年長征途中遵義會議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由幼稚走向成熟。

1936年,中共又根據國情和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調整政策,由“反蔣抗日”改為“逼蔣抗日”,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為實現全民族抗戰奠定了基礎。

(2)原因:

中共能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明確了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

中共經過長期革命斗爭實踐,總結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

中共排除了共產國際“左”傾錯誤的干擾,獨立自主地解決了自己的問題。

【熱點追蹤】

【時事新聞】國民黨主席洪秀柱訪問大陸

2016年11月1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洪秀柱主席率領的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會見時,習近平多次提及“九二共識”,認為國共兩黨必須牢牢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鞏固“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堅決反對“臺獨”,并持續推動各領域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福祉。

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在會見中除了積極肯定“九二共識”外,還提出將以中國國民黨的“和平政綱”,對抗民進黨的“臺獨黨綱”。她期待國民黨能積極扮演推動兩岸和平制度化的角色,探討以和平協議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的可能性,與此同時,在深化“九二共識”基礎上,消除因“臺獨”分離主義引發的危險動蕩,維護好不容易創造出來的兩岸和諧跟繁榮。

【歷史追蹤】近代中國國共兩黨的關系

(1)近代史上,國共關系經歷了“合作—對抗—再合作—再對抗”的曲折歷程。

(2)從歷史上看,國共兩黨合作或者對抗,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主要表現為:

階級性質不同是國共矛盾斗爭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國民黨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共產黨代表工農群眾的利益。

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當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時,兩黨就有結束對抗走向合作的可能;當階級矛盾上升時,兩黨合作關系就有可能破裂,兩黨就可能走向對抗。

國際政治勢力的態度與國際環境的影響。進步的國際政治勢力的態度與有利的國際環境就能促成兩黨之間的合作,反之,就會加速兩黨關系的破裂。

【時事新聞】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

習近平在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這一驚天動地的革命壯舉,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譜寫的壯麗史詩,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巍峨豐碑?!薄耙斡泜ゴ箝L征精神、學習偉大長征精神、弘揚偉大長征精神?!?/p>

【歷史追蹤】長征精神

紅軍戰士在長征途中表現出了對革命理想和事業無比忠誠、堅定的信念,表現出了不怕犧牲、敢于奮斗的無產階級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出了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這構成了偉大的長征精神:不怕犧牲、前赴后繼的精神,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的精神,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撓、克服困難的精神。

【強化訓練】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有人把太平天國運動的發展歷程分為“宗教構夢、戰爭追夢、政策筑夢、內亂毀夢”四個篇章?!罢咧簟笔侵福?)

A.永安建制,分封諸侯

B.定都天京,軍事全盛

C.天京變亂,由盛轉衰

D.頒布《天朝田畝制度》

2.近代以來,反對外來侵略、贏得民族獨立是中國人民的不懈追求。表1中實踐與結果的對應,符合史實的是( )

表1[\&實踐\&結果\&A\&19世紀80年代左宗棠收復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自治區\&B\&1938年國民政府組織徐州會戰\&取得了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C\&19世紀末掀起的義和團運動\&未能阻止列強瓜分中國陰謀的實現\&D\&1895年臺灣人民的反割臺斗爭\&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打擊了日本侵略者\&]

3.有學者認為,20世紀初有兩場偉大的革命,一場是中國的辛亥革命,一場是俄國的革命,兩者均屬“共和革命”的性質,都是應當彪炳史冊的。這一觀點( )

A.建立了眾人共享的價值觀念

B.指出了中俄革命指導思想的一致性

C.客觀分析了俄國十月革命的世界影響

D.準確評價了俄國二月革命的意義

4.中國共產黨進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留下了艱難的“足跡”,圖1中的“足跡”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江西瑞金][②貴州遵義][③陜西延安][④河北西柏坡]

圖1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①④②③

5.20世紀40年代,《抗建通俗畫刊》刊載了邵恒秋創作的漫畫《日本的今昔》(圖2),其昭示的主題是( )

圖2

A.日本侵華,蓄謀已久

B.抗戰是一場持久戰爭

C.民族覺醒,抗戰必勝

D.中國國力已超過日本

6.陳旭麓先生形容:因西方勢力楔入而產生的經濟變化,只能像水面波紋一樣層層翻出,緩緩蕩開,這一過程,終近代百年尚未完結。這主要是指( )

A.近代百年中國經濟始終處于變化之中

B.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是逐漸的

C.自然經濟開始解體,但在近代中國始終存在

D.近代中國經濟變化都是由西方勢力引起的

7.請你給圖3確定一個主題,這一主題應該是( )

A.“師夷長技以自強”

B.“民族工業的春天”

C.“實業救國的浪潮”

D.“近代工業的起步”

圖3

8.圖4、5所示為中國近代前期先后出現的兩種工廠組織結構簡圖,從圖4到圖5的變化說明近代工廠( )[總監督][工人][工人][工人][工人][工人][工人][工人][工人][領班][領班][領班][領班][工頭][工頭][各廠管理委員會] [圖4][總經理][各廠務總主任][檢查部][雇傭部][工賬部][事物處][工務處][消防隊][惠工處][庶務部][經租部][材料部][成品部][收支部][會計部][機械工廠][紋工廠][備緯工廠][整經工廠][絡絲工廠][織工廠][俱樂部][訓導部][商店部][宿舍部]

圖5

A.生產分工更加細密

B.社會保障制度完善

C.未能擺脫封建性質

D.管理體制趨于科學

9.表2是中國各政治階層在相應時期的政治言論,其共同訴求是( )

表2[1865年\&李鴻章說:“機器制造一事,為今日御侮之資,自強之本?!?\&1894年\&鄭觀應說:“西人以商為戰,欲制西人以自強,莫如振興商務?!?\&1903年\&章太炎說:“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舊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1913年\&梁啟超說:“共和政治,非國民繼續的覺悟努力,萬萬不會維持?!?\&]

A.實現中國工業化

B.實行民主政治

C.啟蒙與救亡并重

D.推動中國近代化

10.以中學比附西學是晚清“西學東漸”中常見的現象。下列著作中,最能體現該現象的是( )

A.《四洲志》 B.《天演論》

C.《孔子改制考》 D.《文學革命論》

11.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的近八十年間,中國社會相應出現了六種社會思潮,他們依次是地主階級革新思潮、太平天國革命思潮、洋務思潮、 、 、 。三條橫線處依次應該填上( )

A.資產階級革命思潮、資產階級維新思潮、新文化運動中的激進民主主義思潮

B.資產階級維新思潮、資產階級革命思潮、新文化運動中的社會主義思潮

C.資產階級維新思潮、資產階級革命思潮、新文化運動中的激進民主主義思潮

D.資產階級革命思潮、資產階級維新思潮、新文化運動中的改良主義思潮

12.胡適將《新潮》與文藝復興并稱,顯然是把新文化運動等同于文藝復興運動。其主要原因是新文化運動( )

A.倡導個性解放與獨立自主觀念

B.是一場徹底的反封建運動

C.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D.奠定了近代資產階級文化的基礎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其中第13小題25分,第14小題12分,共37分)

13.(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國各地出現的第一份近代中文報刊大多為外國傳教士首創,如《遐邇貫珍》(1853年,香港)、《六合叢談》(1857年,上海)、《中外新報》(1858年,寧波)、《教會使者》(1860年,福州)、《談道新編》(1872年,漢口)、《廈門新報》(1886年,廈門)等。它們雖然在性質上屬于宗教性質的報刊,但在宣傳內容上大多轉而以時事政治為主,加以介紹西方科學知識。19世紀70年代后,外國商人創辦的一批商業性中文報紙在上海、廣州等地先后問世,最終成為報業發展主流和報業市場主體。據統計,19世紀40—90年代,西方人在中國創辦的中文報刊約有170種,占同期中國報刊總數的95%。

從19世紀50年代起,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的中國知識分子開始創辦報刊,刊登時政,介紹西學,在版式、體例及印刷技術方面,均仿效外國報紙。如《中外新報》(1858年,香港)、《羊城采新實錄》(1872年,廣州)、《昭文新報》(1873年,漢口)等。至甲午戰前,約有10余家。

材料二 甲午戰后,國人辦報進入新階段。1895年,康有為在北京創辦《萬國公報》,此后《強學報》《時務報》《國聞報》等報刊紛紛創辦,從議論時政、談論學術、講求變法到宣傳科技、介紹西學等,無所不包。1900年,陳少白等人在香港創辦《中國日報》,宣傳近代民族主義和民權學說。此后有《游學譯編》《江蘇》《民報》等大力宣傳革命思想。

20世紀初,清政府制定了向官報傾斜的新聞政策。1901年,直隸總督袁世凱首創《北洋官報》,各省仿效,《南洋官報》《安徽官報》等接踵問世。學部《學部官報》、郵傳部《交通官報》等也相繼刊行。

——焦潤明《中國近代文化史》

(1)根據上述材料,概括19世紀40—90年代中國中文報刊發展的特點,以及19世紀90年代以后的新變化。(14分)

(2)結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國中文報刊創辦發展的原因及其影響。(11分)

14.(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洋軍閥統治從1912年開始,到1928年結束。北洋軍閥曾是歷史書中的白臉“奸臣”,但隨著如今民智漸開,重新引發民間的熱議。在軍閥二字的掩蓋下,隱藏著一顆顆“愛國”“自強”“尊師”“西化”的心。這一時期的突出特點有:(1)中國民族經濟發展較快;(2)思想文化比較繁榮;(3)愛國運動如火如荼等。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任選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兩個突出特點進行簡要論述。

(參考答案見第83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